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山 是谁写的?????

NBA篮球联赛08
登岳阳山 是谁写的?????
导读: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téng)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zhǔ)予(yǔ)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

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téng)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zhǔ)予(yǔ)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yǐ)。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yín)雨霏霏(fēi),连月不开,阴风怒号(háo),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qián)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qǐng),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yé)?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编辑本段]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滕子京)就重新修整岳阳楼,扩大它旧时的规模,刻唐代和现代(宋)名人的诗词文章在上面,嘱托我写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的美景,全在洞庭湖。连接远处的山,吞吐着长江的水,水势浩大,宽阔无边;早晚间的阴晴变化,气象万千。这些就是岳阳楼雄伟的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既然这样,那么北面直到(至)巫峡,南面远通潇湘水,降职远调者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集,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心情,难道没有不同吗?

像那连绵的雨下个不停,接连数日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太阳和群星隐去了光辉,大小山峰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出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阴风浊浪的声势犹如老虎怒吼,猿猴哀啼。登上这座楼,就会有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谗言,害怕讥讽的情怀,满眼望去,一片萧条的景象,感慨万千,十分悲伤。

又如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没有惊涛骇浪,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游着泳;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很浓,颜色很青。然而有的时候大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玉璧,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哪有穷尽!登上这座楼,就有心情开阔,精神愉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了的感觉,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那是快乐到了极点。

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为什么呢?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那百姓担忧;不在朝廷做官,就为那君主担忧。这样在朝廷做官也担忧,不在朝廷做官也担忧。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哎!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编辑本段]注释

选自《范文正公集》。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庆历,宋仁宗赵祯的年号。结尾“时六年”,指庆历六年(1046)

谪:古时官吏降职或远调。

守:指做州郡的长官。

巴陵:郡名,即岳州,治所在现在湖南岳阳。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就是庆历五年,1045)

越:过,及,到。

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是赞美滕子京的话)

和:和乐。

废:荒废

具:同“俱”,全,皆。

兴:兴办

乃:于是。

增:扩大。

旧制:旧时的规模

制:规模。

属:同“嘱”,嘱托。

作文:写文章。

以:用来

夫:那。

一:全

胜状:美好的景色

衔:衔接。

吞:吞纳

浩浩汤汤(shāng):水势很大的样子。汤汤:水流大而急。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涯,边。

横:广远。

际涯:边。( 际 涯 的区别: 际专指陆地边界; 涯专指水的边界)

朝晖夕阴:早晚阴晴变化。

朝:在早晨,名词做状语

阴:阴天

晖:日光。

气象:景象。

万千:千变万化。

此:这

则:就是

大观:雄伟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前人之述,指上面说的“唐贤今人诗赋”

备:完全,详尽。

矣:语气词“了”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北通巫峡:北,向北

南:向南

南极潇湘:南面直到潇水、湘水。潇水是湘水的支流,湘水流入洞庭湖。

极:尽

迁客: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

骚人: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这里指恍然矢志的诗人

会:聚集。

于:在

此:这里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得无……乎:莫非……吧

览:观赏

异:不同

若夫:像那。

霪雨:连绵的雨。

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开:放晴。

阴:阴冷。

浊:浑浊。

排空:冲向天空。

日星隐耀: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光辉。

隐耀:隐藏了光辉。

耀:光耀

岳:高大的山。

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

潜:潜藏。

行:形迹。

樯倾楫摧:桅倒下,桨折断。

樯:桅杆。

楫:桨。

倾:倒下。

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

薄:迫近。

斯:这个。

则:就。

有:产生。

去国怀乡:离开国都,怀念家乡。

去:离开。

国:国都。

忧谗畏讥:担心别人说坏话,讥讽嘲笑自己。

畏:害怕。

谗:谗言。

讥:讥讽。

萧然:凄凉的样子。

感:感慨。

极:到极点

而:顺接连词

春和:春风和煦。

景:日光。

波澜不惊:没有惊涛骇浪。

惊:起伏。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一:一片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万顷:极言其广。

沙鸥:沙洲上的鸥鸟。

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

集:鸟停息在树上。

锦鳞:美丽的鱼。鳞,代指鱼

芷:一种香草。

汀:小洲。

岸芷汀兰: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野花。

郁郁:形容草木茂盛。

而或:有时。

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

皓月千里: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

浮光跃金:波动的光闪着金色。这里描写月光照耀下的水波。

静影沉璧: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这是写无风时水中的月影。

璧:圆形的玉。

答:应和。

何极:哪有穷尽。

旷:开阔。

怡:愉快。

宠辱偕忘: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

宠:荣耀。

偕:一起,一并,一作"皆"。

临:迎着。

把酒临风:端酒当着风,就是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

把:持,执。

洋洋:高兴得意的样子。

嗟夫:唉。

尝:曾经。

求:探求。

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心:思想感情。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

或: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表委婉口气。

异:不同于。

为: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

以:因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此句为互文.

居庙堂之高:处在高高的庙堂上,意思是在朝廷上做官。下文的“进”即指“居庙堂之高”。

庙:宗庙。

堂:殿堂。

庙堂:指在朝廷。

处江湖之远: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下文的“退”,即指“处江湖之远”。

是:这样。

然则:既然如此,那么……

其必曰……乎: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先,在……之前。后,在……之后。其必:一定。

先:在……之前。

后:在……之后。

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微:没有。

斯人:这样的人。

谁与归:就是“与谁归”。

归:归依。

[编辑本段]词义现象

古今异义:

微 古义:没有 例句:微斯人

今义:细小

气象 古义:景象 例句:气象万千

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一词多义:

1以 来:属予作文以记之

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观 看:予观夫巴陵胜状

景色: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一(数字1) 1的意思:1碧万顷

全:长烟1空

4开 放晴:连月不开

打开:开我东阁门

开设,设置:旁开小窗

5则 那么:然则何时而乐耶

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6极 极点:感极而悲者矣

尽:此乐何极

7或 有时候:而或长烟一空

或许,也许:或异二者之为

8为 行为,活动:或异二者之为

做,为:全石以为底

9空 天空:浊浪排空

消散:长烟一空

10通 顺利:政通人和

通向:北通巫峡

11和 和乐:政通人和

和煦:至若春和景明

12极 尽:南极潇湘

十分:感极而悲者矣

主旨分析

写出作者豁达胸襟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的道德情操。

[编辑本段]段意总结

之一段记述作者撰写此文的缘由:应滕子京的托付而撰写。这段写岳阳楼的重修、增制。

第二段描写登上岳阳楼看到的壮阔湖景,提出一个看法。

第三段描写湖上久雨阴晦的凄凉景象以及“迁人骚客”登楼睹此的伤感心情。

第四段写湖上春光明丽的欢快景象以及“迁人骚客”登楼览之的喜悦心情。

综上所述,二至四段描写了岳阳楼的美景,抒发了作者对岳阳楼美丽景色的赞美之情

第五段直抒作者胸臆,砥砺友人同道。作者明言其人生志向、政治抱负(以“古仁人”为楷模,忧国忧民),表露其博大襟怀、坚强意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强调为人要有宽阔的胸襟和崇高的人格,以天下为己任,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激励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无私奉献。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年),即太宗端拱二年(989年)——皇佑四年(1052 年)。 范仲淹,字希文。死后谥号:文正。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吴县(今属江苏)人。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范仲淹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元昊反,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幼年丧父,对下层任命的痛苦感受较深。 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陜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卒谥文正,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统帅,也是—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成为后来王安石“熙丰变法”的前奏;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经他荐拔的一大批学者,为宋代学术鼎盛奠定了基础;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之一流人物”!千载迄今,各地有关范仲淹的遗迹始终受到人们的保护和纪念。

范仲淹喜好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

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统帅,也是—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成为后来王安石“熙宁变法”(即王安石变法)的前奏;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经他荐拔的一大批学者,为宋代学术鼎盛奠定了基础;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之一流人物”!千载迄今,各地有关范仲淹的遗迹始终受到人们的保护和纪念。

范仲淹一生的论著很多,诗,词,散文都很出色,有不少爱国忧民,反映社会现实的好作品。名篇有散文《岳阳楼记》,词《渔家傲》,诗《江上渔者》等等。

1、古今异义: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古:曾经 今:品尝 微斯人,吾谁与归 古:没有 今:微小 增其旧制 古:规律 今:制度 前人之述备矣 古:详尽 今:准备 至若春和景明 古:日光 今:景物 2、称名的代用: 文中人或物的名称往往用与之相关的名称相代替,必须了解所代的是什么。例如: “谪守巴陵郡。”用汉称(巴陵郡)代宋称(岳州)。 “迁客骚人。”用诗中之“骚”代诗。 “樯倾楫摧。”用船中之“樯”和“楫”代船。 “锦鳞游泳。”用鱼身之鳞代鱼。 3、词语的变换: 文言文在用词炼字方面常注意到避免一个词的重复使用,因为同词重出,容易使读者产生语言单调贫乏呆滞的感觉。如象《岳阳楼记》这样大量使用骈句的文章,往往有上下文用词不同而意义无异的现象。例如: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所谓意义无异,指的是大同,欣赏辨析起来还是有小异的,而上下文所用的词甚至是不容对换的。其中不但存在着辞采的辨析问题,而且还表现为文字的形象问题。例如“衔远山,吞长江。”“衔”字和“吞”字就用得十分精采,妙就在于动而不露。 这种语言现象在排偶式的铺陈中经常出现,但有时为了强调某一个意思,也会连续使用同词。如“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进亦忧,退亦忧。”了解这些,可以感受到语言的丰富多采,有助于对词义的理解,有助于对作品的欣赏。 4、特殊句式: ⑴ 状语后置: ① 例句: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于其上”介宾短语作“刻”的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于其上刻唐贤今人诗赋”。 译文:在岳阳楼上雕刻了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 ② 例句:多会于此。“于此”介宾短语作“会”的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多于此会”。 译文:大多在这里聚会。 ⑵ 定语后置: 例句: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高”是“庙堂”的定语,“远”是“江湖”的定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居高高之庙堂”“处僻远之江湖”。 译文: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处在僻远的江湖间……。 ⑶ 宾语前置: 例句:吾谁与归? “谁”是介词“与”的宾语,疑问句中常前置。正常语序应为“吾与谁归”。 译文:我和谁一道呢? 该文章转自[阿呆语文网]: http://wwwedudocom/wenba/listaspid=28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