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文化的培育以什么为载体

世界杯国际足联赛03
足球文化的培育以什么为载体
导读:足球是广大中国球迷的痛,也是中国体育的痛。“足球强国梦”是广大中国球迷的心愿,也是中国足球人、体育人的心愿。但是,“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口号喊了多少年,历史上10次冲击世界杯决赛圈的机会,我们只不过是在2002年成功地把握了1次。可以说,

足球是广大中国球迷的痛,也是中国体育的痛。“足球强国梦”是广大中国球迷的心愿,也是中国足球人、体育人的心愿。但是,“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口号喊了多少年,历史上10次冲击世界杯决赛圈的机会,我们只不过是在2002年成功地把握了1次。可以说,当前国家足球队的竞技水平与我国的国家形象极不相称,与球迷心中的希望有较大距离。中国要想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必须在足球上取得突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全国球迷的热切期盼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振兴足球作为发展体育运动、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任务提上了议事日程。

然而,“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干将之剑,久在炉炭,铦锋利刃,百熟炼厉。”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振兴足球运动,培育足球文化最关键。众所周知,阿根廷和巴西的足球运动水平很高,享誉世界。他们的竞技足球正是建立在深厚的、全民的足球文化的基础之上。在拉美地区有两句谚语是这样说的,“足球就是阿根廷。”“拉美人只有在脚下有球时,才感觉自己掌控了命运”。而在足球王国巴西,足球是社会文化生活的主流。在浪漫海滩,在街头巷尾,在绿茵场上,到处都有踢球人的身影。足球还是贫民窟的穷孩子改变家庭命运的希望。这里几乎人人是球迷,每当有比赛,就像过节一样,现场人山人海。巴西人甚至笑称,不会足球、不懂足球的人得不到高支持率,当不上巴西总统。

如今在我国, *** 非常重视发展足球,相关制度已经出台,规划与思路相当明确,中国足球运动遇上了历史以来更好的发展机遇。但是,要夯实我国足球运动的基础,还得扎扎实实做很多艰苦的工作,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培育良好的足球文化气候。教育、体育等相关部门的领导要关心足球运动,家长、社会要支持足球运动,球迷、公众要尊重足球运动。有奖励则有荣誉,有荣誉则有地位;有出路则有前途,有前途则有坚持;有关心则有热爱,有热爱则有尊重。如果真能如此,对从事足球运动的人来说,踢球毫无疑问就是享受,就是乐趣,就是希望。培育足球文化,还包括组织各级各类足球比赛,在全社会营造浓烈的足球氛围。让足球成为话题,让足球成为生活,让足球深入家庭,成为孩子们的玩具。到那时,中国的足球人口一定会大幅增长,把足球作为人生事业追求的,也会大有人在,中国足球就一定会有神话。

维克·杜克在《拉美体育——过去与当代》一书中说:“在将足球上升至群众情感纽带、社会动员手段乃至文化意识符号方面,阿根廷与巴西堪称拉美国家中的翘楚。”中国的梅西、C罗就在我们的孩子中间,只要有了合适的足球文化土壤,总有一天,他们也会成长为世界球星,驰骋在世界杯的赛场上,为祖国征战,为民族争光。

  世界杯趣闻录

  作者:季一德

  之一章

  当过德寇战俘的世界杯之一进球者

  谁是世界杯之一进球者?法国的劳伦特。

  在1930年首届世界杯赛上,法国、墨西哥、阿根廷、智利被分在之一组。

  7 月13日是个下雪的天气,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地亚的第二大体育场,法国与

  墨西哥打响了世界杯的揭幕战。劳伦特兄弟双双上场。当比赛进行到19分钟时,法

  国队门将戴保一个大脚把球开过中场,中卫比内尔迅速传给23岁的左前锋劳伦特,

  劳伦特及时把球传给左翼锋将兰耶尔。兰耶尔带球晃过一名墨西哥防守队员,直插

  禁区,随后又回敲给跟进的劳伦特。劳伦特毫不迟疑地带球前进,左右一晃,并迅

  疾地从对方两名防守队员的空隙中穿过。在离球门10多米处,他果断起脚劲射,球

  如流星,从大门左上角飞入网窝,顿时全场欢声雷动,热烈祝贺劳伦特踢进世界杯

  大赛的之一个进球。法国队首破对方的门,群情激奋,接二连三地攻破墨西哥队大

  门,结果以4 :1 结束了世界杯的开场戏。

  比赛终场哨刚落,劳伦特立即陷入记者们和球迷的重重包围之中,狂热的球迷

  先是把他强按在地,立即有许多人向他扑来,此刻劳伦特全身都是狂热的嘴唇,经

  过一阵狂吻后,球迷们又将他抬起来,绕场狂奔。直折腾得劳伦特连声叫喊:“快

  把我放下!快把我放下!”第二天,报纸上刊登劳伦特的大幅照片,称他是“冲进

  世界杯足球赛大门的之一人”。商店里用劳伦特的名字做成各种各样的纪念品,也

  成为球迷们抢购的珍品,一股“劳伦特热”从乌拉圭传向法兰西。

  1932年,法国足球赛实行职业化,劳伦特当时每月月薪2300法朗,约当时普通

  工人的三倍。

  1939年9 月3 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劳伦特与无数法国青

  年,高唱《马赛曲》应征入伍,开赴战场,后来劳伦特被德军俘虏,关入战俘集中

  营,受到种种非人的折磨。可是他没有屈服,依然像绿茵场上的好汉,对胜利充满

  希望。在法国贝当 *** 投降之后,他曾多次聆听过戴高乐将军在伦敦的演讲,特别

  是戴高乐将军的“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法兰西抵抗运动的火焰决不应该熄灭,也决

  不会熄灭”的誓言,经常在他耳际回响。

  劳伦特,这位世界杯的绿茵猛士,经过长达四年的监禁,于1943年因病释放。

  回到破旧不堪的家里,亲人已不认识他。夜晚,他经常从恶梦中惊醒过来。

  1945年二战结束,劳伦特来到贝桑松重操旧业,当上一名足球教练,并在那儿

  安了家。他曾11次代表法国队出征,他的儿子也是法国足坛的一员战将,曾入选过

  法国大学生足球队。

  1998年,法国世界杯赛组委会十分荣幸地邀请到这位“国宝”———世界杯历

  史的见证人,参加了盛大的开幕式。

  第二章

  四万球迷横渡巴拉那河

  1929年,经国际足联巴塞罗那会议批准,南美小国乌拉圭获得举办之一届世界

  杯的主办权。

  热情的足球爱好者募捐40万美元,并且以神奇的速度修建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

  大的可容纳10万名观众的“圣特纳里奥”体育场。

  足球发源地欧洲没有急于接受乌拉圭的邀请。因为1929年秋季纽约股票交易所

  倒闭,引起欧洲的经济危机;加上航空还未成为民用,所以欧洲球队要从水路通往

  拉丁美洲,可谓路途遥远。最后在国际足联主席雷米特的努力下,欧洲的法国、南

  斯拉夫、罗马尼亚、比利时四国参赛,加上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墨西

  哥、巴拉圭、乌拉圭、秘鲁、美国13支队伍角逐。

  1930年7 月13日比赛开始。

  比赛分四组进行。半决赛结果,乌拉圭以6 :1 胜南斯拉夫;阿根廷队也以6

  :1 赢了美国队。决赛是在阿根廷队与乌拉圭队之间进行。这两支队伍碰到一起,

  真是冤家路窄。为何这般说?原来1928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第9 届奥运会足

  球决赛中两队相遇,气势极盛的乌拉圭队以2 :1 战胜了阿根廷队,夺得金牌。这

  次又在之一届世界杯决赛中狭路相逢,双方分外眼红。阿根廷人决心雪耻,报两年

  前的一箭之仇;而乌拉圭队力争利用主办国天时、地利、人和之利夺冠,要把金光

  闪闪的女神杯抱在怀里。

  自现代足球传到美洲之后,风靡巴拉那河两岸的巴西、巴拉圭及乌拉圭,万千

  年以来,这条发源于安第斯山的大河,平稳地流往南美诸国,在布宜诺斯艾利斯附

  近汇入乌拉圭河,向东流入大西洋。

  7 月30日清晨,巴拉那河的出海口突然人欢马叫,万众欢腾,阿根廷球迷掀起

  一股强大的渡河风暴。当薄雾刚从河面上消失,金色的阳光把滔滔河水照得金光粼

  粼,4 万阿根廷球迷从全国各地涌向巴拉那河的入海口,因为从这个入海口到达乌

  拉圭首都蒙德维地亚的路程最近。他们有的高举横幅,有的手执彩旗,有的吹吹打

  打,5 人一伙,10人一帮,有的乘着船只,有的纷纷跳下宽阔的大河,球迷在河面

  上高唱着“不战胜则死亡”的歌曲:

  前进,阿根廷的战神,

  安第斯山的女神保佑你,

  你像一匹骏马,纵横驰骋。

  用利剑劈杀敌人,不战胜则死亡。

  家乡的父老用美酒等待着你们凯旋……

  歌声,鼓声,汽笛声,口号声,这种场面宏伟气吞河山的声势,可与二战的诺

  曼底登陆媲美。乌拉圭 *** 从没见过这种架势,惊恐不已。因为乌拉圭是个只有200

  万人口的小国,怎能一下子容纳成千上万的球迷?再说,乌拉圭与阿根廷关系和睦,

  现在阿根廷球迷奋不顾身从大河入海口游来,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又怎么向阿根廷

  交待?为此,乌拉圭 *** 不得不出动许多海军、战舰前去接应,以防不测。

  为了观看一场球赛,4 万球迷不顾生命安危,竟然跳下滔滔大河,集体横渡到

  乌拉圭为球队助威,其场面之宏伟,真是天下奇观。

  第三章

  决赛主裁判历险记

  1930年7 月30日, *** 澎湃的“圣特纳里奥”球场,纸片乱飞,歌声激昂。南

  美足坛的一对宿敌终于在蒙德维地亚聚首了。群情激昂的4 万阿根廷球迷继续高唱

  “不战胜则死亡”的战歌,急匆匆赶赴“圣特纳里奥”主赛场。而在游牧民居多的

  乌拉圭,持枪是合法行为。为防止暴力事件,乌拉圭 *** 加强了完全防范措施,警

  方出动了2125名警察,对9 万多名观众进行搜身检查,连主裁判约翰。朗格鲁斯也

  不例外。

  有趣的是决赛主裁判朗格鲁斯赶到赛场执法,有一段历险过程:当世界杯组委

  会委派比利时人朗格鲁斯担任冠亚军决赛的主裁判时,这个身材高大的比利时人头

  戴宽沿帽,上穿灰色上装,下穿加贝费式马裤,正在阿根廷欣赏湖光山色,自由自

  在地旅行。接到任务后,乌拉圭警方不得不派一艘小艇去接他。由于原定朗格鲁斯

  即将乘轮船返回欧洲,目前接到紧急任务,组委会还请求比利时 *** ,让朗格鲁斯

  返欧的轮船迟开3 小时。经过紧张周旋,轮船公司同意迟开3 小时,谈判自然顺利

  结束。

  可是朗格鲁斯在阿根廷海关遇到了麻烦,他请求警方允许一个无票乘客,搭小

  艇去乌拉圭看球。阿根廷警方不肯放行。可这位球迷等朗格鲁斯一走,马上飞快地

  追了上来,引起警察捉小偷的混乱场面,又耽搁了不少时间,费了不少口舌。可阿

  根廷警方严格执法,这位垂头丧气的球迷眼看小艇即将离岸,用力挣脱看管的警察,

  纵身向小艇的甲板上跳去,可是由于没有掌握好距离,又用力不足,“通!”的一

  声掉进了水里,于是警方又出动小艇,把这落水的球迷救了上来。

  时间十分紧迫,朗格鲁斯再也顾不上这个落水球迷了,让小艇赶快启航。小艇

  飞快地在水面上穿梭,终于来到乌拉圭蒙德维地亚海关,又经过漫长的验证等待,

  朗格鲁斯才来到比赛场地。

  欧洲的同行告诉他,这是一场生与死的考验,你得小心。朗格鲁斯已经把心提

  到了嗓子眼上。

  比赛前,朗格鲁斯接到了两个皮球,一个是阿根廷给的,一个是乌拉圭 *** 的。

  双方都希望踢自己的球。朗格鲁斯将两个皮球都带到了赛场,要求双方队长抽签,

  一个挑选大门,一个挑选赛球。结果比赛选用了乌拉圭制造的皮球。

  银笛一响,阿根廷队顶住东道国球迷的狂热压力,以2 :1 领先;易地再战,

  乌拉圭队稳扎稳打,第57分钟、第68分钟、第89分钟连中三元,最后以4 :2 反败

  为胜,之一个世界杯赛的冠军诞生了。乌拉圭人放声高唱国歌,朗格鲁斯急忙更衣。

  为了避免受到义愤填膺的阿根廷球迷的袭击,在乌拉圭警察的保护下,朗格鲁斯迅

  速奔向码头。

  第四章

  乌阿争端事件

  乌拉圭取得了之一届世界杯的冠军。高瘦的国际足联主席雷米特把金光灿灿的

  女神杯授给了乌拉圭足协主席保尔。保尔笑逐颜开地又把女神杯交给了乌拉圭队队

  长纳扎齐,纳扎齐把女神杯高高举起,向观众频频飞吻。许多队员争相亲吻女神杯,

  激动得热泪盈眶。

  比赛结束后,乌拉圭 *** 下令全国放假,举国欢庆,人们狂欢 *** ,蒙特维地

  亚市万人空巷,许多市民骑着高头大马,披红戴绿,招摇过市。乐声袅袅,鼓声阵

  阵,震耳欲聋,成千个妙龄女郎在街上翩翩起舞,乌拉圭像过节一样,一直延续了

  好长时间。而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 *** 情沮丧,愤怒的阿根廷人到处找乌

  拉圭人出气。一位不甘心失败的阿根廷青年用石头袭击乌拉圭驻阿大使馆,门玻璃

  砸得粉碎,引起警察开枪,使事态急剧扩大,乌拉圭人不甘示弱,以牙还牙。两国

  的新闻媒体也开始激烈的宣战。

  乌拉圭报刊谴责阿根廷球迷袭击驻阿大使馆时说:“这疯狂的发泄,并不代表

  他们的英勇,有种的人为什么不将这种英勇拿到世界杯赛场上来呢?”

  还有报刊讽刺挖苦地说道,“阿根廷人不是高唱‘不战胜则死亡’的战歌吗?

  现在他们输了,为什么不去死而袭击我们的大使馆?你们赛前派4 万人气势汹汹地

  横渡巴拉那河,现在怎么样?惨败啦!这样声势根本不起作用,而取胜的主要作用

  是球员的信心和娴熟的技术。没有这两样东西,即使你们横渡巴拉那河一千次,等

  待你们的还是失败!失败!”

  这下,阿根廷人可不干了,他们的报纸电台铺天盖地发表评论,指责乌拉圭在

  世界杯赛上的种种不是。有报纸说道:“这是一场肮脏的比赛。上半场比赛结束,

  我队以2 :1 领先。可乌拉圭几万球迷认为,我队第2 个进球是在犯规的情况下攻

  入的,口哨、嘘声不断,最后他们如发狂的公牛向裁判施加压力,提出 *** !可是

  主裁判及巡边员秉公执法!这就是乌拉圭人的道德!”

  另一家报纸也引用裁判工作漏洞百出时指出:“众所周知,我队与法国队比赛

  中,为什么离比赛结束还剩6 分钟,巴西裁判却吹响了终场哨声!乌拉圭人用什么

  卑劣手段,使巴西裁判做出如此狂疯的举动?另一场我队与墨西队比赛当我队萨库

  埃多发角球时,为什么乌拉圭人一齐跳下看台,潮水般地涌向球场?哦,这就是乌

  拉圭人的德行,取胜的法宝?”

  当时,阿根廷有个最红的歌星卡洛斯。加德尔,由于他在乌拉圭演唱了一曲探

  戈,便被阿根廷人视为叛徒,在阿举行的演唱会上,观众寥寥无几,可见两国球迷

  严重对立到了什么程度。

  乌阿争端事件愈演愈烈,使事态扩大化,两国足协断交达5 年之久。

  第五章

  乌英甩手不干

  国际足联的总部设在苏黎世。当秘书处准备第二届世界杯足球赛报名工作时,

  他们惊讶地发现,在30个报名队的名单上,居然没有上届冠军乌拉圭的大名,是南

  美健儿忘了吗?不会的,因为决定第二届世界杯地点与日程是早已决定的。经过反

  复联系才知道:乌拉圭拒绝参加比赛。为什么呢?原来1930年举行的之一届世界杯

  的时候,乌拉圭向各国发出邀请,并慷慨承诺:负担参赛国队的一切费用。可是好

  事多磨,1929年10月29日这天,在西方被称为“黑色的星期五”,因为那天纽约交

  易所的行情猛跌,货币贬值,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结构受到巨大的冲击,出现

  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比赛在乌拉圭进行,路途遥远,费用昂贵。对欧洲国家的球

  队来说困难确实不少,一是经济,二是时间。当时欧洲的运动员大都有自己的职业,

  向老板请两个月的长假去踢球,不太可能获准,而且各国足协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来

  补贴球员因为两个月不领薪金的损失,再者凑一笔大盘缠,就更是难上加难。还有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抽出优秀运动员长期脱离本国的比赛,会影响到各职业俱乐部

  的收入。而乌拉圭真是望眼欲穿,结果只盼来了欧洲4 支球队。对大多数拒绝参加

  世界杯的欧洲球队气得要命。你不来乌拉圭,就是看不起乌拉圭人!

  俗话说,仇恨的种子要发芽。南美洲的足球健儿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向古老的欧洲大陆摆出了恕不奉陪的挑战。好了,现在轮到我们报复了:我堂堂的

  世界冠军不参加,看你们欧洲人的脸往哪儿搁?

  乌拉圭人的这一举动,引起了国际足坛的震动,受到了国际舆论界的猛烈抨击。

  那英国人又为什么甩手不干呢?从1928年起,众所周知,英国人对国际足联的

  创立和对国际足联后来组织的世界杯,都没有表现出应有的热情。英国足协已经退

  出了国际足联。不参加国际足联的一切活动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英国直到第二次

  世界大战结束的第二年,即1946年再重新加入国际足联,这是后话。在当时,面对

  世界足球运动如此重大的比赛,而且在英国人的家门口欧洲举行,作为现代足球发

  源地的英国和他们在足球界的声望,只要他们向国际足联稍有表示愿意参加,国际

  足联与东道主意大利都是求之不得的。墨索里尼当然知道英国足球的分量,他指示

  意大利驻英使馆,向英国人暗送秋波,直至频频向英国人挥动橄榄枝,可英国就是

  不为所动。当时国际足联也派代表飞往伦敦,与英国足协进行过多次非正式的谈判。

  傲慢自大的英国足协彬彬有礼地找各种借口推托:尊敬的阁下,大英帝国的足协有

  一条铁的纪律。有关国际大赛,须在一年之前提出申请安排。世界杯在意大利举行,

  而且是在炎热的5 月份举行,这与本国运动员在时间上有冲突。要知道,5 月份是

  运动员的休假期,而不是比赛季节,所以非常遗憾,我们不能参加比赛。至此,乌

  英两国甩手不干,已成为不可更改的事实。

  第六章

  遴选种子队的风波

  意大利组委会与国际足联,都在第二届世界杯遇到了一个不小的麻烦,这届参

  赛队有31个,比赛将采取什么样的形式,使竞赛组委会伤透了脑筋。

  国际足联的正式文件上有如下规定:杯赛应尽可能在一个国家的领土上进行。

  若参赛的队数超过30个,国际足联有权在正式比赛之前,安排一些资格赛,这届比

  赛因为有31个队,按规定必须进行一些资格赛。竞赛组委会经过多次讨论,一致认

  为首先按地区分组进行预选赛,选出八个优胜者再参加决赛的办法比较合理,而且

  还可以节约时间和经费。

  预选赛分12个小组进行。16支队伍登陆比利牛斯半岛意大利。

  1934年5 月3 日,抽签仪式在罗马的“大使”饭店进行。决赛阶段的比赛采用

  淘汰制,如果安排不当,可使强队一开始就相遇,一个立即被淘汰出局,另一个也

  会精疲力竭,而弱队则可能“轻舟已过万重山”。如何安排才更合理,这是历届世

  界杯都有争议的问题。美洲的巴西、阿根廷和美国队,飘洋过海,长途跋涉8000多

  公里,来到意大利都只打了一场,就全部被欧洲队淘汰。他们大发牢骚,抱怨叫屈。

  那怎么办?竞赛组委会与国际足联商议,首先选出8 个“种子队”,其余8 个都是

  “弱队”,他们决定用抽签的办法决定谁是“种子队”。后来,国际足联把意大利、

  阿根廷、德国、匈牙利、奥地利、荷兰、巴西、捷克斯洛伐克8 个队评为“种子队”。

  对国际足联评估出的8 个种子队,如奥地利、意大利、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德

  国等还比较名副其实;巴西、阿根廷这里凭他们过去的声望,加上他们是南美仅有

  的代表,作为种子队似乎还说得过去。唯独荷兰被列为种子队,其他8 个“弱队”

  认为,这完全没有道理。

  为此,西班牙与瑞典首先向组委会发难,大声疾呼:“这种评定不公平!”

  他们尖锐地指出:“南美洲的球队都没有派出优秀的选手来参加比赛,代表阿

  根廷和巴西的只是些国内第三流球队,根本不能评为种子队。”

  有的代表说:“比赛还没有开始,谁是驴,谁是马根本无法鉴别出来,怎么可

  以作出这种武断的极其荒谬的评估。”

  刹那间,所谓“弱队”对国际足联及意大利竞赛组委会作了猛烈的抨击与批评,

  可国际足联的官员也并不是吃素的,他们反击说,国际足联是世界足球运动最权威

  的机构,他们的评估,犹如道琼斯股票的资深分析员一样,值得信赖。

  当然这股评选种子队的风潮,很快平息下去。但是,以后的事实证明,首先向

  国际足联发难的西班牙和瑞典的意见是正确的。种子队巴西以1 :3 负于西班牙;

  种子队阿根廷以2 :3 败在瑞典队手下。荷兰对瑞士一场比赛,更使组委会难堪,

  因为瑞士队不费吹灰之力,就将荷兰风车击得粉身碎骨。

说NBA的都脑残 1年1次的一个美国第三体育联盟的内部比赛怎么跟世界杯比 NBA在美国远远比不上橄榄球和棒球 你这个例子就好像说广州市 *** 跟联合国哪个比较牛B一样 北京上海都不如你有什么好在全世界范围比的

不说中国足球本身怎么样吧 也不提世界杯本身在全球的影响力 你只需要注意每四年到了世界杯的这一个月里 中国的氛围是什么样的就明白了 像过节一样 大大小小的商家都会瞅准这一个月做活动 电视广播也都会把世界杯做主题反复的做节目 平时不太看足球的也全民熬夜了 以前读大学看到平时NBA10个人有5个人在看就觉得了不起? 到了世界杯学校寝室特地不锁楼 食堂通宵开放 寝室全部都是看足球的 女生那边都熬夜 NBA决赛? 差不多除了体育频道放一下 其他地方也就会在某某夺冠之后出一个新闻吧

说白了 NBA就是周末双休 而世界杯是春节

西昂科是捷克的球员。

西昂科也许是所有参加世界杯的球员中最后一个入选国家队的。在世界杯开赛2天后,西昂科才接到入替斯米切尔的通知。

国籍:捷克

生日:1977年2月1日

身高:1米76

体重:70公斤

位置:前卫

现效力球队:布拉格斯巴达

但西昂科有的不仅是运气。捷克队主教练布吕克纳将西昂科列为了预备球员,并派他在热身赛中出场,而西昂科在预选赛中的进球也许是布吕克纳下决心的重要原因。命运就是喜欢和捷克人开玩笑,在韩日世界杯,捷克人以两个0比1在附加赛中被淘汰出局,4年之后,又是附加赛、又是两个1比0,不过这一次捷克人笑到了最后,时隔16年后再次杀进世界杯。

2005年11月16日晚的布拉格,当裁判吹响终场哨音,捷克队以总比分2比0战胜挪威闯进世界杯后,丰田竞技球场就像过节一样四处燃放着烟火,决战前回归国家队的老将内德维德激动地仰天长啸,铁人跪在场地上高举双臂的瞬间感动了无数人。毫无疑问,德国世界杯将是内德维德,以及“96黄金一代”真正的告别秀,退出舞台之前,这批才华横溢的东欧人会想着更高目标进发。

本届世界杯,捷克与意大利、美国和加纳分在了E组,意大利是传统强队,在威廉希尔开出的夺冠赔率上,意大利高居第四。美国队则是逢大赛必发疯的类型,94年他们差点干掉了巴西(0比1小负,一度11打10),加纳是更大的不确定因素,拥有埃辛等人的他们有可能成为搅局者。如果以小组第二身份出现,他们还可能碰上卫冕冠军巴西。当然路要一步一步走,没人敢判定捷克一定会扮演一个平庸的角色,在足球场上,困难,往往就意味着机遇。

  http://wwwbookhomenet/jishi/other1/sjbqwlhtml

  世界杯趣闻录

  作者:季一德

  之一章

  当过德寇战俘的世界杯之一进球者

  谁是世界杯之一进球者?法国的劳伦特。

  在1930年首届世界杯赛上,法国、墨西哥、阿根廷、智利被分在之一组。

  7 月13日是个下雪的天气,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地亚的第二大体育场,法国与

  墨西哥打响了世界杯的揭幕战。劳伦特兄弟双双上场。当比赛进行到19分钟时,法

  国队门将戴保一个大脚把球开过中场,中卫比内尔迅速传给23岁的左前锋劳伦特,

  劳伦特及时把球传给左翼锋将兰耶尔。兰耶尔带球晃过一名墨西哥防守队员,直插

  禁区,随后又回敲给跟进的劳伦特。劳伦特毫不迟疑地带球前进,左右一晃,并迅

  疾地从对方两名防守队员的空隙中穿过。在离球门10多米处,他果断起脚劲射,球

  如流星,从大门左上角飞入网窝,顿时全场欢声雷动,热烈祝贺劳伦特踢进世界杯

  大赛的之一个进球。法国队首破对方的门,群情激奋,接二连三地攻破墨西哥队大

  门,结果以4 :1 结束了世界杯的开场戏。

  比赛终场哨刚落,劳伦特立即陷入记者们和球迷的重重包围之中,狂热的球迷

  先是把他强按在地,立即有许多人向他扑来,此刻劳伦特全身都是狂热的嘴唇,经

  过一阵狂吻后,球迷们又将他抬起来,绕场狂奔。直折腾得劳伦特连声叫喊:“快

  把我放下!快把我放下!”第二天,报纸上刊登劳伦特的大幅照片,称他是“冲进

  世界杯足球赛大门的之一人”。商店里用劳伦特的名字做成各种各样的纪念品,也

  成为球迷们抢购的珍品,一股“劳伦特热”从乌拉圭传向法兰西。

  1932年,法国足球赛实行职业化,劳伦特当时每月月薪2300法朗,约当时普通

  工人的三倍。

  1939年9 月3 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劳伦特与无数法国青

  年,高唱《马赛曲》应征入伍,开赴战场,后来劳伦特被德军俘虏,关入战俘集中

  营,受到种种非人的折磨。可是他没有屈服,依然像绿茵场上的好汉,对胜利充满

  希望。在法国贝当 *** 投降之后,他曾多次聆听过戴高乐将军在伦敦的演讲,特别

  是戴高乐将军的“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法兰西抵抗运动的火焰决不应该熄灭,也决

  不会熄灭”的誓言,经常在他耳际回响。

  劳伦特,这位世界杯的绿茵猛士,经过长达四年的监禁,于1943年因病释放。

  回到破旧不堪的家里,亲人已不认识他。夜晚,他经常从恶梦中惊醒过来。

  1945年二战结束,劳伦特来到贝桑松重操旧业,当上一名足球教练,并在那儿

  安了家。他曾11次代表法国队出征,他的儿子也是法国足坛的一员战将,曾入选过

  法国大学生足球队。

  1998年,法国世界杯赛组委会十分荣幸地邀请到这位“国宝”———世界杯历

  史的见证人,参加了盛大的开幕式。

  第二章

  四万球迷横渡巴拉那河

  1929年,经国际足联巴塞罗那会议批准,南美小国乌拉圭获得举办之一届世界

  杯的主办权。

  热情的足球爱好者募捐40万美元,并且以神奇的速度修建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

  大的可容纳10万名观众的“圣特纳里奥”体育场。

  足球发源地欧洲没有急于接受乌拉圭的邀请。因为1929年秋季纽约股票交易所

  倒闭,引起欧洲的经济危机;加上航空还未成为民用,所以欧洲球队要从水路通往

  拉丁美洲,可谓路途遥远。最后在国际足联主席雷米特的努力下,欧洲的法国、南

  斯拉夫、罗马尼亚、比利时四国参赛,加上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墨西

  哥、巴拉圭、乌拉圭、秘鲁、美国13支队伍角逐。

  1930年7 月13日比赛开始。

  比赛分四组进行。半决赛结果,乌拉圭以6 :1 胜南斯拉夫;阿根廷队也以6

  :1 赢了美国队。决赛是在阿根廷队与乌拉圭队之间进行。这两支队伍碰到一起,

  真是冤家路窄。为何这般说?原来1928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第9 届奥运会足

  球决赛中两队相遇,气势极盛的乌拉圭队以2 :1 战胜了阿根廷队,夺得金牌。这

  次又在之一届世界杯决赛中狭路相逢,双方分外眼红。阿根廷人决心雪耻,报两年

  前的一箭之仇;而乌拉圭队力争利用主办国天时、地利、人和之利夺冠,要把金光

  闪闪的女神杯抱在怀里。

  自现代足球传到美洲之后,风靡巴拉那河两岸的巴西、巴拉圭及乌拉圭,万千

  年以来,这条发源于安第斯山的大河,平稳地流往南美诸国,在布宜诺斯艾利斯附

  近汇入乌拉圭河,向东流入大西洋。

  7 月30日清晨,巴拉那河的出海口突然人欢马叫,万众欢腾,阿根廷球迷掀起

  一股强大的渡河风暴。当薄雾刚从河面上消失,金色的阳光把滔滔河水照得金光粼

  粼,4 万阿根廷球迷从全国各地涌向巴拉那河的入海口,因为从这个入海口到达乌

  拉圭首都蒙德维地亚的路程最近。他们有的高举横幅,有的手执彩旗,有的吹吹打

  打,5 人一伙,10人一帮,有的乘着船只,有的纷纷跳下宽阔的大河,球迷在河面

  上高唱着“不战胜则死亡”的歌曲:

  前进,阿根廷的战神,

  安第斯山的女神保佑你,

  你像一匹骏马,纵横驰骋。

  用利剑劈杀敌人,不战胜则死亡。

  家乡的父老用美酒等待着你们凯旋……

  歌声,鼓声,汽笛声,口号声,这种场面宏伟气吞河山的声势,可与二战的诺

  曼底登陆媲美。乌拉圭 *** 从没见过这种架势,惊恐不已。因为乌拉圭是个只有200

  万人口的小国,怎能一下子容纳成千上万的球迷?再说,乌拉圭与阿根廷关系和睦,

  现在阿根廷球迷奋不顾身从大河入海口游来,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又怎么向阿根廷

  交待?为此,乌拉圭 *** 不得不出动许多海军、战舰前去接应,以防不测。

  为了观看一场球赛,4 万球迷不顾生命安危,竟然跳下滔滔大河,集体横渡到

  乌拉圭为球队助威,其场面之宏伟,真是天下奇观。

  第三章

  决赛主裁判历险记

  1930年7 月30日, *** 澎湃的“圣特纳里奥”球场,纸片乱飞,歌声激昂。南

  美足坛的一对宿敌终于在蒙德维地亚聚首了。群情激昂的4 万阿根廷球迷继续高唱

  “不战胜则死亡”的战歌,急匆匆赶赴“圣特纳里奥”主赛场。而在游牧民居多的

  乌拉圭,持枪是合法行为。为防止暴力事件,乌拉圭 *** 加强了完全防范措施,警

  方出动了2125名警察,对9 万多名观众进行搜身检查,连主裁判约翰。朗格鲁斯也

  不例外。

  有趣的是决赛主裁判朗格鲁斯赶到赛场执法,有一段历险过程:当世界杯组委

  会委派比利时人朗格鲁斯担任冠亚军决赛的主裁判时,这个身材高大的比利时人头

  戴宽沿帽,上穿灰色上装,下穿加贝费式马裤,正在阿根廷欣赏湖光山色,自由自

  在地旅行。接到任务后,乌拉圭警方不得不派一艘小艇去接他。由于原定朗格鲁斯

  即将乘轮船返回欧洲,目前接到紧急任务,组委会还请求比利时 *** ,让朗格鲁斯

  返欧的轮船迟开3 小时。经过紧张周旋,轮船公司同意迟开3 小时,谈判自然顺利

  结束。

  可是朗格鲁斯在阿根廷海关遇到了麻烦,他请求警方允许一个无票乘客,搭小

  艇去乌拉圭看球。阿根廷警方不肯放行。可这位球迷等朗格鲁斯一走,马上飞快地

  追了上来,引起警察捉小偷的混乱场面,又耽搁了不少时间,费了不少口舌。可阿

  根廷警方严格执法,这位垂头丧气的球迷眼看小艇即将离岸,用力挣脱看管的警察,

  纵身向小艇的甲板上跳去,可是由于没有掌握好距离,又用力不足,“通!”的一

  声掉进了水里,于是警方又出动小艇,把这落水的球迷救了上来。

  时间十分紧迫,朗格鲁斯再也顾不上这个落水球迷了,让小艇赶快启航。小艇

  飞快地在水面上穿梭,终于来到乌拉圭蒙德维地亚海关,又经过漫长的验证等待,

  朗格鲁斯才来到比赛场地。

  欧洲的同行告诉他,这是一场生与死的考验,你得小心。朗格鲁斯已经把心提

  到了嗓子眼上。

  比赛前,朗格鲁斯接到了两个皮球,一个是阿根廷给的,一个是乌拉圭 *** 的。

  双方都希望踢自己的球。朗格鲁斯将两个皮球都带到了赛场,要求双方队长抽签,

  一个挑选大门,一个挑选赛球。结果比赛选用了乌拉圭制造的皮球。

  银笛一响,阿根廷队顶住东道国球迷的狂热压力,以2 :1 领先;易地再战,

  乌拉圭队稳扎稳打,第57分钟、第68分钟、第89分钟连中三元,最后以4 :2 反败

  为胜,之一个世界杯赛的冠军诞生了。乌拉圭人放声高唱国歌,朗格鲁斯急忙更衣。

  为了避免受到义愤填膺的阿根廷球迷的袭击,在乌拉圭警察的保护下,朗格鲁斯迅

  速奔向码头。

  第四章

  乌阿争端事件

  乌拉圭取得了之一届世界杯的冠军。高瘦的国际足联主席雷米特把金光灿灿的

  女神杯授给了乌拉圭足协主席保尔。保尔笑逐颜开地又把女神杯交给了乌拉圭队队

  长纳扎齐,纳扎齐把女神杯高高举起,向观众频频飞吻。许多队员争相亲吻女神杯,

  激动得热泪盈眶。

  比赛结束后,乌拉圭 *** 下令全国放假,举国欢庆,人们狂欢 *** ,蒙特维地

  亚市万人空巷,许多市民骑着高头大马,披红戴绿,招摇过市。乐声袅袅,鼓声阵

  阵,震耳欲聋,成千个妙龄女郎在街上翩翩起舞,乌拉圭像过节一样,一直延续了

  好长时间。而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 *** 情沮丧,愤怒的阿根廷人到处找乌

  拉圭人出气。一位不甘心失败的阿根廷青年用石头袭击乌拉圭驻阿大使馆,门玻璃

  砸得粉碎,引起警察开枪,使事态急剧扩大,乌拉圭人不甘示弱,以牙还牙。两国

  的新闻媒体也开始激烈的宣战。

  乌拉圭报刊谴责阿根廷球迷袭击驻阿大使馆时说:“这疯狂的发泄,并不代表

  他们的英勇,有种的人为什么不将这种英勇拿到世界杯赛场上来呢?”

  还有报刊讽刺挖苦地说道,“阿根廷人不是高唱‘不战胜则死亡’的战歌吗?

  现在他们输了,为什么不去死而袭击我们的大使馆?你们赛前派4 万人气势汹汹地

  横渡巴拉那河,现在怎么样?惨败啦!这样声势根本不起作用,而取胜的主要作用

  是球员的信心和娴熟的技术。没有这两样东西,即使你们横渡巴拉那河一千次,等

  待你们的还是失败!失败!”

  这下,阿根廷人可不干了,他们的报纸电台铺天盖地发表评论,指责乌拉圭在

  世界杯赛上的种种不是。有报纸说道:“这是一场肮脏的比赛。上半场比赛结束,

  我队以2 :1 领先。可乌拉圭几万球迷认为,我队第2 个进球是在犯规的情况下攻

  入的,口哨、嘘声不断,最后他们如发狂的公牛向裁判施加压力,提出 *** !可是

  主裁判及巡边员秉公执法!这就是乌拉圭人的道德!”

  另一家报纸也引用裁判工作漏洞百出时指出:“众所周知,我队与法国队比赛

  中,为什么离比赛结束还剩6 分钟,巴西裁判却吹响了终场哨声!乌拉圭人用什么

  卑劣手段,使巴西裁判做出如此狂疯的举动?另一场我队与墨西队比赛当我队萨库

  埃多发角球时,为什么乌拉圭人一齐跳下看台,潮水般地涌向球场?哦,这就是乌

  拉圭人的德行,取胜的法宝?”

  当时,阿根廷有个最红的歌星卡洛斯。加德尔,由于他在乌拉圭演唱了一曲探

  戈,便被阿根廷人视为叛徒,在阿举行的演唱会上,观众寥寥无几,可见两国球迷

  严重对立到了什么程度。

  乌阿争端事件愈演愈烈,使事态扩大化,两国足协断交达5 年之久。

  第五章

  乌英甩手不干

  国际足联的总部设在苏黎世。当秘书处准备第二届世界杯足球赛报名工作时,

  他们惊讶地发现,在30个报名队的名单上,居然没有上届冠军乌拉圭的大名,是南

  美健儿忘了吗?不会的,因为决定第二届世界杯地点与日程是早已决定的。经过反

  复联系才知道:乌拉圭拒绝参加比赛。为什么呢?原来1930年举行的之一届世界杯

  的时候,乌拉圭向各国发出邀请,并慷慨承诺:负担参赛国队的一切费用。可是好

  事多磨,1929年10月29日这天,在西方被称为“黑色的星期五”,因为那天纽约交

  易所的行情猛跌,货币贬值,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结构受到巨大的冲击,出现

  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比赛在乌拉圭进行,路途遥远,费用昂贵。对欧洲国家的球

  队来说困难确实不少,一是经济,二是时间。当时欧洲的运动员大都有自己的职业,

  向老板请两个月的长假去踢球,不太可能获准,而且各国足协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来

  补贴球员因为两个月不领薪金的损失,再者凑一笔大盘缠,就更是难上加难。还有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抽出优秀运动员长期脱离本国的比赛,会影响到各职业俱乐部

  的收入。而乌拉圭真是望眼欲穿,结果只盼来了欧洲4 支球队。对大多数拒绝参加

  世界杯的欧洲球队气得要命。你不来乌拉圭,就是看不起乌拉圭人!

  俗话说,仇恨的种子要发芽。南美洲的足球健儿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向古老的欧洲大陆摆出了恕不奉陪的挑战。好了,现在轮到我们报复了:我堂堂的

  世界冠军不参加,看你们欧洲人的脸往哪儿搁?

  乌拉圭人的这一举动,引起了国际足坛的震动,受到了国际舆论界的猛烈抨击。

  那英国人又为什么甩手不干呢?从1928年起,众所周知,英国人对国际足联的

  创立和对国际足联后来组织的世界杯,都没有表现出应有的热情。英国足协已经退

  出了国际足联。不参加国际足联的一切活动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英国直到第二次

  世界大战结束的第二年,即1946年再重新加入国际足联,这是后话。在当时,面对

  世界足球运动如此重大的比赛,而且在英国人的家门口欧洲举行,作为现代足球发

  源地的英国和他们在足球界的声望,只要他们向国际足联稍有表示愿意参加,国际

  足联与东道主意大利都是求之不得的。墨索里尼当然知道英国足球的分量,他指示

  意大利驻英使馆,向英国人暗送秋波,直至频频向英国人挥动橄榄枝,可英国就是

  不为所动。当时国际足联也派代表飞往伦敦,与英国足协进行过多次非正式的谈判。

  傲慢自大的英国足协彬彬有礼地找各种借口推托:尊敬的阁下,大英帝国的足协有

  一条铁的纪律。有关国际大赛,须在一年之前提出申请安排。世界杯在意大利举行,

  而且是在炎热的5 月份举行,这与本国运动员在时间上有冲突。要知道,5 月份是

  运动员的休假期,而不是比赛季节,所以非常遗憾,我们不能参加比赛。至此,乌

  英两国甩手不干,已成为不可更改的事实。

  第六章

  遴选种子队的风波

  意大利组委会与国际足联,都在第二届世界杯遇到了一个不小的麻烦,这届参

  赛队有31个,比赛将采取什么样的形式,使竞赛组委会伤透了脑筋。

  国际足联的正式文件上有如下规定:杯赛应尽可能在一个国家的领土上进行。

  若参赛的队数超过30个,国际足联有权在正式比赛之前,安排一些资格赛,这届比

  赛因为有31个队,按规定必须进行一些资格赛。竞赛组委会经过多次讨论,一致认

  为首先按地区分组进行预选赛,选出八个优胜者再参加决赛的办法比较合理,而且

  还可以节约时间和经费。

  预选赛分12个小组进行。16支队伍登陆比利牛斯半岛意大利。

  1934年5 月3 日,抽签仪式在罗马的“大使”饭店进行。决赛阶段的比赛采用

  淘汰制,如果安排不当,可使强队一开始就相遇,一个立即被淘汰出局,另一个也

  会精疲力竭,而弱队则可能“轻舟已过万重山”。如何安排才更合理,这是历届世

  界杯都有争议的问题。美洲的巴西、阿根廷和美国队,飘洋过海,长途跋涉8000多

  公里,来到意大利都只打了一场,就全部被欧洲队淘汰。他们大发牢骚,抱怨叫屈。

  那怎么办?竞赛组委会与国际足联商议,首先选出8 个“种子队”,其余8 个都是

  “弱队”,他们决定用抽签的办法决定谁是“种子队”。后来,国际足联把意大利、

  阿根廷、德国、匈牙利、奥地利、荷兰、巴西、捷克斯洛伐克8 个队评为“种子队”。

  对国际足联评估出的8 个种子队,如奥地利、意大利、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德

  国等还比较名副其实;巴西、阿根廷这里凭他们过去的声望,加上他们是南美仅有

  的代表,作为种子队似乎还说得过去。唯独荷兰被列为种子队,其他8 个“弱队”

  认为,这完全没有道理。

  为此,西班牙与瑞典首先向组委会发难,大声疾呼:“这种评定不公平!”

  他们尖锐地指出:“南美洲的球队都没有派出优秀的选手来参加比赛,代表阿

  根廷和巴西的只是些国内第三流球队,根本不能评为种子队。”

  有的代表说:“比赛还没有开始,谁是驴,谁是马根本无法鉴别出来,怎么可

  以作出这种武断的极其荒谬的评估。”

  刹那间,所谓“弱队”对国际足联及意大利竞赛组委会作了猛烈的抨击与批评,

  可国际足联的官员也并不是吃素的,他们反击说,国际足联是世界足球运动最权威

  的机构,他们的评估,犹如道琼斯股票的资深分析员一样,值得信赖。

  当然这股评选种子队的风潮,很快平息下去。但是,以后的事实证明,首先向

  国际足联发难的西班牙和瑞典的意见是正确的。种子队巴西以1 :3 负于西班牙;

  种子队阿根廷以2 :3 败在瑞典队手下。荷兰对瑞士一场比赛,更使组委会难堪,

  因为瑞士队不费吹灰之力,就将荷兰风车击得粉身碎骨。

  1、当过德寇战俘的世界杯之一进球者

  谁是世界杯之一进球者?法国的劳伦特。

  在1930年首届世界杯赛上,法国、墨西哥、阿根廷、智利被分在之一组。

  7月13日是个下雪的天气,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地亚的第二大体育场,法国与墨西哥打响了世界杯的揭幕战。劳伦特兄弟双双上场。当比赛进行到19分钟时,法国队门将戴保一个大脚把球开过中场,中卫比内尔迅速传给23岁的左前锋劳伦特,劳伦特及时把球传给左翼锋将兰耶尔。兰耶尔带球晃过一名墨西哥防守队员,直插禁区,随后又回敲给跟进的劳伦特。劳伦特毫不迟疑地带球前进,左右一晃,并迅疾地从对方两名防守队员的空隙中穿过。在离球门10多米处,他果断起脚劲射,球如流星,从大门左上角飞入网窝,顿时全场欢声雷动,热烈祝贺劳伦特踢进世界杯大赛的之一个进球。法国队首破对方的门,群情激奋,接二连三地攻破墨西哥队大门,结果以4:1结束了世界杯的开场戏。

  比赛终场哨刚落,劳伦特立即陷入记者们和球迷的重重包围之中,狂热的球迷先是把他强按在地,立即有许多人向他扑来,此刻劳伦特全身都是狂热的嘴唇,经过一阵狂吻后,球迷们又将他抬起来,绕场狂奔。直折腾得劳伦特连声叫喊:“快把我放下!快把我放下!”第二天,报纸上刊登劳伦特的大幅照片,称他是“冲进世界杯足球赛大门的之一人”。商店里用劳伦特的名字做成各种各样的纪念品,也成为球迷们抢购的珍品,一股“劳伦特热”从乌拉圭传向法兰西。

  2、四万球迷横渡巴拉那河

  1929年,经国际足联巴塞罗那会议批准,南美小国乌拉圭获得举办之一届世界杯的主办权。

  热情的足球爱好者募捐40万美元,并且以神奇的速度修建了当时世界上规模更大的可容纳10万名观众的“圣特纳里奥”体育场。

  足球发源地欧洲没有急于接受乌拉圭的邀请。因为1929年秋季纽约股票交易所倒闭,引起欧洲的经济危机;加上航空还未成为民用,所以欧洲球队要从水路通往拉丁美洲,可谓路途遥远。最后在国际足联主席雷米特的努力下,欧洲的法国、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比利时四国参赛,加上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墨西哥、巴拉圭、乌拉圭、秘鲁、美国13支队伍角逐。

  1930年7月13日比赛开始。

  比赛分四组进行。半决赛结果,乌拉圭以6:1胜南斯拉夫;阿根廷队也以6:1赢了美国队。决赛是在阿根廷队与乌拉圭队之间进行。这两支队伍碰到一起,真是冤家路窄。为何这般说?原来1928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第9届奥运会足球决赛中两队相遇,气势极盛的乌拉圭队以2:1战胜了阿根廷队,夺得金牌。这次又在之一届世界杯决赛中狭路相逢,双方分外眼红。阿根廷人决心雪耻,报两年前的一箭之仇;而乌拉圭队力争利用主办国天时、地利、人和之利夺冠,要把金光闪闪的女神杯抱在怀里。

  自现代足球传到美洲之后,风靡巴拉那河两岸的巴西、巴拉圭及乌拉圭,万千年以来,这条发源于安第斯山的大河,平稳地流往南美诸国,在布宜诺斯艾利斯附近汇入乌拉圭河,向东流入大西洋。

  7月30日清晨,巴拉那河的出海口突然人欢马叫,万众欢腾,阿根廷球迷掀起一股强大的渡河风暴。当薄雾刚从河面上消失,金色的阳光把滔滔河水照得金光粼粼,4万阿根廷球迷从全国各地涌向巴拉那河的入海口,因为从这个入海口到达乌拉圭首都蒙德维地亚的路程最近。他们有的高举横幅,有的手执彩旗,有的吹吹打打,5人一伙,10人一帮,有的乘着船只,有的纷纷跳下宽阔的大河,球迷在河面上高唱着“不战胜则死亡”的歌曲:

  前进,阿根廷的战神,

  安第斯山的女神保佑你,

  你像一匹骏马,纵横驰骋。

  用利剑劈杀敌人,不战胜则死亡。

  家乡的父老用美酒等待着你们凯旋……

  歌声,鼓声,汽笛声,口号声,这种场面宏伟气吞河山的声势,可与二战的诺曼底登陆媲美。乌拉圭 *** 从没见过这种架势,惊恐不已。因为乌拉圭是个只有200万人口的小国,怎能一下子容纳成千上万的球迷?再说,乌拉圭与阿根廷关系和睦,现在阿根廷球迷奋不顾身从大河入海口游来,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又怎么向阿根廷交待?为此,乌拉圭 *** 不得不出动许多海军、战舰前去接应,以防不测。

  为了观看一场球赛,4万球迷不顾生命安危,竟然跳下滔滔大河,集体横渡到乌拉圭为球队助威,其场面之宏伟,真是天下奇观。

  3、决赛主裁判历险记

  1930年7月30日, *** 澎湃的“圣特纳里奥”球场,纸片乱飞,歌声激昂。南美足坛的一对宿敌终于在蒙德维地亚聚首了。群情激昂的4万阿根廷球迷继续高唱“不战胜则死亡”的战歌,急匆匆赶赴“圣特纳里奥”主赛场。而在游牧民居多的乌拉圭,持枪是合法行为。为防止暴力事件,乌拉圭 *** 加强了完全防范措施,警方出动了2125名警察,对9万多名观众进行搜身检查,连主裁判约翰·朗格鲁斯也不例外。

  有趣的是决赛主裁判朗格鲁斯赶到赛场执法,有一段历险过程:当世界杯组委会委派比利时人朗格鲁斯担任冠亚军决赛的主裁判时,这个身材高大的比利时人头戴宽沿帽,上穿灰色上装,下穿加贝费式马裤,正在阿根廷欣赏湖光山色,自由自在地旅行。接到任务后,乌拉圭警方不得不派一艘小艇去接他。由于原定朗格鲁斯即将乘轮船返回欧洲,目前接到紧急任务,组委会还请求比利时 *** ,让朗格鲁斯返欧的轮船迟开3小时。经过紧张周旋,轮船公司同意迟开3小时,谈判自然顺利结束。

  可是朗格鲁斯在阿根廷海关遇到了麻烦,他请求警方允许一个无票乘客,搭小艇去乌拉圭看球。阿根廷警方不肯放行。可这位球迷等朗格鲁斯一走,马上飞快地追了上来,引起警察捉小偷的混乱场面,又耽搁了不少时间,费了不少口舌。可阿根廷警方严格执法,这位垂头丧气的球迷眼看小艇即将离岸,用力挣脱看管的警察,纵身向小艇的甲板上跳去,可是由于没有掌握好距离,又用力不足,“通!”的一声掉进了水里,于是警方又出动小艇,把这落水的球迷救了上来。

  时间十分紧迫,朗格鲁斯再也顾不上这个落水球迷了,让小艇赶快启航。小艇飞快地在水面上穿梭,终于来到乌拉圭蒙德维地亚海关,又经过漫长的验证等待,朗格鲁斯才来到比赛场地。

  欧洲的同行告诉他,这是一场生与死的考验,你得小心。朗格鲁斯已经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上。

  比赛前,朗格鲁斯接到了两个皮球,一个是阿根廷给的,一个是乌拉圭 *** 的。双方都希望踢自己的球。朗格鲁斯将两个皮球都带到了赛场,要求双方队长抽签,一个挑选大门,一个挑选赛球。结果比赛选用了乌拉圭制造的皮球。

  银笛一响,阿根廷队顶住东道国球迷的狂热压力,以2:1领先;易地再战,乌拉圭队稳扎稳打,第57分钟、第68分钟、第89分钟连中三元,最后以4:2反败为胜,之一个世界杯赛的冠军诞生了。乌拉圭人放声高唱国歌,朗格鲁斯急忙更衣。为了避免受到义愤填膺的阿根廷球迷的袭击,在乌拉圭警察的保护下,朗格鲁斯迅速奔向码头

  4、乌阿争端事件

  乌拉圭取得了之一届世界杯的冠军。高瘦的国际足联主席雷米特把金光灿灿的女神杯授给了乌拉圭足协主席保尔。保尔笑逐颜开地又把女神杯交给了乌拉圭队队长纳扎齐,纳扎齐把女神杯高高举起,向观众频频飞吻。许多队员争相亲吻女神杯,激动得热泪盈眶。

  比赛结束后,乌拉圭 *** 下令全国放假,举国欢庆,人们狂欢 *** ,蒙特维地亚市万人空巷,许多市民骑着高头大马,披红戴绿,招摇过市。乐声袅袅,鼓声阵阵,震耳欲聋,成千个妙龄女郎在街上翩翩起舞,乌拉圭像过节一样,一直延续了好长时间。而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 *** 情沮丧,愤怒的阿根廷人到处找乌拉圭人出气。一位不甘心失败的阿根廷青年用石头袭击乌拉圭驻阿大使馆,门玻璃砸得粉碎,引起警察开枪,使事态急剧扩大,乌拉圭人不甘示弱,以牙还牙。两国的新闻媒体也开始激烈的宣战。

  乌拉圭报刊谴责阿根廷球迷袭击驻阿大使馆时说:“这疯狂的发泄,并不代表他们的英勇,有种的人为什么不将这种英勇拿到世界杯赛场上来呢?”

  还有报刊讽刺挖苦地说道,“阿根廷人不是高唱‘不战胜则死亡’的战歌吗?现在他们输了,为什么不而袭击我们的大使馆?你们赛前派4万人气势汹汹地横渡巴拉那河,现在怎么样?惨败啦!这样声势根本不起作用,而取胜的主要作用是球员的信心和娴熟的技术。没有这两样东西,即使你们横渡巴拉那河一千次,等待你们的还是失败!失败!”

  这下,阿根廷人可不干了,他们的报纸电台铺天盖地发表评论,指责乌拉圭在世界杯赛上的种种不是。有报纸说道:“这是一场肮脏的比赛。上半场比赛结束,我队以2:1领先。可乌拉圭几万球迷认为,我队第2个进球是在犯规的情况下攻入的,口哨、嘘声不断,最后他们如发狂的公牛向裁判施加压力,提出 *** !可是主裁判及巡边员秉公执法!这就是乌拉圭人的道德!”

  另一家报纸也引用裁判工作漏洞百出时指出:“众所周知,我队与法国队比赛中,为什么离比赛结束还剩6分钟,巴西裁判却吹响了终场哨声!乌拉圭人用什么卑劣手段,使巴西裁判做出如此狂疯的举动?另一场我队与墨西队比赛当我队萨库埃多发角球时,为什么乌拉圭人一齐跳下看台,潮水般地涌向球场?哦,这就是乌拉圭人的德行,取胜的法宝?”

  当时,阿根廷有个最红的歌星卡洛斯·加德尔,由于他在乌拉圭演唱了一曲探戈,便被阿根廷人视为叛徒,在阿举行的演唱会上,观众寥寥无几,可见两国球迷严重对立到了什么程度。

  乌阿争端事件愈演愈烈,使事态扩大化,两国足协断交达5年之久。

中国队打玩十强赛的最后一场比赛,中国国家队出线,进入世界杯决赛圈。当时可以说是举国欢庆,我当时所居住的城市,很多人都在比赛结束后放炮庆祝,气氛很热烈!!

中国国家队在2002年韩日世界杯的之一场比赛是对阵哥斯达黎加,那是中国队小组赛的首战,具体时间记不清了,记得是在下午两点开踢的。我是在北方长大的,我居住的城市一年四季都有大风,所以夏季也很凉爽。2002年韩日世界杯期间我就在我出生的城市做足球教育工作,那时候不是中国北方夏季最热的时期,可即使是在这种天气条件下,街上很多店铺老版都把电视机和遮阳伞架在自己店铺门前的空地上,备好座椅,和啤酒,当然啤酒是收费的,让看球的朋友喝着啤酒看球,那种气氛好像过节一样,即便那些平时不关心足球的人,也会被这种氛围带动,加入了看球和关注足球的行列,很是热烈!!在中国国家队首战告负后,比赛结束后我清楚的记得我的一位女同事还哭了,哭的很伤心。

这就是中国球迷,可爱的中国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