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的发展的初期,中期,近期的主要特点

奥运会05
奥运会的发展的初期,中期,近期的主要特点
导读:  奥运会的发展历程  艰难的探索(1894-1914)  遵循着一定的时间周期在世界各地举办大型综合性国际运动会,让体育运动服务于各国人民,服务于世界和平,这种做法在19世纪末遇到的困难是今天的人们难以想象的。其时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全球的

  奥运会的发展历程

  艰难的探索(1894-1914)

  遵循着一定的时间周期在世界各地举办大型综合性国际运动会,让体育运动服务于各国人民,服务于世界和平,这种做法在19世纪末遇到的困难是今天的人们难以想象的。其时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全球的工业革命,在给社会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将民族矛盾激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在思想方面,固于各自小天地的长期束缚,人们还难以理解奥林匹克思想,对接受奥运会这种国际性的文化还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

  在体育方面,正在发育的现代竞技运动与体操运动尖锐对立,体育界四分五裂,门户之见根深蒂固,派别之争频频出现,举办世界性的大型综合运动会既无先例,也缺乏经验;尚不发达的交通、通讯条件远不能满足奥运会的需要。就奥林匹克运动本身而言,新生的国际奥委会本身还不成熟,除体操、滑冰和赛艇外,其他运动项目尚无国际组织,国家奥委会尚不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早期奥运会存在着诸多缺陷。首先,奥运会设项不稳,每届项目有所不同,主办者可临时增减项目(如首届奥运会的赛艇和帆船比赛,因天气不好而取消,临时增加了一项100米自由泳比赛),项目内容重复(第2届奥运会体操个人全能由双杠、单杠、吊环、鞍马、跳马、自由体操、跳远、跳高与跳远综合跳、撑竿跳、爬绳、50公斤举重等项目组成)。其次,运动场地缺乏统一标准,不仅跑道长度不同,有33333米(1896年奥运会)、500米(1900年奥运会)、53645米(1904年和1908年奥运会)、383米(1912年奥运会)几种,而且场地的设计也不统一, 如首届奥运会采用"U"形跑道,第2届奥运会使用草地赛场。最初的游泳比赛在天然水域内进行。第三,比赛缺乏必要的规范,如马拉松比赛的距离每届都不相同,举重和摔跤无体重分级和时间限制,度量体系混乱,时而英制,时而公制;组织者可擅自临时改变比赛日程;裁判多由举办国人员担任,执法难以公正;各项目运动员参赛资格不一致,奥运村尚未建立,运动员住宿地分散而混乱。奥运会也没有固定期限,短则10天 , 长则五六个月。第四,经费紧缺。首届奥运会因为 *** ,几至半途而废。紧接着连续3届奥运会因资金问题,不得不与商业博览会联合, 成为博览会的陪衬。

  1908年伦敦奥运会是奥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出现了脍炙人口、强调参与的奥林匹克名言:“重要的不是取胜,而是参与。”英国是当时世界上竞技运动组织化程度更高的国家。主办这届奥运会的英国奥林匹克理事会由国际奥委会的英国委员和英国各单项体育协会的代表组成。这种人员结构,为其他国家奥委会的构成提供了范例。这届奥运会各项比赛的技术性工作,从制定赛制、编排赛程,到选派裁判、组织比赛均由各单项体育协会负责,规范化程度大大提高。这为后来由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管理奥运会技术工作奠定了基础。至此 , 奥林匹克"三大支柱"的组织结构已现雏型, 各自职责相对明确, 从而确定了奥林匹克组织体系的基本框架。

  在这一阶段即将结束时,第5届奥运会于191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其参赛成员国的数量比第1届翻了一番,运动员人数增长了75倍。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巩固了自己的阵地。

  初具形态(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1914—1918年的之一次世界大战,使定于1916年在柏林举办的第6届奥运会被迫取消。战争使国际局势动荡不定,之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过21年,规模更大、更为残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降临。奥林匹克运动抓住了两次大战之间相对和平的瞬间, 经过5届夏季奥运会和4届冬季奥运会,初步确立了奥运会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

  首先,由于冬季运动项目的加入和女子体育的发展,奥运会变得更为均衡和完整。冬季运动项目是现代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冰天雪地这种严酷的自然条件下进行体育活动, 对青年人的锻炼和培养来说有着夏季运动项目不能取代的重要作用。1924年冬季奥运会的出现,弥补了夏季奥运会的不足。1928年,女子田径项目被正式列入奥运会,在位居奥运会竞技之首的田径项目中占据一席之地,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项目重复问题在这一时期基本得到解决。

  自1924年奥运会始,体操摆脱了内容混杂的状态,形成了现代竞技体操的基本项目。田径取消了立定跳远、壶铃掷高、掷远等内容,日趋标准化。1930年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与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代表理事会协商后决定,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为田径、体操、防御性项目(拳击、击剑、摔跤、射击)、水上运动(赛艇、游泳)、马术、全能(现代五项)、自行车、举重、帆船和艺术比赛(建筑、文学、音乐、绘画、雕塑),组委会可选择的项目有草地网球、水球、冰球、手球、篮球、回力球。同年,国际奥委会将奥运会的举办期限定为16天,并规定除集体项目外,每个项目一个国家只能派3名运动员参赛。女子项目为体操、田径、游泳和击剑。对运动员参赛资格有了相对统一的界定,并对报名、比赛组织工作的许多具体问题作出了规定。

  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首次使用400米跑道,4年后这种跑道被确定为奥运会标准跑道;1924年巴黎奥运会开始有了长50米的游泳池。奥运会场地设施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在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和1936年柏林奥运会期间得到进一步改善。柏林奥运会还出现了可容纳11万观众的大型体育场。后来为人们所熟知的一些奥林匹克标志和仪式也在此时一一面世,如奥林匹克五环旗(1920年奥运会)、圣火传递(1936年奥运会)、开幕式放飞和平鸽(1920年奥运会)、运动员宣誓(1920年奥运会)。奥运会的颁奖仪式有了明确的规定,并自1932年始为一、二、三名设置高度不同的授奖台。专门接待运动员的奥运村在1924年巴黎奥运会进行尝试之后,于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开始正式设立。

  这一时期, 奥林匹克组织发展迅速,国家(地区)奥委会成员数量从之一次世界大战前的29个增至60个, 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达到24个。1926年国际奥委会建立了由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代表组成的技术委员会。此后,国际奥委会逐渐摆脱技术性事务,开始更多地关注领导、协调、决策等更高层次的工作。奥林匹克运动终于形成了三大支柱互相配合的组织体系。

  1920年出现的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是这一时期奥林匹克思想的重要进展, 它与"重在参与"相辅相成,鼓励人们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参与到奥林匹克运动中来。

  奥运会与科学技术的相互结合也取得重要进展,在工程建筑、电子设备和通讯中大量采用了当时更先进的技术,如1932年采用双镜头照相机进行终点摄影,之一次在奥运会上非正式使用电动计时和终点摄影仪,运动会场设置大屏幕记分牌,出现自动打印机 *** 等。从1936年柏林奥运会开始,组委会采用**这一形式对奥运会进行完整的记录。首次奥运闭 路电视转播也在此时开始。

  这一时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运动员业余身份所引起的冲突,许多运动员因此而受到处罚,如曾3次参加奥运会、获得9枚奖牌、被记者称为“超人”的著名芬兰长跑选手努尔米因接受补贴,被视为“职业运动员”,无缘参加1932年的奥运会。此外,随着奥运会影响的扩大,一些政治势力试图将其作为政治工具的意图日益暴露,这在1936年由希特勒统治下的纳粹德国所举办的冬、夏两届奥运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发展与危机(1945-1980)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全世界有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逾20亿的人口先后卷入。1940和1944年两届奥运会被迫取消。二战之后出现了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如两大阵营的对抗、冷战格局的形成、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风起云涌等。世界的新格局既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也给它设置了重重障碍。

  战后,奥林匹克运动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奥运会规模扩大,项目剧增。战争结束后的1948年奥运会有来自59个国家奥委会的4062名运动员参加136个项目的比赛,1972年时则有121个国家奥委会派出7121名运动员,参加195个项目的比赛。冬季奥运会参赛运动员数目也由1948年的28成员国的369人增加到1972年的35成员国1006人。在奥运会规模扩大的同时,竞技运动的水平快速提高,出现了体操运动员科马内奇、田径运动员摩西、比蒙等一批超级明星和890米这样令人难以置信的跳远纪录。1960年埃塞俄比亚的阿贝贝赤足获得马拉松比赛冠军,标志着发展中国家开始在奥运体坛显示力量。奥运会举办地也不再局限于欧洲和美洲。

  1956年和1964年分别在大洋洲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和亚洲日本的东京举办了第16和第18届奥运会。

  这一时期最引人注目的一件大事,是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本国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合法席位,这不仅为中国体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国际舞台,促进了中国体育和社会的发展,而且对奥林匹克运动也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奥林匹克运动的迅速发展也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主要是:1政治格局的变化对奥运会的影响。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以来,政治对奥运会的影响步入一个新的阶段。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政治体系的冲突、种族主义与反种族主义的斗争、各种意识形态的对立等,都对奥运会产生深刻影响。与此同时,恐怖主义分子出于政治目的,开始将奥运会作为自己的攻击目标,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即为一例。出于政治原因而对奥运会实行的 *** 连续不断,规模越来越大。2竞技运动商业化和运动员职业化的进程开始加快。60年代中期以来,奥运会作为一种文化商品的趋势已露端倪,国际奥委会的"业余"禁条屡被触动,奥运会与经济相结合的势头强劲,防不胜防。奥运会比赛中欺骗行为有所抬头。首先,违禁药品的滥用日益严重,1960年罗马奥运会出现奥运史上之一例运动员因服用 *** 而丧生的事故, *** 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其次,在女子项目的比赛中出现了有男性特征的运动员,运动员的性别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3.奥运会出现经济危机。随着奥运会的膨胀,举办奥运会所需要的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投入急剧增加, 而旧有的筹资方式远不能满足举办奥运会的需要,再加上举办奥运会对当地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一些居民反对在自己的城市举办奥运会, 如美国的丹佛市就因此而不得不将已经得到的1972年冬季奥运会举办权交回,由国际奥委会另选城市。1976年蒙特利尔因举办奥运会而债台高筑。到70年代后期, 愿意举办奥运会的城市只剩下洛杉矶一个。当时的国际奥委会对二战后社会的深刻变化和60年代以来奥运会社会化、大型化、综合化的新趋势缺乏认识,坚持多年来形成的封闭格局, 拒绝与其他国际组织和 *** 机构打交道,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坚拒商业于奥运之外, 以保持奥运的"纯洁',从而使奥林匹克运动严重脱离社会。国际奥委会的保守与僵化加剧了它与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国家奥委会的矛盾, 为了集聚各自的力量 , 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于1967年成立了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总会, 各个国家的国家奥委会也于1979年成立了国家奥委会协会。

  奥林匹克三大支柱的合作关系出现了危险的裂痕,它们共议大事、互相沟通的奥林匹克代表大会也已自1930年起就处于休眠状态。此外,尽管二战后大批新获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加入奥林匹克运动,但在布伦戴奇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20年间仅增加了6名国际奥委会委员,发展中国家的呼声受到忽视。于是,自60年代后期以来,国际奥委会内外交困,风雨飘摇,其全部资产到1972年只剩下区区200万美元。奥林匹克运动积蓄已久的各种矛盾发展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旧的模式已无能为力,而新的模式、新的运行机制尚未建立起来。1972年,爱尔兰人基拉宁接替布伦戴奇,出任国际奥委会第六任主席,拉开了改革的序幕。

  基拉宁任职的8年是奥林匹克运动变封闭为开放的过渡阶段,国际奥委会开始重新审视奥林匹克运动与社会的关系。19世纪形成的业余原则和奥林匹克运动可独立于政治之外的观点对人们思想所形成的禁锢开始松动。尽管这8年奥林匹克运动的改革进程是缓慢的,却为下一阶段萨马兰奇大刀阔斧的改革做了必要的准备。

  改革与创新(1980-2000)

  1980年西班牙人萨马兰奇接替基拉宁,出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审时度势,开始了全面的改革。这场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变封闭为开放,使奥林匹克运动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国际奥委会一反过去视商业化为洪水猛兽的陈腐观点,充分肯定它对体育运动的积极作用,大胆引进市场经济的机制,积极而有控制地对奥运会进行多种商业开发,给奥林匹克运动建立了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组委会对举办奥运会的经济运作机制进行了大胆改革,变沉重的包袱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国际奥委会敏锐地觉察到这一事件的重大意义,对洛杉矶的经验进行认真总结,设计出一整套规范而有效的经营奥运会的做法,如"奥林匹克计划"(TOP计划)等,从而为奥林匹克运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1992年国际奥委会已拥有资产125亿美元,1993-1996年整个奥林匹克运动从商业开发中获得23-25亿美元的总收入。国际奥运会本着取之于奥运,用之于奥运的原则,通过奥林匹克团结基金组织,对整个奥林匹克运动,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奥林匹克运动给以积极的援助。

  肯定商业化的积极意义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废除了参赛者业余身份的限制。业余原则从一开始就有其不可操作性,它不仅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相矛盾,而且也不符合现代竞技运动发展的现实。由于竞技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运动员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高水平的竞技运动中,纯粹的业余运动员不复存在。各国或明或暗给奥运选手以经济补贴成为公开的秘密。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坚持上一世纪末期的业余主义,必将严重地阻碍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80年代的改革彻底取消了这一限制,宣布奥运会向世界上一切更优秀的运动员开放,这就保证了奥运会的比赛具有更高的竞争水平和观赏价值。

  国际奥委会以现实主义的态度承认体育运动不可能独立于政治之外,这一思想解放,使国际奥委会不再在多变的国际政治局势中奉行被动的"鸵鸟政策",而是采取主动出击的姿态,同 *** 与非 *** 的组织建立广泛的联系,为奥林匹克运动和国际体育的利益,积极灵活地斡旋于国际的风云变幻中。商业化给奥林匹克运动奠定的经济基础,增强了国际奥委会政治上的独立性。

  与此同时,国际奥委会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制度也进行了一系列革新。萨马兰奇改组了国际奥委会的内部机构,使之适应现代化管理的要求。萨马兰奇将自己的工作地点迁往洛桑,成为顾拜旦之后,常驻总部的国际奥委会专职主席。萨马兰奇改革了国际奥委会总部 的行政机构,使之有良好的办事效率,调整并充实了国际奥委会的专门委员会,使国际奥委会在处理各种专业性很强的问题时能够及时咨询各方面的专家。

  国际奥委会有意识地在发展中国家吸收委员,并在1981年开始有了妇女委员,使国际奥委会的人员结构得到改善,妇女在奥林匹克事务管理决策层的地位得到认可。

  奥林匹克运动在法治的道路上也迈进了一大步。首先,国际奥委会在1981年得到瑞士联邦的正式承认,成为具有法人资格的国际组织,从而结束了其长达87年的"法律真空"的身份。其次,独立的国际体育仲裁法庭于1983年建立,使国际体育中的冲突得到公正合理的处理。自1981年开始,一系列奥林匹克的相关组织相继问世,如各大洲的奥委会协会(非洲国家奥协、泛美体育组织、亚奥理事会、欧洲国家奥协、大洋洲国家奥协)及奥运冬季和夏季项目联合会,各方面的利益得到协调,奥林匹克运动三大支柱之间重新出现了同舟共济的局面。也是在这一时期,国际奥委会开始积极与各种官方与非官方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际环境保护组织等密切合作,并寻求各国 *** 体育部门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支持。

  国际奥委会与各国 *** 合作开展的反 *** 斗争等活动取得了很大成效。奥林匹克运动的内外环境得到根本改观。同时,国际奥委会开始积极主动地对大众体育、体育科学、文化教育等多种领域进行开拓,使奥林匹克运动日益成为一项持续的活动,而不仅仅是四年一度的奥运会。正如萨马兰奇所说:"多年来国际奥委会给人们的印象是只关心组织四年一度 的奥运会,现在它参与了更加广阔的领域。"国际奥委会利用洛桑的奥林匹克博物馆开展各种文化教育活动,支持残疾人奥运会,开展以大众体育为内容的"奥林匹克日"活动,赞助世界大众体育大会、奥运会科学大会、国际奥委会世界科学大会,设立"国际奥委会主席体育科学奖"等。

  如果说, 80年代奥林匹克运动变封闭为开放,找到了自己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进一步发展的途径, 那么进入90年代后,它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又试图为人类社会提供一个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榜样。这一新的奋斗是以1993年落成的奥林匹克博物馆新馆和1994年利勒哈默尔冬奥会为标志开始的。座落在洛桑的奥林匹克博物馆为了不破坏周围的自然景观 , 采取了依傍地形、向下发展的建筑原则,与环境融为一体。为了保存一棵百年老树不惜改变设计, 使这棵与奥林匹克运动同龄的树和博物馆共存。在利勒哈默尔冬季奥运会的筹备工作中,国际奥委会和奥运会组委会也将环境保护列为首要原则,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曾几度修改设计方案, 从而赢得了环境保护组织的尊敬。国际奥委会对夏季奥运会建筑对城市生态环境和冬季奥运会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要求,并强调奥运场馆的会后利用。

  改革给世纪之交的奥林匹克运动带来勃勃生机的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其中最核心的是:1如何控制商业化的副作用,保持奥运高尚的道德目标。2如何在各种政治力量斗争中保持奥林匹克运动的独立性。3如何控制奥运会规模,让更多的城市可以有机会举办奥运会。4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全球的反 *** 斗争。

  因百度字数限制,详情请参考:

  http://wwwbeijing2008cn/spirit/movement/evolution/

根据国际奥委会的介绍,运动项目一般包括26个大项项目:田径、赛艇、羽毛球、篮球、足球、拳击、皮划艇、自行车、击剑、体操、举重、手球、曲棍球、柔道、水上项目、现代五项、马术、跆拳道、网球、乒乓球、射击、射箭、铁人三项、帆船帆板、排球、高尔夫球。

同时夏季和冬季奥运会增加了游泳和滑雪项目。其中游泳项目包括了竞技游泳、花样游泳、水球、跳水和公开水域游泳5个分项。

扩展资料

奥运会田径项目发展历程

早期人们为了获得生活资料,通过走、跑、跳跃和投掷的各种技能与大自然进行竞争,后续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有意识地把走、跑、跳跃、投掷作为练习和比赛形式。是田径发展的起源。

田径比赛起源于古希腊的古代奥运会,最早的田径比赛,是公元前776年在希腊奥林匹克村举行的之一届古代奥运会上进行的,项目只有一个——短距离赛跑,跑道为一条直道,长19227米。到公元前708年的第10届奥运会上,才正式列入了跳远、铁饼、标枪等田赛项目。

1894年,在法国巴黎成立了现代奥运会组织。1896年在希腊举行了之一届现代奥运会,在这届奥运会上田径的走、跑、跳跃、投掷等项目,被列为大会的主要竞技项目。田径项目是奥运会设金牌最多的项目,包括男子和女子组。

-奥运会项目

-田径

古代奥运会的起源与发展

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76年。但在此以前,古奥运会可能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古希腊是一个神话王国,优美动人的神话故事和曲折离奇的民间传说,为古奥运会的起源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传说: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为祭祀宙斯而定期举行的体育竞技活动。另一种传说与宙斯的儿子赫拉克勒斯有关。赫拉克勒斯因力大无比获"大力神"的美称。他在伊利斯城邦完成了常人无法完成的任务,不到半天功夫便扫干净了国王堆满牛粪的牛棚,但国王不想履行赠送300头牛的许诺,赫拉克勒一气之下赶走了国王。为了庆祝胜利,他在奥林匹克举行了运动会。

奥运会的起源,实际上与古希腊的社会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元前9-8世纪,希腊氏族社会逐步瓦解,城邦制的奴隶社会逐渐形成,建立了200多个城邦。城邦各自为政,无统一君主,城邦之间战争不断。为了应付战争,各城邦都积极训练士兵。斯巴达城邦儿童从7岁起就由国家抚养,并从事体育、军事训练,过着军事生活。战争需要士兵,士兵需要强壮身体,而体育是培养能征善战士兵的有力手段。希腊诸邦国家都建有专供人们进行锻炼的练身场,练身场一度成为古希腊诸城邦的标志之一。古希腊的练身场,通常是一大块长方形的场地,场地四周建有回廊。练身场上有跑道,跑道四周有看台,练身场没屋顶,竞技练习都在露天进行,古代希腊人认为晒太阳是健康的标志,白皮肤则意味着身体不健壮。在古希腊进练身场,也是公民的一种荣誉。在古希腊,人们崇尚体育运动,所以几乎每个希腊自由的公民都到练身场去受过训练,尤其是那些贵族,他们认为只有到练身场去受过训练的人,才算是有教养的人,否则就要将他们归入做手艺和出身低微的人之列。战争促进了希腊体育运动的开展,古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也带有明显的军事烙印。连续不断的战事使人民感到厌恶,普遍渴望能有一个赖以休养生息的和平环境。后来斯巴达王和伊利斯王签订了“神圣休战月”条约。于是,为准备兵源的军事训练和体育竞技,逐渐变为和平与友谊的运动会。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基本上是每四年举行一次,这一周期被称为“奥林匹亚德”。按此周期算,则从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4年间,经历了1168年,共应举办293届;但实际上召开的次数要少得多。不过,古代奥运会有规定,一个奥林匹亚德为一届,不管举行与否次数照算。古奥运会初期,竞赛项目不多,所以前22届时间仅一天。后来随着比赛项目增加,又延长为两天。从第37届增加少年比赛项目后,时间又延长到五天。其中之一天是开幕式,举行献祭和宣誓仪式,第二、三、四天是比赛的具体内容,第五天是闭幕式,进行发奖和敬神活动。

最初的奥运会比赛是在奥林匹亚村的阿尔齐斯神域内进行的,后来在神域的东北角修建了一块长方形运动场,周围有依天然地形修成的看台。运动场跑道宽32米,每次可供20名选手同时比赛,长为192米。起跑线用石条铺成,上面刻有两道平行的小槽,供运动员起跑时使用。古代奥运会不仅是一种竞技大会,在它延续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实际上是古希腊人的一个全国性节日。"神圣休战"宣布之后,成千上万的人便向奥林匹亚涌去,在那里,各城邦的代表参加祭祀活动和 *** ;政治使节缔结条约;艺术家展出作品;学者和教师研讨学术;雄辩家发表演说;商人展售商品;人们穿着最华贵的衣服,带着最珍奇的珠宝,彼此炫耀自己的富裕。各城邦派出的优秀选手则在竞技场上奋勇拚搏,他们赤身裸体进入赛场,向神和观众展示他们超人的体能、健美的身体和良好的教养。奥运会的盛况大大超出了竞技比赛的范围,它是希腊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推动政治交流、促进贸易发展、繁荣希腊文化、融合民族感情的作用,它使全希腊人民在和平的气氛中欢聚一堂,其丰富的内容和壮观的场面,形成了全希腊最盛大的节日。

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奴隶社会进入了鼎盛期,但随后不久,内部战争分歧,社会矛盾加剧。公元前五世纪末,爆发的泼罗奔尼撒战争使希腊奴隶制开始走向衰败,也是古代奥运会由兴到衰的转折点。战争使经济萧条,社会风气低下,运动竞技失去了原来的意义,逐渐成为人们追求财富的手段,运动会上出现了营私舞弊、损人利己的不良倾向,奥运会的崇高理想受到扭曲。

公元前二世纪,罗马征服了希腊,闻名于世的古代奥运会走向全面衰落。公元四世纪末,统治了希腊的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立基督教为国教,因此把祭祀宙斯神的古代奥运会当作是异教活动,为了维护罗马对希腊的统治,为了巩固基督教的地位,公元394年,狄奥多西一世下令终止了古代奥运会,历时1169年的古代奥运会从此消失了。

1892年11月25日,顾拜旦在“法国体育联合会”成立3周年的纪念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复兴奥林匹克》的演说,他之一次正式提出了创办现代奥运会的倡议。1894年4月16日巴黎国际体育会议胜利召开,6月23日,大会通过决议,成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会议规定法语为国际奥委会的法定语言,沿袭古奥运会传统,每四年举行一次运动会。之一届奥运会原拟1890年在巴黎举行,后来考虑希腊为古奥运会发源地,在希腊举行比在巴黎意义更重大些,大会决定把之一届会期改在1896年,鉴于古典运会遗址奥林匹亚已成一片废墟,会址改设在希腊首都雅典。

古代奥运会的竞赛章程

公元前561年,古希腊哲学家卓罗斯为古代奥运会起草了一份竞赛章程,章程上的有关规定一直是奥运会必须遵守的规则。

1.竞技赛会的组织者由奴隶主贵族的代表人物--地方官员和宗教头面人物具体负责,他们有权决定运动员和观众的资格。

2.竞技赛会的仲裁委员会由宙斯神殿中的专职祭司和经过选举产生的裁判人员共同担任。

3.凡在比赛中贿赂裁判或行为不检点的人要被罚以巨款。

4.竞技比赛只能在个人之间进行,不能在团体之间进行。

5.竞技者必须是希腊人,必须在政治上、道德上、宗教上、法律上没有污点,其身份必须得到裁判员的证明。

6.女子不能参加和参观比赛,违者处死。

古代奥运会的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

教练员:

古代奥运会的教练员是从效忠城邦和富有战斗经验的老战士中挑选出来的,他们大多在大型竞技会上获得过优胜,并在文化知识、道德修养、医疗保健、营养卫生、训练 *** 以及心理学等方面有较高水平,因而深受人们的尊敬和信赖。

许多教练员都把古希腊著名医学家和养生家的理论广泛地运用到运动训练中,帮助运动员在大运动量的训练和比赛后,体力得到尽快恢复,以利于提高运动员素质,创造优异成绩。

教练员还要努力把竞技者培养成沉着、冷静、善于控制自己的选手,以便应付竞技场上出现的各种情况。其训练和管理极为严格。

运动员:

古代奥运会有十分鲜明的民族色彩和宗教色彩,所以对运动员的身份有严格的规定:

1.必须是纯希腊人; 2.必须是自由人; 3.必须是男子。

运动员也要在宙斯神像前举行宣誓仪式,他们保证不以非法手段取胜,保证不破坏奥运会规定。当一系列考查合格后,他们的名字就被写在一块木板上,挂到奥林匹亚最显眼处。从这时起,他们便不能以任何理由退出未来的比赛,只能为了夺取冠军而进行不惜一切的拼搏。

裁判员:

古代奥运会的裁判员享有极高的荣誉和极大的权力。他们有以下职责:

1.奥运会开始前,提前到伊里斯学习比赛规则; 2.按规定对运动员进行资格审查; 3.监督运动员训练、讲解运动道德; 4.向希腊各城邦下达“神圣休战”命令; 5.带领运动员宣誓; 6.组织比赛、决定优胜者和执行判罚。

古代奥运会上的之一个裁判员是德尔法国王依费托斯,以后改为由伊里斯人继承。在奥运会最初的二百年间,只设一个裁判员。公元前580年,改为两名裁判员。公元前480年,裁判员增为九人,并从中选出一名裁判长,开始出现了比较明确的分工:三人负责五项竞技,三人负责车马赛,另外三人负责其它比赛。公元前384年,正式确定裁判员人数为十人,不再增减。裁判员要在宙斯神像前举行庄严的宣誓仪式,他们保证不接受贿赂,保证光明正大地履行裁判员的职责。在奥运会上,如对裁判的判决不服,可以上诉,如确系误判,裁判将被罚以重金,但判决不能被推翻。

优胜者:

古奥运会的优胜者在全希腊极受人们的尊敬和崇拜,冠军的称号不仅给优胜者本人,而且也给优胜者的父母和他所在的城邦带来极大的荣誉。在希腊人的心目中,获得奥运会冠军称号的人是宙斯神最喜爱的勇士,是全希腊更优秀的公民,古代奥运会的授奖台设在天神宙斯像前。对优胜者奖以野橄榄叶编成的桂冠,制备程序十分隆重。优胜者站在用黄金和象牙制成的授奖台上接受奖品,头戴月桂花环、身着绛红色礼服、手持棕榈树枝的裁判员,用高亢而庄严的声调向公众宣布优胜者的姓名、个人历史、父母姓名、所属城邦国家的名称,以及 他们在本界运动会上获胜的项目,并同时向优胜者授予一枝棕榈树叶。随后优胜者被观众簇拥着参加各种庆祝活动,成千上万羽信鸽腾空而起,直上云霄,把奥林匹克竞技优胜者的英名和功绩传报四方。橄榄冠成为古代奥运会的至高奖品,获得它是更高的荣誉。返回家乡的优胜者要受到隆重的欢迎,城邦 *** 还要给以优胜者丰厚的待遇,如免除一切赋税,终身由国家供养,在剧场保留更好的位置等。因此,所有参加奥运会的竞技者都认为比赛的目的就是获得冠军。

为了永久纪念优胜者,奥运会还决定在奥林匹亚神庙区给获得过三次冠军的优胜者塑像。为优胜者塑像的艺术家,不少人是古希腊最杰出、最伟大的雕塑家。

古希腊人对一些特别健美的优胜者敬之如神,民间有疾患,皆去求救,对优胜者的崇拜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古代奥运会的竞赛项目简介

赛 跑

1、短跑

短跑是古奥运会上最初的唯一比赛项目。跑距约为192米。比赛分为预赛和决赛,运动员抽签决定组次和起跑位置。

2、中跑

中跑是在公元前724年第14届古奥运会上首次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中跑的长度是两个跑道长(384米)。在终点线折回处,有转向石柱,竞技者绕过石柱,再返身往回跑,跑法与往返跑相似。

3、长跑

长跑在公元前720年第15届古奥运会时被列为正式项目。就是在跑道上作多次往返跑,跑24个跑道长(4608米)。

4、武装赛跑

该项目在公元前520年第65届古奥运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早期参赛者都身着铠甲,头戴盔帽,腿裹皮护膝,左手持盾牌,公元前4世纪,演变为赤身裸体手持盾牌参赛。起跑时采用单腿跪姿,跑距为4个跑道长(768米)进行两次往返跑。武装赛跑场面壮观、争夺激烈,是古奥运会的闭幕式。

在以上各项赛跑中,运动员裸体光脚跑,跑姿与今天大体相同。

摔 跤

摔跤是古希腊人十分喜爱的项目,是各级学校的必修课。公元前708年第18届古奥运会上,摔跤被列为五项竞技中的一项,同时又被列为单独进行的竞赛项目。

比赛之前,抽签决定对手。比赛中,只要肩、胸、膝等部位触地,即被判为失去一分,如失去三分便被判为失败。取胜的人再抽签分组,继续比赛,直到场上只剩下一人为止,这就是最后的优胜者。

五项竞技

该项目在公元前708年第18届古奥运会上被定为比赛项目,其五项包括赛跑、跳远、掷铁饼、掷标枪和摔跤。

1.赛跑

与单独进行的短跑一样,跑距为192米。

2.跳远

分立定跳远和助跑跳远两种。助跑跳远技术与现代很不相同。运动员必须手持1.5~4.5公斤的石制或金属制哑铃,古希腊人认为这样可以准确掌握两臂摆动的幅度,加大推力,增加跳远的距离,还可以保持身体平衡,使双脚平稳落地,按当时规定两脚落地不平行,成绩无效。

跳远比赛在笛声伴奏下进行,目的是激发竞技者情绪、掌握助跑节奏和计算时间。

3.掷铁饼

竞技者先在手上沾满沙子或泥土,然后持饼前后摆动,用上一步或上三步法投出。当时铁饼的直径和重量差别很大,无统一规格。由于缺乏保护措施,常发生伤亡事故。

4.标枪

有掷准和掷远两种。枪长约1.6米,粗细与食指相同。用于投准时,安装有锋刃的矛头,用于投远时,安装无锋刃的矛头。在标枪的中前部,用细皮条缠绕,皮条尾端结成一个圈,投掷时将食指和中指插入皮套中,古希腊人认为这样做有助于保持飞行方向和投得更远。

5.摔跤

与单独进行的摔跤不完全相同,每组只进行一局比赛便决出胜负,还禁止采用单项摔跤中的一些危险动作。

拳 击

拳击在公元前688年第23届古奥运会上被列为比赛项目。比赛不分局数,不按体重分级,抽签决定对手,也不受时间限制,直到其中一方被打倒在地昏迷或举起右手表示认输为止。胜者之间再抽签拳斗,直到剩下一人为止。

混 斗

混斗是由摔跤和拳击混合而成的一个竞技项目,在公元前648年第33届古奥运会上首次被列为比赛项目。

混斗比赛不像摔跤那样只将对手摔倒即可,而是要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用各种动作打击对手,直至对手丧失抵抗力或承认失败为止。规则允许采用的 *** 是:绊脚、堵鼻、揪耳、折断手指、掐脖子(不许掐死)等,为了取胜,有人还采用一些更危险的动作,所以,比赛中受伤致残、流血丧命的事件经常发生。

赛战车

在公元前680年第25届古奥运会上被列为比赛项目。比赛分为4马拉车赛和2马拉车赛,在长800米宽320米的赛马场举行。战车约跑10公里,各辆车都涂着不同的颜色,绚丽夺目,威武壮观。车赛十分激烈,竞技者赤身扬鞭,催马向前,车翻人伤的事故常有发生,跑完全程者通常不及半数。

赛 马

在公元前648年第33届古奥运会上列为比赛项目。马匹无鞍、无镫,全凭竞技者的技艺比赛。一些竞技者在比赛中从马上摔下受伤甚至当场死亡。

车和马的主人往往是最富有的奴隶主,他们既想夺冠军,又担心受伤身亡,所以常让奴隶代为驾车和骑马,如果得胜,橄榄花冠要戴在主人头上,而真正的竞技者只能得到主人微薄的赏赐。

其它竞技项目

从公元前632年的第37届古奥运会开始,逐渐出现少年竞技项目,如少年赛跑、摔跤、拳击等,其规则要求和动作难度均低于成年人。

从公元前396年第96届古奥运会起,传令比赛和笛手比赛也列入了正式项目,并被作为奥运会的开幕式。

从公元前444年起,古奥运会出现了艺术比赛,有许多著名的学者、历史学家、诗人、戏剧家和艺术家都曾到奥运会上参加比赛,奥运会不仅推动了体育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交流。

总之,在一千多年的奥运会历史上,主要竞技项目有十多项,大部分项目与军事有关,因此,比赛对抗性强、竞争激烈,有的项目甚至出现伤亡事故,但奥运会是以这些竞技体现勇敢、强壮和健美,体现古希腊人的崇高的理想和追求,因而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体育遗产。

兼顾美学与实用的平衡中,绿色环保的概念也逐渐渗透在火炬之中。

文 智造前研

1934 年,在国际奥委会雅典会议上决定,恢复部分古代奥运会旧制。规定运动会期间,从开幕日期至闭幕式止,在主体场燃烧奥林匹克圣火。火种必须来自奥林匹亚,采取火炬接力方式从奥林匹亚传到主办国。

自此之后,从 1936 年柏林奥运会起,点燃奥林匹克火焰是每届奥运会开幕式不可缺少的仪式之一,延续至今已经经过了 39 届。而在这 39 届奥运会中,奥运火炬从设计、材质以及燃料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兼顾美学与实用的平衡中,绿色环保的概念也逐渐渗透在火炬之中,见微知著,奥运火炬变迁的背后是一场能源变革。

柏林奥林匹克 体育 场的主火炬呈三脚架形状,灵感来自古希腊的图案,大约有 220 米高。柏林奥运圣火传递为之一次成功举办的圣火传递,媒体、电台和拍摄奥运会官方**的团队都对此进行了记录和报道。

在之一次奥运火炬传递之前,1928 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和 1932 年洛杉矶夏季奥运会都有标志性的主火炬点燃仪式。然而,点燃主火炬的火种并非采集自奥林匹亚,也没有通过传递的方式被运送到开幕式现场。

使用火炬传递圣火的想法并不是突发奇想。受到古代 *** 启发组委会最初的想法是将圣火保存在树茎上,这种树茎取自地中海的一种树,这种树以燃烧缓慢而闻名。但是,从实际出发,最终采用了火炬传递的方式。由于市场上没有符合要求的火炬,组委会决定 *** 特定火炬。

(图为 1936 年柏林奥运会火炬,银色钢制材质,整个火炬 70 厘米,其中支架 28 厘米,燃料采用镁管、易燃膏。燃烧时间至少为 10 分钟)

现代奥运会火炬传递仪式,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 1896 至 1932 年的酝酿萌芽期、1936 至 1980 年的仪式形成期和 1984 年至今的创新发展期。经过 80 余年的发展完善,火炬传递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仪式。智造前研对过去的 39 届奥运会的火炬细节做了详细的统计。

奥运火炬的传递需路经各种自然环境,冬奥会火炬尤其要注意应对冬季地温、多风、多雨雪的气候条件。历届奥运火炬设计都必须通过极为严苛的环境技术测试,在风雨交加、大雪纷飞的各种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均需保证火炬熊熊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且需要考虑手持奔跑的传递姿态下,确保火炬火焰燃烧时火炬手的安全。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环境,也需针对性的做出技术调整和突破,以使用极端传递环境的严苛挑战。而燃料作为火炬燃烧的核心成分,一直是火炬设计者精心考虑的重要方面,除了受到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影响外,节能、环保、燃烧安全及火焰颜色等均是影响火炬燃料选择的因素。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到,早期的奥运会火炬主要是以金属镁作为燃料。镁的熔点为 651 摄氏度。在空气中就能点燃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但镁十分活泼,同时由于成本较高,燃烧颜色不够美观,后不再采用。

天然树脂松香也曾短暂的出现在奥运会火炬燃料中,但是树脂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和烟雾,而且有刺鼻的气味。燃烧中途易熄灭,火焰的焰色也并不美观,因此天然树脂松香也只是昙花一现。

液化石油气出现在了 1972 年慕尼黑奥运会上,但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易燃物质,空气中含量超标后遇明火即爆炸。同时在燃烧的过程中对附近的观众的身体 健康 和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不低的危害和污染,之后也淡出了奥运会的火炬之中。

火药、汽油、酒精和特制橄榄油等等也在奥运会的 历史 上短暂的留下了一笔,1996 年亚特兰大夏奥会首次以丙烯作为燃料,丙烯燃烧虽然可以产生清晰显目的火焰,但却会产生污染严重的黑烟。2000 年悉尼夏奥会火炬采了用更为环保的混合燃气,丙烷和丁烷以 35:65 的比例混合燃烧产生的火焰无烟尘且清晰明亮。

此外,丁烷丙烷混合燃料沸点低,在常温常压下易气化的特点大大减轻了燃料罐的重量,且更为经济。在此之后举办的 2004 年雅典夏奥会、2006 年多哈亚运会等,均采用了相似的燃料方案。

近代奥运会的火炬燃料通常采用的是丙烷,价格低廉且温度范围比较宽,常温加压后更易液化,便于贮存在火炬中。丙烷燃烧只形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没有其他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属于清洁燃料,符合“绿色奥运”的理念。同时丙烷气体燃烧的火焰颜色为亮**,这样的颜色便于识别和电视转播、新闻摄影的需要。这也使得丙烷成为了众多奥运会火炬燃料的首选。

2020 年东京奥运会和 2022 年北京冬奥会的火炬燃料都采用了氢气,但两者之间也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当时日本计划借助东京奥运势头,大力发展氢能。不仅有丰田车企提供的氢能大巴、作为运动员往返场馆与奥运村之间的工具,同时日本 *** 还专门在奥运村附近建设了加氢站。但氢能利用涉及“制备、储存、运输、应用”多个环节,对氢能综合利用水平要求很高。最终由于受到氢燃料电池市场空间小,制氢、储氢、运氢等环节仍有技术瓶颈,同时成本层面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再加上疫情控制不力等因素影响,最终奥运氢能源秀只能搁浅。

而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却顺利实现了氢能利用的多个场景,开展制、储、运、加氢全供应链建设,氢能发动机已装配在公交、物流等不同车型;试制氢燃料电池发电车作为赛事场馆应急电源备用,配置输出功率为 400kW 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可实现无时差供电切换。北京冬奥会将在延庆和张家口赛区投入 789 辆氢燃料大巴车服务赛事,赛后将转换为城市公交。氢能在北京冬奥会的应用,推动了氢能在交通、发电、供能、工业等多领域全场景示范推广应用,带动全产业链技术进步与产业规模化、商业化发展。

(2022 年北京冬奥会火炬设计灵感:北京将是之一个先后举办过夏奥会和冬奥会的“双奥之城”。2022 年北京冬奥会火炬是向中国首都的奥运遗产致敬,设计上和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主火炬造型相似,看起来像一个大卷轴。)

目前京张尤其是张家口已形成产业链齐全,具备一定发展潜力的氢能产业发展格局。值得一提的是,2 月 4 日,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火炬台创新采用绿氢作为燃料,点亮冬奥史上首支“绿氢”火炬。氢气被认为是最为清洁环保的燃料,其燃烧产物只产生能量和水,是完全的零排放燃料。而根据氢气制备的来源,以煤炭为原料制取的氢气被称作“灰氢”,以天然气为原料制备的氢气被称为“蓝氢”,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备的氢气被称为“绿氢”,是最为环保绿色的氢气。

百年奥运火炬的变迁是全球能源领域大调整、大变革的缩影,全球能源技术创新进入高度活跃期,呈现多点突破、加速应用、影响深远等特点。供给侧的可再生能源、非常规油气已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需求侧的电动 汽车 和转化环节的智能电网处在市场导入期,可燃冰开发、碳捕获封存等技术有望取得新突破。能源技术革命已经引发了产业革命,将对能源供应结构、生产和利用方式、产业组织、地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并将引领全球进入新一轮工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