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排球比赛中后排进攻特点及应用探析:排球后排进攻技巧

联盟杯07
现代排球比赛中后排进攻特点及应用探析:排球后排进攻技巧
导读:  摘 要:目前,后排进攻被现代男女排广泛运用,并成为排球运动战术中的主要进攻形式。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比较法,探讨分析现代排球后排进攻的特点和应用,建议在平时的训练和比赛中多进行前、后排进攻同时应用的练习,对丰富我国排球技术及

  摘 要:目前,后排进攻被现代男女排广泛运用,并成为排球运动战术中的主要进攻形式。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比较法,探讨分析现代排球后排进攻的特点和应用,建议在平时的训练和比赛中多进行前、后排进攻同时应用的练习,对丰富我国排球技术及战术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排球 后排进攻 特点 应用

前言

随着世界排球队的运动技、战术的发展,运动员身材的增高和身体素质的增强,在比赛中发动后排进攻已不再是前排进攻受阻时的一种“过渡”打法,而是形成了横向与纵深都有进攻的“立体进攻”。早在80年代初期美国男排在世界大赛中三次称雄,主要手段就是后排进攻,据当时数据分析,美国队的后排进攻占据着整个进攻的40%,后排进攻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缓解网上进攻对抗之间的矛盾的作用,现在后排进攻已发展成为独立的体系,显示了它巨大的前景与威力。

1 后排进攻的起源与进攻方式

11 后排进攻的起源

所谓后排进攻是指扣球队员在本方三米线以后起跳,扣击的开网球。后排进攻起源于1977年的第三届世界杯男排比赛中。当时属于世界强队的波兰队更先运用,引起各队的重视,而当时的后排进攻也是作为一种“过渡”的进攻方式,发展到今天已有20年的历史。随着世界排球技战术的不断更新,后排进攻始终是各队进攻方式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开始无意识到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从被动运用到主动运用,从男排到女排,从一攻到防反进攻、从次数少到现在的频频运用,从一点到多点,从平面到立体,都在反映着后排进攻的发展之快、效果之好。到目前为止后排进攻已经被世界男、女排广泛应用,如男排中的古巴队、荷兰队、意大利队、南斯拉夫队,女排中的俄罗斯队、古巴队等。

12 后排进攻的进攻方式

据文献资料显示,后排进攻区域大部分从本方右侧1号位进攻线附近处。这是因为前排进攻时,大量战术球是在本方4号位或3号位区域组成。从进攻方式看,大致可分为三种:之一种是前排队员集中在二传的前面或后面进攻,留下前排空区进行后排进攻;第二种是前排队员分散在2、3、4号位区域,以快球进攻,后排队员在前排进攻掩护下的各区域进行后排强攻;第三种是将上述两种进攻方式结合起来,既有利用空间掩护的后排攻,又有利用快球掩护下的时间差后排强攻。以上三种进攻方式,之一种采用最多,因为后排进攻大都是在本方前排只有2人进攻时采用,必然在网上形成一部分空间,在这一空间进行后排攻则效果较好。第二种进攻方式同其他两种进攻方式相比成功率较低,因为在前排快攻掩护下的相同区域进行后排强攻易被对方2次起跳拦网。第三种进攻方式,虽然采用少,但成功率更高,这是因为本方进攻队员至少在4人以上,多于对方3人拦网人数,所以进攻效果好。

2 后排进攻的优点

21 增加了进攻的力量。

后排队员进攻时大都采用前冲式起跳,使身体在空中产生较大的位移,通过大幅度的收腹带动肩肘和手腕完成扣球,击球手法好,失误少。这一特点决定了队员起跳后在空中的运动方向不易改变,球的飞行方向基本上靠助跑的方向来决定,而不像前排队员可在空中改变身体方向与手腕变化来改变球的飞行路线;再者,由于后排进攻点远离球网,球的过网点比较低。后排队员冲、跳、扣,其离网在2―5米左右的远网球,扣球时既无触网又无过中线,心理障碍小,助跑速度快,动作幅度大,再加上出色的弹跳,运动员能充分利用手臂力量个人技巧和动作隐蔽性,后排进攻能有效地突破对方拦网。

22 进攻的区域变大,范围变广,时间难判断。

当今排球比赛中前排有三点进攻,再加上后排进攻,区域扩大到纵深地带。进攻的前后时机、远近结合,形成了全方位立体进攻战术体系。后排进攻区宽过网度一般在两米左右,能有效攻破对方防线。比赛场上一般有组织、有目的进行后排进攻。当运用3号位、4号位进攻时,就可以组织5号位的后排进攻,当运用2、3号位进攻时就可以结合1号位进攻。当前排运用两边拉开进攻时就运用6号位进攻,也就是当今排坛独树一帜的“立体进攻”。从二传出手到扣球落地时间为08秒左右,其速度快、弧度平、隐蔽性好、突然性强、射角大、力量大、落点在对方端线附近,使防守队员防不胜防,在空间方面(图略)A为后排进攻点,B为前排进攻点,从图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当球的落点在前区还是后区,都比前排进攻的空间要大。

23 扣球点离网远,对手难于拦网。

由于后排进攻在3米线后,助跑起跳时,球离网较远,球的飞行距离较长,与前排进攻产生的时间差,不了解后排飞行规律的人,拦网时容易早跳,不容易实施有效拦网。在2001年男排世界杯意大利与南斯拉夫队的比赛中,意大利队3局进攻共125次,其中后排进攻33次成功率在29%,而南斯拉夫在3局 *** 进攻112次,后排进攻33次成功率在25%,之所以后排进攻频频得分,这与对方拦网队员难以判断造成拦网上的漏洞有很大的关系。

24 前、后排进攻战术相互融合成一个完整的进攻体系。

过去的前、后排结合的后排进攻战术,大部分用于前排只有两点进攻的轮次上,主要是分散对方的拦网布局,减经前排两点进攻的拦网压力,同时又作为对前排两点进攻力量的一种补充。而目前则发展成为前排三点进攻时,把后排进攻的攻击点选择在前排二打一的第二球的位置后面,形成网上局部三打二的对抗。后排队员冲跳扣前排15米左右的前排快球,前排队员在后排队员的身后扣开网2米左右的低弧半高球;前排队员扣快球,而二传手把球传在进攻队员的后面2米左右处扣后排立体进攻,使后排进攻与前排在时空上形成一种稳定的联系――相互融合为一个完整的进攻体系。后排进攻队员与前排队员的快球、短平快、平拉开、前交叉、后交叉等战术掩护,可牵制对方拦网队员,使后排队员成功扣杀,这就大大增加了得分的机会。

3 后排进攻的发展前景

31 随着运动员身体的大型化,弹跳素质的增强,全方位的后排近体快球使后排进攻战术更为丰富,从而改变了后排队员只打第二板的传统打法,后排队员也做之一板进攻或掩护,使“后排掩护前排”、“后排掩护后排”的新打法成为可能。

32 三点攻中的后排进攻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式进攻趋势。

在前排三点攻的优势进攻下,后排进攻数量持续增长且成功率显著,这与将后排进攻作为弥补二点攻不足的初衷有较大的不同,说明后排进攻已不再是一种辅助进攻的手段,反映出现代排球的后排进攻与前排强攻、快攻已巧妙融合、相得益彰。今后的强队相争无论在哪个轮次上都应有“后排进攻”的存在,形成全方位的立体式进攻趋势。

33 单足起跳后排扣球,在后排进攻的战术体系之中,更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因为单足起跳的高度一般都高于双足起跳;单足起跳冲飞的距离大,可以有效地控制更大的进攻范围;能利用冲跳过程充分发挥人体的爆发力和腰腹肌力量进行大力扣杀,使扣出的球更具威力。

34 反攻中的后排进攻已由被动的弥补性技术向主动的攻击性技术趋势发展。

4 后排进攻的实际应用及训练

41 实际应用

随着排球运动发展到今天,后排快攻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进攻战术体系,后排快攻无论从进攻数量上,还是速度上均已接近前排进攻。五号区的后排进攻很像前排的平拉开,一号区的后排进攻又像前排的背溜,六号区的快攻与前排战术变化中的第二球速度已无什么区别。由于后排进攻的发展,在总体上使快攻战术进攻点增多,战术更加丰富,比赛更加精彩,前、后排同时快攻的出现和发展,给当代排球运动快攻战术体系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大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和思路。

42 训练

421 加强后排扣球队员的身体素质训练

后排进攻是在3米线以后助跑、起跳、出球点离网远,使球有效地通过网落到界内。要求运动员具有较强的弹跳力,男子击球点的高度必须在32米以上,女子达到3米以上,否则难以成功。因此,加强身体素质训练是后排进攻的关键。特别是弹跳、腰腹力量训练。身体素质是掌握后排进攻和扣球技术的基础,没有一定的弹跳高度和身体高度,后排进攻很难运用,没有较强的腰腹力量,后排进攻就没有威力,因此,加强身体素质训练是后排进攻的首要任务。

422 要培养出色的二传手和后排进攻手

二传手是场上核心,要求二传手基本功扎实、技术全面、头脑冷静、战术运用自如、与队员配合默契。后排进攻时对二传手要求高,要求二传手背传,传出距离网2米以外拉开球,给一号位后排队员进攻,用正面上手传球,传出距离网2米以外的一般球,拉开球给六、五号后排队员进攻,并要求传出的球适合各个后排进攻手的特点。所以培养一个手感好,空间感觉好的二传手,才能适应当今比赛的需要。

423 组织起前后排立体交叉进攻

进攻战术立体化,一方面增加进攻点,分散对方拦网力量,另一方面前后排进攻战术有机结合,前排队员高举高打、短平快、背快、背交叉等,以牢牢牵住对方的拦网队员,让后排队员实施立体战术,从而使前后排结合,虚实结合,造成对方拦网和防守的困难。

424 更好地发挥六号位的后排进攻

在排球比赛中,前排二、四号位高举高打、平拉开、背飞等进攻,三号位快攻、短平快等进攻牵住了对方拦网队员。前排的中央区域是空间区域,也是对方拦网的薄弱环节。这时是六号位后排进攻的有利机会,再加上六号位的后排进攻,队员视野开阔,扣球力量大,线路刁,后排扣球容易避开拦网队员,成功率较高,所以发挥六号位后排进攻是相当重要的环节。后排进攻手是队里的技术全面、心理素质好的主攻手。要求运动员起跳速度快、跳得高、冲距远、击球点离网更近、隐蔽性强、突然性大,能很好地运用后排进攻战术。比赛中关键分时,前后进攻到了弱轮次、卡分时,运用后排进攻可以使处于更佳状态的主攻手能在任何轮次中保持进攻机会。正确地运用后排进攻是取胜的保证。

425 后排进攻应做为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由于后排进攻具有诸多优点发展前景大。我们在体育系的排球专业课中,应当将后排进攻作为一个教学内容。要掌握好后排进攻技术,首先要具有良好的弹跳力和腰腹及上肢的爆发力,才能保证在助跑起跳时保持在一定高度上将球有力地扣向对方的场区,要发展以上力量,在平时的教学中,首先,应多做发展弹跳力和腰腹上肢的爆发力的素质练习。其次,要掌握好后排进攻必须有较好的手上控制球的功夫,因为在后排进攻时击球点离网远,所以在击球时手腕必须有一个很协调的推压动作,才能恰到好处地将球有力的扣入对方场区。在进行扣球训练时,可将手腕的推压动作先进行徒手练习,之后,再进行自抛自扣练习,主要体会手腕的推压及协调性。教会学生用眼睛的余光调整步幅的距离,从而保证起跳时不踩线违例。后排进攻技术的教学应放在前排进攻教学之后,让学生基本掌握了扣球技术,再进行后排扣球教学,这样循序渐进学生也比较容易掌握。再次,二传传球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后排进攻的技术发挥,让学生练习后攻时,教师可抛球让学生扣,在基本掌握各学生的扣球特点后再进行传扣结合的练习,让学生攻传相互适应后以便将球很好地扣入对方区域,达到后排进攻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世界排坛诸强后排进攻的广泛运用,把现代排球运动推向了一个崭新的水平,我们不但要跟上世界排球技战术的发展趋势,而且要发扬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精神,主动地去认识规律,去发展与创造新的技术和战术,其意义和作用不仅在于使本方进攻点增多,战术变化增加,组攻范围扩大,防反机会增多,还在于牵制了对方拦网队员,降低了对方拦网威胁,打破了以往进攻的规律,造成对方拦网的困难,这是当今世界排球进攻战术的发展趋势。后排进攻在世界大赛中运用之广泛,发展之快,充分证实了它的作用和价值,要想称雄世界排坛,立体进攻是决不可缺少的。

参考文献:

[1]齐国杰后排进攻战术的运用和发展趋势[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张婷,张平对排球后排进攻及跳发球的防守[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016,(2):38-40

[3]厚春明,韩冰浅析世界排球后排进攻的特点和应用[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4]张俊关于高校排球竞赛中加强后排进攻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020,(6):50-52

[5]孙玉宁,韩冰前夕世界排球后排进攻的特点[J]辽宁体育科技,200325,(5):20-23

[6]邱小军浅谈代表当前排球发展潮流的两大特点―后排进攻[J]南京师专教院学报,199410,(3):40-42

[7]展更豪世界女子排球后排进攻技术运用现状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0,(3):86-89

之一讲 排球运动

之一节 排球运动简介

一、 排球运动的概念与运动形式

排球运动是由两支人数相等的球队,在被球网隔开的两个均等的场区内,根据规则以身体任何部位,将球从球网上击入对方场区,而不使球在本方场区内落地的,集体的,攻防对抗的体育项目。

排球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主要形式分为两大类:

竞技排球:以提高运动成绩为目的,并在国际上设有统一竞赛规则的运动形式。

例如:6人制排球、沙滩排球。

娱乐排球:以其他或游戏方式和参与人数的特殊规定,主要以娱乐、健身为目的,在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竞赛规则的运动形式。

例如:软式排球、气排球、妈妈排球、4人排球、9人排球、残疾人排球(坐式、立式、盲人)、草地(泥地、雪地、水中、沙地)排球、墙排球等。

二、 排球运动的比赛 *** 与特点(六人制排球)

(一)比赛 ***

根据排球竞赛规则,每半场被划分为6个区,从1号位到6号位。

位于网前的2、3、4号位的队员称前排队员,

位于后场的1、5、6号位的队员称后排队员。

排球比赛从发球开始,即由先获得发球权一方的后排右边的队员(1号位)在发球区用一只手将球直接击过球网开始,然后双方运用各种击球技术和战术,组成进攻与防守,并根据排球竞赛规则,将球击入对方场区,而不使球落入本方场区。比赛不间断地进行,直至球落地、出界或某队犯规,以决定胜负。

1、击球规定

每队最多击球3次使球过网;每名队员不得连续击球2次;球可以触及身体的任何部位,但球必须击出,不可接住或抛出,球可以向任何方向弹出。

2、得分 *** 采用每球得分制

(1) 发球队胜一球得一分,由原来发球队员继续发球。

(2) 接发球队胜一球获发球权,同时得一分。

3、轮转

获得发球权的队必须先按顺时针方向依次轮转一个位置,由轮到1号位的队员进行发球。

4、胜负规定 由局数和局分确定

(3) 局数:采用五局三胜制,胜三局的队就赢得这场比赛的胜利。

(4) 局分:前四局每局的局分均为25分,当一个队先赢得25分并同时超过对方2分时为胜一局。当双方局数打成2︰2平局时,即进行第五局(决胜局)比赛,决胜局的局分为15分,当一个队先赢得15分并同时超过对方2分时为胜这场比赛。

(二)排球运动的特点

1、 形式的多样性和广泛的群众性 2、技术的全面性和高度的技巧性

3、 激烈的对抗性和严密的集体性 4、轻松的娱乐性和高雅的休闲性

三、 排球运动的锻炼价值

(一) 增进健康、强健体魄

(二) 培养与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 培养勤奋、助人、拼搏的优良品质

(四) 培养人的信息意识、提高配合及应变能力

第二节 排球运动的起源、传播

一、 排球运动的起源

(一) 排球运动诞生的背景

关键词:19世纪末美国→第四次产业革命(电力技术)→经济发展→生活提高

→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社区、公园兴建→娱乐计划→交通改善→新闻媒体传播

★社会的进步,认识的提高,使人们参加体育活动成为可能,兴趣越来越大。

(二) 排球运动起源的过程

关键词:1895年美国→威廉·摩根→体育活动的人群适应性→游戏→“Mintonette”(小网子)→“Volleyball”(空中飞球)→排球

二、 排球运动的传播

排球运动从美国传播到世界各地有两种途径:

(一) 美国基督教传教士的传播

(二) 美国军队的军事与战争的传播

据史料记载,排球运动在美洲,随着基督教青年会的活动,1900年传入加拿大,1905年传入古巴,1909年传入波多黎各,1912年传入乌拉圭,1914年传入墨西哥,1917年传入巴西。美洲各国使用的排球规则,大多直接引用美国的排球规则,采用6人制排球。

在亚洲,排球运动于1900年传入印度,1905年传入中国,1908年传入日本,1910年传入菲律宾。由于排球传入亚洲时没有完整、定型的规则,因此亚洲人结合自身“人多、场地少”的特点,排球比赛在亚洲经历了从16人制排球→12人制排球→9人制排球的演变,这一过程经历了曲折的40年,直到1949年之一届世界排球锦标赛后,即50年代初,亚洲才开展6人制排球,并在亚洲各国普遍开展起来。

在欧洲,1913年之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军人将排球运动带往欧洲。1914年传入英国,1917年传入法国、意大利、俄国,1918年传入南斯拉夫,1919年传入捷克斯洛伐克、波兰,1922年传入德国。虽然排球运动传入欧洲的时间较晚,但排球一进入欧洲就是6人制排球,且竞技性已较成熟,受到欧洲国家的重视,所以发展较快。

在非洲,1923年才传入埃及、突尼斯、摩洛哥等国家,由于起步晚,传入后又未得到广泛开展,其发展缓慢,水平很低,处于落后状态

第三节 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概况

一、世界排球运动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百年来世界排球运动发展的历程大致可分为:娱乐排球、竞技排球、现代排球三个阶段。

(一)娱乐排球(1895年——1947年)

关键词:排球诞生→娱乐游戏→发展演变(规则、技术、战术)

→竞技性、对抗性

特点:1、从娱乐游戏性质,逐渐向竞技对抗方向发展。

2、国际间的比赛没有统一的组织,统一的竞赛制度,统一的竞赛规则。

(二)竞技排球(1947年——20世纪70年代)

关键词:国际排球联合会成立(1947年 FIVB)→世界排球大赛①→单一模式打法→不同风格、不同流派②→技战术质的飞跃③→排球发展欣欣向荣

①世界排球大赛

1948年之一届欧洲男子排球锦标赛

1949年之一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

1949年之一届欧洲女子排球锦标赛

1952年之一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

1957年被奥运会批准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1964年男、女排进入第18届奥运会

1965年之一届世界杯男子排球赛

1973年之一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

1977年之一届世界青年男、女排球锦标赛

每2年或4年举行一次延续至今

②不同风格、不同流派

力量派:以苏联男、女排为代表,身高体壮,扣球力量大,高打强攻,他们的进攻常常使对手感到害怕而失去防御能力,多次蝉联世界冠军。

技巧派:以捷克斯洛伐克男排为代表,动作细腻,扣球的线路变化多,落点控制好,打吊结合,以巧取胜,让对手难以捉摸。1956年第三届世锦赛击败苏联获得冠军,大出风头。

高度派:以民主德国男排为代表,在进攻上突出高个队员的作用,采用超手扣球,二传手传给扣手的球达9-10米以上高度,破坏对方拦网队员的起跳节奏,从而大大提高了扣球的高成功率。1969年第2届世界杯和1970年第7届世锦赛两获冠军。

速度派:以中国、日本男派为代表,依靠默契配合,集体智慧,快速善变的“快攻”打法,以快制高对付欧美各排球强国。日本男排在第19届奥运会、第20届奥运会上分别获得亚军和冠军。

③技战术质的飞跃

50年代初期 东欧各国排球技术水平较高,但技术风格和战术打法基本相似,技术上多采用上手发球、上手传球和扣高球,战术较为简单。世界排坛技战术呈现单一的发展模式。

60年代初期 日本女排崛起,创造了“前臂垫球”“滚翻防守”和“勾手飘球”技术。以出色的防守、飘晃的发球和亚洲的快攻,打破了苏联称霸女子排坛的局面,并突破了划一的技战术模式,一举夺魁,1962年-1967年间,连夺三次世界冠军。

60年代中-70年代末 世界排坛百花齐放、群雄纷争

女子排球:日本的“防守加配合”与苏联“进攻加力量”相对峙,八届大赛各分四金。

男子排球:四大流派的代表(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日本、民主德国)和波兰(攻防全面、首创后排进攻战术)5支球队,在8次大赛中,轮执牛耳,各领 *** 。

特点:由单一模式到不同流派的产生;

由重攻轻守到攻防兼备;

由追求高度和力量到讲究技术和战术;

由注重个人技巧到讲究集体配合。

(三) 现代排球(20世纪80年代——今)

排球运动自80年代进入了现代排球阶段。现代排球的概念是广义的,它包括全攻全守排球,社会化、商业化、职业化排球和“大排球”三个内涵。

1、 全攻全守排球

关键词:一技之长难统天下→全攻全守的整体排球思想①→中国女排和美国男排崛起②

① 现代排球的技战术发展要求运动队和运动员必须全面发展,它不只是攻防技术全面,战术打法全面,还包括运动员体能、心理、智力等各种素质的全面。在高强度、高技术水平的激烈对抗中,任何一个缺陷、一个薄弱环节,都可能是导致失败的致命因素。

② 中国女排提出了“在技术全面的基础上,向全攻全守型发展。坚持快速,发展高度,力争网上优势”的中国排球技战术指导思想,经过长达9年的竞赛训练,形成了攻防全面,战术多变,以高制亚洲,以快制欧洲的全方位技战术打法。

美国男排大胆运用跳发球技术,后攻技术;两人接发球技术;创造了扩大防守;设计了立体进攻战术;提出了高度、速度和全面的等边三角形均衡发展学说。

先进的技战术指导思想,使中国女排的“五连冠”和美国男排的“四连霸”成为现实,它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2、排球的社会化、商业化、职业化

关键词:1984年国际排联换届→改革和调整→全面发展

走向社会 职业俱乐部

商业运作

3、“大排球”观念的形成

关键词:

新挑战、新课题→普及推广→多种形式、开发人口→“大排球”形成

↙ ↘

竞技排球 娱乐排球

“精英运动”

“观赏运动”

特点:排球运动一切形式的发展都将受到重视;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并举;

竞技排球与娱乐排球共存;

形成“大排球”观念。

第四节 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概况

一、排球运动的传入

排球运动于1905年传入我国。

(一)史料记载

1905年,香港皇仁书院、广东南武中学就以开展排球而闻名。

1906年,在四川成都就有基督教青年会的传教士借祠堂空地打排球的报道。

1908年,美国基督教青年会派体育干事宴斯纳到上海,排球也随之传到上海,并于1911年在上海举行了之一次排球表演赛。

1910年安徽兴办新学,在一些教会学校中排球已列为体育教材。

……

(二)世界之一场正式国际排球比赛

关键词: 1913年2月之一届远东运动会(菲律宾)→应邀组队→临阵磨枪→仓促上阵

→顽强拼搏→0:2虽败犹荣

因此,排球运动传入我国主要是通过基督教青年会体育部、留学生、外籍人士以及远东运动会的参赛队员等以教学、游戏、训练班及表演赛等形式传播的。它先传到广州、香港,随后又波及广东台山、海南文昌、上海、北京等地,而后渐入内地,最后流传到全国。

二、采用“六人制排球”以前的我国排球运动(旧中国)

受远东运动会的影响,排球运动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同时促进了我国的排球竞赛活动。此后中国各地逐渐开展了排球的竞赛活动。

(一)中国男子排球在1914年第二届全国运动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15年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届远东运动会上,中国男排首获冠军。至1934年共举行了10届远东运动会,我国男排共获得5次冠军5次亚军。

(二)中国女子排球开展较晚,1921年首次出现在广东省运动会上。1924年被列为第三届全国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从1923年起我国女子排球开始组队参加第六届远东运动会,至1934年历经五届均获亚军。

(三)我国排球运动经历了十六人制(1915-1919)—十二人制(1919-1927)—九人制(1927-1951)—六人制(1951-今)的演变过程。

排球名称由英文直译“华利波”(广州一些学校比赛名称)——“队球”(1914年第二届全国运动会名称)——“排球”(1930年第四届全国运动会名称:取其球在空中来回排击和成排站立之意)

我国排球运动在此期间虽然开展了40余年,但国家贫穷落后,所以很难普及,只是在几个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得到开展。

三、“六人制排球”在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排球运动被作为重点体育项目在全国加以推广,是发展和提高较迅速的运动项目之一。

(一)普及、推广阶段(1950—1959年)

关键词:走出去、请进来

当时,国际上广泛开展的是6人制排球,为了适应国际比赛的需要。1950年7月,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举办的全国体育工作暑期学习会上,首次介绍了国际排联制定的6人制排球竞赛规则和比赛 *** 。从此,6人制排球在全国逐渐开展起来。

为了向50年代处于世界排坛领先地位的东欧各国,特别是向苏联学习,我国组建了男、女排球队出访、比赛,同时还邀请了东欧一些强队和苏联排球专家来华交流比赛、讲学,系统地学习了先进技战术打法和训练 *** ,对中国排球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向国外先进水平学习的同时,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在国内积极推广普及6人制排球。1951年5月在北京举行了全国篮、排球比赛大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举行的之一次全国性的排球比赛。1952年2月成立了“中央体训班男女排球队”(国家队),并在全国14个城市进行6人制排球技术示范和表演赛,推动了地方排球的开展,促进了各地方排球队伍的建设。

1953年中国排球协会成立。1954年,国际排联正式接纳我国排协为正式会员。

中国排球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战术)和继承(9人制排球打法)的基础上,经过几年的努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具备了一定的水平。1956年在巴黎举行的男子第三届、女子第二届世界排球锦标赛上,首次参赛的中国男排获得第九名、女排获得第六名。其中男排的“快球”技惊四座,被誉为“杂技排球”。

总之,20世纪50年代,中国排球从欧洲学习了不少的经验,同时也通过自身的努力,一方面抓普及,一方面抓提高,迅速将我国六人制排球运动推上了新的阶段。其中更大的收获就是继承和发展了九人制排球的快球绝招,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发挥快速多变打法的特点。

(二)发展、提高阶段(1960—1978年)

关键词:遵循运动规律、适应新规则、创造新技术

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中期是我国排球水平迅速提高的重要阶段。1960年11月,国家体委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训练工作会议”,体委主任李梦华提出了“全面、实用、准确、熟练”的技术训练的原则和要求。随后在上海全国排球训练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加强防守反击的训练,这是中国排球界对排球运动训练规律在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并在全国贯彻执行。

1962年,日本女排击败欧洲群雄,一举夺得世界冠军,是世界上之一支依靠防守取胜的女子队。我国很重视日本的经验,1964年,周恩来总理邀请日本教练大松博文带领日本女排访华,并亲自到现场观看日本队的训练和比赛。要求我们学习日本女排严格训练的精神,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坚持大运动量训练。1965年,大松博文再次来华指导中国女排训练,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我们对大松的训练 *** 、训练要求及指导思想有了一个系统的、明确的了解,通过学大松、研究大松,找出了中国队发展的道路,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1964年,国际排联修改了拦网的规则,允许拦网手过网拦网。我国运动员根据新规则特点,创造“盖帽”拦网技术。同年7月在前苏联举行的五国国际排球赛中,中国男排运用该技术屡屡奏效,最后与苏、德积分相等,以比局之差获得第三名。11月日本男排访华,中国队的“盖帽”拦网使其进攻受到很大威胁,其中有一局0:15输了。另外,北京男排创新了4号位平拉开扣球,最快速度08秒。日本人称之为“超音速排球”。

总之,60年代中期,我们不但学习了日本女排先进的技术和训练 *** ,而且根据排球运动的规律,结合自己的特点进行了创新,从而在走自己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1966年以后“十年动乱”我国体育事业空前浩劫,比赛中断,训练停顿,运动水平下降。直到1972年才开始恢复比赛。1974年我国恢复参加世界排球锦标赛时,男排从第九名降到15名,女排从第九名降到14名。

为了振兴排球,国家体委制定了5年排球发展计划,建立了排球训练基地,开始有计划地每年组织集训,迅速培养后备人才,推动了全国排球训练工作,特别是为中国女排的迅速成长和后来荣获世界冠军打下了基础。1976年重新组建了国家男、女排球队,经过短期训练,在1977年世界杯排球赛中,女排获第四名,男排获第五名。在1978年世界锦标赛中,

女排获第六名,男排获第七名。在此期间,我国男排在学习了日本男排创造的“时间差”和“位置差”等先进的打法后,在继承传统快攻打法的基础上,创新了“前飞”、“背飞”和“空间差”等进攻打法。1977年,国际排球规则规定:允许拦网后仍可击球三次。根据女排攻防相对平衡,反击机会多的特点,我国女排发展了“快速反击”战术,开始在技术、战术打法上走在世界的前列。

(三)冲出亚洲、走向世界(1979—1987年)

关键词:世界冠军、五连冠

1979年12月我国男女排球队之一次双双获得亚洲锦标赛冠军,并取得了参加1980年奥运会的资格,实现了冲出亚洲的愿望。

1981年至1986年中国女排连续五次荣获世界大赛的冠军。

五连冠

1981年第三届女排世界杯赛冠军

1982年第九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

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女子排球冠军

1984年第四届女排世界杯赛冠军

1986年第十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

中国男排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也达到鼎盛时期。1981年11月在世界杯赛中再获第五名。从世界排名第九升至第五,从亚洲第三跃至冠军。此时,中国男排不仅具备了冲出亚洲的实力,而且具备了与世界强队抗衡的能力。

(四)步入低谷、重振雄风(1988年—今)

关键词:17年奋斗、重温冠军

20世纪80年代末,特别是90年代,中国男、女排没有在技术、战术上进一步发展创新,原来的打法已被世界强队所掌握,与世界强队相比,失去了原有的特长和优势,出现了较大的滑坡。

中国男排1987年失去第24届奥运会排球赛资格,1989年亚洲排球锦标赛第三名。

中国女排1988年兵败汉城奥运会,1989年世界杯排球赛、1990年世界排球锦标赛和1991年世界杯排球赛上获两个第二名和一个第三名。1992年奥运会排球赛和1994年世界排球锦标赛上降至第七名和第八名。1994年亚运会上负于韩国,名列第二名,失去了亚洲霸主的地位。

针对男排滑坡,女排跌入低谷的状况,1994年国家体委在北京召开了“国家男女排球队工作汇报会暨重振排球雄风研讨会”。1995年以赛制为突破口,迈开了排球竞赛体制改革的步伐,中国女排在1995年亚洲排球锦标赛上夺取了冠军并夺得了世界杯排球赛第三名,1996年奥运会排球赛第二名。1997年排球管理中心成立,进一步深化了排球管理体制的改革。1997年中国男排夺得阔别十年的亚锦赛冠军,同年又获得世锦赛参赛资格。1998年亚运会上,中国男、女排双双夺冠,中国女排获得世界排球锦标赛的第二名。1999年,中国男、女排又出现反复,女排世锦赛仅列第五名,男排又失去亚洲冠军。中国排球又重新开始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艰难爬坡。

2001年3月6日,中国排球协会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排球工作会议,提出“深化改革、开拓进取、重振排球雄风”,中国排协出台了《2001年—2008年排球运动发展规划》。

具体规划:

中国女排2002年亚运会获得冠军;

2004年奥运会进入世界前四名,力争夺牌;

2008年奥运会力争金牌。

中国男排力争进入2002年亚运会冠军决赛;

2004年奥运会取得参赛资格;

2008年奥运会力争进入前八名。

女子沙滩排球2004年奥运会力争进入前八名,冲击前四名;

2008年奥运会力争奖牌。

男子沙滩排球2004年力争进入奥运会;

2008年奥运会力争进入前八名。

2003年11月15日,中国女排在第九届女排世界杯赛上,以十一战全胜的骄人战绩夺得了本届女排世界杯的冠军!这也是中国女排在时隔17年之后再次问鼎世界冠军!

首届兴华杯全球排球赛在1984年举办的。受中国女排夺冠鼓舞,1984年全国大学生排球赛特取名兴华杯,意喻振兴中华对于在全国排球热中举行的这次比赛,各省高度重视。参加这届比赛的一些高校开始出现特招专业退役运动员、聘请外援主要是邀请个别专业运动员和挂靠专业运动队别省市以青年队出战等现象,比赛难度明显加大,比赛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上海健康医学院排球社考排球垫球技术、排球单打技术。上海健康医学院内的排球社曾代表上海市出征全国高校排球赛,是上海健康医学院中最重视的社团,其加入条件也十分严格,加入需要通过排球垫球技术、排球单打技术的考核,所以上海健康医学院排球社考排球垫球技术、排球单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