真正会武术的影星有谁?

UFC格斗大赛015
真正会武术的影星有谁?
导读:真正会武术的影星主要有(男星系列): 1,李小龙。 据说李小龙是叶问的徒弟。李小龙独创了截拳道和“李三脚”。李小龙也是之一个通过**把中国武术推向全世界的之一人。2,刘家良。 据说刘家良是南少林洪拳的嫡系传人。刘家良曾经是香港邵氏集团的御用

真正会武术的影星主要有(男星系列):

1,李小龙。

据说李小龙是叶问的徒弟。李小龙独创了截拳道和“李三脚”。李小龙也是之一个通过**把中国武术推向全世界的之一人。

2,刘家良。

据说刘家良是南少林洪拳的嫡系传人。刘家良曾经是香港邵氏集团的御用武术指导。刘家良领玄主演过的**主要有《掌门人》、《醉拳》系列等等。

3,谭道良。

谭道良堪称是港台地区之一代的腿王。后来的腿王刘忠良还是谭道良的徒弟。谭道良主演过的**主要有《少林门》等等。

4,李连杰。

因为主演《少林寺》一炮而红的李连杰,曾经多次获得过全国武术表演冠军。

5,周比利

据说周比利曾经荣获某个级别拳击比赛的冠军。在《精武英雄》**当中,周比利与李连杰上演的是对手戏。而有人私下里说假如是真打的话,周比利可以打残李连杰。

6,梁小龙。

梁小龙与李小龙等人一起并称为“香港四小龙”。曾经有报道说某一次的时候,梁小龙赤手空拳一个人就把数名手持凶器的歹徒打跑了。

7,黄正利。

黄正利是一个跆拳道高手。黄正利的腿法丝毫都不逊色于李小龙、谭道良等人。黄正利领玄主演过的**主要有《鹰爪铁布衫》、《醉拳》、《神腿铁布衫》等等。

真正会武术的影星,也就是武打影星了。问题中有个前提,真正会武术,何为“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从一个武术从业者的角度,谈谈张安邦个人的看法!

我们讲拳拳到肉的擂台搏击算不算真功夫?当然算,这血和汗不是白流的,比如陈慧敏、卢惠光、周比利、刘海龙等,国外的宾尼、康李、尚格云顿等;更早的还有李小龙的冠军级名弟子罗礼士,我们对这些人的真功夫是没有异议的,不管是圈里还是圈外,对他们都是竖起大拇指。

还有就是像李连杰、甄子丹吴京、吴樾、赵文卓等几位老师,一直为人诟病的就是他们都是“套路”出身,他们算不算真功夫?当然是真功夫,那身法、步法、精气神都是十年如一日苦工的结果,汗水加时间都是真功夫。安邦这里跟大家拓展一下思维,冲锋陷阵的是真士兵,后勤是不是真士兵?指挥的将军都是假兵吗?如果单纯以打为判断真功夫的唯一标准,我请问,一个人打十条街的街头混混都是真功夫喽?成龙、洪金宝等七小福,韩英杰、林正英、钱小豪等等,都是真功夫打出来的,这个打既是荧幕上的,也是生活中的,只不过,他们混好了,不需要靠打架过日子,谁想一辈子打打杀杀没有出头之日,所以正当打之年的年轻人,不要断了自己的后路,老人是老了,但是他们才是资源的垄断者,你的命运往往不在自己手中;如果你能掌控命运,就不用挑战权威了,因为你就是权威!

另一位争议比较大的,就是李小龙了,在影视圈,无可厚非,他的地位无人撼动,在武术领域一直毁誉参半,虽然世界名将、搏击冠军、UFC金腰带得主们等专业武林人士对李小龙崇拜有加,包括中国武术协会在内的世界各地主流武术组织对李小龙推崇有加。但是李小龙一直过不了的就是键盘侠这个坎,虽然稍微有些名气的都对他崇拜有加、肯定褒奖;但是默默无闻的部分网民对他总是异议不断,这也是困扰每个伟人的苍蝇,没办法;张安邦有段时间因为跟他们怼了起来,就被称为“天下之一龙吹”,这个称号,很多我的门人弟子告诉我时,我一下子无法接受,好吧,键盘侠又一次赢了!

有真功夫的影星很多了,比如已经过世的王群、于承惠等,健在的于海老师、石天龙老师等等,还有老一辈的狄龙、陈观泰等等,内地的熊欣欣、释延能等等,包括后起之秀的林秋楠等等,这里挂一漏万,请大家补充!

关注张安邦,聊聊武林中有趣的事,也欢迎大家来“张安邦工作室”喝茶,赚钱之余,多交个朋友呗!

李连杰,于承惠,于海,赵长军,王群,吴京,赵文卓,熊欣欣,计春华,吴越,王宝强,

周比利,卢惠光,陈惠敏,李小龙,

黄仁植(黄正利),谭道良,刘家良,刘忠良,赵志凌,陈观泰,王羽,关德兴

仓田保昭,罗芙洛

如果会一点武术的也算,那就更多了,比如狄龙,傅声等,不一一列举了

还有很多配角会武术的就不提了,算不上影星比如喷气机宾尼

这里默认的会武术的范畴不包括戏剧武生如七小福等

李连杰,甄子丹,成龙,洪金宝,赵剑军,李小龙,于荣光,计春来,于海等等,这些差不多都行。

于承惠,李俊峰,马振邦,,,

会武术的影星多的是,最为出名的当属李小龙。他师出叶问,学过咏春拳,也学过空手道、柔道和跆拳道,最后自创“截拳道”名扬世界。他是之一个把中国武术向全世界推广的人,将真功夫应用到**拍摄之中。

很多人说,成龙、洪金宝、元彪这些都是花拳绣腿,在**中讲究的是招式,只要好看便行。如果现实中真打,恐怕成龙、洪金宝和元彪三人联合也打不过李小龙。

还有,李连杰也是因为**才广为人知,其实他最初是参加武术比赛出来的,他主演的之一部**《少林寺》便红遍大江南北。但武术比赛和**拍摄基本不相上下,并没有真打。要真打,李连杰同样会被李小龙秒败。

论真打,李连杰十有八九会输给甄子丹,虽然两人同样是花拳绣腿,但甄子丹的武功路数较猛一些,在实战中,这会形成一种威慑对手的气势。洪金宝就说过,甄子丹和李连杰武功比较,认为甄子丹要强上一些,他觉得李连杰的武功看着养颜,真打不行。当然,为了谦虚,甄子丹在公开场合说李连杰武功比他强。要不是这么说,万一得罪了李连杰就不好了。

李连杰和甄子丹在**里很少合作,除了九十年代的“黄飞鸿”系列有一部之外,最出名的就是《英雄》,在影片里,两人有一段精神较量,十分精彩。相比梁朝伟与李连杰那场过于神化的比武更好看,这是梁朝伟做不到实打,于是造了个虚势。按武功来说,当然是和甄子丹那场决斗才拿得出手。

还有几个实战很厉害的,包括周比利、刘家良、梁小龙、计春华等。周比利在拍**前一直在拳击擂台上打,这可是实战,没有丝毫虚假的,他与泰森是同一个类型,拳头极猛。李连杰、甄子丹、成龙、洪金宝四人,如果和周比利在擂台上实战,结果会令大家非常惊讶,因为他们四人的武功只适合拍**,根本不能实战。

假如李小龙与周比利实战呢?

这个假设早有人想过,周比利会输。因为李小龙在拍**前也一直打拳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很流行玩地下拳击赛,李小龙就在那种拼命的决斗中打出来的,凭借打黑拳李小龙那时在美国已经广为人知,加上他开武馆,邀请了世界许多武术大师来较量过。实战经验,李小龙当然不会输给周比利。

李小龙的拳劲或者没有周比利那么凶猛,但胜在速度。他在1965年应试好莱坞的时候表演过,令那些老外叹为观止。有空的朋友可以上网搜搜看,那种速度的拳脚,周比利根本避不开,只有挨打的份。

其实什么是武术?没有完全的界限,中国武术是套路,他实战不行,真正的功夫是实战,就像河南电视台播放的拳王争霸赛,在我们老家讲的十个武术家打不过一个戏子,这是实话,他们虽然会功夫但打架不行,成龙功夫不行,但成就更高,他代表着中国人的形象。我支持成龙[赞][赞][赞]

罗芙洛、杨丽菁、大岛由加利、高丽虹还是高丽江、杨紫琼、郑佩佩、元秋、黄秋燕、李小龙、周比利、尚格云顿、道恩强森、李连杰、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甄子丹、张晋、元华、岳松、《功夫》火云邪神(忘了名了)、陈国坤、迈恰奥泰森、廖凡、托尼贾、吴京、周星驰(绝对真实)、元斌(韩国 跆拳道黑带)

梁小龙,刘家良,成龙,洪胖子,吴京。

我你把粱小龙放到哪里去了…

你应该按照工伤职业病来做鉴定,对照GB/T 16180-2006标准对应应该是 八级第43款标准

鉴定标准目前并无统一的鉴定标准。不同的对象不同事由导致的伤残适用不同的伤残鉴定标准。以下是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和实用的五种鉴定标准,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正确的鉴定标准。

工伤职业病劳动能力鉴定

鉴定标准《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16180-2006》

适用范围工伤职业病

发布单位国家技术监督局

实施日期2006年5月1日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

鉴定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 18667-2002)

适用范围适用于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程度评定。

发布单位公安部

实施日期2002年12月1日

医疗事故伤残等级鉴定

鉴定标准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2002)

适用范围医疗事故中常见的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伤残程度评定。

发布单位卫生部

实施日期2002年9月1日

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标准(不实,更高法院未颁布)

鉴定标准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标准(试行)(2005)

适用范围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中涉及的人体损伤残疾程度的鉴定。

发布单位更高人民法院

实施日期2005年5月1日

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

鉴定标准《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试行)》

适用范围现役军人因战、因公(含职业病)致残等级评定。

发布单位民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总后勤部

实施日期2004年11月10日

工伤鉴定标准

残情定级后发给证件。残情定级不实行“终身制”,劳动鉴定委员会必须对工伤致残人员定期进行复查,残情若有变化,等级应作相应变更。工伤致残人员若要求进行鉴定,劳动鉴定委员会应随时给予鉴定。

鉴定依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GB/T 16180-2006 )

鉴定程序职工在工伤医疗期间内治愈或者伤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或者医疗期满仍不能工作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评定伤残等级并定期复查伤残状况。劳动鉴定程序如下:

1、 由工伤职工所在单位填写《劳动鉴定申请表》,申请劳动鉴定。特殊情况下,职工可直接申请;

2、 提供历次病、伤、残医院治疗的原始病历,属因工伤残的,需持工伤事故调查报告及有关材料;属职业病的,需持卫生部门授权的职业病防治所(院)提供的诊断资料;属精神病的,需持精神病院的诊断资料;其它情况的,需持有说服力的证明等报劳动鉴定委员会;

3、 劳动鉴定委员会应认真审定申请及附件材料,对资料不全或情况不明的不予受理;

4、 对符合条件的,统一安排鉴定,并把鉴定的时间、地点、人员提前通知企业及有关人员;

5、 劳动鉴定委员会应当委托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或者聘请有鉴定资格的医生组成专家组对被鉴定人员进行丧失劳动能力的医学诊断;

6、 专家组对伤残、病残职工的状况,写出定性、定量的诊断意见,由劳动鉴定委员会确定伤病或伤残等级,并发给等级证明书。劳动鉴定委员会应将鉴定结果及时通知企业和被鉴定的职工;

7、 职工对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当地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申请复查;对复查结论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劳动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复查鉴定最终结论由省级劳动鉴定机构作出。

工伤职工及其家属因申报工伤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的,按照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办理;与劳动行政部门或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发生争议的,按照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有关法律、法规办理。

7五级伤残

  1)癫痛中度;

  2)四肢瘫肌力4级;3)单肢瘫肌力3级;

  4)双手部分肌瘫肌力3级;

  5)一手全肌瘫肌力3级;

  6)双足全肌瘫肌力3级;

  7)完全运动性失语;

  8)完全性失用、失写、失读、失认等具有一项者;

  9)不完全性失用、失写、失读、失认等具有多项者;

  10)全身瘢痕占体表面积≥50%,并有关节活动功能受限;

  11)面部瘢痕或植皮≥1/3并有毁容标准之一项;

  12)脊柱骨折后遗30°以上侧弯或后凸畸形,伴严重根性神经痛(以电生理检查为依据);

  13)一侧前臂缺失;

  14)一手功能完全丧失;

  15)肩、肘、腕关节之一功能完全丧失;

  16)一手拇指缺失,另一手除拇指外三指缺失;

  17)一手拇指无功能,另一手除拇指外三指功能丧失;

  18)双前足缺失或双前足瘢痕畸形,功能完全丧失;

  19)双跟骨足底软组织缺损瘢痕形成,反复破溃;

  20)一髋(或一膝)功能完全丧失;

  21)一侧膝以下缺失;

  22)第Ⅲ对脑神经麻痹;

  23〕双眼外伤性青光眼术后,需用药物维持眼压者;

  24)一眼有或无光感,另眼矫正视力≤03或视野≤40%(或半径≤25°);

  25)一眼矫正视力<005,另眼矫正视力≤0 2~0 25;

  26)一眼矫正视力<01,另眼矫正视力等于01;

  27)双眼视野≤40% (或半径≤25°) ;

  28)一侧眼球摘除者;

  29)双耳听力损失≥81 dB;

  30)一般活动及轻工作时有呼吸困难;

  31)吞咽困难,仅能进半流食;

  32)双侧喉返神经损伤,喉保护功能丧失致饮食呛咳、误吸;

  33)一侧上颌骨缺损>1/4,但<1/2,伴软组织缺损>10 cm2(注:2为平方),但<20 cm2(注:2为平方);

  34)下颌骨缺损长4 cm以上的区段,伴口腔、颜面软组织缺损>10 cm2(注:2为平方);

  35)舌缺损>1/3,但<2/3;

  36)一侧完全面瘫,另一侧不完全面瘫;

  37)双肺叶切除术;

  38)肺叶切除术并血管代用品重建大血管术;

  39)隆凸切除成形术;

  40)食管重建术后吻合口狭窄,仅能进半流食者;

  41)食管气管(或支气管)瘘;

  42)食管胸膜瘘;

  43)胃切除3/4;

  44)十二指肠憩室化;

  45)小肠切除2/3,包括回肠大部;

  46)直肠、 *** 切除,结肠部分切除,结肠造瘘;

  47)肝切除1/2;

  48)胰切除2/3;

  49)甲状腺功能重度损害;

  50)一侧肾切除,对侧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51)一侧输尿管狭窄,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52)尿道瘘不能修复者;

  53)两侧睾丸、副睾丸缺损;

  54)生殖功能重度损伤;

  55)双侧输精管缺损,不能修复;

  56) *** 全缺损;

  57)未育妇女子宫切除或部分切除;

  58)已育妇女双侧卵巢切除;

  59)未育妇女双侧输卵管切除;

  60) *** 闭锁;

  61)会 *** 瘢痕孪缩伴有 *** 或尿道或 *** 狭窄;

  62)未育妇女双侧乳腺切除;

  63)肺功能中度损伤;

  64)中度低氧血症;

  65)莫氏Ⅱ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66)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不需安起博器者);

  67)中毒性血液病,血小板减少(≤4 × 1010(注:1010为10的10次方)/L)并有出血倾向;;

  68)中毒性血液病,白细胞含量持续<3×109(注:109为10的9次方)/L(<3 000/mm3(注::3为立方))或粒细胞含量<15×109(注:109为10的9次方)/L(1 500/mm3(注:3为立方));

  69)慢性中度中毒性肝病;

  70)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内生肌酐清除率持续< 50 mL/min或血浆肌酐水平持续 >177 μmol/L(>2 mg/dL);

  71)放射性损伤致睾丸萎缩;

  72)慢性重度磷中毒;

  73)重度手臂振动病。

8六级伤残

1)轻度智能损伤;

2)精神病性症状影响职业劳动能力者;

3)三肢瘫肌力4级;

4)截瘫双下肢肌力4级伴轻度排尿障碍;

5)双手全肌瘫肌力4级;

6)双足部分肌瘫肌力≤2级;

7)单足全肌瘫肌力≤2级;

8)轻度运动障碍(非肢体瘫);

9)不完全性失语;

10)面部重度异物色素沉着或脱失;

11)面部瘢痕或植皮≥1/3;

12)全身瘢痕面积≥40%;

13)撕脱伤后头皮缺失1/5以上;

14)脊柱骨折后遗小于30°畸形伴根性神经病(神经电生理检查不正常);

15)单纯一拇指完全缺失,或连同另一手非拇指二指缺失;

16)一拇指功能完全丧失,另一手除拇指外有二指功能完全丧失;

17)一手三指(含拇指)缺失;

18)除拇指外其余四指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

19)一侧踝以下缺失;

20)一侧踝关节畸形,功能完全丧失;

21)下肢骨折成角畸形>15°,并有肢体短缩4cm以上;

22)一前足缺失,另一足仅残留拇趾;

23)一前足缺失,另一足除拇趾外,2~5趾畸形,功能丧失;

24)一足功能丧失,另一足部分功能丧失;

25)一髋或一膝关节伸屈活动达不到0°~90°者;

26)单侧跟骨足底软组织缺损瘢痕形成,反复破溃;

27)一眼有或无光感,另一眼矫正视力≥04;

28)一眼矫正视力≤005,另一眼矫正视力≥03;

29)一眼矫正视力≤01,另一眼矫正视力≥02;

30)双眼矫正视力≤02或视野≤48%(或半径≤30°);

31)第Ⅳ或第Ⅵ对脑神经麻痹,或眼外肌损伤致复视的;

32)双耳听力损失≥71dB;

33)双侧前庭功能丧失,睁眼行走困难,不能并足站立;

34)单侧或双侧颞下颌关节强直,张口困难Ⅲ°;

35)一侧上颌骨缺损1/4,伴口腔、颜面软组织缺损>10 cm2;

36)面部软组织缺损>20 cm2,伴发涎瘘;

37)舌缺损>1/3,但<1/2;

38)双侧颧骨并颧弓骨折,伴有开口困难Ⅱ°以上及颜面部畸形经手术复位者;

39)双侧下颌骨髁状突颈部骨折,伴有开口困难Ⅱ°以上及咬合关系改变,经手术治疗者;

40)一侧完全性面瘫;

41)肺叶切除并肺段或楔形切除术;

42)肺叶切除并支气管成形术后;

43)支气管(或气管)胸膜瘘;

44)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45)血管代用品重建大血管;

46)胃切除2/3;

47)小肠切除1/2,包括回盲部;

48) *** 外伤后排便轻度障碍或失禁;

49)肝切除1/3;

50)胆道损伤致肝功能轻度损伤;

51)腹壁缺损面积≥腹壁的1/4;

52)胰切除1/2;

53)青年脾切除;

54)甲状腺功能中度损害;

55)甲状旁腺功能中度损害;

56)肾损伤性高血压;

57)膀胱部分切除合并轻度排尿障碍;

58)两侧睾丸创伤后萎缩,血睾酮低于正常值;

59)生殖功能轻度损伤;

60) *** 部分缺损;

61)已育妇女双侧乳腺切除;

62)女性双侧 *** 完全缺损或严重瘢痕畸形;

63)尘肺Ⅰ期伴肺功能轻度损伤及(或)轻度低氧血症;

64)放射性肺炎后肺纤维化(<两叶),伴肺功能轻度损伤及(或)轻度低氧血症;

65)其他职业性肺部疾患,伴肺功能轻度损伤;

66)白血病完全缓解;

67)中毒性肾病,持续性低分子蛋白尿伴白蛋白尿;

68)中毒性肾病,肾小管浓缩功能减退;

69)肾上腺皮质功能轻度减退;

70)放射性损伤致甲状腺功能低下;

71)减压性骨坏死Ⅲ期;

72)中度手臂振动病;

73)工业性氟病Ⅲ期。

9七级伤残

1)偏瘫肌力4级;

2)截瘫肌力4级;

3)单手部分肌瘫肌力3级;

4)双足部分肌瘫肌力3级;

5)单足全肌瘫肌力3级;

6)中毒性周围神经病重度感觉障碍;

7)不完全性失用、失写、失读和失认等具有一项者;

8)符合重度毁容标准之二项者;

9)烧伤后颅骨全层缺损≥30 cm2 ,或在硬脑膜上植皮面积≥10 cm2 ;

10)颈部瘢痕挛缩,影响颈部活动;

11)全身瘢痕面积≥30%;

12)面部瘢痕、异物或植皮伴色素改变占面部的10%以上;

13)女性两侧 *** 部分缺损;

14)骨盆骨折后遗产道狭窄(未育者);

15)骨盆骨折严重移位,症状明显者;

16)一拇指指间关节离断;

17)一拇指指间关节畸形,功能完全丧失;

18)一手除拇指外,其他2~3指(含食指)近侧指间关节离断;

19)一手除拇指外,其他2~3指(含食指)近侧指间关节功能丧失

20)肩、肘、腕关节之一损伤后活动度未达功能位者;

21)一足1~5趾缺失;

22)一足除拇趾外,其他四趾瘢痕畸形,功能完全丧失;

23)一前足缺失;

24)四肢大关节人工关节术后,基本能生活自理;

25)四肢大关节创伤性关节炎,长期反复积液;

26)下肢伤后短缩>2cm,但<3cm者;

27)膝关节韧带损伤术后关节不稳定,伸屈功能正常者;

28)一眼有或无光感,另眼矫正视力≥08

29)一眼有或无光感,另一眼各种客观检查正常;

30)一眼矫正视力≤005,另眼矫正视力≥06;

31)一眼矫正视力≤01,另眼矫正视力≥04;

32)双眼矫正视力≤03或视野≤64%(或半径≤40°);

33)单眼外伤性青光眼术后,需用药物维持眼压者;

34)双耳听力损失≥56dB;

35)咽成形术后,咽下运动不正常

36)牙槽骨损伤长度≥8cm,牙齿脱落10个及以上;

37)一侧颧骨并颧弓骨折;

38)一侧下颌骨髁状突颈部骨折;

39)双侧颧骨并颧弓骨折,无功能障碍者;

40)单侧颧骨并颧弓骨折,伴有开口困难Ⅱ°以上及颜面部畸形经手术复位者;

41)双侧不完全性面瘫;

42)肺叶切除术;

43)限局性脓胸行部分胸廓成形术;

44)气管部分切除术;

45)肺功能轻度损伤;

46)食管重建术后伴返流性食管炎;

47)食管外伤或成形术后咽下运动不正常

48)胃切除1/2;

49)小肠切除1/2;

50)结肠大部分切除;

51)肝切除1/4;

52)胆道损伤,胆肠吻合术后;

53)成人脾切除;

54)胰切除1/3;

55)一侧肾切除;

56)膀胱部分切除;

57)轻度排尿障碍;

58)已育妇女子宫切除或部分切除;

59)未育妇女单侧卵巢切除;

60)已育妇女双侧输卵管切除;

61) *** 狭窄;

62)未育妇女单侧乳腺切除;

63)尘肺Ⅰ期,肺功能正常;

64)放射性肺炎后肺纤维化(<两叶),肺功能正常;

65)轻度低氧血症;

66)心功能不全一级;

67)再生障碍性贫血完全缓解;

68)白细胞减少症,〔含量持续<4×109/L(4000/ mm3)〕;

69)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含量持续<2×109/L(2000/ mm3)〕;

70)慢性轻度中毒性肝病

71)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内生肌酐清除率<70mL/min;

72)三度牙酸蚀病。

10八级伤残

1)人格改变;

2)单肢体瘫肌力4级;

3)单手全肌瘫肌力4级;

4)双手部分肌瘫肌力4级;

5)双足部分肌瘫肌力4级;

6)单足部分肌瘫肌力≤3级;

7)脑叶切除术后无功能障碍;

8)符合重度毁容标准之一项者;

9)面部烧伤植皮≥1/5;

10)面部轻度异物沉着或色素脱失;

11)双侧耳廓部分或一侧耳廓大部分缺损;

12)全身瘢痕面积≥20%;

13)女性一侧 *** 缺损或严重瘢痕畸形;

14)一侧或双侧眼睑明显缺损;

15)脊椎压缩骨折,椎体前缘总体高度减少1/2以上者;

16)一手除拇、食指外,有两指近侧指间关节离断;

17)一手除拇、食指外,有两指近侧指间关节无功能;

18)一足拇趾缺失,另一足非拇趾一趾缺失;

19)一足拇趾畸形,功能完全丧失,另一足非拇趾一趾畸形;

20)一足除拇趾外,其他三趾缺失;

21)因开放骨折感染形成慢性骨髓炎,反复发作者;

22)四肢大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无积液;

23)急性放射皮肤损伤Ⅳ度及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手术治疗后影响肢体功能;

24)放射性皮肤溃疡经久不愈者;

25)一眼矫正视力≤02,另眼矫正视力≥05;

26)双眼矫正视力等于04;

27)双眼视野≤80%(或半径≤50°);

28)一侧或双侧睑外翻或睑闭合不全者;

29)上睑下垂盖及瞳孔1/3者;

30)睑球粘连影响眼球转动者;

31)外伤性青光眼行抗青光眼手术手眼压控制正常者;

32)双耳听力损失≥41dB或一耳≥91dB;

33)体力劳动时有呼吸困难;

34)发声及言语困难;

35)牙槽骨损伤长度≥6cm,牙齿脱落8个及以上;

36)舌缺损<舌的1/3;

37)双侧鼻腔或鼻咽部闭锁;

38)双侧颞下颌关节强直,张口困难Ⅱ°;

39)上、下颌骨骨折,经牵引、固定治疗后有功能障碍者;

40)双侧颧骨并颧弓骨折,无开口困难,颜面部凹陷畸形不明显,不需手术复位;

41)肺段切除术;

42)支气管成形术;

43)双侧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致胸廓畸形;

44)膈肌破裂修补术后,伴膈神经麻痹;

45)心脏、大血管修补术;

46)心脏异物滞留或异物摘除术;

47)食管重建术后,进食正常者;

48)胃部分切除;

49)十二指肠带蒂肠片修补术;

50)小肠部分切除;

51)结肠部分切除;

52)肝部分切除;

53)胆道修补术;

54)腹壁缺损面积<腹壁的1/4;

55)脾部分切除;

56)胰部分切除;

57)甲状腺功能轻度损害;

58)甲状旁腺功能轻度损害;

59)输尿管修补术;

60)尿道修补术;

61)一侧睾丸、副睾丸切除;

62)一侧输精管缺损,不能修复;

63)性功能障碍;

64)一侧肾上腺缺损;

65)已育妇女单侧卵巢切除;

66)已育妇女单侧输卵管切除;

67)已育妇女单侧乳腺切除;

68)其他职业性肺疾患,肺功能正常;

69)中毒性肾病,持续低分子蛋白尿;

70)慢性中度磷中毒;

71)工业性氟病Ⅱ期;

72)减压性骨坏死Ⅱ期;

73)轻度手臂振动病;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SkuswG4i-9tOloaDnnyCufCREliCIPicJW2VO9ULplbnS_HQb-Hkealp_gnqN12Ym4oWbevoigbc_kluE_sQtq

74)二度牙酸蚀。

参考一下吧,我记得有个全国赛题就是公交车调度问题

第19 卷 建模专辑

2002 年02 月

工 程 数 学 学 报

JOURNAL OF EN GINEERIN G MATHEMATICS

Vol 19 Supp

Feb 2002

文章编号:100523085 (2002) 0520059208

公交车调度问题的研究

董 强, 刘超慧, 马 熠

指导教师: 吴孟达

(国防科技大学,长沙410073)

编者按: 该论文建立了两个多目标规划模型,尤其是选择运力与运量的平衡作为目标函数有新意。寻找最小车辆数的方

法正确。单车场模型作为双车场模型的补充,虽然简单,也有自身特点。运行发车时刻表切实可行,接近更优解。

摘 要:本题为带软时间窗的单线路单车型的公交调度问题,针对其多目标、多变量的动态特点,我们为满足不同的实际需

求建立两个多目标规划模型:双车场模型和单车场模型。双车场模型的主要目标是使运客能力与运输需求(实际客

运量) 达到更优匹配,单车场模型的主要目标是使乘客的平均不方便程度和公交公司的成本达最小,其目的都是为

了兼顾乘客与公司双方的利益。两个模型的主体都是采用时间步长法,模拟实际的运营过程,从而得出符合实际要

求的调度方案:静态调度和动态调度方案。

关键词: 公交车调度;软时间窗;满载率;时间步长法

分类号: AMS(2000) 90C08 中图分类号: TB114 1 文献标识码: A

1 问题分析

我们分析该问题为一带软时间窗的单车型运输问题。由已知条件无法确定是单车场问题

还是多车场问题,故我们分别建立两个模型:双车场模型和单车场模型。其中,双车场模型认为

车站A 13 和车站A 0 分别有车场A 和B 存车,即均可作为始发站和终点站,上行和下行路线独

立运行;单车场模型认为A 0 车站有转运能力但没有存车能力,这样实际上可将单车场方式理

解为环线行驶。

2 模型假设(略)

3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一 双车场模型

1) 模块一:发车时刻表的确定

依据前面的分析,兼顾乘客与公交公司双方的利益,分别对单程的上行路线和下行路线建

立如下的多目标规划模型:

目标函数: Ⅰ 供求的更优匹配 min ∑( Qi ×βi - V i) 2

Ⅱ 各时段的发车车次均最小min{ Ni}

约束条件: ① 各时段的平均满载率限制015 ≤βi ≤112

② 供求匹配比限制α ≤ k

1 1 符号说明:

Ni 第i 时段发车次数

βi

第i 时段的平均满载率

βi

= Ri / ( c ×Ni) Ri 为第i 时段的总上车人数, c = 100 人/ 车次

α 供求匹配比 α = ( ∑V i) / ( ∑Qi)

k 控制参数

Qi 第i 时段运客能力(人×公里)

Qi = 第i 时段发车次数Ni ×每辆车标准载客量c ×单程(上行或下行) 总运行距离

L 。其中,上行时, L = 14 58 公里; 下行时, L = 14 61 公里

V i 第i 时段的需要运客量(人×公里)

V i = ∑j

( x ji

2yji) L j j ∈(13 ,12 ⋯,1 ,0) , 上行方向; j ∈ (0 ,2 ,3 , ⋯13) , 下行方

向。

其中, x ji 为第i 时段内A j 站的上车人数; yji为第i 时段内A j 站的下车人数

L j 为A j 站距该单程方向上终点站的距离。

112 目标函数说明:

目标函数Ⅰ使第i 时段的运客能力Qi 与运输需求(实际客运量) V i 达到更优匹配,βi 反

映满载率高低的影响。

目标函数Ⅱ使各时段所需的更大发车次,在满足约束条件下尽可能少, 以使总车辆数较

少。

113 约束条件说明:

条件①是限制满载率满足运营调度要求,是考虑了乘客的利益。

条件②是限制供求匹配比α小于常数k 。我们根据参数k 的变动量分别进行模拟,从而筛

选最恰当的k 值。

补充约束条件:为使始发站车场的每天起始时刻的车辆数保持不变,需使总发车次数与总收车

次数相等,即必须使单程车次总数达到匹配( N1 = N2) ,而N1 不能减少(受满

载率限制) ,因此我们在求解下行方向的Ni 时增加约束∑N2 i = N1 在增添

约束条件∑N2 i = N1 之后,用二次规划求得各时段发车次数N1 i 和N2 i 。

2) 模块二:运营过程的模拟

在这部分,我们采用时间步长法,根据假设一个时段内发车间隔时间t i 相等,则t i 可由Ni

确定,从而得到发车时刻表。按此发车时刻表模拟实际运行过程, 目标是确定满足时刻表的最

小车辆数n ,统计各项运营指标,搜索更优调度方案解。

211 模拟子程序一:确定最小车辆数目n

根据“按流发车”和“先进先出”的原则,对起点站, 在发车时刻应至少有一辆车可以发出

(处于等待发车状态) 。若有多辆车,则先进站者先发车,其余车辆“排队”等候;若无车可发,则

出现“间断”。完整的运营过程应保证车辆严格按时刻表发车,不发生间断。

设A 13 站和A 0 站分别有车场A 和B ,从车场中不断有车发出,同时接受车进场,则车场

中的车的数目是随时间变化的状态量。用Na 和Nb 来描述车场A 和车场B 中要满足车流不间

断所需的最小数目,分别搜索其在运行过程中的更大值,则所需最小车量数目n = Na + Nb。

2 2 模拟子程序二:统计各项运营指标

60 工 程 数 学 学 报 第19 卷

确定各项运营指标,采用模拟统计的计算 *** , 对不同的运营指标进行定量计算, 主要功

能是通过定量分析运营指标来检验方案的可行性,以确定方案调整。

由于车次与发车时刻一一对应,而车辆的队列顺序是不发生改变,因而对所需车辆进行统

一编号,则对每一车次,与其对应的车辆编号是确定的,故我们直接对第k 次车进行考察。

我们统计的指标及其定义如下:

平均满载率 上行方向 β01 = ( ∑k

∑j

1

β( k , j1) / ( N1 ·J1)

下行方向β02 = ( ∑k

∑j

2

β( k , j2) / ( N2 ·J2)

满载率分布可以由β( k , j) 确定。

平均候车时间上行方向T1 = ( ∑k

∑j

1

T ( k , j1) / ( N1 ·J1)

下行方向T2 = ( ∑k

∑j

2

T ( k , j2) / ( N2 ·J2)

符号说明:

D ( k , j) 第k 次车到第j 站时上车与下车的人数之差; (已知)

C( k , j) 第k 次车离开第j 站时站台上的滞留人数; C( k , j) = C( k - 1 , j) + D ( k , j) -

(120 - B ( k , j - 1)

B ( k , j) 第k 次车离开第j 站时车上的人数; B ( k , j) = B ( k , j - 1) + D ( k , j) + C( k -

1 , j) - C( k , j)

T ( k , j) 为第k 次车离开第j 站时站台上滞留者的滞留时间; T ( k , j) = C( k , j) ·t i

β( k , j) 为第k 次车离开第j 站时的满载率,β( k , j) = B ( k , j) / 100 ;

N1 , N2 为一天单程所发的车次总数; J1 , J2 为单程站台总数;

2 3 模拟结果及统计指标分析

我们选取参数k = 018 ,0185 ,019 进行模拟运行,所得结论如表1 。(表中只给出上行方向

值) :

表1 模拟上行方向所得营运指标值

参数k 平均满载率β0 平均候车时间T 所需总车辆n 总发车次数N1

018 6817 % 3188 63 270

0185 7218 % 3188 63 255

019 7614 % 4124 62 243

0195 8014 % 7123 62 231

综合考虑以上参数,当k = 019 时,各项指标比较适当,平均满载率较高,平均候车时间较

短,所需车辆与总发车次数适中,所以我们选取k = 019 。

下面我们给出k = 019 时的具体模拟结果及统计指标。

结果:

⑴ 各时段内单程发车次数(见表2)

总车次N1 = N2 = 243 。

建模专辑 公交车调度问题的研究61

表2 k = 0 9 时各时段中的发车次数

时段5 ~ 6 6 ~ 7 7 ~ 8 8 ~ 9 9 ~ 10 10 ~ 11 11 ~ 12 12 ~ 13 13 ~ 14

上行7 28 41 23 13 11 13 11 11

下行3 12 21 26 16 11 10 9 10

时段14 ~ 15 15 ~ 16 16 ~ 17 17 ~ 18 18 ~ 19 19 ~ 20 20 ~ 21 21 ~ 22 22 ~ 23

上行9 9 19 24 8 5 5 4 2

下行11 13 19 30 19 11 9 8 5

⑵ 各时段单程发车时间间隔

由于一个时段内的发车间隔已假设为等距,所以由所得的车次很容易确定发车时间间隔。

⑶ 单程发车时刻表(数据量太大,故略)

⑷ 总车辆数n = 62 ,其中场A 存车57 辆,场B 存车5 辆。

统计指标:

⑴ 平均满载率 上行方向 β01 = 76 4 % 下行方向 β02 = 7019 %

⑵ 平均候车时间上行方向T1 = 4 24 分下行方向T2 = 3148 分

3) 调度方案

我们由不同的理解得到两种调度方案,其共同点是都必须形成完整的运营过程,使车流不

间断。

3 1 静态调度方案:

认为在该路线上运行的总车数固定不变,形成序贯流动的车流,依照“按流开车”和“先进

先出”的原则,按发车时刻表发车。

所需总车辆数为62 ,其中从A 13 站的车场A 始发的车数为57 ,从A 0 站的车场B 始发的

车数为5 。

3 2 动态调度方案:

考虑高峰期与低谷期实际需要的车辆数目不同, 为了满足高峰期而求得的车辆数目必然

大与其他时间需要的车辆数,即62 辆车只在高峰期得到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我们认为公

交公司可进行车辆动态调度,让一些车辆可以在特殊原因下进行修理调整, 并节约运营成本。

由此我们在保证车流不间断的条件下,计算得出各个时段内实际所需的最小车辆数。如表3 所

示: (同时给出A 、B 车场的存车状态,可以自由支配的车辆数目)

表3 动态调度中各时段的车辆数

时段5 ~ 6 6 ~ 7 7 ~ 8 8 ~ 9 9 ~ 10 10 ~ 11 11 ~ 12 12 ~ 13 13 ~ 14

所需车数9 34 56 48 38 22 20 19 18

A 场状态51 28 2 0 0 11 12 11 9

B 场状态2 0 4 14 24 29 30 32 35

时段14 ~ 15 15 ~ 16 16 ~ 17 17 ~ 18 18 ~ 19 19 ~ 20 20 ~ 21 21 ~ 22 22 ~ 23

所需车数17 20 29 42 41 25 17 14 10

A 场状态9 10 9 5 6 25 37 43 48

B 场状态36 32 24 15 15 12 8 5 4

由上表我们得出:在总车辆数目可变动的情况下,所需的更大车辆数为7 :008 :00 间的56

辆,在非高峰期时所需车辆数目都较小, A 车场和B 车场都有较多车辆库存着,可以根据实际

情况挪作它用。公交公司只需按表中所给的每个时段的所需车辆数进行调度,按发车时刻表发

62 工 程 数 学 学 报 第19 卷

车即可。

二 单车场模型

1) 模型的建立

根据问题分析,公交营运方式按单车场组织后我们建立如下带软时间窗口的单车型运输

问题多目标优化模型:

目标函数: Ⅰ y1 = min { n}

Ⅱ y2 = min ∑Ni

Ⅲ y3 = min ( ∑j

∑k

∑r

P( Ti) ) / ( R ·K ·M)

约束条件: ①平均满载率限制50 % ≤β ≤120 %

②发车间隔时间限制t i ≤5 + 5 k ; k =

0 i 为早高峰期时;

1 i 为非早高峰期时。

③ t i ∈{ 1 ,2 ,3 ⋯}

1 1 目标函数说明: 目标函数Ⅰ使总车辆数目最小,即使公司的投资成本达到最小。

目标函数Ⅱ使总车次数最小,即使公司的运营成本达到最小。

目标函数Ⅲ是使所有顾客的平均不方便程度达到最小。

112 约束条件说明: 条件③主要是考虑到可操作性,发车间隔划分到秒一级,公交司机是没

法把握的,故最小只能划分到分一级, 那么发车间隔就应是1 分的整数

2) 模型的求解

本模型是多目标、多约束的优化模型,很难求出全局更优解,所以我们先将多目标规化简,

再仿真模拟运营过程求解。求解思路如下:

给出初始发车时刻表

客运数据

客流分布(平均分布)

v

v

v

模拟

运营

数据

v 统计指标v 结论w 人工分析

2 1 模型化简

化简多目标问题,我们可以有三个出发点: ①分析各目标之间相关联的数学关系,减少目

标函数数目或约束条件数目。②依限定条件,针对具体数据挖掘隐含信息以降低求解难度。③

分析各目标权重,去掉影响很小的目标函数,从而达到简化目的。

分析目标Ⅱ与Ⅲ存在数学关联,发现总车次越多,乘客不方便程度越小。因此y2 与y3 不

能同时取最小值。我们认为Ⅲ为主要目标,故主要考虑目标函数Ⅲ。从具体数据可知,在上行

方向7 :00 ~ 8 :00 , A 13 站上车人数达3626 人,平均每分钟到达60 人, A 12 站上车634 人而下

车仅205 人,为客流量更大的时段,发车间隔时间至少需要2 分钟。由平均速度20 公里/ 小时

及环行距离,可得到此时至少需45 辆车。

由以上分析将原模型简化为:

目标函数: y1 = min ( ∑j

∑k

∑r

P( Ti) ) / ( R ·K ·M)

y2 = min M

约束条件: 同上

建模专辑 公交车调度问题的研究63

2 2 运营过程模拟

⑴ 初始时刻表的产生 ***

原则上初始时刻表可以随机产生,然后模拟判断搜索出较优解, 但这样搜索量太大, 且很

难保证有一个收敛结果。因此我们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首先分析数据得出比较合理的发车时

间间隔的近似值,产生初始时刻表(见表4) ,然后在其附近搜索局部更优解。

表4 初始发车时刻表

时段5 ~ 6 6 ~ 7 7 ~ 8 8 ~ 9 9 ~ 10 10 ~ 11 11 ~ 12 12 ~ 13 13 ~ 14

ti (分) 10 3 2 3 8 8 8 8 8

时段14 ~ 15 15 ~ 16 16 ~ 17 17 ~ 18 18 ~ 19 19 ~ 20 20 ~ 21 21 ~ 22 22 ~ 23

ti (分) 8 8 3 2 3 10 10 10 10

⑵ 模拟运营过程,统计各指标,搜索更优解

由于模拟运营过程与双车场模型大同小异,故我们在此不再详述。

2 3 结果及统计分析

对仿真产生的多组发车时刻表进行模拟获得最小的Y = 516 分,我们把这一组解做为我

们的局部更优解,其结果(其中统计指标用来描述我们以怎样的程度照顾双方利益) 如下:

⑴ 总车数

理想的理解平均速度可得所需总车数为45 辆,加2 辆应急,为47 辆;

考虑高峰期车速小于20km/ h , 高峰期人流量大是造成高峰期速度稍低于20km/ h 的主

因,那么通过人流量数据和20km/ h 就可大致推算7 :00 - 8 :00 速度约为18km/ h 。这样高峰期

的最小总车数45 辆,应修正为50 辆,加2 辆应急最终为52 辆。

⑵ 全天总车次M = 253 ×2 = 506 次

⑶ 发车时刻表见表5 (用各时段发车间隔时间简述)

表5 单车场模型更优发车时刻表

时段5 ~ 6 6 ~ 7 7 ~ 8 8 ~ 9 9 ~ 10 10 ~ 11 11 ~ 12 12 ~ 13 13 ~ 14

ti (分) 10 2 2 2 4 6 6 6 8

时段14 ~ 15 15 ~ 16 16 ~ 17 17 ~ 18 18 ~ 19 19 ~ 20 20 ~ 21 21 ~ 22 22 ~ 23

ti (分) 8 6 3 2 3 7 10 10 10

注:5 :00 - 6 :00 只是一种统计划分,首发车可以在5 :00 之前,也可在5 :00 之后。当然当不

知道其它原则时可以假设首发车为5 :00 发。对单车场下行线始发为5 :45 与数据相吻

合。5 :00 - 6 :00 上行线共855 人上车;下行线共50 人。其可能原因之一就是上行在5 :

00 - 6 :00 都有车可统计;而下行只在5 :45 - 6 :00 中可实际统计到车。

统计指标: ⑴乘客平均候车时间 y3 = 516 分

⑵平均满载率 β0 = 66 4 %

结论分析:由上面两个图表可见我们的调度方案基本上能满足乘客候车时间的限制,高峰期乘

客在5 分钟内等到车的概率为9219 % ,非高峰期乘客在10 分钟内等到车的概率为

8917 %。

调度方案: (见表6)

64 工 程 数 学 学 报 第19 卷

表6 单车场动态调度方案

时段5 ~ 6 6 ~ 7 7 ~ 8 8 ~ 9 9 ~ 10 10 ~ 11 11 ~ 12 12 ~ 13 13 ~ 14

所需车辆数10 46 52 46 24 16 16 16 14

时段14 ~ 15 15 ~ 16 16 ~ 17 17 ~ 18 18 ~ 19 19 ~ 20 20 ~ 21 21 ~ 22 22 ~ 23

所需车辆数14 16 30 46 30 14 10 10 8

4 模型的进一步讨论

1) 关于采集运营数据的讨论

由于我们假设在一个时段内乘客到站服从均匀分布, 而实际中乘客到站时间不可能都服

从均匀分布。特别是在高峰期的情况下, 乘客到站时间的不均匀分布就会使模型结论误差较

大。我们建议以下几种改进采集方式的 *** :

⑴ 采取不等的统计人数的间隔时间

在高峰期的情况下,为削弱乘客到站时间不均匀分布带来的影响,可适当减小统计的间隔

时间但统计时间加密应有一定限度。对客流量很小的时段,我们可适当增大统计的间隔时间。

⑵ 增加能反应有关滞留人数的统计数据。

⑶ 按相等到站人数来区分时间段的统计

*** 是统计达到一定到站人数时的时间点,其优点是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客流量的变化情

况,有利于按其分布的疏密进行车辆调度,以更好的满足乘客的需要。

2) 单车场调度方案与双车场调度方案的选用

由结果分析可知单车场调度方案减少了公司的前期投资成本;双车场调度方案的运营成

本小,更好的兼顾到乘客与公司双方的利益。我们建议, 在有双车场的条件下选取双车场调度

方案更好。当需进行路线规划,需要选取单车场或双车场时, 建议根据实际所需成本来选取方

案。

5 模型的评价

本文的优点如下:

1) 模型的主体是采用时间步长法,模拟生成的发车时刻表的实际运行过程,准确性高,

容量大,逻辑性严格,计算速度快,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适应能力。

2) 定义了能定量衡量我们的调度方案对乘客和公交公司双方利益满足程度的统计指

标。

3) 在求最少车辆数时,将两个车场看作两个发射源, 通过对两个车场的存车状态的实

时模拟,形成不间断的运营过程,从而求得所需车辆数目。

本文的缺点是:

1) 对于运营数据的采集方式,只给出了一些原则和想法,没有经过仿真验证。

2) 对于乘客到站的分布,直接假设为均匀分布,没有对其他分布的情况再作讨论。

建模专辑 公交车调度问题的研究65

参考文献:

[ 1 ] 钱 湔 运筹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 2 ] 肖 雁,符 卓,李育安 带软时间窗口的车辆路径问题及其应用前景探讨[J ] 中国运筹学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

集,下卷,634 - 638

Study on the Schedul ing Problem

DONG Qiang , L IU Chao2hui , MA Yi

Instructor : WU Meng2da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ce Technology , ChangSha 410073)

Abstract : As it’s a vehicle2sche *** ng problem with soft time windows , we established two multiple objective programming mod2

els to satisfy different practical conditions : double2parking2lot model and single2parking2lot model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e former

was to match the capacity of passengers holding with the real demand , while the objective of the latter was to minimize the average

inconvenience of passengers and the cost of transit companies Both of the two models considered for benefits of both passengers and

companies By using the method of step2by2step time , we simulated the practical procedure and drew two dispatching plans : static

dispatching and dynamic dispatching

Key words : sche *** ng ; step2by2step time ; dispatching plans

66 工 程 数 学 学 报 第19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