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圆圆在《君子道》试演的黑帮大姐很是期待哦·~

中超04
高圆圆在《君子道》试演的黑帮大姐很是期待哦·~
导读:  1、我也很期待,尤其是这样的大美女,难得啊;  2、个人获得一点消息,和你分享:  凤骁(高圆圆出演)  本片作为《上海滩》的后传故事,加入新鲜亮点将是至关重要的。凤骁,作为本片的并列女主角,将在富有怀旧意味和传统奢华的年代大戏中迸射出

  1、我也很期待,尤其是这样的大美女,难得啊;

  2、个人获得一点消息,和你分享:

  凤骁(高圆圆出演)

  本片作为《上海滩》的后传故事,加入新鲜亮点将是至关重要的。凤骁,作为本片的并列女主角,将在富有怀旧意味和传统奢华的年代大戏中迸射出一个时尚的亮点,塑造一个全新的偶像!

  高圆圆

  1时尚、中性

  凤骁——本片时尚元素的焦点(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的再现),突破传统的摩登造型耗费了本片最精华的造型资源,讲究和极富个性的中性扮相、炫酷的行为举止……

  2果敢、性情

  就像脱俗的名字一样,凤骁性格果敢而颇具野心,身手敏捷而动作优美,以二十几岁的青春少女取代丁力成为上海滩黑帮大亨,充满独特魅力,令人心潮澎湃!

  凤骁还是典型的性情中人,她追求金钱和地位,并且不惜与汪伪同流合污;但是,为了心之所爱,她也对日本人剑拔弩张……

  3惋惜

  出身环境和价值取向,已经注定凤骁令人扼腕惋惜的命运走向,她的结局将会使观众无比痛惜、唏嘘不已! 继而记住这个名字——凤凰骁勇!

弘丹参考的是傅佩荣老师的《细说论语》,绿窗幽梦参考的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由弘丹整理。

我会每天推送一则论语,与大家一起学习《论语》。欢迎大家关注,并一起学习《论语》。大家如果对每日的论语学习有任何感悟,可以留言讨论。

今天开始学习“为政篇”第十二则。

1、原文

子曰:“君子不器。”

2、傅佩荣原文

孔子说:“君子的目标,不是要成为一个有特定用途的器具。”

傅佩荣:

“器”是指有一定用途的东西。延伸来看,这是社会分工合作的要求,君子也不例外;但是他得目标并不局限于此,还要追求人生理想的实现。

“君子不器”,并非君子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能用,而是不要把自己当做器具而已。如果你拥有一种专长,不要把自己只当作这种专长的工具而已,还应该注意到君子有生命全方位的要求。

现代人觉得自己是社会机器的一颗小螺丝钉,有如一个小工具,这是不必要的想法。人的生命史一个整体,而成为君子就是要把握自我成长的目标,完成我们生而为人的使命。“职业没有贵贱,人格才有高低。”我们又怎能只是从事某一行业的专家而已?

3、绿窗幽梦学习心得

器皿,都是有特定用途的,不能再变通为其他功用。儒家对君子的要求,不是希望他只具有一种特殊的技能,而是希望他通过修德,具有多方面的技能,能够适应多方面的需求。所以儒家发展“六艺”,而不是只局限于一才一能。由此可见,儒家对于人才的要求是很高的。说到人才,想起三国时期刘劭的《人物志》了,随着政治的需求,对于人才的标准也变得“不拘一格”。在《人物志》中,除了依然褒奖类似于“君子”的全才之外,“兼才”“偏才”等才能并不完善或者只有部分突出才能的人也得到作为“人才”的肯定。也算是一种新的定义了。当然如今的我们对于人才的定义并不那么狭窄了。

4、弘丹学习心得

孔子对“君子”是有很高的要求的,君子也是古代人们毕其一生追求的境界。正如傅佩荣老师解读的,“君子不器”,并非君子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能用,而是不要把自己当做器具而已。

在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很多人觉得自己只是社会这个大机器的一颗小螺丝钉,如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表演的那样。

社会上的 *** 广告,列出的都是候选人需要掌握的技能。因此,在学校,越来越多的人更关注技能,在大学里只关心学习技术,让自己在社会有立足之地。

有一项可以安身立命的技术也是很好的,但是人不要只把自己当做这种专长的工具而已,应该有对生命全方位的要求。

人除了有专长,还应该有自己人生的终极目标,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观,也要有使命感。要有更大的胸怀和视野,而不仅仅是关心自己的技术和赚钱。比如,知识分子应该有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5、 都市隐居人 对《论语》为政篇第十二则的理解

子曰:“君子不器。”

这句话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君子不象某一件器具,专精于某一方面的才能。后人画蛇添足地加了一句:君子应该什么都懂一点,应该是通才。

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对一个企业、一个团体来说,所谓的通才、万金油只要有一两个就好,多了就是浪费。实际上我们工作中需要的还是大量专家,大量的“器”。那么所谓的君子的作用是什么呢?

我以为,君子其实就象一张桌子,一个平台。对君子来说,重要的不是“通才”,不是什么都懂一点,而是宏大的气量和积极的心态,乐于建立一个平台,让各种各样的“器”在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能。

同样把人生当成桌子,在灰太狼的眼里看到的都是“杯具”和“餐具”,而在一个积极乐观的君子眼里看到的就是一桌盛宴。

大家可以看到现在三星的手机、电脑,外观设计都非常时尚漂亮,非常有“国际范”。这些都是韩国设计师的作品吗?实际上是三星并购了很多欧洲大企业,而那些被并购的大企业并不是因为缺乏设计能力,而是缺乏将优秀设计用较低的成本转化为实用产品的能力,以及快速推向市场的能力。而韩国企业进入欧洲以后,他们只需要给那些欧美的优秀工业设计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能力的平台,并帮助他们把设计变成实用的产品。

中国人其实从来不缺乏创造力。但是为什么中国的设计就不如人家?也许是因为中国的“君子”们也是桌子,不过却被教育成喜欢压在“器”的上面,是张翻了的桌子。

豁达能否养成?

如果你去问心理学家,他可能会跟你说心理创伤与内心冲突;如果你问哲学家,他会跟你说中国的老庄、西方的斯多葛 。

然而我觉得,时间和笑声才是生活的解药。

豁达是思维方式的切换。很多时候,你感觉到痛苦,是因为沉浸在当下。用短期主义的思维来看,当下的痛苦就变成了全部;而豁达是放弃当下,切换到长期主义的视角,再大的痛苦也变淡了。

你一定有过类似的经历,一些当时笑不出来的窘境,一段时间过后,再跟朋友聊起来就成了谈资。可能本来还想抱怨几句,结果朋友被逗得哈哈大笑。你发现事情过去了,好像也没那么难过了。

把痛苦当礼物:幽默 = 悲剧 + 时间

在喜剧演员眼里,很多时候,好笑并不来自快乐,而是来自痛苦,也就是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最简单的,你看综艺节目里经常会让艺人做一些任务,任务失败就会有惩罚,比如被喷水、被突然吊到高空、被锅盖砸脑袋等。

你看到这些惩罚的时候,只要电视里的人没受到什么伤害,你的之一反应一定不会是「好难过」,而是本能地哈哈大笑。

别人身上幸福的事,不会让你产生优越感;一件完美、正确的事,也不会产生紧张的情绪或逻辑矛盾,让你发笑。所以,幽默往往会和痛苦、失败、错误相伴随。

但是,痛苦并不能直接产生幽默,它和幽默之间还需要加上一定的距离。

比如物理距离,像刚刚说的,你在家看综艺节目里的明星被锅盖砸脑袋觉得好笑,因为你和他不在一起;比如情感距离,这事并没有直接发生在你身上。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距离就是时间距离,因为幽默背后有一个重要公式:幽默 = 悲剧 + 时间,说的是遇到糟心事没关系,只要把时间线拉长,「糟心事过去了,就变得好笑了」。

很多经典的喜剧作品里都有这个公式的影子。喜剧大师卓别林的《摩登时代》上映于 20 世纪 30 年代,讲的是 20 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失业率居高不下。卓别林饰演的流水线工人成为机器生产中的螺丝钉,机械地到把人的鼻子也当成螺丝钉来拧,被误抓进监狱却发现监狱比外面还好。这部**也成为喜剧艺术的巅峰之作。

还有周星驰的《喜剧之王》里面的经典片段:主人公尹天仇跑龙套,演一位要被打死的神父,因为想加一些内心戏,设计了各种不同的死法,被当红的主演大骂并被赶出片场。这一幕就来自周星驰早年跑龙套的亲身经历。

这个公式背后的逻辑是这样的:经过时间的发酵,总有一天我们能用一种抽离、调侃的眼光重新看待当时的困境。

当那时的困境变得不那么沉重,你再谈论的时候就能放松下来。别人听你讲得坦然,也就能放心地感受其中的优越感、压力释放、逻辑矛盾。在听者能够笑出来的时候,你也就豁达了。

所以,对于喜剧演员来说,我们遇到困难、痛苦时,首先会把它当作生活给予的礼物。哪怕当下还深陷其中,没办法拿它开玩笑,我们也一定要先把它记下来。因为,痛苦可以成为更高级的幽默素材。

比如,我的同事梁海源讲过一个买和田玉被骗的段子。他在回忆这件事的时候说,被骗当然难受,但是他同时又很开心,因为他会想,「我被骗了,但是我可以把它写成段子,这样就把它赚回来了」。

可能有朋友会担心:「可是听说,很多喜剧演员都有抑郁症,『把痛苦当礼物』真的有效吗?」

其实,每个群体都有得抑郁症的人,且比例都不算少。只是喜剧演员的工作是逗大家笑,如果得了抑郁症会更违和、更有戏剧性,大家更愿意听到这样的故事,所以传播也就更广。

当然,事实上,早在 30 多年前,心理分析学家西摩尔·费舍尔和他的兄弟罗达·费舍尔就对此进行了研究,结论和人们的担心刚好相反。

当时 40 多位著名喜剧演员和小丑参与了这项研究,做了不少测试。费舍尔兄弟惊奇地发现,喜剧演员和小丑很少会患上心理疾病,尽管专业喜剧演员的工作要承受巨大的压力,但是他们都能够把自己调整得很好。

其中有一个著名的实验使用了「罗夏墨迹测试」  [2]   的 *** ,在这个实验中,研究人员请参与的喜剧演员看模糊的墨迹,并说出看到墨迹后想到了什么。

结果发现,和平常人相比,喜剧演员更擅长把有威胁感的图案转化成有亲切感的事物再说出来。

比如,一个墨迹图案像恶狼,喜剧演员不会说「恶狼」,而是会说「肮脏的小土狼」,把它变成一个可爱的宠物形象,墨迹图一下子就有了幽默感。

这是因为喜剧演员经过长期的训练,使得他们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就会用幽默来应对那些可能带来困惑或者苦恼的事情,让自己感到快乐。

跳出困境的三个 ***

在生活中,具体有哪些 *** 是你在面对低谷时可以借鉴,帮助自己变豁达的呢?由「幽默 = 悲剧 + 时间」这个公式出发,我为你拆解出三个小 *** 供你参考。

1转变心态,给痛苦加上时间

如果我们的目光只局限在当下,那么在遇到低谷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整个世界都灰暗了。如果能用长期主义的视角,给低谷时的痛苦加上时间,你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就更容易跳出来。因为你知道现在的痛苦要加上时间的发酵,以后有一天还会变得好笑,自然就豁达了。

很多时候,旁观者清是因为加上了一定的距离。我们说过,幽默和痛苦中间也需要一定的距离。当你深陷痛苦的时候,想象站在一周、一个月甚至几年之后再回过头看,距离拉开了,就会好很多。

2切换视角,想着有一天你会把痛苦说出来

我在《脱口秀大会》第二季上,讲过我肾结石复发住医院的经历。得肾结石虽然很痛苦,但是我想着它有一天会变成段子,就好多了。

大家都知道我去年生病了,肾结石复发。我现在还记忆犹新,就是我当时去医院取片子的时候,那个医生看着我的片子,「真大!来,小张,小李,进来,看看这个结石,大不大?这就是我跟你们说的,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我在旁边都疼不行了,我说:「医生,我疼。」他说:「看看,她开始疼了!你们说这个结石威力大不大?」

当时现场的观众都笑得很开心,表演结束,于谦老师问我:「什么时候写的?」我说:「刚出院的时候写的,可能是刚出院的时候就带着一个信念,这一篇我一定要讲给我的医生听!」

你不用像脱口秀演员一样,专门把自己的痛苦编成段子说出来(当然如果你能这样做,那非常了不起)。但是,你可以有一个强烈的想法,就是有一天你会把痛苦说出来,甚至你在经历困境的当下就可以试着在心里把你正在经历的难关说出来。

这在心理学上其实是一种切换视角和心理暗示。当你用叙述者的身份讲述自己困境的时候,就是在抽离出来,重新去看你经历的事情,它能帮助你积极地面对内心的焦虑和恐惧。

举个例子,假设你在工作中遇到了困难,挫败感很强,你就可以在心里跟自己说:

现在遇到的是一件什么事,我的感受是什么样的,有哪些困难,还能改变吗。你甚至可以再往前一步,把正在经历这件事的主角换掉,如果不是你,而是另外一位你很崇拜、敬重,你认为很厉害的人,他会怎么做,如果事情无法改变了,他又会怎么办。

把这个例子换成生活中的其他问题也是一样的。在这个过程中,你就不知不觉地通过切换视角和心理暗示,帮助自己寻找到了跳出困境的 *** 。

同时你会发现,痛苦和挫折是可以被说出来、被解读的。当它变成一段可以被解读的经历时,你就更容易直面它了。

当然,有一些乐观的朋友,能像说段子一样乐呵呵地把困难说出来,这说明他在内心已经接纳了自己的低谷,能走出来了。比如在《脱口秀大会》第二季的总决赛上,我的同事王建国说了一段他东北老家朋友的故事,很让人感慨。

东北别的地方我不知道,我们老家那边得个癌症跟得感冒似的。就得个癌症,一般人都说「得癌了」。我们家那边说「得癌了,什么癌?扩散没有?还有多长时间?」都是这样的。我们那边有一个大哥,姓李,是我一个好朋友。前阵子,不是前阵子,前年了,长了个脑瘤。然后我就去问他:「我说李哥,你这个怎么样?」他说:「叫什么李哥,现在我脑子里有个瘤了,叫『瘤哥』。」

我们那边的人开玩笑,开癌症玩笑,开的最狠的,永远是那些带着癌生存的人,这个东西就是他自己的一种消解。

「消解」这个词很贴切。我们想变幽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幽默有一种巨大的吸引力和人格魅力。但是幽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魅力?你会发现,幽默的人在生活中也都是快乐和超脱的。幽默首先是「对内」的自我愉悦和消解,「对外」的魅力只是它自然地呈现。

幽默的背后,是一种不在意,你不在意很多嘲讽,不在意很多苦难,不在意很多别人在意的小事。

3用快乐恢复能量,并学会向他人求助

面对生活的不易,「笑」是能帮你渡过难关的好方式。

这不是一句安慰的话。现代脑科学已经证明,笑会 *** 人类的大脑产生内啡肽,从而感到愉悦。内啡肽是大脑神经释放的一种激素,它和大脑中的受体相互作用,还能产生止痛的效果。也就是说,笑不但能让人开心,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舒缓压力。

你看小孩子跑着跑着摔倒了,哭得特别厉害,这时候大人上去逗逗孩子,小朋友笑一会儿好像就不那么疼了,又接着去玩儿,背后也有这个原因。

所以,当你陷入情绪低谷或者面对难关的时候,可以用笑来调节自己的状态。比如,你可以看一些喜剧**、脱口秀、幽默文集,或者尝试讲一些笑话,不要让自己陷在负面的情绪里。

除此之外,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不要忘了向身边的家人、朋友求助,下定决心,从痛苦的怪圈中走出去,才有可能获得力量。

                                   

这个提问本身就有问题。中华传统文化,人们俗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家是不包含道家的。“道家之学,实为诸家之纲领。诸家皆于明一节之用,道家则总揽其全,诸家皆其用,而道家则其体”。摘自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老子的道家中华文化这棵大树的主干,“百家争鸣”的百家是道家主干上生发出来的枝叶、花朵。此其一。其二,道家仅老子一人,《道德经》一书(以原著论,也可以说是《德经》、《道经》两本书)。后世归类为道家的,比如杨朱、庄子,实际上同样属于道家主干上生发出来的枝叶、花朵。杨朱有求教老子的经历,但并未明确的师徒关系。庄子就更没有了。

一、若非要“学术方面的华山论剑”,孟子就上不了华山。

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於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彊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於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其後有驺子之属。(摘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很显然,孟子的一生,两次说王失败,被界定为“迂远而阔於事情”。就是脱离社会实际(迂远)满口空谈(阔於事情)。然后,孟子就专注于“述仲尼之意”,解读孔子是书籍来。孔子的粉丝,恐怕是孟子唯一的成就。就这,有资格上华山嘛?

二、孔子,迎合低俗、伪君子

甭拿孔子头上的那些头衔说事。不服,你九把这些头衔的来龙去脉讲清楚,估计这群蠕生们打死你的心都有。

孔子的所谓理论,一类是低俗,比如忠孝悌廉,原本就是人们以亲疏分远近、别善恶的“个人欲望”,与社会的平等互利,互帮互助等思想,背道而驰。若孔子是一官员,他的“职责”显然是先忠于皇帝,跪拜上级,履职上先照顾父母、家人、兄弟、同学、同乡、同届等等个人关系。普通老百姓显然是排在最后的。后世将儒家的亲亲之爱形容为等差之爱,正是处于这一点。

孔子的所谓理论,另一类是伪君子。孔子理论上说了一些想法,比如克己复礼等等,但实际上这只是忽悠别人,为他自己搞潜规则开道的。以周礼论,野合出生的孔子无家族、无背景,当一个奴隶才是“克己复礼”。然而,孔子用挖母坟与叔梁乞合葬的方式,攀附一个早已死了的“父亲”,事实上是为当官不择手段。彻头彻尾的伪君子。

“圣之时者”是孟子对孔子的更好评价(‘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摘自《孟子万章》)。并给了解释: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该走的时候就走,走的快快的;该待下的就待下,能待多久待多久;该隐居的时候就隐居,没有什么舍不得;该当官就当官,没有什么不好意思。

综上:圣之时者,鲁迅先生解读为摩登圣人,易中天先生解读为时髦圣人,含义是一样的。说好听点,叫很潮流;说难听点,叫墙头草。

孔子能上华山嘛?请注意,致力于“述而不作”的孔子是没有著作的,充其量只能算个编辑。编辑也能上华山,哪题主的华山论剑,是广场舞的意思嘛?

三、庄子,令人尊敬的思想家

庄子其人,衣食住行像墨家,太不讲究,甚至太清贫、太寒酸。但庄子的思想,却是遨游天际的。一部《逍遥游》,无疑是理想、信念的巅峰之作。“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李白的“飞流之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庄子的《逍遥游》面前,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天上、人间,两重境界。

庄子是睿智的。一部《庄子·胠箧》,以一伙盗贼入室盗窃的故事,形象是吐槽了儒家的“孝、悌、仁、义、忠、信、贞、廉”是人道毁弃、人为标榜。以“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结尾,充分展示“道德吹捧”恰恰是社会道德败坏的罪魁祸首。这不是臆断,也不仅仅是历史。现代社会,闯红灯曝光设置,让崇尚道德者受伤深重,让道德败坏者逍遥法外,甚至曝光成了帮道德败坏者出名、网红的推手。现实生活,再次证明了庄子的睿智。

我想,庄子是不会去华山论剑的。一则,跟这帮人论剑太掉身价,二则,品性高洁、智慧超群的庄子,根本不可能贪图华山论剑的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