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家张伯英丨真名士,自风流

中超00
民国大家张伯英丨真名士,自风流
导读: 1、民国大家张伯英丨真名士,自风流2、历史上金陵十三钗结局3、”扬州八怪”与”金陵八家”是?4、说一说《红楼梦》金陵十二钗 ,你喜欢哪一个?5、焦竑的荣誉6、「 ”金陵王气”,是孙权在开创定都南京先例时,唯一考虑的吗?他是“彭城书派”创始
  • 1、民国大家张伯英丨真名士,自风流
  • 2、历史上金陵十三钗结局
  • 3、”扬州八怪”与”金陵八家”是?
  • 4、说一说《红楼梦》金陵十二钗 ,你喜欢哪一个?
  • 5、焦竑的荣誉
  • 6、「 ”金陵王气”,是孙权在开创定都南京先例时,唯一考虑的吗?

他是“彭城书派”创始人,与赵声伯并称南北二家;

他是博古通今的学者,能诗擅文,学养深湛;

他长于行楷,亦擅篆隶,“笔阵曾教淮海惊”;

他出身名门望族,世代书家,自幼秉承国学文脉。

他就是民国书法大家、碑帖学家——张伯英。

张伯英像

幼承庭训 金陵中举

1871年7月24日,

张伯英出生于江苏徐州名门望族。

张家祖籍浙江绍兴,

明嘉靖年间,张伯英十二世祖张棋过江渡淮,

以徐州(古称彭城)铜山县风水上好,遂家焉,

自后子孙繁衍,成望族。

张氏诗书继世,斯文一脉相承。

其父张仁广、祖父张达,皆善词章,尤喜书法;

外叔祖陈逊齐精擅书画,

伯英生有异禀,幼承庭训,读书有癖,写字成瘾;

弱冠时诗文、书法皆已崭露头角。

1887年,清丙戌探花、翰林院编修冯煦,

应徐州知府桂履真之聘,任徐州云龙书院山长。

伯英时年17岁,遂为冯煦入室弟子,

受益匪浅,被誉为后起之秀。

1902年清廷补行“庚子辛丑恩科”考试,

张伯英与叔父张云生赴金陵应试,

叔侄同科中举,传为佳话。

是年,张氏叔侄为维持家计,开馆授徒。

张伯英像

弃官从艺 保护碑帖

1911年,张伯英设馆于南京下关铁路局,

曾南游广州,复返南京,设馆数年而北上。

1914年,段祺瑞任陆军部长,

聘张伯英为秘书。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后,

段祺瑞为北洋 临时执政,

张伯英任副秘书长。

清末民初,世值动乱,

国之宝物流于民间、厂肆甚多,

张伯英担任公职期间,

不惜重金,极力购藏保护。

搜集大量碑帖善本,

为以后的碑帖考证和研究积累了实物基础。

如国家博物馆藏的《牛耕图》和《纺织图》,

是现在保存的极为稀少的能够反映

汉代男耕女织农业社会的实物图像资料。

最为世人所称道的乃张伯英先生当年购藏

王羲之的《此事帖》和《十七帖》。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纺织画像石

耕牛图拓片

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

张伯英目睹官场的腐败黑暗,毅然引退,

定居北京神武门烟袋斜街北官坊口,

开始了鬻字治印的书画金石生涯。

从此再不涉足政坛。

定斋号为“小来禽馆”和“东崖书屋”。

明书家邢侗,精于识帖,辑有《来禽馆帖》10卷。

张伯英翻阅王羲之《十七帖》时

又被“来禽”,二字吸引,

因此“小来禽馆”一者追慕邢侗,

二者表达对王羲之的崇敬。

“东涯书屋”源自书法家李东阳,

李东阳别号西涯,张伯英住其东侧,

心存敬意,故称“东涯”

张伯英像

彭城书体 闻名于世

张伯英于帖学研究有素。

早年习书从颜真卿入手,

后上起羲献父子,下迄宋元明清,

博览群帖,兼写北碑,

融会贯通,碑帖交融,卓然成家。

其楷书结构紧敛而不拘谨,

字体规整端正而有洒脱之致,

用笔方圆兼备,宽博雄放,紧凑严密。

行书朴质秀逸,古拙自然。

行草书亦能见其刚劲风骨。

深厚功力出之于传统,行之于独创。

遂以彭城书体名于当世,

为彭城书派接武前贤之盟主。

张伯英书德风堂横批

当年张伯英每日临写龙门造像之精品,

书写若干则札为一束,放置床下。

家人建议出售,伯英坚称不可。

后来北邙魏志出土愈多,

精美又过于龙门,伯英又终日摹写。

因其书碑之名远播,求写墓志者络绎不绝,

市场上多有伯英所书墓志拓本。

启功于厂肆得见,初以为乃新出土之物,

见得款字,方知乃伯英所书,大为钦服,

不禁赞之曰:“

可见北朝书家的八法之妙,

已融于先生指间矣。”

并拜其门下,得其真传,亦成一代大家。

至今,北京琉璃厂西大街“观复斋”、

东大街“墨缘阁”的牌匾,

皆为张伯英所书,依然高悬门前。

天津巨商常子萱将张伯英所书

《永宝斋》大匾携往台湾,珍之若宝。

张伯英题观复斋牌匾

碑帖之冠 辨无所失

张伯英博学好古,书艺卓绝,

且金石、字帖的赏鉴造诣极深,

是继宋金石学家赵明诚和清大学士翁方纲

之后的又一“金石”巨匠,

在鉴赏和收藏界亦享有极高声望,

名贯京师,时称“碑帖之冠”。

他辨析真赝百不爽一,素为学者所推崇。

自谓“平生无他技,惟承家训,辨书帖真伪无所失。”

张伯英收藏来源广,经手数量多、珍品多,

且善于将所经手碑帖予以著录。

但是他收藏碑帖的主要目的

是为了学习和研究,而非据为己有。

张伯英收藏碑帖的标准比较高,

他在 《庚午消夏录·曹景完碑》里说:

“予收石墨必欲无上之品,

于普通者不复措意。故其价直亦大悬殊,

几不可以道里计也。”

这表示了他对于收藏的一贯态度。

1935年元月,

张伯英应邀参加《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中《法帖提要》的编著,

时年65岁。

耗时三年余,洋洋百数十万言,

仿四库提要之例,

列举自宋至清帖刻512种,

穷源别流,析论优劣,

为我国当代书法碑帖学界权威名著。

对后世影响深远。

德风堂考藏张伯英书法作品欣赏

晚年清苦 坚守良知

先生一生正直,颇有节行。

他不屑于和封建军阀同流合污,

抛弃官位,卖字卖文为生。

北平沦陷后,他隐居不出。

晚年贫病交加,生活清苦,

犹醉心于书画金石,节操高尚清雅。

1933年,

张伯英先生在一份卖字的润格上写道:“

鬻字为生无伸纸余地。

衰贫交至,经营补屋吁其艰矣。”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平津陷落,

敌伪要人王克敏屡邀张伯英就任伪职,

先生皆坚拒之。

日本人又曾打算以10万银元

购买先生所收藏的王羲之《十七帖》,

张伯英视若粪土,坚决拒绝。

张伯英还屡次致书

当时任徐州伪市长的叔父张云生,

劝他莫做伪事。

王羲之 《十七帖》

1949年,一代书法圣手,碑帖名家,

在贫病中逝于北京“小来禽馆”中。

可叹的是直到他逝世,

盖一间仅容伸纸的小书房

的愿望也没能实现。

令人不胜唏嘘……

张伯英殁后,齐白石曾有诗赞之云:

“写作妙如神,前生有夙因,

空悲先生去,来者复何人。”

足见其书法造诣之深。

影响及今,后学甚,

2001年启功撰文回忆张伯英时写到:

“先生仙逝已50余年,追忆教言,

尤有理解未足处,其愚钝可惭,

而求教未足,仰叩未尽为可深惜也!”。

可见,得其真髓且归纳、综合、

升华其特色者,代不乏人。

西安市徳风堂画廊以“传承弘扬、诚信求真”为宗旨。长期购、销近现代书画名家作品。当代名家、名人字画订制(带视频或作者本人与作品的合影),帮您免费鉴定字画。

书法(9)碑帖(1)王羲之(1)

《金陵十三钗》中的十三人的结局有三种:

男扮女装的陈乔治,在宴会上就死了,为了保护其他人;

第二个是那十一位女子也死了,只是死的方式不一样;

第三个是玉墨活了下来,她活着,只是为了控诉日军的侵略。

《金陵十三钗》中的十三人的结局有三种:

男扮女装的陈乔治,在宴会上就死了,为了保护其他人;

第二个是那十一位女子也死了,只是死的方式不一样;

第三个是玉墨活了下来,她活着,只是为了控诉日军的侵略。

金陵十三钗的结局是悲剧性的。在小说《红楼梦》中,十三个女子都是贾宝玉的表妹或妻子,她们之间的羁绊越来越紧密,但最终却各自面临着不同的命运。

其中,几个女子比较突出,包括贾宝玉的宠姐妹林黛玉、林妹妹、秦可卿、薛宝钗、史湘云等人,她们的结局如下:

林黛玉:在小说中,林黛玉是一个特别爱哭的女子,她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情绪低落,最终死于忧伤,化作一块石头。

林妹妹:林妹妹是林黛玉的妹妹,她与贾宝玉有过一段暧昧的感情,但最终她被贾宝玉的妻子王熙凤害死。

秦可卿:秦可卿是另一个表妹,她在家庭的压迫下无法自主决定婚姻,最终被迫嫁给了一个人,但婚后生活不幸福,最终死于抑郁症。

薛宝钗:薛宝钗是贾宝玉的妻子之一,她既聪明又美丽,在《红楼梦》之外也成为了历史上的名士。小说中,她在经历了种种波折之后终于成为了贾家的主母,但生活对她而言并不完美。

史湘云:史湘云是一位开朗、热情的表妹,她是十三个女子中唯一没有嫁人的。在小说结局中,她还是未嫁之身。

总的来说,金陵十三钗的结局并不美好,她们或者因为命运的不公,或者因为自己的缺陷,都面临着种种挑战和磨难。

一、“扬州八怪”有哪些名家?

“扬州八怪”究竟指哪些画家,说法不尽一致。有人说是八个,有人说不止八个;有人说这八个,有人说另外八个。据各种著述记载,计有十五人之多。因李玉芬《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是记载“八怪”较早而又最全的,所以一般人还是以清末李玉芬所提出的八人为准。即:汪士慎、郑燮、高翔、金农、李鳝、黄慎、李方膺、罗聘。至于有人提到的其它画家,如华岩、闵贞、高凤翰、李勉、陈撰、边寿民、杨法等,因画风接近,也可并入。因“八”字可看作形容词,也可看做约数。

“扬州八怪”知识广博,长于诗文。在生活上大都历经坎坷,最后走上了以卖画为生的道路。他们虽然卖画,却是以画寄情,在书画艺术上有更高的追求,不愿流入一般画工的行列。他们的学识、经历、艺术修养、深厚功力和立意创新的艺术追求,已不同于一般画工,达到了立意新、构图新、技法新的境界,开创了一代新画风,为中国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业。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文人画自唐宋兴盛起来,逐步丰富发展,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留下大量的作品,这是中国绘画的骄傲。明清以来,中国各地出现了众多的画派,各具特色,争雄于画坛。影响更大的莫过于以“四王”为首的虞山、娄东画派,而在扬州,则形成了以金农、郑燮为首的“扬州八怪”画风。这些画家都继承和发扬了我国的绘画传统,但他们对于继承传统和创作 *** 有着不同的见解。虞山、娄东等画派,讲求临摹学习古人,以遵守古法为原则,以力振古法为己任,并以“正宗”自命。他们的创作 *** ,如“正宗”画家王珲所说,作画要“以元人笔直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他们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作品多为仿古代名家之作( 当然在仿古中也有创造),形成一种僵化的局面,束缚了画家的手脚。“扬州八怪”诸家也尊重传统,但他们与“正宗”不同。他们继承了石涛、徐渭、朱耷等人的创作 *** ,“师其意不在迹象间”,不死守临摹古法。如郑板桥推崇石涛,他向石涛学习,也“撇一半,学一半,未尝全学”。

石涛对“扬州八怪”艺术风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他提出“师造化”、“用我法”,反对“泥古不化”,要求画家到大自然中去吸收创作素材,强调作品要有强烈的个性。他认为“古人须眉,不能生我之面目;古人肺腑,不能入我之腹肠。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石涛的绘画思想,为“扬州八怪”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为“扬州八怪”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扬州八怪”从大自然中去发掘灵感,从生活中去寻找题材,下笔自成一家,不愿与人相同,在当时是使人耳目一新的。人们常常把自己少见的东西,视为怪异,因而对“八怪”那种抒发自己心灵、纵横驰骋的作品,感到新奇,称之为怪。也有一些习惯于传统的画家,认为“八怪”的画超出了法度,就对八怪加以贬抑,说他们是偏师,属于旁门左道,说他们“示崭新于一时,只盛行于百里”。赞赏者则夸他们的作品用笔奔放,挥洒自如,不受成法和古法的束缚,打破当时僵化局面,给中国绘画带来新的生机,影响和哺孕了后来像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等艺术大师。

二、“扬州八怪”怪在哪里?

“扬州八怪”究竟“怪”在哪里,说法也不一。有人认为他们为人怪,从实际看,并不如此。八怪本身,经历坎坷,他们有着不平之气,有无限激愤,对贫民阶层深表同情。他们凭着知识分子的敏锐洞察力和善良的同情心,对丑恶的事物和人,加以抨击,或著于诗文,或表诸书画。这类事在中国历史上虽不少见,但也不是多见,人们以“怪”来看待,也就很自然的了。但他们的日常行为,都没有超出当时礼教的范围,并没有晋代文人那样放纵--装痴作怪、哭笑无常。他们和官员名士交流,参加诗文酒会,表现都是一些正常人的人。所以,从他们生活行为中来认定他们的“怪”是没有道理的。现在只有到他们的作品中,来加以研究。

“八怪”不愿走别人已开创的道路,而是要另辟蹊径。他们要创造出“掀天揭地之文,震惊雷雨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来自立门户,就是要不同于古人,不追随时俗,风格独创。他们的作品有违人们欣赏习惯,人们觉得新奇,也就感到有些“怪”了。正如郑燮自己所说:“下笔别自成一家,书画不愿常人夸。颓唐偃仰各有态,常人笑我板桥怪。”当时人们对他们褒贬不一,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偏离了“正宗”,这就说明了它所以被称之为“怪”的主要原由。扬州八怪画家突破了“正宗”的束缚,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重在自己创造与发挥,穷其一生,为创造新的画风而努力。

、、、、、、、

金陵八家

在“新安派”在安徽风行的同时,南京地区也聚集了一批遗民画家,他们遁迹山林,以诗画相唱和,风格虽不尽相同,但有着相近的艺术意趣,其中龚贤、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八人,被人称为“金陵八家”,龚贤为八家之首,成就更大。

□ 龚贤(1619-1689),字半千,又字野遗,号柴丈人、半亩,江苏昆山人。早年在外飘泊,晚年隐居南京清凉山,以卖画课徒为生,生活清苦。他工于山水,师法董源、二米、吴镇、沈周,同时注重写生,山水大都写南京一带风光,着意表现丰饶明丽的湖光山色。善于用墨,继承和发展了宋人的“积墨法”,山石树木,大都经多遍勾染皴擦,墨色浓郁,对比强烈,被称为“黑龚”,如南京博物院藏《千岩万壑图》卷。此外,他也有一种被称为“白龚”的画风,全幅纯用干笔淡墨,仅加少量浓色和苔点,显得秀雅、明丽,如故宫博物院藏《木叶丹黄图》轴。直接师承其法者有王概、柳堉等。王概,字安节,浙江秀水人,龚贤弟子,《芥子园画传》主编者,山水用墨浓重,近龚贤。柳堉,字公韩,金陵诸生,就学于龚贤,山水颇得董、巨遗意。

□ 樊圻(1616-1694尚在),字会公,江宁人。山水取法董、巨、黄、王及刘松年,用笔工细,皴法细密,画风清雅。传世代表作品有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柳村渔乐图》卷等。

□ 吴宏,字远度,号西江外史,原籍江西金溪,客居金陵。山水宗法宋元,笔墨劲逸,气势雄阔,画风粗放。故宫博物院藏《江山行旅图》卷等是他的传世代表作。

□ 高岑,字蔚生,杭州人,居江宁。绘画初学同里七处和尚,后以已意行之。山水有粗、细两种面貌,粗笔近沈周,如故宫博物院藏《山水》卷。细笔画常见,如故宫博物院藏《青绿山水图》轴及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松窗飞瀑图》轴等。

□ 邹喆,字方鲁,善山水、花卉。画史记载其画“简淡超逸”,但传世作品却以凝重苍劲取胜,如南京博物院藏《松林僧话图》轴。

□ 叶欣,字荣木,华亭人,寓金陵。山水以布局见长,用笔轻细,墨色清淡。故宫博物院藏有其《锺山图》卷及《山水》册等。

□ 胡慥,字石公,金陵人。工山水、花鸟。山水苍茫浑厚,花鸟则较工整,有宋人意。传世作品较少,故宫博物院藏有《草虫册页》,上海博物馆藏有《溪山隐逸图》扇等。

□ 谢荪,字缃西,溧水人。工山水、花卉。山水多吴门遗意,用笔细秀,如故宫博物院藏《青绿山水》轴;花卉则受陆治影响,故宫博物院藏《荷花》册页为其代表作。

同时称誉金陵画坛的还有以青绿山水和工笔人物见长的陈卓、山水有“云间派”遗意的陆□、画山水人物不拘成法的张风等人,姚允在、盛丹、武丹、陈舒等也有时名。

个人喜欢的是薛宝钗。从《红楼梦》书中的细节描述中,可以总结出薛宝钗的学问广博度,薛宝钗不仅通文史、擅诗文,还会帮助家里料理生意管理账目,惜春奉贾母之命绘制大观园全景图,也要向她请教,对绘画所需的工具手到擒来,如数家珍,难能可贵的是她一点不显摆自己的才能,如果不是确实需要,估计大观园中的人都不知道她有绘画的本事。薛宝钗还是个杂家,和林黛玉讨论《西厢记》,就显示出她明显看过通俗小说;用佛教思想开导贾宝玉时,又体现了其佛学修养,而其平时行事风格却是实实在在的儒家行为规范。按照书里的意思,薛宝钗的学问绝不会于此。

朱元璋为焦竑高祖赐名

元朝末年,农民起义的烈火燃烧到齐鲁大地。焦竑高祖焦朔,走出日照县观兰乡花崖里这片养育他的土地,参加了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军队,跟随大军南征北战。他作战英勇,在追随大将军徐达的北伐战争中,与元军大战于白沟河(今河北境内),明军大胜,焦朔在这次战役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他被编入朱元璋的亲军,屯守京畿南京,并被授予世袭旗手卫副千户的军职。从此落户江南。

在军队,焦朔克服文化基础低的困难,勤奋向学,钻研兵书,被到军队里巡视的朱元璋发现。

朱元璋询问了焦朔的姓名、祖籍、家庭及战功等情况,随后说:“我给你改个名字吧。”

焦朔就有了明太祖赐予他的新名字:焦庸。

“庸”,有功勋的意思,既有酬赏、铭记军功的意思,又有不惰好学、继立战功的鼓励。

这对于一个中下级禁卫军军官来说,确实是一个莫大的荣耀,也是焦氏家族历史上值得永远铭记的荣光之事。

明代著作家周晖,在《续金陵琐事》记载:“太祖与亲近大臣改名,固为异典。御奉天门,召旗手卫焦朔,赐名为庸,此更是异典之异也。今旗手卫皇册首载此事。(焦朔)即太史澹园先生之始祖”。

正因为焦竑高祖原籍日照,祖父辈占籍南京,焦竑称呼自己的乡贯时,又有自己的另外一个名字“琅琊焦竑”。 万历17年(1589年)春天,是明神宗己丑科的会考之年。焦竑风尘仆仆赶到北京应考。殿试下来,他被万历皇帝御笔钦点为之一甲之一名,成为明开科252年来的第72位状元。同榜士子还有陶望龄、祝世禄(文学家、书法家)、马经纶(御史)、袁可立(兵部尚书)、董其昌(书法家)、冯从吾(工部尚书)等,皆一代名士。

喜讯传来,家乡金陵上元县、祖籍山东日照县,因为本地出了这么一位新科状元,都感到莫大的光荣。依照旧例,府县分别拨出专款来为他建立纪念牌坊。

时江南与山东地区都在闹灾荒,灾民流离失所。焦竑得到两地准备各要给自己建造牌坊的消息后,即刻带信给两地县令,加以劝阻,并建议将建造牌坊之款转用作救灾之费,救济当地灾民。

焦竑在信中写道:

“前两得手书,具感垂念。周公建仿事,虽托张簿辞之,还烦吾丈一行,盖他人不能言其曲折耳。仆虽不肖,然不能益于乡人,亦岂敢累乡人乎?此不敢当一也;地方旱荒之余,有一金可活一人,乃以此不赀,费之无用,此不敢当二也;古人不朽,自有所在,仆能勉强树立,异日或能彰一时相成之美,敢徒以建造顿烦民力,此不敢当三也。幸以此离言之,纵工作已兴,必求罢免为望。”(见焦竑《澹园集》卷十三)

焦竑坚辞了两地的状元坊。

面对家乡官员上奏朝廷的赈灾奏折,和主管衙门拖延敷衍,焦竑力向司农官员陈情,终于为桑梓争取了5000两银子的款项。

对故乡日照,他在《与日照宗人书》中,袒露了眷恋家乡,和千山万水阻隔,不能尽孝的歉疚(见康熙十一年《日照县志》第97页、《日照市志》第814页)。

在焦竑的请求下,故乡日照县将状元坊银一部分转用作救灾,另一部分,为焦竑修缮了祖林,建设了护林花墙,购置了祭田,除供岁祀外,周济同族贫困兄弟。

古寺 古树 故乡行

在大花崖村东南,隔河相望,原有一座花岩寺。

据传,花岩寺为唐代所建造,距今约有1380年的历史。

古寺院中,现存一棵同为唐代所植的古银杏树。古树现胸径215米、枝下高6米,树冠22米×28米。在日照的现存古树名录中,按树龄、胸径,其为名列莒县浮来山定林寺中银杏树之后的第二大古银杏树。

面对现状,笔者已经无法想象这座古寺庙的模样,只能从四百多年前焦竑留给我们的诗作及其史料,去寻找那个古寺的影子了。

明万历17年(1589年),焦竑中状元后,便在北京担任翰林院修撰。

明万历18年(1590年),焦竑的“试用期”满,被获准省亲。

他在从北京到南京的路上,要做的之一件事,就是先回故乡日照省亲,告祭先祖(上喜坟)。

当他久住他乡,踏上故乡的土地,面对大花崖村,认祖归宗回来的状元郎焦竑激动不已。

他走在故乡的土地上,徜徉在花岩寺下,唐杏树下,挥毫填写了一首五言律诗——《花岩寺》:

“一上花岩寺,回瞻紫气遥。”

焦竑回头看到的,是他先祖们世代生养的土地,和他们永远长眠的地方。

一幅三国周郎意气风发、潇洒倜傥又踌躇满志的饱学新科状元郎形象,和在家乡母亲怀里对故土无限眷恋之情,跃然纸上。正如他在《与日照宗人书》中所说,他把自己取得的一切成就,归功于先世祖宗之积德,父母之教督,还归功于家乡的好风水……

面对家乡群山环绕、山花簇拥、山清水秀的优美的自然环境,这位新科状元抒发了对家乡日照由衷的热爱!

他在《花岩寺》中续写道:幽深临绝壑,突兀碍层宵……。 焦竑对日照文化的贡献

万历十八年(1590年),日照县由知县杜一岸主持,创修了日照有史以来的之一部《日照县志》。

四百多年来,日照历遭兵燹,这首部县志至今还没有下落,但所幸焦竑为这部县志所作的序言,在清“康乾盛世”中所修撰的康熙版及光绪版的《日照县志》中保存了下来。

焦竑十分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

焦竑考中状元后,与家乡保持了密切的联系。除了在物质上力所能及帮助家乡外,对家乡教育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

清代《日照县志》在《乡贤·焦竑》篇中记载:

“公笃维桑,遥遥花崖里族党亲,问讯不绝,邑士员笈从游者,甚众。安公重、李公蕃执经最久,用登甲第,得公甄陶之力居多云,余详儒林。”(见康熙版《日照县志》第39页)

明代,日照县共有含焦竑在内的进士9人。其中有焦竑的学生2人:安重,今两城镇安家岭人,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李蕃,今后村镇后马庄人,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

在《日照县志》中,保存了焦竑的两篇关于记载、论述日照教育发展的文章。

一篇是《日照县重修庙学记》。他对日照县儒学的发展,尤其晚明日照县的发展情况作了全面记载,并描绘了大力兴办日照教育,推动日照文化事业发展的前景。他期望有一天,“余还故乡”,看到日照文化繁荣发展的景象。

另一篇是《日照县修尊经阁记》。写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是焦竑晚年应日照的另两位学生申劝、牟国华的请求而作。他赞扬了明代李文星、陈如锦等开明知县领导日照人民,通过修尊经阁、伦明堂等教育设施,兴办教育、教化民众、抵御倭寇等政绩,记载了日照文化发展的脉络,同时也高屋建瓴指出了日照文化发展的浮躁与陋习之处。

焦竑的《新修火神庙记》,写于万历36年(1608年),它一方面记载了这一年日照火灾严重,损失惨重的史实。另一方面,颂扬了莫逆好友、仁人申公修庙、筑路,救民于水火的一系列善举。字里行间,充满对善事善举社会风尚的颂扬与倡导。由于明代《日照县志》的散佚,它成为人们了解明代风土人情、气候、价值取向等不可多得的一篇史料。 对状元故里开发的建议

1、将状元故里遗存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争取日后列为全省乃至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聘请有关专家,结合旅游等规划,兼顾生活生产,进行总体规划,使林、寺、祠、树、碑、路等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文物体系。

2、建成日照市首个融儒、佛、道、西“四合一”的文化纪念地。一是恢复佛教遗存花岩寺;二是在花岩寺建设日照古代儒学教育蜡像馆,再现日照旧时教育特点与日照旧时风俗;三是建设东西学成就展览馆。筹建焦竑著名门生——西学先驱徐光启成就展、明清两代东西方学科学交流成果展、日照肖派艺术(肖九成)、邢派艺术(江苏太仓邢少兰)等书画艺术展馆;四是将道教遗存——西湖回龙观道观修复一并纳入规划。

3、建设焦竑纪念馆。展览其生平与成就(包括先辈);迎取焦竑他乡黄土归里,在先祖墓后建状元冢。建设名副其实的“状元林”;设计建设焦竑半身汉白玉或花岗石雕像。由公助民办,参照北京文天祥纪念馆建设模式,社会与海内外焦氏后人募资修建。

4、建立焦竑著作陈列室。将焦竑一生散存于北京国家图书馆、南京、上海、济南、台湾及日本、韩国等海外的著作搜集起来,回日照陈列。

5、编修山东首部状元志——《焦竑志》。并争取纳入《山东诸子百家志》。成为继各地孔子、孟子、王羲之、颜真卿、刘勰、蒲松龄、戚继光、郑玄……研究后,日照推出的一位山东杰出人物。

6、适时将焦竑生平改编为电视连续剧。市场化运作,邀请国内艺术家,再现焦竑一生的思想、成就。

金陵为南京古称,自战国以来就相传此地有王气,从「 ”楚威王埋金”,到「 ”秦始皇断王气”等大量传说不一而足。然而这些总归野史传说,少有实据。 直到东汉建安十六年,孙权将治所从镇江迁至秣陵。次年修筑石头城,将秣陵改名「 ”建业”。寓意:在这里开启帝王之业”。后来还在建业定都,彻底将「 ”金陵王气”之说坐实。 而后面的东晋、宋齐梁陈也代代因循在此定都。这让「 ”金陵王气”之说,多了许多凭据。 然而这些政权的短命,又使得「 ”金陵王气”之说备受奚落。 「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在强大兵锋所指之下,啥王气啊,最后不还是「 ”一片降幡出石头”。 这王气,是不是显得过于脆弱和玄虚 那些定都这里的政权,是不是中了忽悠? 图:金陵 考究起来,孙吴之后在这里定都的政权,如东晋和宋齐梁陈等,不过因循旧事而已。而作为开创者的孙权,对定都南京的考虑选择,则尤为关键。 那么为什么孙权定都这里呢?他定都南京,到底因不因为金陵王气呢? 这就不得不提建议孙权在这里定都的一个重要人物,张纮。 张纮-孙吴江东政权和金陵王气的总设计师 张纮,东汉广陵人。深明诸子,贯通五经。与张昭并称「 ”江东二张”,素有贤名。 ​他的文章,能让以伐曹檄文出名陈琳敬服为「 ”小巫见大巫,神气尽矣”,还为此诞生了一个成语。 图:张纮 他身怀大志,因感到朝政昏聩,接连拒绝朝廷三公,如大将军何进、太尉朱儁、司空荀爽等的征辟。于乱世中,以一双冷眼静观时局,伺机而动。 张纮具有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在三国人才璀璨的时代中,留下两束光芒。一个就是和隆中对齐名的「 ”江都对”;另则就是建议孙权迁都金陵。 开创江东孙吴政治蓝图的「 ”江都对” 「 ”江都对”是在孙策屡次来江都拜会,频频问计而最终感动的情况下,张纮才以该策建议孙策。 图:孙策影视剧形象 当时孙策的打算是找袁术收回父亲旧部,东据吴会。报父仇后,作为朝廷外藩以自保。而张纮则有更为宏大的建议。内容史载: 昔周道陵迟,齐、晋并兴;王室已宁,诸侯贡职。今君绍先侯之轨,有骁武之名,若投丹阳,收兵吴会,则荆、扬可一,仇敌可报。据长江,奋威德,诛除群秽,匡辅汉室,功业侔于桓、文,岂徒外藩而已哉? 张纮建议孙策不要只甘作外藩,旁观自保。要效仿齐桓、晋文壮举,兵屯吴会,占据荆州、扬州,进而依赖整个长江天险,坐断东南,出则灭掉大小诸侯。至于匡扶汉室有套话成分,而等到王霸诸侯时候,一切都将有所可能。 图:孙策面临形势 孙策听后,深为赞同,不仅将「 ”老母弱弟”托付张纮,而且后来的军事策略,也都是沿着「 ”江都对”的谋划而行。 「 ”江都对”,为后来的三分天下有其功,这也使得它完全可以媲美后来的「 ”隆中对”。而且比后者提出整整早了12年。张纮,功莫大焉。 以「 ”金陵王气”建议孙权定都金陵 张纮的另一大功绩,即建议孙权定都金陵。孙权继承父兄基业,对张纮本就分外敬重。另则因在哥哥孙策刚死之际,曹操想趁江东主少国疑之时,征伐孙权。这时,幸亏滞留在许昌的张纮向曹操建议: 「 ”乘人之丧,既非古义,若其不克,成仇弃好,不如因而厚之。” 曹操才打消了征伐打算,而孙权也有时间理清内部关系,做好政事的顺利交接。这让孙权自然对张纮更多敬重。 图:曹操影视形象 鉴于此情,张纮在建议孙权定都金陵时,才有接受的可能。否则定都大事,不是随便是个人说说,就能听从的。 史载张纮的定都金陵建议,就包含了「 ”金陵王气”的理由: 纮谓权曰:「 ”秣陵,楚武王所置,名为金陵。地势冈阜连石头,访问故老,云昔秦始皇东巡会稽经此县,望气者云金陵地形有王者都邑之气,故掘断连冈,改名秣陵。今处所具存,地有其气,天之所命,宜为都邑。”后权从之。 这充分说明「 ”金陵王气”之说由来已久,而游说孙权,使其最终确定再此定都的,除去张纮外,还有刘备和诸葛亮。 晋《吴录》言: 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 ”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为此还演化出了专门描述南京地形的成语-龙盘虎踞,但翻阅《三国志》却不曾发现,诸葛亮曾经到过南京,说过类似的话。晋人如何得知,就只能存疑了。 图:刘备影视形象 倒是在《江表传》里,记载刘备来东吴,曾劝说国孙权在此定都,孙权答「 ”智者意同”。而《资治通鉴》却是肯定了张纮最早建议孙权迁都秣陵,且原因是因其「 ”山川形胜”。 总之,张纮以「 ”金陵王气”之说,建议孙权定都金陵是不争的史实,而孙权在这里定都,为史家不载的是,却另有两重更为重要的考虑。 一则是政权合法性 古人在儒家话语下,极其重视法统的合理性,自汉武帝「 ”神化皇权,代天行政”以来,更是此风劲健。 对比下三国政权,曹操有「 ”挟天子令诸侯”,后来曹丕自己导演禅让大戏,让自己的政权更具合理性。而刘备自命汉室贵胄,以兴复汉室为己命,使得蜀汉政权也有天然的合法性。 图:挟天子令诸侯 影视 那么孙权呢,父兄不过只是割据一方的诸侯而已,既无高贵血统,也无出众的军事优势。那该如何向天下昭示正统,号召人心,帮助自己加入逐鹿群雄的行列呢? 所以借助「 ”金陵王气”的说法,最为合理了。王气所在,天命有归。是更好的托词和行为庇护。这就让政权具备了法统上的合理性。 二是军事地理条件限制 东南重心,从秦汉会稽郡的治所以及吴王刘濞都城设置,可以看出。先在苏州,后搬迁到扬州。而孙权要问鼎东南,扬州却一直为曹操所控制,求之难得。 而要向长江上游发展呢,荆州先为刘表,后为刘备长时间控制。特别在赤壁之战后,荆州已经如名士庞统所言,「 ”荆土荒残,人物凋敝”。 况且占据荆州,也很难突破入局中原。看看后来的关羽,就能知道曹操在襄阳一线已经准备了重兵,很难突破。后来孙权占据荆州后,屡屡兴兵,也没能从这点突破。 图:濡须口大战 而占据长江天险的孙吴政权,和曹操真正的对峙地点在濡须口一代。曹操数次征伐东吴,都是从此地突破。而和此地相互接应,连成一线的,金陵则是更佳地点。 并且金陵又接连吴郡、京口,依赖长江天险,进退有据。所以此地至关重要。 孙权定都原因总结 通过上述综合分析可知,孙权定都秣陵,「 ”金陵王气”确实是原因之一,但绝对不是唯一主因。还有更为重要的政治声誉,以及军事地理上面的原因考虑。 另外有意思的是,当时的孙权在此定都,有自己不得已的原因。而后世的偏安政权,却往往贪图「 ”金陵王气”之便宜,坐稳了固守偏安的大梦。 图:陈后主 如后世陈后主,隋军已在楼下,竟还叫嚣:「 ”王气在此,齐兵三来,周师两至,无不摧败隋军此行,又能何为!”。这又怎么能军不败,国不亡呢? 可见,「 ”金陵王气”开始不过是在此定都者,取得政治合法性的一种安慰罢了。假使有谁真当了真,以为得其王气者,就会王者无敌。那谁就是自欺欺人,自尝苦果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