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大赛获奖作文

中超00
全国文明大赛获奖作文
导读:文明从我做起”作文大赛获奖学生名单中学组一等奖(6篇)《文盲乎?文盲哉!》作者:罗庄区汤庄学校 孙珊珊 辅导老师:朱效红《每天,心中开出一朵花》 作者:临沂第二中学 杨晓

文明从我做起”作文大赛获奖学生名单

中学组一等奖(6篇)

《文盲乎?文盲哉!》

作者:罗庄区汤庄学校 孙珊珊

辅导老师:朱效红

《每天,心中开出一朵花》

作者:临沂第二中学 杨晓琳

辅导老师:王洪波

《文明一瞬间》

作者:蒙阴县第三中学 王桢

辅导老师:张玉华

《美丽的误会》

作者:临沂实验中学 刘畅

辅导老师:刘剑剑

《文明的花园》

作者:费县杏坛中学 李智

辅导老师:李娜

《文明在行动》

作者:莒南团林中学 薛小雪

辅导老师: 鲁丽香

中学组二等奖(12篇)

《阳光楼梯》

作者:罗庄区第三中学 段雨晴

辅导老师:班成娟

《花坛边的小纸片》

作者:临沂之一中学 荆淑伟

辅导老师:张大鹏

《我的,你的,大家的》

作者:沂南县界湖镇一中 徐倩

辅导老师:张玉芝

《那天·那雨·那伞·那人》

作者:临沭县第二初级中学 陈杰

辅导老师:胡洪伟

《从我做起》

作者:临沂实验中学 张浩琳

辅导老师:王秀玲

《文明三日谈》

作者:苍山县东方双语学校 马广美

辅导老师:张允涛

《完美的一天》

作者:临沂市沂州实验学校 张敏

辅导老师:沈玉兴

《文明自述》

作者:临沂第八中学 芮雪

辅导老师:蒋潇琳

《文明,其实很简单》

作者:临沂之一中学 杨子颖

辅导老师:崔智红

《雪天有你在身边》

作者:郯城新村中学 刘超茹

辅导老师:谢伟

《文明是一把温情的钥匙》

作者:郯城一中 杜靖文

辅导老师:张中文

《文明就在你我心中》

作者:临沂第八中学 张凯悦

辅导老师:李修霞

中学组三等奖(18篇)

《老墙》

作者:临沂之一中学 王德民

《纸条漂流记》

作者:罗庄区高都中学 孙鹏

《文明剪影》

作者:临沂之一中学 付玲玲

《文明面对面》

作者:临沂实验中学 孟丹

《倾听“风中的文明”》

作者:苍山县东苑高级中学 纪锋

《带上文明的护照上路》

作者:苍山县第三中学 刘亮

《很远,很近》

作者:临沭县第二初级中学 上官思琪

《心不在孤独》

作者:郯城四中 杨丽

《文明,正在走远吗》

作者:临沂第二中学 高良

《文明和谐之美》

作者:沂南县杨坡中学 张晴晴

《在希望的田野上》

作者:费县费城中学 孙杨璐璇

《文明之花处处开》

作者:费县杏坛中学 杨子

《文明从我做起》

作者:临沭县第二初级中学 董丹丹

《走访垃圾王国》

作者:临沭县第二初级中学 李莉

《文明在哪里》

作者:河东区益民实验中学 王梦园

《来自闪耀之都——临沂》

作者:临沂经济开发区之一中学 李伟

《朝觐文明》

作者:莒南县实验中学 刘姝辰

《文明就在身边》

作者:沂南县张庄中学 袁兆霞

中学组优秀奖(24篇)

《文明剪影》

作者:蒙阴县第三中学 张云舒

《夏日的凉风》

作者:临沂市沂州实验学校 范晓敏

《文明,色彩》

作者:临沭县实验中学 井光鑫

《彩色的弧线》

作者:莒南县实验中学 陈欣欣

《第三只法眼》

作者:沂水县沂水镇一中 王亚楠

《被遗弃的文明》

作者:莒南县实验中学 朱礼楠

《文明的思考》

作者:沂南县大庄中学 邱玉美

《让文明启航》

作者:费县费城中学 李慧敏

《福娃漫游芝中记》

作者:临沂经济开发区之一中学 孙秋伦

《才发现,那是一种美》

作者:临沂第五中学 刘彦宏

《雨中》

作者:沂水四十里一中 田强

《让心灯更亮些》

作者:沂水四十里一中 张玉凤

《花儿的“梦”》

作者:费县费城中学 马潇

《文明四季行》

作者:费县费城中学 徐立芳

《让我们变成天使》

作者:沂水县职教中心 张希娟

《伸出你的手,温暖她的心》

作者:蒙阴县职教中心 李晶

《礼貌+谅解+……=文明》

作者:临沂实验中学 王姣

《奖品》

作者:临沂实验中学 刘迦

《抓住文明的手》

作者:临沂之一中学 王文浩

《文明之神》

作者:临沂市沂州实验学校 徐凤

《快乐之旅》

作者:河东区益民实验中学 邵丽

《老沟的故事》

作者:临沂第二中学 季燕妮

《心灵的芳香源自文明》

作者:郯城杨集中学 杨艳

《开在心中的花——文明伴我行》

作者:罗庄区实验中学分校 张博睿

小学组一等奖(4篇)

《说“文明”》

作者:沂水县黄山铺镇北小河联小 韩童

辅导老师:王清华

《文明——瞬间的举动》

作者:临沭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小 薄一程

辅导老师:李善美

《爱心飞越》

作者:苍山县东苑高级中学(小学部) 张赫

辅导老师:陈振莲

《追逐文明》

作者:郯城县新村乡中心小学 禚宇婷

辅导老师:孙海英

小学组二等奖(8篇)

《文明就在我们身边》

作者:郯城县第三实验小学 高瑜

辅导老师:侯吉梅

《我是文明小使者》

作者:临沂高新区中心小学 王福豪

辅导老师:徐红云

《文明从我做起》

作者:临沂师院附小 姚睿卿

辅导老师:惠金萍

《文明就在我身边》

作者:沂南县张庄镇中心小学 徐贵阳

辅导老师:左淑娟

《文明从我做起》

作者:临沭县实验小学 刘欢

辅导老师:王瑞竹

《文明的临沂盼奥运》

作者:罗庄区华盛教育中心 徐松林

辅导老师:崔艳梅

《文明,离我们很近很近……》

作者:莒南县之一实验小学 庄力

辅导老师:王莉艳

《一瞬间的美丽》

作者:平邑县赛博附小 董希福

辅导老师:高洪玲

小学组三等奖(12篇)

《文明——和谐——发展》

作者:罗庄区高都中心小学 徐友潭

《为北京奥运而改变》

作者:罗庄区盛庄街道 *** 学校 马腾腾

《文明在哪里》

作者:临沂第三实验小学 沈子杰

《寻找文明》

作者:临沂第二实验 刘洋

《寻找文明》

作者:罗庄区第三实验小学 朱雨晴

《文明从我做起》

作者:临沭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小 张珂

《文明在我身边》

作者:临沭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小 王砚

《行动起来,争做文明小使者》

作者:苍山县实验小学 秦岩岩

《文明在我们身边》

作者:沂水县四十里镇之一小学 秦绪涵

《文明从我做起》

作者:沂水县四十里镇之一小学 董世龙

《迎奥运树新风——我看乡村文明》

作者:临沭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小 李青原

《文明在我身边》

作者:莒南县之一实验小学 闫鹏宇

小学组优秀奖(16篇)

《文明要靠你、我、他》

作者:平邑县平邑完小 高天正

《文明从我做起》

作者:河东区实验小学 邢健

《文明,只差一步》

作者:河东区汤头街道五湖小学 赵芳芳

《文明从我做起》

作者:费县费城镇东关小学 李百慧

《文明,从我做起》

作者:沂水县沂水镇七里联小 张馨月

《让文明之光洒遍世界》

作者:苍山县卞庄镇芦柞中心小学 左少帅

《文明从我做起》

作者:沂水县沂水镇北关小学 李旭阳

《文明?文明!》

作者:郯城县之一实验小学 杜建伟

《难忘的一幕》

作者:河东区郑旺镇大尤家联小 桑魁香

《我给妈妈当老师》

作者:临沂第四实验小学 梁惠雯

《文明从我做起》

作者:罗庄区第三中学 周宵琦

《文明和谐新沂南》

作者:沂南县新世纪实验学校 任甘霖

《文明临沂,从“小”做起》

作者:临沂师院附小 谭淑芳

《楼道里的灯》

作者:临沂师院附小 杨上一

《文明之花在这里盛开》

作者:郯城县李庄镇中心小学 吕文豪

《文明之花》

作者:罗庄区华盛教育中心 于彤彤

附件二:

“文明从我做起”作文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名单(共30名)

朱效红 罗庄区汤庄学校

王洪波 临沂第二中学

张玉华 蒙阴县第三中学

刘剑剑 临沂实验中学

李娜 费县杏坛中学

鲁丽香 莒南团林中学

班成娟 罗庄区第三中学

张大鹏 临沂之一中学

张玉芝 沂南县界湖镇一中

胡洪伟 临沭县第二初级中学

王秀玲 临沂实验中学

张允涛 苍山县东方双语学校

沈玉兴 临沂市沂州实验学校

蒋潇琳 临沂第八中学

崔智红 临沂之一中学

谢伟 郯城新村中学

张中文 郯城一中

李修霞 临沂第八中学

王清华 沂水县黄山铺镇北小河联小

李善美 临沭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小

陈振莲 苍山县东苑高级中学(小学部)

孙海英 郯城县新村乡中心小学

侯吉梅 郯城县第三实验小学

徐红云 临沂高新区中心小学

惠金萍 临沂师院附小

左淑娟 沂南县张庄镇中心小学

王瑞竹 临沭县实验小学

崔艳梅 罗庄区华盛教育中心

王莉艳 莒南县之一实验小学

高洪玲 平邑县赛博附小

先来看这个规定:

新修订的《上海市实有人口服务和管理若干规定》将于4月1日起施行。

新的“规定”在原有居住在上海的本市户籍人员、外省市户籍人员基础上,将短暂来沪停留的人员也纳入了服务管理,包括来沪就医、就学、旅游、公务活动、探亲访友等停留超过24小时的人员,但不包括“一日游”、公务活动当天往返以及交通中转等人员。

其实新闻媒体是过度解读了,只是超过二十四小时的人员,在正常酒店旅馆等过夜场所上加强了租房和就业务工人员的实有人口登记。

就社会管理而言,加强实有人口登记是好事。

上海并不是首个城市,其余城市已早有实践,我国是有省级行政区的入境检查的,实践方式类似于边境管制。

最典型的是海南省,对外容易施行和中国大陆其余地区不一样的免签证入境政策。

上海只是一个试点,之后会有更多的城市陆续实行,只是为了更好的城市管理(就像此次疫情一样)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我国之一部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

《资治通鉴》全书294卷,又考异、目录各三十卷,约300多万字。《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共1362年。《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

《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不胜枚举、数不胜数。对《资治通鉴》的称誉,除《史记》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史著可与《资治通鉴》比美。

《资治通鉴》主编和主要执笔人司马光(1019-1086),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

司马光于君主为仁,做了具体的解说;对于君主的施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部著作,作为历代帝王的必修参考书在民主年代可以做研究帝王思想的依据,也是商人和军事家以及一切领导者不得不潜心修习的好材料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著作,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和阅读学习。这部书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北宋时代,在中唐以来长期混战之后,实现了国家统一,恢复和发展了社会经济,繁荣了学术文化;同时,内政多弊,御戎不力,“积贫积弱”,局势不稳。这是一个有生气的时代,又是一个很苦闷的时代,是个前进的时代,又是个软弱的时代。当时,君主将相,志士仁人,平民百姓,多在考虑如何生活,寻找出路。于是,有主张以“柔道”治天下,说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有立志改革,而实行变法的;有生活困苦,被逼铤而走险,起义造反的。掌握文化知识的人们,特别是历史学家,如欧阳修、司马光、范祖禹等,往往面对现实而回顾历史,企图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借鉴历史,为了有资于治国安邦,更好地解决现实矛盾。其中,司马光主编(通鉴》的目的最突出,更具代表性。

如今了解司马光其人其书,学习和研究《通鉴》,有助于人具体地认识这部书在我国历史文化上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有助于我们批判继承和发扬历史文化的传统,也有助于今人以历史为镜子,为创建新社会新文化而积极工作。

目录(未完):

卷一 周纪一

卷二 周纪二

卷三 周纪三

卷四 周纪四

卷五 周纪五

卷六 秦纪一

卷七 秦纪二

卷八 秦纪三

卷九 汉纪一

卷十 汉纪二

卷十一 汉纪三

卷十二 汉纪四

卷十三 汉纪五

卷十四 汉纪六

卷十五 汉纪七

卷十六 汉纪八

卷十七 汉纪九

卷十八 汉纪十

卷十九 汉纪十一

卷二十 汉纪十二

卷二十一 汉纪十三

卷二十二 汉纪十四

卷二十三 汉纪十五

卷二十四 汉纪十六

卷二十五 汉纪十七

卷二十六 汉纪十八

卷二十七 汉纪十九

卷二十八 汉纪二十

卷二十九 汉纪二十一

卷三十 汉纪二十二

卷三十一 汉纪二十三

卷三十二 汉纪二十四

卷三十三 汉纪二十五

卷三十四 汉纪二十六

卷三十五 汉纪二十七

卷三十六 汉纪二十八

卷三十七 汉纪二十九

卷三十八 汉纪三十

卷三十九 汉纪三十一

卷四十 汉纪三十二

卷四十一 汉纪三十三

卷四十二 汉纪三十四

卷四十三 汉纪三十五

卷四十四 汉纪三十六

卷四十五 汉纪三十七

卷四十六 汉纪三十八

卷四十七 汉纪三十九

卷四十八 汉纪四十

卷四十九 汉纪四十一

卷五十 汉纪四十二

卷五十一 汉纪四十三

卷五十二 汉纪四十四

卷五十三 汉纪四十五

卷五十四 汉纪四十六

卷五十五 汉纪四十七

卷五十六 汉纪四十八

卷五十七 汉纪四十九

卷五十八 汉纪五十

卷五十九 汉纪五十一

卷六十 汉纪五十二

卷六十一 汉纪五十三

卷六十二 汉纪五十四

卷六十三 汉纪五十五

卷六十四 汉纪五十六

卷六十五 汉纪五十七

卷六十六 汉纪五十八

卷六十七 汉纪五十九

卷六十八 汉纪六十

卷六十九 魏纪一

卷七十 魏纪二

卷七十一 魏纪三

卷七十二 魏纪四

卷七十三 魏纪五

卷七十四 魏纪六

卷七十五 魏纪七

卷七十六 魏纪八

卷七十七 魏纪九

卷七十八 魏纪十

卷七十九 晋纪一

卷八十 晋纪二

卷八十一 晋纪三

卷八十二 晋纪四

卷八十三 晋纪五

卷八十四 晋纪六

卷八十五 晋纪七

卷八十六 晋纪八

卷八十七 晋纪九

卷八十八 晋纪十

卷八十九 晋纪十一

卷九十 晋纪十二

卷九十一 晋纪十三

卷九十二 晋纪十四

卷九十三 晋纪十五

卷九十四 晋纪十六

卷九十五 晋纪十七

卷九十六 晋纪十八

卷九十七 晋纪十九

卷九十八 晋纪二十

卷九十九 晋纪二十一

卷一百 晋纪二十二

书摘

1) 峻兵入台城,司徒导谓侍中褚翜曰:“至尊当御正殿,君可启令速出。”翜即入上合,躬自抱帝登太极前殿;导及光禄大夫陆晔、荀崧、尚书张闿共登御床,拥卫帝。以刘超为右卫将军,使与钟雅、褚翜侍立左右,太常孔愉朝服守宗庙。时百官奔散,殿省萧然。峻兵既入,叱褚翜令下翜正立不动,呵之曰:“苏冠军来觐至尊,军人岂得侵逼!”由是峻兵不敢上殿,突入后宫,宫人及太后左右侍人皆见掠夺。峻兵驱役百官,光禄勋王彬等皆被捶挞,令负提登蒋山。裸剥士女,皆以坏席苦苫草自鄣,无草者坐地以土自覆;哀号之声,震动内外。

初,姑孰既陷,尚书左丞孔坦谓人曰:“观峻之势,必破台城,自非战士,不须戎服。”及台城陷,戎服者多死,白衣者无他。

时官有布二十万匹,金银五千斤,钱亿万,绢数万匹,他物称是,峻尽费之;太官惟有烧馀米数石以供御膳。

或谓钟雅曰:“君性亮直,必不容于寇仇,盍早为之计!”雅曰:“国乱不能匡,君危不能济,各遁逃以求免,何以为臣!”

丁巳,峻称诏大赦,惟庾亮兄弟不在原例。以王导有德望,犹使以本官居己之右。祖约为侍中、太尉、尚书令,峻自为骠骑将军、录尚书事,许柳为丹杨尹,马雄为左卫将军,祖涣为骁骑将军。弋阳王羕诣峻,称述峻功,峻复以羕为西阳王、太宰、录尚书事。

峻遣兵攻吴国内史庾冰,冰不能御,弃郡奔会稽,至浙江,峻购之甚急。吴铃下卒引冰入船,以蘧蒢覆之,呤啸鼓枻,溯流而去。每逢逻所,辄以杖叩船曰:“何处觅庾冰,庚冰正在此。”人以为醉,不疑之,冰仅免。峻以侍中蔡谟为吴国内史。

温峤闻建康不守,号恸;人有候之者,悲哭相对。庾亮至寻阳,宣太后诏,以峤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又加徐州刺史郗鉴司空。峤曰:“今日当以灭贼为急,未有功而先拜官,将何以示天下!”遂不受。峤素重亮,亮虽奔败,峤愈推奉之,分兵给亮。

后赵大赦,改元太和。三月,丙子,庾太后以忧崩。

苏峻南屯于湖。

夏,四月,后赵将石堪攻宛,南阳太守王国降之;遂进攻祖约军于淮上。约将陈光起兵攻约,约左右阎秃,貌类约,光谓为约而擒之。约逾垣获免,光奔后赵。

壬申,葬明穆皇后于武平陵。

庾亮、温峤将起兵讨苏峻,而道路断绝,不知建康声闻。会南阳范汪至寻阳,言“峻政令不壹,贪暴纵横,灭亡已兆,虽强易弱,朝廷有倒悬之急,宜时进讨。”峤深纳之。亮辟汪参护军事。

亮、峤互相推为盟主,峤从弟充曰:“陶征西位重兵强,宜共推之。”峤乃遣督护王愆期诣荆州,邀陶侃与之同赴国难。侃犹以不豫顾命为恨,答曰:“吾疆场外将,不敢越局。”峤屡说,不能回;乃顺侃意,遣使谓之曰:“仁公且守,仆当先下。”使者去已二日,平南参军荥阳毛宝别使还,闻之,说峤曰:“凡举大事,当与天下共之。师克在和,不宜异同。假令可疑,犹当外示不觉,况自为携贰邪!宜急追信改书,言必应俱进;若不及前信,当更遣使。”峤意悟,即追使者,改书;侃果许之,遣督护龚登帅兵诣峤。峤有众七千,于是列上尚书,陈祖约、苏峻罪状,移告征镇,洒泣登舟。

陶侃复追龚登还。峤遗侃书曰:“夫军有进而无退,可增而不可减。近已移檄远近,言于盟府,刻后月半大举,诸郡军并在路次,惟须仁公军至,便齐进耳。仁公今召军还,疑惑远近,成败之由,将在于此。仆才轻任重,实凭仁公笃爱,远禀成规;至于首启戎行,不敢有辞,仆与仁公,如首尾相卫,唇齿相依也。恐或者不达高旨,将谓仁公缓于讨贼,此声难追。仆与仁公并受方岳之任,安危休戚,理既同之。且自顷之顾,绸缪往来,情深义重,一旦有急,亦望仁公悉众见救,况社稷之难乎!今日之忧,岂惟仆一州,文武莫不翘企。假令此州不守,约、峻树置官长于此,荆楚西逼强胡,东接逆贼,因之以饥馑,将来之危,乃当甚于此州之今日也。仁公进当为大晋之忠臣,参桓、文之功;退当以慈父之情,雪爱子之痛。今约、峻凶逆无道,痛感天地,人心齐壹,咸皆切齿。今之进讨,若以石投卵耳;苟复召兵还,是为败于几成也。愿深察所陈!”王愆期谓侃曰:“苏峻,豺狼也,如得遂志,四海虽广,公宁有容足之地乎!”侃深感悟,即戎服登舟;瞻丧至不临,昼夜兼道而进。

郗鉴在广陵,城孤粮少,逼近胡寇,人无固志。得诏书,即流涕誓众,入赴国难,将士争奋。遣将军夏侯长等间行谓温峤曰:“或闻贼欲挟天子东入会稽,当先立营垒,屯据要害,既防其越逸,又断贼粮运,然后清野坚壁以待贼。贼攻城不拔,野无所掠,东道既断,粮运自绝,必自溃矣。”峤深以为然。

五月,陶侃帅众至寻阳。议者咸谓侃欲诛庾亮以谢天下;亮甚惧,用温峤计,诣侃拜谢。侃惊,止之曰:“庾元规乃拜陶士行邪!”亮引咎自责,风止可观,侃不觉释然,曰:“君侯修石头以拟老子,今日反见求邪!”即与之谈宴终日,遂与亮、峤同趣建康。戎卒四万,旌旗七百馀里,钲鼓之声,震于远近。

苏峻闻西方兵起,用参军贾宁计,自姑孰还据石头,分兵以拒侃等。

乙未,峻逼迁帝于石头。司徒导固争,不从。帝哀泣升车,宫中恸哭。时天大雨,道路泥泞,刘超、钟雅步侍左右。峻给马,不肯乘,而悲哀慷慨。峻闻而恶之,然未敢杀也。以其亲信许方等补司马督、殿中监,外托宿卫,内实防御超等。峻以仓屋为帝宫,日来帝前肆丑言。刘超、钟雅与右光禄大夫荀崧、金紫光禄大夫华恒、尚书荀邃、侍中丁潭侍从,不离帝侧。时饥馑,米贵,峻问遗,超一无所受,缱绻朝夕,臣节愈恭;虽居幽厄之中,超犹启帝,授《孝经》、《论语》。

峻使左光禄大夫陆晔守留台,逼近居民,尽聚之后苑;使匡术守苑城。

尚书左丞孔坦奔陶侃,侃以为长史。

初,苏峻遣尚书张闿权督东军,司徒导密令以太后诏谕三吴吏士,使起义兵救天子。会稽内史王舒以庾冰行奋武将军,使将兵一万,西渡浙江。于是吴兴太守虞潭、吴国内史蔡谟、前义兴太守顾从等皆举兵应之。潭母孙氏谓谭曰:“汝当舍生取义,勿以吾老为累!”尽遣其家僮从军,鬻其环佩以为军资。谟以庾冰当还旧任,即去郡以让冰。

苏峻闻东方兵起,遣其将管商、张健、弘徽等拒之;虞潭等与战,互有胜负,未能得前。

陶侃、温峤军于茄子浦;峤以南兵习水,苏峻兵便步,令将士:“有上岸者死!”会峻送米万斛馈祖约,约遣司马桓抚等迎之。毛宝帅千人为峤前锋,告其众曰:“兵法:‘军令有所不从’,岂可视贼可击,不上岸击之邪!”乃擅往袭抚,悉获其米,斩获万计,约由是饥乏。峤表宝为庐江太守。

陶侃表王舒监浙东军事,虞潭监浙西军事,郗鉴都督扬州八郡诸军事,令舒、潭皆受鉴节度。鉴帅众渡江,与侃等会与于茄子浦,雍州刺史魏该亦以兵会之。

丙辰,侃等舟师直指石头,至于蔡洲,侃屯查浦,峤屯沙门浦。峻登烽火楼,望见士众之盛,有惧色,谓左右曰:“吾本知温峤能得众也。”

庾亮遣督护王彰击峻党张曜,反为所败。亮送节传以谢侃,侃答曰:“古人三败,君侯始二;当今事急,不宜数尔。”亮司马陈郡殷融诣侃谢曰:“将军为此,非融等所裁。”王彰至曰:“彰自为之,将军不知也。”侃曰:“昔殷融为君子,王彰为小人;今王彰为君子,殷融为小人。”

宣城内史桓彝,闻京城不守,慷慨流涕,进屯泾县。时州郡多遣使降苏峻,裨惠复劝彝宜且与通使,以纾交至之祸。彝曰:“吾受国厚恩,义在致死,焉能忍耻与逆臣通问!如其不济,此则命也。”彝遣将军俞纵守兰石,峻遣其将韩晃攻之。纵将败,左右劝纵退军。纵曰:“吾受桓侯厚恩,当以死报。吾之不可负桓侯,犹桓侯之不负国也。”遂力战而死。晃进军攻彝,六月,城陷,执彝,杀之。

诸军初至石头,即欲决战,陶侃曰:“贼众方盛,难与争锋,当以岁月,智计破之。”既而屡战无功,监军部将李根请筑白石垒,侃从之。夜筑垒,至晓而成。闻峻军严声,诸将咸惧其来攻。孔坦曰:“不然。若峻攻垒,必须东北风急,令我水军不得往救;今天清静,贼必不来。所以严者,必遣军出江乘,掠京口以东矣。”已而果然。侃使庾亮以二千人守白石,峻帅步骑万馀四面攻之,不克。

王舒、虞潭等数与峻兵战,不利。孔坦曰:“本不须召郗公,遂使东门无限。今宜遣还,虽晚,犹胜不也。”侃乃令鉴与后将军郭默还据京口,立大业、曲阿、庱亭三垒以分峻之兵势,使郭默守大业。

壬辰,魏该卒。(第94卷)

2) 先是,高肇擅权,尤忌宗室有时望者。太子太保任城王澄数为肇所谮,惧不自全,乃终日酣饮,所为如狂,朝廷机要无所关豫。及世宗殂,肇拥兵于外,朝野不安。于忠与门下议,以肃宗幼,未能亲政,宜使太保高阳王雍入居西柏堂省决庶政,以任城王澄为尚书令,总摄百揆,奏皇后请即敕授。王显素有宠于世宗,恃势使威,为世所疾,恐不为澄等所容,与中常侍孙伏连等密谋寝门下之奏,矫皇后令,以高肇录尚书事,以显与勃海公高猛同为侍中。于忠等闻之,托以侍疗无效,执显于禁中,下诏削爵任。显临执呼冤,直阁以刀镮撞其掖下,送右卫府,一宿而死。庚申,下诏如门下所奏,百官总己听于二王,中外悦服。

二月,庚辰,尊皇后为皇太后。

魏主称名为书告哀于高肇,且召之还。肇承变忧惧,朝夕哭泣,至于羸悴。归至瀍涧,家人迎之,不与相见。辛巳,至阙下,衰服号哭,升太极殿尽哀。高阳王雍与于忠密谋,伏直寝邢豹等十馀人于舍人省下,肇哭毕,引入西庑,清河诸王皆窃言目之。肇入省,豹等扼杀之,下诏暴其罪恶,称肇自尽,自馀亲党悉无所问,削除职爵,葬以士礼;逮昏,于厕门出尸归其家。

魏之伐蜀也,军至晋寿,蜀人震恐。傅竖眼将步兵三万击巴北,上遣宁州刺史任太洪自阴平间道入其州,招诱氐、蜀,绝魏运路。会魏大军北还,太洪袭破魏东洛、除口二戍,声言梁兵继至,氐、蜀翕然从之。太洪进围关城,竖眼遣统军姜喜等击太洪,大破之,太洪弃关城走还。

癸未,魏以高阳王雍为太傅、领太尉,清河王怿为司徒,广平王怀为司空。

甲午,魏葬宣武皇帝于景陵,庙号世宗。己亥,尊胡贵嫔为皇太妃。三月,甲辰朔,以高太后为尼,徙居金墉瑶光寺,非大节庆,不得入宫。

魏左仆射郭祚表称:“萧衍狂悖,谋断川渎,役苦民劳,危亡已兆;宜命将出师,长驱扑讨。”魏诏平南将军杨大眼督诸军镇荆山。

魏于忠既居门下,又总宿卫,遂专朝政,权倾一时。初,太和中,军国多事,高祖以用度不足,百官之禄四分减一,忠悉命归所减之禄。旧制民税绢一匹别输绵八两,布一区别输麻十五斤,忠悉罢之。乙丑,诏文武群官各进位一级。夏,四月,浮山堰成而复溃。或言蛟龙能乘风雨破堰,其性恶铁;乃运东、西冶铁器数千万斤沉之,亦不能合。乃伐树为井干,填以巨石;加土其上,缘淮百里内木石无巨细皆尽,负檐者肩上皆穿,夏日疾疫,死者相枕,蝇虫昼夜声合。

魏梁州刺史薛怀吉破叛氐于沮水。怀吉,真度之子也。五月,甲寅,南秦州刺史崔暹又破叛氐,解武兴之围。

六月,魏冀州沙门法庆以妖幻惑众,与勃海人李归伯等作乱,推法庆为主。法庆以尼惠晖为妻,以归伯为十住菩萨、平魔军司、定汉王,自号大乘。又合狂药,令人服之,父子兄弟不复相识,唯以杀害为事。刺史萧宝寅遣兼长史崔伯驎击之,伯驎败死。贼众益盛,所在毁寺舍,斩僧尼,烧经像,云“新佛出世,除去众魔。”秋,七月,丁未,诏假右光禄大夫元遥征北大将军以讨之。

魏尚书裴植,自谓人门不后王肃,以朝廷处之不高,意常怏怏,表请解官隐嵩山,世宗不许,深怪之。及为尚书,志气骄满,每谓人曰:“非我须尚书,尚书亦须我。”每入参议论,好面讥毁群官,又表征南将军田益宗,言:“华、夷异类,不应在百世衣冠之上。”于忠、元昭见之切齿。

尚书左仆射郭祚,冒进不已,自以东宫师傅,列辞尚书,望封侯、仪同,诏以祚为都督雍、岐、华三州诸军事、征西将军、雍州刺史。

祚与植皆恶于忠专横,密劝高阳王雍使出之;忠闻之,大怒,令有司诬奏其罪。尚书奏:“羊祉告植姑子皇甫仲达云:‘受植旨,诈称被诏,帅合部曲欲图于忠。’臣等穷治,辞不伏引;然众证明昞,准律当死。众证虽不见植,皆言‘仲达为植所使,植召仲达责问而不告列’。推论情状,不同之理不可分明,不得同之常狱,有所降减,计同仲达处植死刑。植亲帅城众,附从王化,依律上议,乞赐裁处。”忠矫诏曰:“凶谋既尔,罪不当恕;虽有归化之诚,无容上议,亦不须待秋分。”八月,己亥,植与郭祚及都水使者杜陵韦俊皆赐死。俊,祚之婚家也。忠又欲杀高阳王雍,崔光固执不从,乃免雍官,以王还第。朝野冤愤,莫不切齿。

丙子,魏尊胡太妃为皇太后,居崇训宫。于忠领崇训卫尉,刘腾为崇训太仆,加侍中,侯刚为侍中抚军将军。又以太后父国珍为光禄大夫。

庚辰,定州刺史田超秀帅众三千降魏。

戊子,魏大赦。

己丑,魏清河王怿进位太傅,领太尉,广平王情为太保,领司徒,任城王澄为司空。庚寅,魏以车骑大将军于忠为尚书令,特进崔光为车骑大将军,并加仪同三司。魏江阳王继,熙之曾孙也,先为青州刺史,坐以良人为婢夺爵。继子叉娶胡太后妹,壬辰,诏复继本封,以叉为通直散骑侍郎,叉妻为新平郡君,仍拜女侍中。

群臣奏请皇太后临朝称制,九月,乙未,灵太后始临朝听政,犹称令以行事,群臣上书称殿下。太后聪悟,颇好读书属文,射能中针孔,政事皆手笔自决。加胡国珍侍中,封安定公。

自郭祚等死,诏令生杀皆出于忠,王公畏之,重足胁息。太后既亲政,乃解忠侍中、领军、崇训卫尉,止为仪同三司、尚书令。后旬馀,太后引门下侍官于崇训宫,问曰:“忠在端揆,声望何如?”咸曰:“不称阙任。”乃出忠为都督冀、定、瀛三州诸军事、征北大将军、冀州刺史;以司空澄领尚书令。澄奏:“安定公宜出入禁中,参咨大务。”诏从之。

甲寅,魏元遥破大乘贼,擒法庆并渠帅百馀人,传首洛阳。

左游击将军赵祖悦袭魏西硖石,据之以逼寿阳;更筑外城,徙缘淮之民以实城内。将军田道龙等散攻诸戍,魏扬州刺史李崇分遣诸将拒之。癸亥,魏遣假镇南将军崔亮攻西硖石,又遣镇东将军萧宝寅决淮堰。

冬,十月,乙酉,魏以胡国珍为中书监、仪同三司,侍中如故。

甲午,弘化太守杜桂举郡降魏。

初,魏于忠用事,自言世宗许其优转;太傅雍等皆不敢违,加忠车骑大将军。忠又自谓新故之际有定社稷之功,讽百僚令加己赏;雍等议封忠常山郡公。忠又难于独受,乃讽朝廷,同在门下者皆加封邑。雍等不得已复封崔光为博平县公,而尚书元昭等上诉不已。太后敕公卿再议,太傅怿等上言:“先帝升遐,奉迎乘舆,侍卫省闼,乃臣子常职,不容以此为功。臣等前议授忠茅土,正以畏其威权,苟免暴戾故也。若以功过相除,悉不应赏,请皆追夺。”崔光亦奉送章绶茅土。表十馀上,太后从之。

高阳王雍上表自劾,称“臣初入柏堂,见诏旨之行一由门下,臣出君行,深知不可而不能禁;于忠专权,生杀自恣,而臣不能违。忠规欲杀臣,赖在事执拒;臣欲出忠于外,在心未行,返为忠废。忝官尸禄,孤负恩私,请返私门,伏听司败。”太后以忠有保护之功,不问其罪。十二月,辛丑,以雍为太师,领司州牧,寻复录尚书事,与太傅怿、太保怀、侍中胡国珍入居门下,同厘庶政。

己酉,魏崔亮至硖石,赵祖悦逆战而败,闭城自守;亮进围之。

乙卯,魏主及太后谒景陵。

是冬,寒甚,淮、泗尽冻,浮山堰士卒死者什七八。魏益州刺史傅竖眼,性清素,民、獠怀之。龙骧将军元法僧代竖眼为益州刺史,素无治干,加以贪残,王、贾诸姓,本州士族,法僧皆召为兵。葭萌民任令宗因众心之患魏也,杀魏晋寿太守,以城来降,民、獠多应之;益州刺史鄱阳王恢遣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张齐将兵三万迎之。法僧,熙之曾孙也。

魏岐州剌史赵王谧,干之子也,为政暴虐。一旦,闭城门大索,执人而掠之,楚毒备至,又无故斩六人,阖城凶惧;众遂大呼,屯门,谧登楼毁梯以自固。胡太后遣游击将军王靖驰驲谕城人,城人开门谢罪,奉送管龠,乃罢谧剌史。谧妃,太后从女也。至洛,除大司农卿。

太后以魏主尚幼,未能亲祭,欲代行祭事;礼官博议,以为不可。太后以问侍中崔光,光引汉和熹邓太后祭宗庙故事,太后大悦,遂摄行祭事。

高祖武皇帝四天监十五年(丙申,公元五一六年)

春,正月,戊辰朔,魏大赦,改元熙平。

魏崔亮攻硖石未下,与李崇屡约水陆并进,崇违期不至。胡太后以诸将不壹,乃以吏部尚书李平为使持节、镇军大将军兼尚书右仆射,将步骑二千赴寿阳,别为行台,节度诸军,如有乖异,以军法从事。萧宝寅遣轻车将军刘智文等渡淮,攻破三垒;二月,乙巳,又败将军垣孟孙等于淮北。李平至硖石,督李崇、崔亮等刻日水陆进攻,无敢乖互,战屡有功。

上使左卫将军昌义之将兵救浮山,未至,康绚已击魏兵,却之。上使义之与直阁王神念溯淮救硖石。崔亮遣将军博陵崔延伯守下蔡,延伯与别将伊瓮生夹淮为营。延伯取车轮去辋,削锐共辐,两两接对,揉竹为纟亘,贯连相属,并十馀道,横水为桥,两头施大鹿卢,出没随意,不可烧斫。既断赵祖悦走路,又令战舰不通,义之、神念屯梁城不得进。李平部分水陆攻硖石,克其外城;乙丑,祖悦出降,斩之,尽俘其众。胡太后赐崔亮书,使乘胜深入。平部分诸将,水陆并进,攻浮山堰;亮违平节度,以疾请还,随表辄发。平奏处亮死刑,太后令曰:“亮去留自擅,违我经略,虽有小捷,岂免大咎!但吾摄御万机,庶几恶杀,可特听以功补过。”魏师遂还。

魏中尉元匡奏弹于忠:“幸国大灾,专擅朝命,裴、郭受冤,宰辅黜辱。又自矫旨为仪同三司、尚书令,领崇训卫尉,原其此意,欲以无上自处。既事在恩后,宜加显戮,请遣御史一人就州行决。自去岁世宗晏驾以后,皇太后未亲览以前,诸不由阶级,或发门下诏书,或由中书宣敕,擅相拜授者,已经恩宥,正可免罪,并宜追夺。”太后令曰:“忠已蒙特原,无宜追罪;馀如奏。”匡又弹侍中侯刚掠杀羽林。刚本以善烹调为尝食典御,凡三十年,以有德于太后,颇专恣用事,王公皆畏附之。廷尉处刚大辟。太后曰:“刚因公事掠人,邂逅致死,于律不坐。”少卿陈郡袁翻曰:“‘邂逅’,谓情状已露,隐避不引,考讯以理者也。今此羽林,问则具首,刚口唱打杀,挝筑非理,安得谓之‘邂逅’!”太后乃削刚户三百,解尝食典御。

三月,戊戌朔,日有食之。

魏论西硖石之功。辛未,以李崇为骠骑将军,加仪同三司,李平为尚书右仆射,崔亮进号镇北将军。亮与平争功于禁中,太后以亮为殿中尚书。

魏萧宝寅在淮堰,上为手书诱之,使袭彭城,许送其国庙及室家诸比还北;宝寅表上其书于魏朝。

夏,四月,淮堰成,长九里,下广一百四十丈,上广四十五丈,高二十丈,树以杞柳,军垒列居其上。

或谓康绚曰:“四渎,天所以节宣其气,不可久塞,若凿湫东注,则游波宽缓,堰得不坏。”绚乃开湫东注。又纵反间于魏曰:“梁人所惧开湫,不畏野战。”萧宝寅信之,凿山深五丈,开湫北注,水日夜分流犹不减,魏军竟罢归。水之所及,夹淮方数百里。李崇作浮桥于硖石戍间,又筑魏昌城于八公山东南,以备寿阳城坏。居民散就冈垄,其水清澈,俯视庐舍冢墓,了然在下。

初,堰起于徐州境内,刺史张豹子宣言,谓己必掌其事;既而康绚以他官来监作,豹子甚惭。俄而敕豹子受绚节度,豹子遂谮绚与魏交通,上虽不纳,犹以事毕征绚还。

魏胡太后追思于忠之功,曰:“岂宜以一谬弃其馀勋!”复封忠为灵寿县公,亦封崔光为平恩县侯。

魏元法僧遣其子景隆将兵拒张齐,齐与战于葭萌,大破之,屠十馀者,遂围武兴。法僧婴城自守,境内皆叛,法僧遣使间道告急于魏。魏驿召镇南军司傅竖眼于淮南,以为益州刺史、西征都督,将步骑三千以赴之。竖眼入境,转战三日,行二百馀里,九遇皆捷。五月,竖眼击杀梁州刺史任太洪。民、獠闻竖眼至,皆喜,迎拜于路者相继。张齐退保白水,竖眼入州,白水以东民皆安业。

魏梓潼太守苟金龙领关城戍主,梁兵至,金龙疾病,不堪部分,其妻刘氏帅厉城民,乘城拒战,百有馀日,士卒死伤过半。戍副高景谋叛,刘氏斩景及其党与数千人,自馀将士,分衣减食,劳逸必同,莫不畏而怀之。井在城外,为梁兵所据。会天大雨,刘氏命出公私布绢及衣服悬之,绞而取水,城中所有杂物悉储之。竖眼至,梁兵乃退,魏人封其子为平昌县子。(第148章)

全文及注解:

http://wwwguoxuecom/shibu/zztj/zztjml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