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书法家协会的协会领导

中超00
保定市书法家协会的协会领导
导读:第六届理事会组织机构人员名单  一、主 席:杨学德二、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吴占良  三、副主席(排名不分先后)  赵广平 陈文增 刘德彪 吴庆军 谷庆池 苑景华仇必鳌 张建国 王静轩 张军平 杨树民 刘宗超张葆冬 张春霞(女) 杨海峰 刘世

第六届理事会组织机构人员名单

  一、主 席:杨学德二、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吴占良

  三、副主席(排名不分先后)

  赵广平 陈文增 刘德彪 吴庆军 谷庆池 苑景华

仇必鳌 张建国 王静轩 张军平 杨树民 刘宗超

张葆冬 张春霞(女) 杨海峰 刘世斌孙立琨

梁永强

  四、驻会副秘书长:陈 伟

  五、副秘书长(排名不分先后)

  方永明 冉文纪 杨章锁 蒋晓淼

李全会 刘 杰 李东辉 张艳玲(女) 李国月

张树申 张明才 赵红羽(女) 李国占 王新勇

  六、理事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靳晓慧 陈卫疆 鹿芸薇(女) 李敬怀 胡立强

李黎葳(女) 赵永阁 徐 斌 张新彦 白晓光

杨金亮 马雅丽(女) 陈 墨 马剑松 王素芬(女)

周长虹 刘文英 张如军 周文昌 朱志齐 宋寅鹏

王艳青 马瑞芳(女) 白建军 赵克鹏 杨丽静(女)

管韶光 梁志林 杨炳余 车四臣 申国瑛 冀振禄

刘青军 杨宝赋 纪双玖 李 岚(女) 高景奇

截止2019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名单(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委员会

机构组成和人员名单)如下:

学术委员会:委员名单(23人)

王伟林(江苏)  王晓光(上海)  方爱龙(浙江)  叶鹏飞(江苏)

叶培贵(北京)  朱以撒(福建)  刘宗超(河北)  刘  恒(中直)

祁小春(广东)  李  一(中直)  张天弓(湖北)  张  辛(北京)

张金梁(吉林)  陆明君(中直)  陈志平(广东)  陈振濂(浙江)

郑训佐(山东)  胡传海(上海)  姜寿田(河南)  姚国瑾(山西)

黄  君(江西)  曹  建(重庆)  赖  非(山东)

行书委员会:委员名单(35人)

于明诠(山东)  王卫军(江苏)  王学岭( *** )王忠勇(广东)

王金泉(安徽)  方建光(山东)  龙开胜( *** )代  跃(四川)

朱  敏(江苏)  刘云鹏(安徽)  刘月卯(河北)  刘京闻(河北)

刘新德(云南)  米  闹(河南)  李有来( *** )李远东(广东)

吴东民(海南)  张卫东(上海)  张世刚(辽宁)  张胜伟(陕西)

陈忠康(中直)  陈胜凯(福建)  范  硕(河北)  赵雁君(浙江)

胡崇炜(辽宁)  柯云瀚(福建)  施恩波(辽宁)  夏奇星(湖北)

徐  海(中直)  蒋乐志(山东)  韩戾军(吉林)  遆高亮(陕西)

谢少承( *** )漆  钢(重庆)  薛养贤(陕西)

扩展资料

中国书法家协会制订了《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委员会调整增补标准和原则》,对原六届委员会所设机构和组成人员进行了调整。中国书协机关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在委员会中不 *** 。

调整后的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委员会共设立13个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篆书委员会、隶书委员会、楷书委员会、行书委员会、草书委员会、篆刻委员会、刻字硬笔委员会、书法行业建设委员会、书法教育委员会、新闻出版传媒委员会、女书法家委员会、国际交流委员会。

参考资料:

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委员会 机构组成和人员名

内容如下:

学术委员会:委员名单(23人)

王伟林(江苏)王晓光(上海)方爱龙(浙江)叶鹏飞(江苏)

叶培贵(北京)朱以撒(福建)刘宗超(河北)刘恒(中直)

祁小春(广东)李一(中直)张天弓(湖北)张辛(北京)

张金梁(吉林)陆明君(中直)陈志平(广东)陈振濂(浙江)

郑训佐(山东)胡传海(上海)姜寿田(河南)姚国瑾(山西)

黄君(江西)曹建(重庆)赖非(山东)

行书委员会:委员名单(35人)

于明诠(山东)王卫军(江苏)王学岭( *** )王忠勇(广东)

王金泉(安徽)方建光(山东)龙开胜( *** )代跃(四川)

朱敏(江苏)刘云鹏(安徽)刘月卯(河北)刘京闻(河北)

刘新德(云南)米闹(河南)李有来( *** )李远东(广东)

吴东民(海南)张卫东(上海)张世刚(辽宁)张胜伟(陕西)

陈忠康(中直)陈胜凯(福建)范硕(河北)赵雁君(浙江)

胡崇炜(辽宁)柯云瀚(福建)施恩波(辽宁)夏奇星(湖北)

徐海(中直)蒋乐志(山东)韩戾军(吉林)_高亮(陕西)

谢少承( *** )漆钢(重庆)薛养贤(陕西)

相关内容:

中国书法家协会制订了《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委员会调整增补标准和原则》,对原六届委员会所设机构和组成人员进行了调整。中国书协机关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在委员会中不 *** 。

调整后的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委员会共设立13个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篆书委员会、隶书委员会、楷书委员会、行书委员会、草书委员会、篆刻委员会、刻字硬笔委员会、书法行业建设委员会、书法教育委员会、新闻出版传媒委员会、女书法家委员会、国际交流委员会。

魏绍武长期活跃在民国政坛,曾任宁夏省主席、建设厅长等民国要职,解放以后任甘肃省政协委员、文史馆的馆员。享有98岁高寿。他的一生与书法结下不解之缘,书风高古,神韵独显,自成一体。作者毕生醉心于书法,晚年时还曾学习绘画,先生去世后,甘肃首书法协会专门举办“遗墨展”

按目前行情来看

每平尺4000-6000没有问题,不过因为时间问题,品相完好的作品不多

无论如何,魏绍武先生的作品都很值得收藏

曹国栋,男,1978年9月生于山东茌平,毕业于聊城大学书法教育专业。师从于茂阳、郑培亮、刘宗超诸先生。 现为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羲皇书画院副院长、北京现代管理大学艺术研究员、中国科技教育出版社签约书法家、茌平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学知报书画天地》特约记者。

1957年

生于山东曲阜阙里;

1981年

绘画作品《工笔花鸟》获“山东省高等院校师生美术作品展”二等奖;

书法作品在中国书法家协会、团中央主办的“全国大学生首届书法竞赛”获奖;

1984年

加入山东省书法家协会;

1986年

任济宁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1987年

书法作品在日本展出,获日本“朝日新闻”大奖;

参加“新十年书法研讨会”;

1988年

书法作品在“牡丹杯”“海峡杯”“古象杯”等全国书法大赛中获奖;

参加“全国青年首届书学研讨会”;

1989年

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

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四届书法篆刻展览”;

书法作品获“十一届亚运会体育艺术展”一等奖;

1991年

考取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硕士学位;

《书法与环境艺术》一文《新华文摘》全文转摘;

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美术史》撰写书法章节;

1994年

考取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

著述《走向何处——后现代主义与当代绘画》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

1995年

任《中国古代画家画风丛书》副主编(重庆出版社);

1996年

完成博士论文,获博士学位;

分配至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编辑《美术观察》,担任“美术家”栏目主持;

1997年

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主持“二十世纪花鸟画学术研讨会”;

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之邀为该系博士、硕士研究生开设学分课程“中国书画论”;

著述《中华书法》(与齐开义合著)及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8年

任《美术观察》副主编;

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古代研究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1999年

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首届美术学评审委员会副主任;

任中国艺术博览会艺术委员会委员;

2000年

《中国古代美术批评史纲》由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

《中西美术批评比较》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1年

任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艺术总监;

书法作品集《李一楮墨编》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编辑父亲诗集《偶成集》;

2002年

“李一书法展”在烟台美术博物馆举行(5月);

“李一、相力书画展”在青岛美术馆举行(8月);

2003年

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研究室主任;

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届理论委员会秘书长;

《绘画艺术馆》(与江继兰合著)由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

《文质相辅——李一书法评论集》由香港天一艺术设计公司出版;

《中国书法家全集·八大山人》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主编《中国名画家研究丛书》;

主持《美术观察》创刊百期座谈会;

2004年

任《中国书法发展纲要》起草小组成员;

为国务院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主讲《书法鉴赏》;

《中国艺术报》开设“李一观察”专栏;

《中国文化报》开设《说书》专栏;

《中国书法家精品集·李一》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5年

当选第五届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任中国美术长安论坛组委会委员、办公室主任,担任论坛学术主持(西安);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李一书法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

2006年

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李一书法展”在江苏昆山侯北人美术馆举行;

2007年

任文化部美术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

任《共和国书法大系》总主编;

任傅山书法研讨会论文评审委员;

参加中国美协第二届黄山论坛并担任论坛学术主持;

《李一诗草》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2008年

任《美术》杂志编委;

2009年

任《美术观察》杂志主编;

任中国美术奖评审委员;

任全国第八届书学讨论会论文评审委员;

任中国美术长安论坛组委会秘书长;

《共和国书法大系》由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

《新中国书法六十年》(与刘宗超合著)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李一书章草书谱》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2010年

当选第六届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任中央文史馆书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

任“中国美术观重庆论坛”组委会主任;

主持第四届北京国际双年展学术研讨会;

《共和国书法大系》获第三届中华优秀出版物提名奖、中国书法兰亭奖;

2011年

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届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任中国书协“三名”(名篇、名家、名作)精品工程提名委员会委员。

任中国画学会理事;

“李一书法展”在威海美术馆举行;

书法作品应邀参加“第十届全国书法展览”;

“墨舞影幻——李一、东方涂钦作品展”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举行。

《墨舞影幻——李一、东方涂钦作品集》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画沙绪语——李一书法集评》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2012年

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评委;

任全国美术馆发展扶持计划项目评审委员;

任全国画院创作研究优秀项目评审委员;

任第八届中国文联文艺理论奖评审委员;

任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审委员;

任《中国书法》杂志编委;

任中国书法媒体联谊会副会长;

主持中国美协“为中国美术立言——美术理论与文化强国研讨会”;

筹备组织《美术观察》出刊200期活动;

参加纪念中日邦交四十周年中国书法家代表团赴日访问;

曲阜孔子美术馆“李一作品陈列室”对外开放;

《八大山人书法》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再版;

《李一章草道德经》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主编《博士五体书法》,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2013年

当选第八届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任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评审委员;

任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评审委员;

任中央文史馆《中华书画家》杂志编委;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艺舟双楫——李一书法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

参加“含英咀华——中国当代美术史论家文献墨迹展”(参展作者:李松、邵大箴、郎绍君、薛永年、刘曦林、陈绶祥、邓福星、陈传席、陈履生、李一);

沈鹏任主编、李一任副主编的《历代书法珍本集成》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艺舟双楫——李一书法展图录》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诗集《变鲁集》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2014年

任国家艺术基金评委;

任中国美术奖理论奖评审委员;

任全国第十届书学讨论会论文评审委员;

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

任《中国画学刊》编委;

主持“建构当代书法评价体系座谈会”;

主持“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国画作品展研讨会”;

主持第四届中国美术长安论坛;

主持中国书协“首届敦煌书法论坛”;

主持“翰墨青州高峰论坛”;

《艺舟双楫——李一书法展纪录》印制出版;

《李一自叙》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2015年

当选第七届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书法篆刻委员会副秘书长;

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 *** 版)美术卷书法学科主编;

任第二次全国重点美术馆评估小组成员;

主持“建构当代中国美术评价体系研讨会”;

主持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翰墨载道——中国书法与儒释道思想研讨会”;

主持南宋书法学术论坛;

主持“当代中国画博士论坛”;

主持中国美术太行论坛;

“高山仰止——历代尊孔诗文书法展”在中国孔子研究院举行;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一以贯之——李一书法展”在浙江美术馆举行;

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导师博士联展;

《李一书迹》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高山仰止——历代尊孔诗文书法展作品集》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博导文丛《一画心源》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方建光先生在刚刚结束的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览评奖中,一举捧得“全国奖”,而且是山东省唯一的获奖者。继获得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及电视书法大赛铜奖之后,建光依然书写着他人生的精彩华章。他的名字已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他的作品更是以秀逸清雅、恬淡爽利的气息先声夺人,充满了浓郁的书卷气和书家的才情,让人赏心悦目。

建光的书法取法帖学优秀传统,颇有魏晋书风的闲雅与洒脱气息,这表现了他在书法学习中的敏锐洞察力和不俗追求。建光的学书起步正值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们知道,八十年代的书法发展具有狂飚突进的启蒙色彩。传统书法呈现全面复兴之势,新古典群体得以涌现,书法展赛中以激昂奋进的阳刚气息为主。同时,对金石碑版、简牍砖瓦等生拙书法资源的取法,也造成了书法创作中粗糙、冒进的弊端;于是,对帖学的回归成了必然。在这种大背景下,建光的学书也经过了由唐楷到魏碑再稳定在帖学的阶段,而深入帖学成了他坚定的目标。建光早年由颜楷入手,得书法的开阔之气;后沉浸《北魏张猛龙碑》三年,滋养于跌宕高古之风;然后以米芾行书作为基础在取法上作穷源竞流的探索。建光上追二王等晋代手扎书风,晋人书法的洒脱与醇雅让他沉迷不已,这成为他在书法创作中极力追求与塑造的形象。二王帖学传统象一条澎湃的大河,建光由源头经老米向下寻找它的走向,王宠、王铎、八大、董其昌,乃至近现代的白蕉、林散之,都是他仰慕追摹的对象。 建光对名家法帖的学习有良好的悟性与捕捉再现能力,他能在短时间内把所学字帖的气息较好的营造出来。因此,他学米象米,学董肖董。“穷源竞流”学书 *** 的运用,使他在短短十余年中掌握了较丰富的表现手法,具备了扎实的帖学功底。在他的作品中,常常能流露出某几家的气息,但又不是那几家技法的凑合,而是在整体气息上十分自然和谐。这说明,建光对传统的学习并非机械的搬用,而是经过了一番吸收改造的创造性转换过程。他的作品整体感强,多字数的创作能一气贯注到底,而没有懈怠之处。作品中的字形巧用开合聚散之法,放的开收的拢,字间的搭配十分巧妙。有的字形看似某家形态,实则在笔画的空间处理上别具匠心,强化了疏密对比效果。作品中的笔法干脆利落,自然舒展,不作过多动作与修饰,可谓繁华落尽留清纯。经过匠心经营,他的书法在形式上具有了一种“现代”意味;这是书家在创作的空间观念上的转换,即对字形的处理要服务于作品形式构成的需要,而不但是美观的书写汉字。

建光的楷书(包括小楷)、隶书创作也颇多可观之处。不过,大概气势流动的行草书体最适于表现书家的气质与才情,故建光的创作多为行草书体。正所谓“书如其人”,建光作品的秀逸清雅、恬淡爽利风范的形成,是其性格、修养、环境等因素综合塑造而成的。建光生长于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山东临清市,古运河的文化底蕴给他以激励;他热情好学,待人真诚,具有谦谦君子之风。这对他的创作风貌的形成产生了直接影响。

在我看来,建光的创作目 前已初具风范。他的创作不摹当今某一名家,不入某一“流派”或“主义”的阵营,而是扎实的走着自己的路。他走的是根植于传统,生发自己灵性的稳妥道路。作品中流露出的恬淡、工稳与匠心,正是其特色。也应当看到,这距他形成个人突出的、稳固的自家风格尚有一段距离。对这位悟性高而又勤于实践的青年书家来说,他的创作已经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潜力。

人生不同阶段的书风往往因为人生阅历、修养的不同而不同。年轻时的意气风发,中年的沉稳刚劲,人书俱老时的澹泊天真,无法重复,各有自己的魅力与价值。建光如此年轻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无疑是他艺术生涯一个良好的开端。艺术之树贵在常青,艺术创作贵在不断超越“自我”。祝愿建光今后的艺术创作更上层楼!(刘宗超)

自古至今,大凡成功者,皆有一番不同寻常之人生经历。一个人只有在不断磨砺和感悟之中才能一步步走向成熟。孟子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若非亲历诸多人生磨难者,断难领会夫子其中之深意。人在少壮之时多吃点苦,并非坏事。只有身处逆境,才更会懂得奋发图强,才更会如渴骥奔泉般学习文化知识以武装自己。方建光先生在书法上跨出的每一步,便正是一个极好的验证。

听说书坛上出了个方建光,其实已经是好多年的事情了。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对他的关注不够多。可能也是彼此之间不甚熟悉的缘故吧!这次搞沈老课题班的系列评论,方建光先生做为其中之一,当是这一方阵之中的佼佼者。因此,今天在这篇文章当中,确实要认真分析评品一番方建光的书法的。

从其给我发来的自述文章中了解到,方建光先生在青年时期也是遭受了很多生活的磨难的。因为某种机缘,喜欢上书法,这种情况,与诸多学书者都大体相类。其学书始自《张猛龙碑》,可谓入门起点甚高。《张猛龙碑》用笔沉着痛快,如断金切玉,结字险峻而富有变化。其特点是疏密突显,有时将一主笔夸张伸展,有时将点画紧结于内,形成大疏大密,使字更加险峻跌宕、意气纵横,颇有出乎意料之效果。此碑方笔居多,尖锋出笔,但学习时不可一味强调棱角,避免生硬呆板。清代杨守敬评价此碑:“整炼方折,碑阴则流宕奇特。书法潇洒古淡,奇正相生,六代所以高出唐人者以此。”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将其列为精品上。

从方建光的楷书作品可以看出,他对《张猛龙碑》所下的功夫是很深的,对此碑的感悟也是到位的。能将此碑消化吸收,成为一种“基础功夫”,对于写好它体特别是行书可谓善莫大焉!而不善学者,往往刻意模仿碑刻之圭角,而不能巧妙摄取此碑之魂魄,徒具形貌而神采尽失,终究未识“透过刀锋看笔锋”也。方建光食古能化,于笔法、于结体、于章法、于行气通变化合,机锋自运,诚属不易。所作古意洋洋而天趣时露,得金石气之外更具书卷气,当期涉足行草,其气象之可观自不待言。

然其进入行书,又以米芾为法,悟“沉着痛快,风樯阵马”之深意,与其多年临习《张猛龙碑》关系甚大。米颠行书与《张猛龙碑》有异曲同工之妙,结构之多变与用笔之沉着劲利如出一辙。米芾作为北宋尚意书风的代表人物,于行书造诣极高。米芾行书的章法有两个特点:一是因体赋形。字形本来有大小长短之不同,米芾往往根据每个字本身的特点,曲尽其态,而不计工拙,粗看似乎大小长短参差不齐,细看则和谐匀称、天趣盎然。二是据势变形。即根据每个字在全篇中的不同位置及其与上下左右的关系来确定字的形态,或欹或正、或缩或放,往往天机自动、妙合自然。但再优秀的书家,也难免会有软肋。即便是米芾这样的大家亦概莫能外。明代吴宽认为其书法“猛厉奇伟,终堕一偏之失”;《宣和书谱》谓“其字神峰太峻,有如强弩射三十里,又如仲由未见孔子时风气”。综观米芾的书法,既得益于“刷略奋迅”的势,也失于过分逞势。可见凡事以适度为宜,过则为病,乃世间普遍规律。

因此,我们或学或赏,皆须心存戒心,不然便会以颦为美,从而夸大其习气。这对于学习米芾的方建光而言,无疑也会产生这样的困惑。故他能够通过学习二王简札、王珣《伯远帖》、五代杨凝式《卢鸿草堂十志跋》来进一步调整自己。二王书法之高古中和世所共见,其可取之处无需多言。《伯远帖》除用笔流畅自如,峭劲遒丽之外,更大特点为善于取势,不拘成法,如“远”、“别”等字,可谓别出心裁,饶有异趣;结字善于以虚为实,不主故常,境界颇高。黄庭坚有诗指出:“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疯子,下笔便到乌丝栏。”后人视为善评。杨凝式的行草书也奔放奇逸,气势雄浑,风神磊落极似颜真卿《祭侄文稿》。方建光从上述法帖当中自有其会心处,由是也就有效地纠正了单纯学习《张猛龙碑》和米芾行书而有失浑融圆通的不足,大大提升了自己的书境。

从方建光的学书历程来看,他所走的路子也是一条兼收并蓄、碑帖兼容的发展路线。用帖意来弥补碑书在气息上的不足,以碑的骨力和结体的多变来强化帖的内质。但这种认识,也绝对不可能是在短时期内就可以自行领悟的,既需要功力的积淀,也需要才情的激发,更需要学养的支撑。向高师请教,与同道交流,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方建光从中国书法院到国家画院沈鹏课题班,乃至到首都师范大学学习,均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专业院校的教育理念和学书观念还是有其自身特点的,虽不敢说凡是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就都能在书法上出手不凡,但对于真正于书法“有心者“而言,却可以扬长避短,据此辟出自己的一条路来。院校照样可以培养出很多平庸无能之辈,关键在于学习者的天分、基本素质和自身的取舍究竟在哪里!

方建光的确是一个善学者,他能充分把握自身,不断为自己创造机会并抓住机会。时至目前为止,尽管他的书法已经在国字号展览上不断出彩,摘金夺银,但他似乎根本不满足于眼前的收获。而我时常坚持这样的一个观点,那就是一个人行事的高昂和做人的低调往往最有可能成就大材。那些稍稍取得一点成绩就自鸣得意而从此飘飘然者,大多都是明日黄花。一个书家可以通过在展览上入选获奖进而获得一定的眼前声名,甚至也会据此改变自己的命运。但真正的有志者,其用意是绝不止于此的。

就方建光目 前的学书状态来看,其作品之格调品位已远远领先于一般青年书家,作品当中所表现出来的硬朗、劲利、恬淡、萧散,反映出他不同时期对书法的审美的倾向和取舍,也曲折地体现出自己思想认识的一个相对漫长的转变过程。对于一个在新时期经历了展览文化洗礼的青年书法家而言,完全不受时风的左右是绝对不可能的,而且也没有必要刻意地去和流行形成思想上的抵触。石涛名言“笔墨当随时代”,有其深刻的特定含义,我们完全不必机械地理解。我觉得学习书法的一个关键就是首先眼里必须有古人,有经典意识,然后眼里也须有我们这个时代的思想关照。只有古与今的结合,才可能真正塑造出一个真实的自己。无视古法自我作古是行不通的,但一直匍匐于古人的脚下亦步亦趋固步自封,也将是行之不远的。因此,我们眼里更需要有自己,要知道自己的存在和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客观的眼光来看待书法艺术发展的根本规律。

所谓“古不乖时,今不同弊”,谦虚自守,知己知彼,博古通今,食故知化者,方能在与古人和今人的不断对话中吸纳出自己所需要的营养。方建光能一步一个台阶,稳扎稳拿,由此足见其聪慧处。假以时日,能成大器者,当如是也。(傅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