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身边的文学踪迹中考作文10篇

奥运会06
探寻身边的文学踪迹中考作文10篇
导读: 探寻身边的文学踪迹中考作文10篇精选 文学起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更先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

探寻身边的文学踪迹中考作文10篇精选

文学起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更先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探寻身边的文学踪迹中考作文10篇精选,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探寻身边的文学踪迹中考作文1

说起国学,不少人会觉得倍感陌生,然而,我却认为:“国学就在身边”。

小时候,“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陪着童年过了一段时间,那时候,母

亲常会对我说:“农民伯伯种田不容易啊,从很早以前很多诗人就在称颂他们,现在浪费粮食,却不知道它的来之不易啊!”就这样,我之一次接触国学时,是源自母亲,国学就在身边。

稍大一些,父母将我送到市区读书,那时的我还很年少,思乡之情无时不有。

我想,李白最能体会那种心境:“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将心中那种伤悲之意描写得淋漓尽致,此次国学,源自环境,可谓:国学就在身边。

升至初中,朗诵诗文名篇多了,积累了不少名句,自然也懂得了选择,其中,喜欢过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品读过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然而,对比起这两位词人,我更喜欢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那种洒脱之意让阅读它的读者十分喜爱。然而这种洒脱之中又不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悲惋凄凉。苏轼一生并不顺利,然而他的才气与文识使我倍加佩服,他为词坛开辟“豪放派”这一领域,更是得到后人的赞颂。对苏轼的了解,还得从那次“巧遇”说起。几年前,改编苏轼原作的《念奴娇》风靡时,那种欢快的曲调让我铭记于心,从此,苏轼的气质令我难以忘怀,此“偶遇”也是源自生活,国学无处不在。

闲暇之时,拿出一本《红楼梦》来细细品读,虽然没有像对古诗词那般的热爱,然而对它还是会爱不释手。每当读到黛玉病情又加重了,心中就会有一块石头又一次悬了起来,但是看到海棠社的创立以及诸位姐妹各抒己见,将诗文诵读入人心,连平时放荡不羁的宝玉也能静下心来,黛玉一样有了笑容时,我又会为他们由衷的高兴。虽文末作者也说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但是我还是更佩服作者能写得如此入情入骨。“读一家兴亡,品一世盛衰”是我读《红楼

梦》更大感触。其实有时候觉得,能够和故事中的各位角色一起进行心里的起起落落,也是陶冶性情的极好方式。想来,国学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现在回望此“国学之旅”从年少到年长,从无知到能够感受其心境,虽还未算得上漫长,然而在阅读中也是受益匪浅,长大了不少。至少明白了国学就在身边,可以随时品读。

探寻身边的文学踪迹中考作文2

——读《手斧男孩》有感

《手斧男孩》一书是世界文坛大师、美国著名作家盖瑞·伯森的经典巨作。

“1把手斧,1个13岁少年,夺命丛林惊险生存54天,换做是你,能做到吗” 这是《手斧男孩》书开头的一句强烈的反问句。的确,如果我们任何一个人突然被丢到了荒无人烟的丛林中,是不可能生存那么多天的,但坚强的布莱恩·罗伯逊,这个十三岁小男孩可以。

《手斧男孩》一书讲述了一个名叫布莱恩·罗伯逊的小男孩,因为他父母离婚了,他天天在悲伤中度过。法官说,只有暑假,他才能和爸爸一起生活。在被允许使用“探亲权”的之一个夏天,他乘坐塞斯纳406丛林机去加拿大探望爸爸,可是途中飞行员心脏病突发而死,布莱恩极为运气地把飞机“降落”到了湖里,他在运气的帮助下,仅凭一把手斧,生火、打猎、造屋,凭着他惊人的毅力和超强的智慧独自一人走过了两个月的风风雨雨,他并没有依靠任何人,这两个月的时光,就如同一次超常时间的魔鬼训练,把他所有自立生活潜能都激发出来,布莱恩·罗伯逊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少年。

我读了这本书,不禁思考:布莱恩为什么能活下来呢因为他有过人的勇气,临危不乱,充满信心。但如果我们遇到这种事情又会怎么样会不会只是哭闹着喊救命,而在无人的困境中,哭闹屁用不顶。又如果野兽来了,又该怎么办是否任凭它们靠近而最可怕的没有食物,又该如何生存下去又冷又饿又没有火,又该怎么办这么多的问题,摆在我们这些吃肯德基、麦当劳长大的少年面前,能顺利解决问题并独立生存下来吗

我们过惯了小皇帝、小公主的生活,自己不能独立生活。如果突然有一天我们碰上了这种事,自己面对恐惧、饥饿、危险,我们可能两天也活不了。而布莱恩十三岁就自己在森林里生活了五十四天!这真是一个奇迹!我们要学习布莱恩,学会独立生存,学会自立自强,学会在身处困境的情况下用智慧利用合适的工具去创造奇迹,就像布莱恩的手斧可以将他化险为夷。所以,当我们身处困境时,也需冷静思考,勇敢迎接,而不是选择逃避, 因为即使没有手斧,但还拥有勇气!

探寻身边的文学踪迹中考作文3

若风令人缠绵,雨令人销运魂,文学则宁静而淡雅,泌人心脾。在无数回的追寻、千百次的回眸中,我终于领略了你——文学的风采。你的诱惑让我无法 *** ,你的魅力让我啧啧称叹。我爱你,文学,你是我一生的好伙伴!

小学的时候,我就认识了你。就在那次,当我捧着插图版的《少儿读唐诗》津津有味地诵读时,我之一次触摸到你的神奇。看,刘禹锡的“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的吟哦把我带到洞庭湖畔,让我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壮语又把我带到边陲之地,让我体会爱国诗人满怀的报国豪情。时而,你又带我走近李白,从“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中读出一代诗仙的飘逸洒脱,豪放不羁;时而又带我来到成都草堂,听少陵野老风雨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疾呼,感受他的赤诚之心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渐渐地,我长大了,随着时光的流逝,你的诱惑,与日俱增。我一步步地投入你博大的胸怀,让我深深感受到你那令人向往的神秘。因为你,多少次,日以西沉,却忘了吃饭,我还在捧读《西游记》,沉浸在神话世界之中;多少回,夜已深沉,却难以入眠,我为《水浒传》中的英雄们的悲惨结局而扼腕长叹。尽管妈妈常在一旁唠叨,而我却不顾一切,像一个饥渴的孩子贪婪地吮吸乳汁一般去博览文学作品。我徜徉在五彩斑斓的文学世界之中:随格列佛一起周游世界,领略小人国的神奇;随高尔基漫步在伏尔加河畔,体验俄国小市民阶层的生活;到法布尔的实验室去一起探索昆虫王国的奥秘……

如今,我已迈入初三的门槛,学习的任务日益繁重,但我始终没有离开你半步。书读多了,常有感悟。情聚心中,不吐不快。我心中的文学创作的种子也开始破土而出,茁壮成长。于是,我拿起稚嫩的笔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写到人生的追问、社会的思考,我把自已的思想和对文学的热爱一起付诸笔端。于是,便有了《带着微笑上路》、《总有属于我的季节》、《满掌都是阳光》、《成长是一首歌》等一些文章获奖或在报刊上发表。

文学的世界,博大宽广。文学的力量,震撼人心。也许今生绚烂的权势不会属于我,编织的名利不会青睐我,但我与文学终将不离不弃。

魅力四射的文学啊,是我一生挡不住的诱惑!

探寻身边的文学踪迹中考作文4

每一篇文学经典的背后,都隐藏着尘封的历史。正是这些历史,构建了中华民族之魂。

——题记

品天文,思地理,看历史,谈政治,将天地万物容其胸间,散发着中国气息,这是唐诗的传奇。它见证了一段史实,它成为了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放飞的理想之灯。历史的刻痕,在它身上得以体现;岁月的峥嵘,从它身上得以传承。

洒辉光,读山河,识岁月,知世事,把沧海桑田凝于瞳仁,律动着民族魂魄,那是宋词的神话。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他是普天之下鳏寡孤独者走出的矫健步伐。政治的凯歌,在它口中得以传唱;自然的艺术,在他手下得以展现于世人面前。

钻石人生

你号称“青莲居士”。你手中一支生花妙笔留下多少千古传奇,你为盛世奏响了一曲又一曲赞歌!你又安肯“摧眉折腰事权贵”,你用一首首经典诗词展现了什么是钻石人生。你就是李白。你的诗俊逸豪放,气势磅礴,超妙俊逸,神韵天成。

你以沉郁精练的风格走来,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为人民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你捅破了封建的黑暗,对人民寄予了深深的同情。你就是杜甫。你的沉郁之中暗含着刚烈,烈火焚烧之时,你以勇气做骨,三寸羊毫为剑,划出一道耀眼的光亮!

历史见证

经典文学是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实证。还记得儿时,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将衣服春日生机图展现出来;一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流露出了一个孩子对如海般的母爱滴水之报;一句“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凸显出了一颗滚烫的爱国之心;一句“我以我血荐轩辕”为我的心深深的打上了中国的烙印……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华大好河山的秀丽风光;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华儿女五千年来思想的积淀;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个中国人成长的过程,一个中国人人格逐步健全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被已故的历史所留下的一串串经典熏陶的过程。一篇篇的经典诗文,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就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见证,就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之所在。

民族之魂

经典文学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之所在。从李白潇洒豪放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之中,从孔子儒学思想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中,从诸葛亮“受人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之中,我们不断感受着,学习着华夏民族文学经典的神韵。从学校琅琅的读书声中,从奥运会开幕式宏大场面之中,我们不断运用华夏文学的经典,不断将其发扬光大。我们在这样的氛围中之中成长,是幸运的。我们的祖先高举火把,以经典的诗词歌赋为载体,从远古走向现代,磨铸了宽广,不屈,向上的民族之魂,这些文学圣典,成了我们民族奋斗的雕塑。而这种伟大的民族文明精神支柱,也将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生生不息的原动力,永远的传承下去,从现代走向未来。

古诗词是我们民族的根。每至春节,海外游子总是吟着“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不远万里回家过年;每年,炎黄子孙诵读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为黄帝陵捧上一抔黄土。我们的文化情牵动着亿万炎黄子孙,在我们心中已根深蒂固,不可忘怀。这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力,这种力量不为任何其他力量所摧毁。

钻石人生,历史见证,民族之魂,华夏之根,使我们的唐诗宋词等一系列文化经典历经千年仍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你走近它们,泛黄的书页便不再晦涩;当你读懂了它们,生命之树便熠熠生辉!

我们中国人,早已走出了那个闭关自守的昨天,我们中国人,正在走向世界的最前列!今天,在吸引外来文化的同时,我们也会将特有的经典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中华民族的经典,需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展示我们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展示我们震烁古今的千年历史。也唯有这样,中华的伟大复兴才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探寻身边的文学踪迹中考作文5

看到___发的这尊老子金像,我激动万分!因为我从三岁起就背诵《老子道德经》了。如今我对这本书还是情有独钟、爱不释手。

我一个小小的女孩儿,为什么喜欢洋洋五千字的道德经呢因为背经诵典,就可以“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还因为“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能登上巅峰”。老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两千五百年前,他写下了道德经。这本书是人类智慧的源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无论是什么人,都可以学习,都可以受益。连鲁迅和爱因斯坦都喜欢道德经呢!这本书里有许多经典名句,经常萦绕在我的耳边,激励我不断前进。

记得我刚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数学考试,我一看卷子,高兴得几乎跳起来!哈哈!太简单了,我准能得一百分!于是,我急急忙忙地答完,也不检查,就得意洋洋地交了卷子。还暗暗地嘲笑同学像蜗牛一样慢。第二天老师说:“大家考得很好,刘恺溪100分……”我伸着长长的脖子,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着急地盼着喊我的名字……徐嘉88分!我的心一下子跳到了嗓子眼儿,吓得目瞪口呆!我蒙了!这时,我感到老子爷爷贴着我的耳朵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我顿时明白了:要从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

从那以后,我刻苦地学好每一门功课,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三年多下来,我取得了累累硕果:我年年都被评为校、区三好学生,在学校、区、市和全国共得了四十多个奖项和证书,其中有作文全国一等和二等奖,英语青岛市金奖,DV市一等奖,钢琴市银奖并考出了八级……我打心眼儿里感谢老子爷爷!感谢《老子道德经》!是他老人家领着我,是道德经抚育着我,走过了一年又一年,使我懂得了很多很多……使我变得知书达理,心胸开阔,聪慧坚强!

我多么想天天拉着老子爷爷的手,骑着青牛,背诵着他的经典著作,和亿万个“国学热”们一直走啊走,攀啊攀,登上光辉的顶点……

探寻身边的文学踪迹中考作文6

日常生活中,时髦的 *** 用语总穿插在我们身边。从“神马都是浮云”风靡一时,再到现在的“土豪”“吊丝”等词语,渐渐大家都习以为常。

有时在网上浏览书籍,一些文章就用了大量的 *** 流行词语。我翻了几下就看不下去!作者为了让文章增加笑料,故意把一些字改成错别字,虽然同音但单个文字的意思却惹人发笑。读者们总是赞叹纷纷,说构思新颖有趣,但我觉得总太过无厘头。

我担心这样中国的文化会不会就这样慢慢扭曲了原来的意思,不再持续它传承了五千年的本质,这是对我们文明的一种亵渎。

常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人们都用它歌颂可歌可泣,至死不渝的爱情。但鲜少人知道它出于《诗经》的《战鼓》——一首歌颂战友,同生共死之情的诗。犹记当年,看《仙剑3》时,这用错的句子还让我感动得死去活来······果然,没文化真可怕。

在如今这个泡沫年代,新鲜的东西来得快,去得也快,这些东西华而不实,一朝失色,无人问津。大伙儿都扬言要走在潮流的最前端,可是前端是哪儿

纳兰容若有句词道:“新人复何故新人不如故。”人是故人好,物品是新的好,可文化呢

中国的文化,沉淀了五千年的精髓,我们不可丢弃;老祖宗给我们的文明思想,我们不可丢弃,中国历史文坛的辉煌,我们要铭记。那些浮华背后空洞苍白的 *** “文明”,那没有一点价值的东西,岂能代替!

中国的文化不可丢弃,因为那是华夏的根本。从 *** 破开混沌,女娲补天的传说,夏商周唐宋元明清的悠久历史,到今天的汉文化,丹青描摹的一笔一划,是五千年传承的表达。我们不可丢弃中华的文化,因为我们是炎黄子孙。

探寻身边的文学踪迹中考作文7

轻敲文学的大门,追溯历史的长河,文人墨客的歌咏声仍然清远,穿过古老的空间传入耳膜,心中的回响骤然与之相融,使人陶醉于诗词悠扬的意境之中。静静聆听,是如此如此美妙,让人心动······ ——题记

当暮色四合时,推开书房的大门,一灯如豆,一书如帆,将我送至诗词的门前。

且听那东临碣石的一代枭雄,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即使岁月染白了他的须发,耳畔也可听他高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不屈之音我听到那一份遒劲雄浑的意气,不禁让人击节而赞,何其壮哉!

且听那沐雨而歌的东坡居士,听窗外小雨霏霏,游春风雨,衣帽俱湿,恐扰了他出游的雅兴。他却朗声而笑,高吟道“”莫听穿林打叶声,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语惊四座,拍手叫好他摆酒设宴,眉宇间是掩饰不住的酣畅,我欣赏他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爽朗。无论什么时,仅乘己兴,为他人所扰。他的声音,何奇壮哉!

书页流转,墨香飞扬,怀着崇敬的心情,去聆听一代代的才子佳人美妙的声音,寄墨言欢。李太白邀我与明月共舞,言谈间自由洒脱,不屑权贵;白居易落泪湿青衫,悲愤诉说帝王昏庸,民不聊生;后主李煜亡国失家,虽仍著风月于词中,却哀叹故国,心思飘零;易安居士生于官宦世家,与赵诚明心心相印,无奈战火纷飞,病魔无情。倾诉出孤独女子的百般怅惘······

一个声音,一群声音,一个个时代声音。他们在词中中言尽了一生荣辱,悲欢离合,隔着千年历史纱幕,对我默默诉说······

站在诗词的门口,我用一份敬畏的心情,去聆听那些高贵灵魂的歌吟,去驻足观看隐藏在声音背后的精神之花,去收获一份灿如朝阳的理想与对崇高的追求。

被诗词艺术化的灵魂与生命,在诗词的殿堂里被永恒凝固,墨笔笙香,勾勒出清风明月的韵致;梧桐细雨,是令人心旌摇动的浓愁与长情。

我已听到诗中的笙箫,诗中的牧笛,诗中的笙歌,诗中的美妙······诗中的声音,美妙的声音,如丝雨,如飞花,浸润生活铺就我诗意的岁月。这是我心中最美的声音,激励我在学习生涯中走得坚定且富有诗意!

探寻身边的文学踪迹中考作文8

19__年,身为 *** 发明者的诺贝尔,在北欧小国瑞典设立了诺贝尔文学奖。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奖项竟会如此长久的存在。自它设立以来,它强烈地牵动着每一位酷爱文学的人的心,更牵动着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国人的心。

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竟没有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从该奖设立到现在,已经整整100年了,在这100年中,有着悠久文学历史的中国,有着璀璨文学的中国竟无一人获此殊荣,难道中国真的没有优秀的文学作品实际上,中国作家也曾多次被提名,但由于种种原因,与该奖擦肩而过。

鲁迅先生曾被瑞典历史学家斯文·赫定看好,并在192__ 年被提名,但被他谢绝了,林语堂也曾四次被提名,但都落选了。

19__年,老舍先生凭借自己卓越的文学成就获得诺贝尔提名并入围。在五位侯选人中,老舍先生高居榜首。这无疑给垂头丧气的中国人一丝鲜活的生气,老舍先生也成为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但天不随人愿,那时的老舍先生已经与世长辞,不在人世了。瑞典文学院只好把该奖授予了另一位东方作家,日本的川端康成。老舍先生的逝世又一次使中国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

不禁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中国没有人获奖为什么瑞典文学院不给中国人发奖对此,许多专家作了认真的分析,大多数专家认为中国作家未能获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语言。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这一百多个国家又有一百多种语言,每个国家的语言都各有千秋,在这一百多种语言中,中国的语言无疑是历史最悠久,更具魅力,最难懂,最复杂的。而在诺贝尔文学奖的18位评选院士中,仅在19__年出现了一位懂汉语的评选委员马悦然,在这之前,评选院士中没有一个懂汉语,而评选委员们所看到中国作家的作品,无非是那些被翻译的面目全非的译本,在这些译本中,作品本身所包含的汉语语言魅力不知被打了多少折扣。我们不妨设想一下,一个不懂得中文,更说不上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人,怎么能够充分欣赏和体会作品本身的魅力和其内涵呢

也有人认为,中国作家未获奖与作者本身有莫大的关系。现在的社会是 *** 裸的金钱关系,中国作家也非常现实,作品的经济价值比文学价值高得多。看看现在畅销的书籍,根本无法找到一部纯文学的作品,而且作品的内容空间,形式千篇一律,脏话更是层出不穷。以徐星的小说为例,在他的《无主题变奏曲》里用了21个“他妈的”,在他的《城市的故事》里,多达29个。设想,中国人如果拿这样的作品去竞选诺贝尔文学奖,我想,还未到瑞典,就已经被封杀出局了。所以说中国作家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因为诺贝尔文学奖是给那些创作出更优秀作品的人设立的,获奖作品的文学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我认为,不管中国作家在获诺贝尔道路上有多少障碍,中国作家都必须排除万难,去实现中国人的诺贝尔文学梦,了结中国人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心愿。

探寻身边的文学踪迹中考作文9

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少不了的是我们向来喜爱的文学。而文学不单单是一堆文字的堆积,文学更是一种境界。

在春节期间热播的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中年仅16岁的武艺姝获得了冠军,并赢得了“古典少女”的美誉。这样年纪轻轻的一个女孩竟对中国传统文学——诗词,如此流利通畅,令人难以置信。然而这的确是事实。但思想届的广大评论者站出来说这只是机械的背书,也有些文学者认为这只是一场记忆大比拼。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人类更好的老师。”在广大评论者看来,区区只拥有良好的记忆力就足够拿下“古典少女”的美誉,那么,他们就错了。没有对文学的热爱,没有对诗词的热爱,年仅16的武艺姝又怎么可以做到流利通畅呢

只有保持对诗词的足够热爱,才能提高一个人的古诗鉴赏能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并且对于古诗词的背诵当然有利于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甚至在国外也同样受到欢迎。

今年,同样也有一个节目热播。是由董卿主持的《朗读者》其中有一期节目中邀请了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今年已是89岁高龄了,但对于诗词翻译的热爱却丝毫未减。他敢于质疑鲁迅,梁实秋的翻译原则。自称“古今翻译之一人”他师从钱钟书,他的翻译译出了中国诗词的美妙之处,将文学的境界演绎得淋漓尽致。记得他在《朗读者》中为我们朗读了《别丢掉》,给我的印象很深的是,当时许渊冲先生落泪了,真是情到动情处自让人潸然泪下。这样有感情的译文表达出了更深一层的文学境界。

文学常常不仅仅是拿来背诵的。我们学习诗词时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去欣赏,要懂得去体会作者写这首诗或词的心情。深入其中,感受诗词的美妙之处。

那些广大评论者若是真心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就不至于说出只是记忆里的比拼这样的话了。并且可以坚定的是,背诵诗词同样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

武艺姝在诗词大会上卓越的表现,许渊冲先生在《朗读者》中深情的朗读。都给我们做了个优秀的榜样。都鼓舞着我们去爱这些文化。去弘扬去热爱。

所以说文学不仅仅是文字的叠缀,记忆力的比拼,文学更是一种境界!

探寻身边的文学踪迹中考作文10

无意间,翻出一本旧书来,捧起这本书,拍掉灰尘,显出两个古色古香,苍劲有力的字——宋词。

翻开书,泛黄的纸,带我走进一段段历史,一个个已经褪色的故事,心中莫名地涌起一阵阵热潮,那些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字,如同一朵朵墨梅,绽放在一行行,一列列,心也随之清朗起来。

易安的《声声慢》,让我看到了一位水云袖,梳发髻,纤纤巧巧的古代女子,她倚在门边,眉目流连着一缕显而易见的愁容,似愁国,似愁乡,又似等待,一地黄花,勾起女子无限愁思,天际飞鸿,撩起她回忆的面纱,不禁让她泪流满面,旋身回房,接下来就有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等名句。

再翻一页,愁绪飘然离去,却有几分五柳先生的味道,只是多了几分温馨,也多了一缕记挂,短短的40多字,写出了质朴清新的田园生活,也道出了辛弃疾对“村居”的向往,想想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连陶渊明的悠然南山,饮酒采菊都显得太过高雅,太过潇洒,也太过清高与孤独了。

笔风一转,陆游和唐婉的《钗头凤》道出了一段缠绵悱侧的爱情和无奈痛苦,因封建礼仪造成的一出悲剧,最后只能用“莫、莫、莫”和“瞒、瞒、瞒”而结尾。

再翻出一页,被称作“千古绝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博大胸怀差点把我淹没了,而耳畔似乎响起了“惊涛拍岸”和士兵冲锋陷阵的声响。

字里行间,真的有一枝梅悄悄地绽放了,不仅仅有着梅花独有的脱俗清朗,还拥有一身傲然挺立的美丽,这就是萧泰来心中的梅花,一株在角落中在寒风中寂寞地唱歌的梅,然后留下一阵清香,一株嫩黄,还有一身正气。

“少年不识愁滋味”这句话犹如经过沧海桑田的洗礼,岁月无情的刻划,首次见到它是在作文书上,心里有些忤逆,有些疑惑,还有那莫名其妙的思绪万千一并涌上心头,也许是“只缘身在此山中”,今日得见真面目,心中那份忤逆的冲动释下了,我们都处于“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花季,现在对比《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有几分苦涩,几分赞同,几分释然,也有滴滴泪落。

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如画一样展现在欧阳修眼前,隐隐约约的一阵清脆悦耳的笙歌伴着木桨轻轻划过水面的声音,让这画境又添了几分姿色。欧阳修差点迷醉在这声色俱全的西湖里,不想船移岸边,微微激起涟漪,惊起沙鸟无数,也让欧阳修清醒过来,捋了捋自己的长髯,开怀地笑了,笑声如此爽朗,仿佛它们透过《采桑子》飞到我耳边,不禁让我宛尔。

秋天的日落总是那样悲凉,秋风拂叶,沙沙的响。独上高楼,看见那落日如此凄凉,自己流离失所,无法与家人联系。范仲淹想着,嘴角扯出一抹苦涩的笑,然后喝了一大口酒,正喝着,明月升起了,在晴朗的夜空一颗流星划过,就像他滴落在酒杯中的那滴相思泪。

词香依旧,千年前的智慧不会是昙花一现,而是永恒的灿烂。

转身 转身,旭日变成落日;转身,青丝变成白发;转身,爱情变成婚姻;转身,诗歌变成散文;转身,羊群变成毛衣……转身之间,今天也被昨天所取代!转身之间,一切都已发生变化! 转身,是李太白“朝如青丝暮成雪”的短暂;转身,是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转身,是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决绝;转身,是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 他,是大自然的儿子;他,注定受不了宫廷之中的尔虞我诈,钩心斗角;他,性情耿直,洁身自好,注定不能忍受那充斥着金钱与权势的官场生活。于是,他转身!选择了归隐,选择了“息交以绝游”,他宁愿过着“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的清贫生活,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转身之后,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他被尊称为“靖节先生” 。 当鲁迅">鲁迅先生意识到中国人已经彻底麻木了,只有解放中国人的思想才能真正地解救中国人时,他选择了转身——弃医从文;当***意识到只有从敌人势力薄弱的山区进玫,才有可能获得胜利时,他选择了转身——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当杨振宁意识到国家的建设与发展需要他时,他选择了转身——放弃美国的高薪聘请,毅然回国……他们的转身,为中华历史添上了有力的一笔,为炎黄子孙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向世界显示了“中华民族”这四个字的力量! 汶川地震中,若不是 *** 战士们一次又一次的转身,也许,废墟底下的那些生命等来的只是死亡;北京奥运会中,若不是志愿者们一次又一次的转身,为外国宾客热情服务,也许,奥运会就不会如此成功;三鹿奶粉事件中,若不是检测人员一次又一次的转身,彻底清理掉那些“毒粉”,也许,会有更多的无辜的孩子患上结石。 转身,会发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48分) 转身 就像来到了一处悬崖边,你前面是万丈深渊,令人恐惧。而当你转过身,迎向你的是森林湖泊或田野草原。 那么,生活亦如此,人生亦如此。转身,一个简单而丰富的动作,让你走向更为广阔的世界。 转身,在“柳暗花明”中得“一村”。 陶潜,在富贵名利面前,悠然转身归园田,在南山下过着并不富裕但自在的生活,享受着“欲辩已忘言”的充满“真意”的生活。 支教夫妻李桂林、陆建芬,在舒适的城市生活面前,毅然转身前往环境恶劣的彝寨之中,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孤单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双手,在孩子们贫瘠的精神土地上,让希望发芽。 这是他们在人生旅途上的一次“华丽”转身,虽然,他们还在艰险的环境中熬着日子,但是,他们已成为偏远山区教育事业的一片天,已成为孩子们精神家园中的一片天。而且,孩子们更是他们心中的一片天,贫苦的日子里,孩子让他们获得了精神中的另一村。 转身,在“车到山前”时找到出路。 昆西·琼斯,这位曾经捧红了麦克尔·杰克逊等天王的音乐教父,一次梦想的转身成就了他今日的辉煌。年少的他更大的梦想就是成为黑帮头目,但在他最贫困最潦倒的时候,这个梦想越来越遥远,是钢琴声帮助他撑了下来,于是,他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梦想,他转身为自己寻到一条新的道路,他怀惴着音乐梦想,沿着出路走向成功彼岸。 奥巴马,这位美国历史上的之一位黑人总统,年少时一直为找不到自己的信仰和归属而感到痛苦迷茫,甚至一度沉迷于酒精和 *** ,试图麻痹失落的自己。但他在母亲的苦心教育下迷途知返,痛改前非,在极度沉沦的生活面前他转身为自己寻找新的出路,最终走上了成为美国之一位黑人总统的辉煌顶峰。 转身天地宽。 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说“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的确,转身一瞬,变化万千。转身,迎来的是一个新天地。(48分) 转身 十八年的时光,我已出落得亭亭玉立,而你却在逝去的时光中衰老并终将离我而去。青丝一转身变成了白发,我却也在你一转身的时光中找寻到了我曾惶恐其迟迟未至的那份母爱。 犹记得我是古筝学习报名班里年龄最小的一个,一双小手摊开,都还跨不过八个音阶,但我却是那里头坚持最长的一个,从六岁到十六岁,整整十个年头,都有你的鼓励。六岁时,在我红肿着双手寻求你安慰的时候,你漠然地望向我渴盼的眼睛,狠狠丢下一句:“今天必须把《渔舟唱晚》弹熟,否则就再多弹两个小时!”然后头也不回,毅然决然。我便在你转身后生生地流下了眼泪。却再没向你哭诉弹筝的苦和累。 可我知道,虽然你从未说起过我让你有多自豪,但每次我离开你时,我的证书总是让你到处炫耀。亲戚们说,谈到我时,你就像个话篓子,滔滔不绝。 犹记得初二那年,我的成绩已经垮到全班三十名,你让我在房里自己悔过,大骂我不知进取,随波逐流。你指着我的样子我仍然记得,你说:“人一辈子最不能战胜的是自己,你未来的路才走了多少,你就想放弃吗?”说罢,你又一次转身离去,留下我在灯光黯淡的房间里。可是后来,你帮我找家教,买教辅时,我突然发现,面容秀丽的你在柴米油盐的琐事和我的长大里逐渐老了,你开始抱怨父亲炒的菜太硬,我走路的声音太响。我知道,那是时光在追赶你,让你变老。 当我成为班上的优秀生时,你仍是严肃中不忘泼我冷水:“下次保持,不要骄傲!”然后再次留给我一个背景的角度。可我知道,爸爸说你抓着我的成绩单像个孩子一样欢呼雀跃,上蹦下跳。 当我终于慢慢明白你对我的包容和忍让时,我也迎来了人生的之一个十字路口,楼梯口的倒计时牌那么醒目,让人精神紧绷,却再也喝不退我。因为我明白,你总是在一米远的角落里注视着我,为我加油。如果我的前方有阴影,我也不再害怕,因为我的背后是你爱的阳光。 妈妈,下次转身时,我仍会站定望向你,望向我心中神圣的女神,望向我更爱的你,也望向你带给我的爱的力量。(47分) 转身 如果发现前方有阴影,那是因为背后有阳光。此时请你转身,迎接日光新的洗礼。 转身,也许是一种错过,但却因此而找到了重生的路。范蠡,越国的一代名相,利用其特有的机智与勇敢,助越王复仇雪恨、成为春秋最后一位霸主,进而演绎了春秋史上的华美篇章。有人认为,他会加官进爵,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他却在人生的巅峰之处选择转身,选择激(应为“急”)流勇退,携西子泛舟游于五湖之上,过着神仙眷侣的生活。转身,或许会错过本已到手的荣华,但却因此而摆脱官场的尔虞我诈,追寻到了心中所想的那份自在的生活。 转身,也许只是一瞬间的事,但却因此改变了一生。鲁迅,年少时,看出中国人民的体质衰弱而不能救治,自此立志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远渡重洋,出国留学,在日本,他深深地感受到学医治身,却不能疗治人们那早已麻木的心。由此,他毅然转身,放弃了国外的高学历,回国“弃医从文”。这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也是他一生辉煌的起步。《呐喊》、《彷徨》,如果没有他决然的转身,又怎能成就如此的惊世之作,又怎能于暗夜里匕首投枪般刺痛人们麻木冷漠的心灵?转身,在时间观念里,也就是一瞬间的事,但有时却是一小步与一大步之间的转变,会因此改变人的一生。 转身,也许是一次痛苦的抉择,但却因此彰显了高尚的品格。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毅然选择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虽没有了能填饱肠胃的“五斗米”,却向天地昭示了一份傲骨,一种清高的品格。转身,也是李太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官场不如意,转身罢去,吟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快意畅然,往返游于天地之间,终成绝于后世的“诗仙”。 转身,旭日会成为夕阳,但却永远蕴育着无尽的希望。 转身,那人虽在“灯火阑珊处”,但却寻到了她唯美的足迹。(45分) 转身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多么美妙的回转,引人无限遐想。在人生路上,很多时候我们转身,就会看见不一样的风景。 在黑暗中的转身会看见光明。当你处在无尽的黑暗中,茫然无助的时候,如果转身,或许会看见清晨的之一缕阳光。德国有个造纸工人因为失误生产出了一批废纸,老板辞退了他,他为此苦恼不已,整天抱怨那批该死的废纸。然而他的朋友却对他说:“你为什么不看看它们或许有个什么别的用途呢?”于是他仔细研究,发现这批纸吸水性特别好,因此,他申请了专利,给这种纸取名为“吸水纸”。他成为了大富翁。由此可见,短暂的黑暗并不是意味着光明不再,只要你肯转身,你就会发现希望的曙光。 在曲径幽回中转身能创造奇迹。当你在曲径中跌跌撞撞,头破血流甚至奄奄一息的时候,不要放弃,只要稍事休息,来个华丽的转身,东山再起。拿破仑在被反法同盟军打败后,被流放在大西洋的一个孤岛上,但他并没有因此而绝望,他重返法国,建立“百日王朝”,创造了一个神话,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迹。尽管滑铁卢之战他再次失败了,但他的这次转身却在历史上写下了厚重的一笔。所以,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也不要放弃,即使山重水复,只要你肯转身,相信前面定会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平坦大道上转身会让你清醒。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风平浪静,因为挫折与艰难总喜欢时刻跟着我们,让我们不得不提高警惕。所以,当你漫步在平坦的大道上时,千万别忘了转身,看一看这条路是否真的如它表现的那样稳固,否则,你将会得到一个苦涩的青果。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南唐后主李煜沉溺于宫廷玩乐,终导致“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只能空叹“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唐玄宗李隆基因为宠爱杨玉环,终发生“安史之乱”。由此可见,不转身清醒回视的代价是沉痛的。 在人生旅途上,在黑暗之中转身会有光明;在困顿之中转身会有奇迹;在一帆风顺时转身回视,才会让自己在未来的路上走得更远。所以,在必要的时候,在适当的时机,来个华丽的转身吧。(45分) 转身 仅仅只是那么一个转身而已,带走的又何止是思念而已,留下的又何止是一阵风而已。 ——题记 春天的一转身,是鹅黄嫩叶变成墨绿大叶;秋的一转身,又使枯黄的叶随风翩翩起舞,终将回归大地。一次转身大地沉睡,一次转身万物复苏,就在这一次次的转身中,世界开始了生命的又一个轮回。我的生命中,一次次转身后,告别了多少岁月,又告别了多少曾经。 记得那是刚进高一,坐在我旁边的同桌是个残疾,右裤腿是空荡荡的直到膝盖。他是个乐观而又热心的人,之一次在讲台上自我介绍时,面对同学惊异的眼光,他却始终微笑从容地说着。他简直是班上的清洁工,课间操时间他总忙着清扫同学们课桌下的垃圾,面对同学的感谢,他总憨厚地笑着:“好在我能做这些!”后来面临分科的时候,不知什么原因他辍学了。就这样他对我笑着转身离开了,这一转身便不知不觉地过了两年,虽然转身离开只是那么一瞬间,他却留给我一生宝贵的礼物,那便是——微笑面对人生。 那是阴暗沉寂的天气,全校师生会聚在一起,悼念大地震中逝去的鲜活的生命。远方的牵挂、安慰只好通过募捐去传递,全体师生排好队一个个走向募捐箱,尽自己所能为灾区人民分担苦难。同学们纷纷慷慨解囊,他们带着急切的心情和真心的祝愿走向募捐箱,投递自己的爱心,然后转身带着些许的安慰走下来。班上有个家庭贫困的学生,平时除了食堂几乎连小卖部的门都不进,可这次他把家里寄给买棉衣的100元都捐了。一个个匆忙的转身,一转身便带给震憾和欣慰。全世界的黑暗,也不能使一枝蜡烛失去光辉,许许多多的蜡烛暖照世界。 这是个即将来到的转身,一转身便告别我最亲密的朋友,告别同我朝夕相处,一同学习奋斗的同学、老师,更是告别我的母校和我十二载的学习生活。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只想就在我转身之后,像他们那样留下的不仅仅是一阵风而已。(45分)

一、活动目的:

通过此次活动,使队员学习了解奥林匹克精神和奥运会的有关知识,理解北京申办奥运会的艰难历程和伟大意义,共同体验申奥成功的无比欢欣和喜悦。激发队员热爱祖国的情感,引导队员积极参加各项实践活动,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北京举办2008年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做贡献。

二、活动准备:

1、发动队员从图书报刊、广播电视和 *** 上搜集、查询有关奥运会的各种资料。

2、排练主题班会中的各个内容:绘画作品展示、写给奥申委的信、小品《全家一起来环报》、诗朗诵《美丽的城市我的家》、歌曲《明天会更好》。

3、训练主题班会的两位主持人。

4、队员精心 *** 各种道具:奥运福娃、写给中国奥申委的一封信等等。

三、活动过程:

甲:一段梦想萦绕已久,

乙:一个愿望痴心不改。

甲:一片心愿你我共有,

乙:一份期待正在走来。

甲:奥林匹克呀,我的梦想,

乙:奥林匹克呀,我的期待!

甲:CHINA------奥运

乙:奥运--------CHINA

甲:新北京,新奥运,

乙:百年的奥运,百年的深情。

合:《畅想2008》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甲:难忘7月13日,那个不眠之夜。

乙:7月13日那个不眠之夜令人永生难忘!

甲:全世界的目光注视着莫斯科,

乙: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在等待。

甲: 2001年的7月13日,在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体会议上,即将决定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申办国家。会是谁呢?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爷爷手持一个信封,缓缓走来。

乙:我们的心绷紧了,奥委会委员的投票结果会怎样呢?我们拭目以待。

甲:虽然,我们听不懂萨马兰奇爷爷讲的是什么,

乙:但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Beijing"。

甲:中国人的"奥运之梦"实现了。

乙:我们赢了。

全班齐:我们赢了!我们赢了!

甲:焰火冲天,

乙: *** 似火。

甲:申奥成功,这是北京的胜利,

乙:是13亿中华儿女的胜利,

甲:是全世界炎黄子孙的胜利,

乙:更是奥林匹克精神的胜利!

甲:在这举国欢庆的时刻,我们心潮澎湃,

乙:在这万民同乐的时刻,我们 *** 满怀。

甲:我们怎能不赞美我们伟大的祖国,

乙:我们怎能不歌唱我们可爱的祖国。

让我们赋诗一首,来共同庆贺申奥成功。

甲:申奥成功不但激起了全民锻炼的热潮,还掀起了大家了解奥运知识的热潮。

请欣赏我班奥运小画家给我们带来的奥运吉祥物:

甲:盼奥运,北京人心里浪涛涌,

乙:盼奥运,中国人心里真激动。

甲:盼奥运,神州大地处处春,

乙:盼奥运,全球华夏子孙美梦成真。

甲:如今,我们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乙:我们将把激动、喜悦、感激、自豪告诉中国奥申委。

甲:请班长宣读给中国奥申委的一封信。

乙:是啊,时光飞逝,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天。

甲:为把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奥运史上最精彩的一次盛会,我们准备作些什么呢?

乙:开动我们的大脑,发挥我们的才智,为奥运会添彩。

甲:请欣赏小品《全家一起来环保》

主持人甲:是的,世界给了北京一个机会,给了中国人一个机会,我们要用自己的努力,还世界一个惊喜。

主持人乙:当前,同学们课下常常会谈到2年后的自己,如何为北京奥运会出力。可以感受到同学们心中对2008年充满了期待与憧憬,同时,也在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做着充分的准备。两年后的北京,将会变成一个美丽的城市。

主持人乙:请听诗朗诵《美丽的城市我的家》

甲:当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时候,

乙:当我们亲眼目睹奥林匹克圣火在神州大地迸发光芒的时候,

甲:当五环旗高高飘扬在长城脚下的时候,

乙:当世界各国好手云集在中国同场竞技的时候。

甲:我们可以自豪地大声说:

合:奥运,有我一份。

甲:我们带着期待,带着憧憬,奔向2008,奔向我们的梦想。

乙:2008年后的我们将会做些什么呢?

畅想2008

甲:看,他们说得多好。作为红领巾,我们应该怎么办?

乙:应该努力学习,为奥运尽一份心,添一份力。

甲:请听三句半《为奥运做贡献》

甲:北京,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一座兴盛繁荣的城市,

一座富有现代化气息的新城!

乙:北京,是你翻开了一页新的历史,

是你写了奥运的精神与光辉!

2008,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候,

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一个群振奋的时刻。

甲:奥运会,一次宏大的体育盛世,

一次展示才华的机会,

一次生气勃勃的商机。

乙:我们为你自豪,为你骄傲!相信北京的明天会更好?

请听合唱《明天会更好》 甲:下面,请班主任老师讲话。

班主任:2008,是我们衷心期待的日子;2008,是我们畅想以久的时刻;我们今天的班会是《畅想2008》那么,2008年到来的时候,你们已经是十一、二岁的少年,送给你们两句话:"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我们有梦想,有行动,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做出我们的贡献。

甲:二零零八,二十九届奥运会在北京安家。

乙:二零零八,世界流行黄皮肤、黑头发。

甲:二零零八,东方的笑容点燃天边的彩霞。

乙:二零零八,愿世纪体坛奇迹在中国描画。

合:《畅想2008》主题班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奥运会我爱你>>

主持A:雅典奥运会看了吗?

主持B:当然!

主持A:雅典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共赢得了多少金牌?

主持B:足足32枚,居金牌榜第二!

之一个节目:组合诗《奥运来到中国》

主持人A:我们不会忘记,公元2001年7月13日22时,这是所有北京人的生日,这是所有中国人的生日,这是所有世界华人的生日。B:因为这一天,奥运来到了中国!请听组合诗《奥运来到中国》

学生 A:当萨马兰奇主席以他那不再年轻的脚步缓缓走向主席台,顿时,十亿人的目光集中到一个方向,十亿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2008年举办城市是北京”。就是这句话,中国人等得望眼欲穿啊!像当年期盼解放那样。

学生B:人们从高楼、四合院、小巷,汇成一股洪流涌向了广场。所有的汽车竟忘记了前行,一起鸣响了喇叭,向苍天致谢。所有的手机、呼机响起来了,千言万言语化作了一句话——“我们赢了!”酒吧的酒统统洒向了天空,每一个人身上不知是泪还是酒。让它流吧,尽情地流吧,流去八年的怨……

学生C:花店的小老板免费送上了鲜花;冷饮店有人在呐喊:“今天不要钱!”无数面小国旗在人们手中挥着、舞着,还有叔叔们脱下的衣衫。

学生D: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久久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不肯离开。他看不见啊,可他说:“我的心能听得见!”一位半身瘫痪的妇女执意推开女儿的搀扶,要独自走三步;一位红军老战士来到天安门广场:“这样的场景我只见过三次,之一次是红一、二方面军会师陕北,第二次是49年开国大典,这是第三次……”

学生E:中国人郁积了八年的爱和恨都在瞬间爆发出来。不甘寂寞的中国人在相互打着赌,但赌博注只有一个——北京。这不是国人的神机妙算,那是一个民族的自信啊!一位摄影记者眼睛模糊了,可他依然在拍,因为他心里晓得无论拍下什么,都是欢乐的笑脸。

学生F:中国人的记忆力并不差,数年前申办失利举国情动的情景,如今历历在目,滴滴在心……伤痕是抹不去的,但哪怕有一千次跌倒,炎黄儿女还会有一千零一次的跃起。今天,我们终于将昨日“老伤”化作了浓浓的祝福。

学生G:今天的中国人还并不富足,依然有一些大叔大婶为下岗求职而奔波;贫困山区的孩子还未能迈进学堂;军嫂们还常常在十五的晚上,吟唱着属于自己的“十五的月亮”,但一个共同的目标,聚合起了巨大的力量,那就是祝愿中国迅速富强。

学生H:香港回家了,澳门回家了,如今,有百年历史的奥运也来到了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奥运土壤,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人是奥运最忠诚的儿子……

学生I:倘若苍天有灵,毛主席会再次走向天安门城楼,对他挚爱的人民庄严地宣布:中国人民第二次站起来了!倘若苍天有灵,邓爷爷会再次亲临改革开放的前沿,用川音论证他当年提出的英明!江总书记也动情了,他只讲了三句话,但都是用了更高的声贝。

主持人:越是来之不易的东西,越会倍加珍惜。世界给中国一个机遇,中国将还世界一个惊奇。当历史敲响2008年的最后钟声,共和国将增长四岁,我们每个人将成长四岁。那时,北京将更加美丽。那时,中国将更加傲然挺立……

第二个节目:武术表演《奥运精神放光芒》或舞蹈(表示庆祝)

主持人:“更快、更高、更强”这句格言中充盈着奥林匹克拼搏、竞争的精神,所到之处,无不绽放出绚丽的光芒。你瞧,我们这儿也来了一位弘扬奥运精神的同学,请欣赏武术《奥运精神放光芒》。

第三个节目:相声《欢迎奥运到我家》

主持人:看了这一段出神入话、刚柔并济的武术表演以后,心中顿时汹涌起一股奋发的激流,让我们张开双臂拥抱奥运吧!请听相声《欢迎奥运到我家》。

甲:我先问你一个问题,上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是谁?

乙:哦,哦……是……是撒满火鸡。

甲:什么撒满火鸡?还肯德鸡呢!告诉你,是萨马兰奇!

乙:嘿嘿,反正外国名字,我记不住,音节也差不多呗!可是——我也要问你啦,中国的奥委会主席是谁?

甲:是……谁呀?

乙:哈哈,把你问住了吧!告诉你是,叫撒满香槟!

甲:什么?撒满香槟……我没听说过这个人呀。他是外国人,这不可能吧!要不,是少数民族,我好像也没听说过有这么个名字呀!

乙:你当然没听说过了!今年7月13日,奥委会在莫斯科开会,北京申奥成功,人民群众欢呼庆祝,你看到没有,电视镜头里,一瓶又一瓶的香槟酒打开了,甚至都没有来得及喝,就泼了人一身,这是不是“撒满香槟”呀?

甲:嗨——你说的是这个意思呀!是呀,那天晚上,北京、上海……全国各地都沸腾了,整整狂欢了一夜!听说,北京的长安街上,汽车排成了长龙,纷纷鸣着喇叭,街两旁人山人海,所有的人都互相打招呼,还有许多年轻人骑着自行车,高举国旗,大家就向他们欢呼。就连卖馄饨的小贩,也用铁勺敲着锅喊:“嘿——嘿!庆祝北京申奥成功,志馄饨不要钱喽!大家随便吃喽!”

乙:嘿,早知道,那天晚上,我就不吃晚饭啦,到大街上去吃不要钱的馄饨啦。

甲:(白他一眼)你这人,真差劲!光知道白吃白喝!现在,我再问你一个问题,2000年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得一到的前三枚金牌,各是哪三位选手获得的?

乙:(手拍额头)之一枚金牌……是陶 *** !

甲:我说你那个什么陶 *** 呀!还不如长筒袜呢,告诉你,是陶露娜!你再说第二枚金牌是谁获得的?

乙:这个……我记不太清楚了,好像是举哑铃的!

甲:什么举哑铃的呀,获得第二枚金牌的运动员叫蔡亚林!那么,获得第三枚金牌的运动员呢?

乙:这我知道,叫杨夹克!

甲:又错了!什么杨夹克呀,还不如皮夹克呢!跟你说,获得第三枚金牌的运动员是杨霞!你这个人真是不学无术!

乙:嗨,你还别光顾着讲人家,我来问你一个问题:悉尼奥运会的火炬是在哪儿点燃的?你知道吗?

甲:(挠挠脑袋)好像……好像,是在中国北京的烽火台上点燃的!

乙:NO,NO!错啦!

甲:那,那就是……在悉尼的人群中点燃的!

乙:NO,NO!又错啦!你想想,那不烧死人啦!

甲:要不然……可能是在茫茫的撒哈拉大沙漠上点燃的!

乙:你又错啦!其实,你这个人才是不学无术呢!现在,我告诉你正确答案吧,那是在水里点燃的!

甲:这怎么可能呢?水火不相容啊!

乙:这叫高科技,懂不懂?

甲:我知道,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我们也要搞一些高科技的项目!

乙:有人讲,这次奥运会申办成功,既是世界选择了中国,也是中国选择了世界,所以,我们一定要把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好!

甲:是啊,中国之一次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是1936年,那时还称作世界运动会,那时中国只能在一个运动员出国比赛,回国的路费还还是华侨资助的呢!所以,旧中国被人称为“东亚病夫”!如今,只短短几十年时间,强大的新中国已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了,我们怎能不自豪地说,中国***伟大!新中国伟大!

乙:让我们来赋诗一首,共同庆祝申奥成功!你说一句,我说一句,请你说之一句。

甲:奥运精神真伟大,

乙:申奥关系你我他。

甲:全国人民齐庆贺,

乙:欢迎奥运到我家!

合:欢迎奥运到我家!

主持人:假如对奥运知识的了解都像裕豪同学说的那样的话,我想奥运到了家门口也会逃走的。各位同学,不知你们对奥运知识了解到什么程度了,现在,就一展你们的风采吧!请听题……

1 世界乒坛皇后是谁? 邓亚萍。2 北京申奥的口号是什么? 新北京、新奥运3 雅典奥运会是谁取得了110米跨栏的冠军? 刘翔4 中国男子之一个获得奥运会金牌的运动员是谁? 许海峰。5 中国奥委会现任主席是谁? 袁伟民。6 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在何处?奥林匹亚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位于希腊首都雅典。7 奥林匹克的口号是“重要的是参与,不是胜利”

主持人:让我们轻松一下。

第四个节目:学生作品展示

主持人:瞧我们多才多艺的同学们,可没闲着,这队同学手中拿着的不正是为北京成功申奥的庆贺吗?(手抄报展示)。现在站起来的同学手中拿着的是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设计的会微与吉祥物。最后展示的是同学现场的书法作品,我们中队奋斗的目标。齐说: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第五个节目:诗朗诵《祖国万岁》

主持人:这热闹的场面使我想起运动场上的竞赛,经过汗水的苦练,激烈的拼争,才有辉煌的金牌,更新的高峰。这一切令人嘱目的成绩都离不开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只短短几十年功夫,强大的新中国已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了,我们能不为自己的祖国骄傲吗?请听诗朗诵《祖国万岁》。

祖国万岁!祖国万岁!

这发自肺腑的声音,

响彻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每一声,都是滚滚的春雷……

祖国万岁!祖国万岁!

这来自内心的赞美,

像春天的花朵一样美丽生动,

像秋天的果实一般令人陶醉……

打开诗经三百篇,打开风雅颂,

每一页都发出耀眼的光辉;

抚摸着壁画上斑驳的印痕,

眼眶里贮满自豪的泪水……

五千年春夏秋冬,季节轮回,

五千年文明铸造了一个伟大的灵魂;

中华民族要屹立要世界东方,

是雄鹰就要翱翔,是巨龙就要腾飞……

中国大地举起了改革开放的旗帜,

也举起了我们的自尊和我们的国威;

楼群像春笋在大地上拔地而起,

万里河山在春风中变得更加妩媚。

祖国万岁!祖国万岁!

祖国在呐喊中阔步前进;

祖国万岁!祖国万岁!

富强在呐喊中走向我们……

为祖国铺上锦绣吧,

我们是不起眼的纤维;

为祖国的绿树添上繁花吧,

我们是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蕾……

为祖国的明天歌唱吧,

我们是一只只快乐的杜鹃;

为祖国的喜庆增添气氛吧,

我们是飞翔的礼花五彩缤纷……

祖国万岁!祖国万岁!

这赞歌唱了一代又一代人;

它点燃了每一根神经,每一腔热血,

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奉献终身!

给你点素材,自己写吧

1、 爱迪生“读书”

—— 读书、学习要有“目标”、“志向”

伟大的科学家爱迪生,童年时被视为“低能儿”,只上过三个月学便离开了学校。十二岁那年,他当上了火车上的报童。火车每天在底特律停留几小时,他就抓紧时间到市里更大的图书馆去读书。不管刮风下雨,从不间断。当时,他随着兴致所至,任意在书海里漫游,碰到一本读一本,既没有方向,也没有目标。有一天,爱迪生正在埋头读书,一位先生走过来问:“你已读了多少书啦?”爱迪生回答:“我读了十五英尺书了”。先生听后笑道:“哪有这样计算读书的?你刚才读的那本书,和现在读的这本完全不同,你是根据什么原则选择书籍的呢?”爱迪生老老实实地回答:“我是按书架上图书的次序读的。我想把这图书馆里所有的书,一本接着一本都读完。”先生认真地说:“你的志向很远大。不过如果没有具体的目标,学习效果是不会好的。”这席话对爱迪生触动很大,成为他确立学习方向的一个转机。他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专业目标,把读书的范围逐步归拢到自然科学方面,特别注重电学和机械学。定向读书,终于使他掌握了系统而扎实的知识,成为伟大的科学发明家。

学习要有志向,目标要明确。作为正迈入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学习目标应更加明确和远大。

实践证明:学习的成功,关键在于方向正确,目标明确,朝着一个既定目标,锲而不舍地追求。而朝三暮四,见异思迁,是很难做成学问的。

2、 陶渊明“指点迷津”

—— 学习没有捷径

有位书生一心想具有渊博的知识,却又不愿下苦功夫读书,于是他就去向当时著名的诗人陶渊明请教学习的捷径,说明来意后,陶渊明把这位书生领到自己耕种的稻田边,指着稻子说:“你仔细看看稻子是不是在长高”书生看了半天,眼睛都瞅酸了也没有看出稻子的变化。陶渊明说:“那为什么春天的稻苗会变成现在尺把高的稻子呢?”

陶渊明又把这位书生领到河边的一块磨刀石旁问;“磨刀石为什么中间出现像马鞍形状的凹面呢?”书生说:“磨下去的。”陶渊明接着又问:“它可是哪一天磨成的吗?”

陶渊明说:“你是否从这两件事情上明白了学习的道理呢?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啊!”

的确,学习是没有捷径可走的。这正如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所说:“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会创造出来。”

3 、富兰克林的成才之路

—— 学习应坚定毅力和信心

在大学生生活中,时常也听到这样或那样的抱怨:怨生不逢时,怨没有个好家庭,怨过去学习基础没有打好,等等。这样的想法对吗?让我们看看伟大的物理学家富兰克林的成才经过吧。

富兰克林出生于一个手工业者的家庭,父亲做肥皂和蜡烛,母亲生了十七个子女,他是最小的一个。家庭人口众多,经济负担沉重,富兰克林上到小学三年级就被父亲拖回来做工了,剪灯芯,做蜡烛,干着苦活。后来,父亲看到他喜爱看书,就把他送到富兰克林的哥哥办的一家印刷厂当了一名印刷工。在这样的厄运面前,他并没有屈服,而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贝多芬语)。例如,他为了有书看,他和离印刷所不远的一个小书店的伙计交上了朋友,同他商妥,在书店关门前把书悄悄借走,第二天开门前把书还来,为的是绝不让老板知道。就这样,富兰克林白天上工,每天夜晚读书到深夜。

富兰克林的成才经过告诉我们:生活中给我们的启示是很多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

“请记住,环境愈艰难困苦,就愈需要坚定毅力和信心,而且懈怠的害处也就愈大”(托尔斯泰语)。

4 、“列宁的照片”

—— 学习应“专心致志”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在学习时对于外来干扰的排除有着惊人的表现。有一次,一位摄影师走进列宁的办公室,列宁正在聚精会神地看报纸。这位摄影师不慌不忙地安装好很笨重的摄影机,又咔嚓咔嚓拍了好几张照片,然后拆掉机器出门。列宁却一点也不知道。后来报纸上登了照片,列宁才惊奇地说:“他们是从哪儿弄来的照片?”

列宁是日理万机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善于摒弃一切来自外界或内心的干扰,从而可以专心致志地学习与工作。

专心致志,学有所成。成功者的奥秘正在于对学习的痴迷和专心致志地攻读。专心致志,是收到良好学习效果的最重要的内在因素。古人云:“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大学生必须培养起抗衡干扰、专心读书的本领。

5 、孔夫子学弹琴

—— 学习一定要精益求精

一次,孔子向师襄子学弹琴。

师襄子教了一首乐曲,孔子便认真练习。十天过去,师襄子说:“你学得差不多了,另学一曲吧!”孔子说: “我只学会了乐曲,但弹奏的技巧还没有掌握。”

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掌握弹奏技巧啦,可以另学乐曲了。”孔子却说:“这首乐曲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还没有体会出来!”

又过了些时候,师襄子说:“这首乐曲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你已经弹奏出来了,该学新的乐曲了。”孔子又说;“我还没有弄清这首乐曲表现的是怎样一个人呢?”

师襄子在孔子旁边坐下,仔细地听了一会高兴地说:“我从你弹奏的琴声中,仿佛看见一个人严肃地思考,他胸怀宽大,安然地遥望着北方。”孔子兴奋地说:“我想除了文王,别无他人。”师襄子惊喜道:“我的老师讲过,这首乐曲叫做《文王操》。”

这则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孔子勤于思考、肯于动脑的学习态度和严谨求精的治学精神。

6 李政道的“从画地图说起······”

—— 学习的重点是培养能力

著名美籍中国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曾于1984年5月2日访问了中国科技大学,在其与少年班的同学座谈时说过:“考试,只是考一个人的记忆力,考的是运算技巧。这不是学习的重点,学习的重点是培养能力。”

当时李教授问:“你们谁是上海来的学生?”

“我是。”一个少年大学生答。

“你对上海的马路熟悉吗?”

“差不多都熟悉。”

“那好。我再找一个从来没去过上海的同学。”

“那好。我再找一个从来没去过上海的同学。”李教授一边说,一边指着另外一个少年大学生;’’“好.比如你,没去过上海。现在我给你一张上海地图,告诉你,明天考试的内容是画上海地图,要求标出全部主要街道的名称。”然后,李教授又回头对那位上海同学说;“不过,并不告诉你。第二天,叫你们俩来画地图。你们大家说,他们俩,哪一个地图画得好一些?”

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指着那位没去过上海的同学,齐声说;“当然是他画得好一些。”

“大家说得对!”李教授很兴奋。接着说;“他虽然没去过上海,但是他可以连街道名称都标得准确无误。不过,再过一天,如果把他们俩都带到上海市中心,并且假定上海市所有的路牌都拿掉了。你们说,他们俩哪一个能从上海市中心走出来?”

同学们都笑了,答案是显然的。

李教授说:“我们搞科学研究,就是在没有路牌的地方走路。只有多走,才能熟悉。你地图虽然画得好,考试可得100分.但是你走不出去啊。所以,真正的学习是培养自己在没有’’路牌’的地方也可以走路的能力,最后能走出来。这才是学习的最本质的东西。”“真正的学习是培养自己在没有路牌的地方也能走路的能力。”这句话说得是多么精辟而又深刻啊!李教授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话告诉我们,考试成绩并不是衡量学习好坏的标志,而学习好坏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能力。

因此,我们应把学习的重点放到培养学习的各种能力上来,以适应“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对创新能力型人才的需求。

7 爱因斯坦的“独立思考”

—— 学习应把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放在首位

著名的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许多部门中都有重大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了相对论学说,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无论在科学上,还是在哲学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这位被人们称为有“超级”智慧的科学家,是如何思考问题的呢?

1922年,爱因斯坦到美国时,有许多好奇的美国人,向他提出了许多问题:

你可记得声音的速度是多少?

你如何记才能记下许多东西?

你把所有的东西都记在笔记本上,并且把它随身携带吗?

爱因斯坦回答说:“我从来不带笔记本,我常常使自己的的头脑轻松,把全部精力集中到我所要研究的问题上。至于你们问我,声音的速度是多少?现在我很难确切地回答你们,必须查一下辞典才能回答。因为我从来不记在辞典上已经印有的东西,我的记忆力是用来记忆书本上还没有的东西。”

爱因斯坦的回答,使那些美国人感到很惊奇。今天读来,也使我们受到很大启发。爱因斯坦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不但有非凡的独立思考能力,并且非常重视这种能力的培养。他在《论教育》一文中写道:“学校的教育目标应当是培养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

8 伽利略的吊灯

—— 学习应善于“思考”与“探究”

古人云:“不深思则不能造(成就)其学”。爱因斯坦也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 *** 成为科学家的。” 在学习过程中,在教材、参考书里,常有许许多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究、去发现问题,它不仅可以提高我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会给自己的学习、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发现摆的等时性原理就是一例。

有一天,伽利略去比萨教堂作礼拜。在教堂祈祷时,伽利略却被教堂顶部垂吊的油灯深深地吸引住了。原来,吊灯可能由于有风而在来回不停地摆动。他注视良久,发现灯的摆动很有节奏,尽管摆动的幅度不同,可往返的时间却大致一样。这个现象激发了他的思考,从而探究下去。

如何证明他的观察是正确的呢?他想到人的脉搏跳动是均匀的,于是他一面摸脉,一面注视灯的摆动,果然他测试到吊灯的每次摆动的时间完全相同。回到家里。他又继续作试验。他找来两根一样长的绳子,各坠上一块同样重的铅块,并请来教父帮助作实验。测试结果,虽然两条绳子摆动的起点不同,但每次摆动的时间却完全一样,并在同一时间内各自回到垂直线上。就这样,伽利略从—个偶然的生活现象中,经过思考与探索,揭示了自然界的节奏规律。它告诉我们,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有很多现象是值得我们去探索其奥秘。如果我们缺少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如果我们对所观察到的周围事物现象不去深入思考和探究,就象我们也看过类似吊灯摆动的现象而无动于衷,那么创造成功的幸福也许就会从我们身边一次又一次地悄悄溜走。

9 郑板桥的“疑”和“问”

—— 学习要“敢于疑,肯于问”

我国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据说,郑板桥十岁在扬州兴化镇私塾读书时,聪明敏捷,善于思考,勤学好问,老师很喜欢他。一年暮春时节,随老师到野外游玩,不久来到一个石桥上面。郑板桥眼尖,突然发现桥下有一具小女尸体,随喊:“老师,你看,桥下有一个死人”。老师俯身一看,果然有一具青春少女的尸体在水中漂浮,恰被一块大石挡拦,未被冲走。再一详看,那女子上穿粉红衣,下系绿色裙,头上青丝随波动,面容未变,像刚落水不久。看到此,老师痛惜万分,随赋诗一首。诗句是:“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三魂随浪转,七魄泛波涛”。板桥听老师吟完,十分恭敬地说道:“老师的诗不对吧?”老师不由一惊。根据平时对板桥的了解,这个学生说话总是有一定道理的。便和颜问道:“哪点不对?”板桥问了老师三个问题:“你如何知道这个少女是十六岁?又怎知她是被风吹落小桥的?你怎么看见她三魂七魄随波逐浪翻转的?” 问得老师无法回答,老师停了半晌才说:“依你看,该诗如何改呀?”郑板桥想了一下,便改了几个字,诗成了这样:“谁家女多娇,何故落小桥?青丝随浪转,粉面泛波涛。” 这时,老师和同学们都称赞诗改得好。他敢于疑,又肯于问,这确是求学者良好的品质。所以,郑板桥自己也说:“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纯汉尔”。

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现代大学生,应该象郑板桥那样,敢于疑、肯于问。我们应该培养自己善于敏锐地提出问题的能力,常常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是因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10 苏步青巧用“零头布”

—— 学习要善于充分利用“点滴”时间

我国著名数学家、原复旦大学名誉校长、北师大名誉教授苏步青先生在80年代已年过八旬,虽身兼数职,但仍抽出时间搞科研与著书立说。他是如何做的呢?

苏教授常在“零头布”上动脑筋。

苏老善于巧用时间,更善于提高时间的利用率。每天清晨,他起床后做健身操,阅读古诗词,然后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如果上午开会,早饭后的时间就用来阅读文件。晚上睡觉前,他还要记上几笔日记。散步、聊天的时间,有时用来构思诗作。在每周日程排满之后,苏老还能见缝插计,接待记者的来访,朋友的座谈。在他那里,时间已经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了。

苏步青教授惜时如金、严谨治学,对我们要立志成才的大学生来说,一定会是有意的启迪。

11 华罗庚的“夹生饭”

—— 学习一定要“循序渐进”

学习,一定要循序渐进。““华罗庚的夹生饭”就是两个典型的例子。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也有类似的教训。他在自学高中课程时,时常犯急躁病,一个劲地加速,结果所学的知识成了“夹生饭”。这个教训使他领悟到:片面求快不符合读书的辩证法,必须循序渐进。后来,他就宁肯比在学校里学得慢些,练习做得多些,用五、六年时间才学完了高中课程。看起来高中课程学得慢了一些,但因为学得扎实,所以给后来学习大学课程带来了方便。到清华大学没多久,他就听起了研究生的课。

古人云:“学者观书,病在只要向前,不肯退步,看愈向前,愈看得不分晓,不若退步,却看得审。”这是很有道理的,就是说,学习、读书要扎扎实实,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时还要频频回顾,以暂时的退步求得扎实的学问。

12 鲁迅的“随便翻翻”

—— 学习要“博览群书”

鲁迅先生是非常强调博览群书的,他在博览群书时有一个习惯,叫作“随便翻翻”,也就是轻松地浏览一般的报刊杂志,有时从一本书里选一篇或几篇文章读读,有时甚至只看看目录。

俗话说得好:一块石头砌不成金字塔,一根木头造不了洛阳桥。时值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专业书”的学习 *** ,已不适应于现代人才的培养了。博览群书不仅是大学生崇高的学习 *** ,而且也是知识经济、创新技术革命挑战的客观要求。

13 华罗庚的“设想阅读学习法”

—— 学习过程的“由薄到厚”与“由厚到薄”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学习经验之一,就是“设想阅读学习法”。他勉励青年们在寻求真理的长征中,要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

华罗庚是从自学开始,而后走上成才之路的。他说,应当怎样学会学习呢?我觉得,在学习书本上的每一个问题、每一章节的时候,首先应该不只看到书面上,而且应当看到书背后的东西。究竟要看到背后的什么呢?华罗庚进一步做了解释:对书本的某些原理、定律、公式,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应记住它的结论,懂得它的原理,而且还应该设想一下人家怎样想出来的,经过多少曲折,攻破多少关键,才得出这个结论的。同时还不妨进一步设想一下,如果书本上没有做出结论,我自己设身处地,应该怎样去得出这个结论。这就是说,读书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不仅要懂得结论,而且还要了解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一般人学习容易犯急躁的毛病,拿起一本书,几下子就看完了,实际上并没有读懂,应用的时候才发现吃了夹生饭,不能运用自如。学习应该向华罗庚所说的那样,多做几个设想,深追穷搜,找出书“背后”的东西。这样学习虽然慢些,但却能收到良好的实效。

华罗庚还提倡学习要有两个过程:一个是“由薄到厚”的过程,别一个就是“由厚到薄”的过程。前者指的是学习要积少成多,循序渐进,这仅仅是学习过程的之一步;如果仅停留在这个阶段,学习就不会有大的进步。重要的是第二步,即在“由薄到厚”的基础上,必须再返过来,“由厚到薄”。

那么,如何将“厚”书读“薄”呢?华罗庚的体会是:“在对书中每一个问题都经过细嚼慢咽、真正懂得之后,就需要进一步把全书各部分内容连串起来理解,加以融会贯通,从而弄清楚什么是书中的主要问题以及各个问题之间的关系。这样,我们就能抓住统帅全书的基本线索,贯穿全书的精神实质。”这就是说,必须站得高一点,对所读的书的内容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综合,把原来很厚的一本书提炼成几组公式、几个原则、几种 *** ,等等。这样一来,既高度概括总结了全书的精典内容,又便于识记本书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才学问有比较透彻地了解。

14 居里夫人的“奖章”

—— 面对荣誉与成绩:谦虚谨慎,永不满足

优秀学生,常有令人羡慕的成绩乃至种种荣誉。这种荣誉容易使人陶醉而自满自足起来,以致阻碍自己的进步。这是大学生应该引以警惕的。别林斯基说过:“一切真正的和伟大的东西,都是纯扑而谦逊的”。贝弗里奇也说过:“大多数科学家,对于更高级的形容词和手法夸张都是深恶痛绝的,伟大的人物一般都是谦虚谨慎的”。居里夫人就是这样的典范。爱因斯坦是这样评价她的:“在所有著名人物中,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荣誉所颠倒的人。”

据调查,获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在得奖后发表论文的数量,大多是明显下降的,表现出科学研究的道路走下坡路的苗头。而居里夫人则不为荣誉所惑,不因战绩而止步,不断进取,成为全世界能一生获两次诺贝尔奖的两个人中的一个。

因此,我们也应象居里夫人那样,正确地对待成绩和荣誉,谦虚谨慎,永不满足。“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鲁迅语),这正是我们大学生在学习中引以为戒的。

15 蒲松龄的对联

面对挫折与失败:有志者,事竟成

在失意、挫折乃至失败的面前,我们用什么态度去对待,这是能否改变现状、获取成功的关键。我们就拿《聊斋志异》的作者,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蒲松龄的经历来说明吧!

蒲松龄年轻时,尽管才智聪慧,学识过人,但每次参加科场考试都名落孙山,空手而归。进仕的路途走不通了,他并未灰心,而以项羽破釜沉舟,大破秦朝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雪耻的历史典故,在自己压纸用的铜条上,刻了一幅对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考场上的失意,激励了他在文学创作上奋斗不懈的决心。从此,他刻苦地学习,跋山涉水,广采民间传说,勤奋地写作,终于完成了《聊斋志异》一书。

事实上,无数成功者都是在无数挫折和失败中锻炼了勇气和胆识,吸取了经验和教训,努力于“再坚持一下”的奋斗中才获得成功的。

让我们以蒲松龄的对联作为自勉吧!

16 钱伟长教授的学习原则

人的一生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如何利用最少的学习时间把新知识学到手呢?

我国著名的学者钱伟长教授谈了他长期坚持的两条学习原则:

之一,对所有知识不要死记硬背,除了学习外语之外,什么也不要背。下课后只想一想今天讲了什么题目,一个题目分哪几个内容,每个问题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它的结论又是什么。考试前从头到尾回想一下,把次要的东西删掉,留下你认为主要的东西。

第二,在学习中学会抓全局、抓重点。学习中要懂得跨越困难,大踏步地前进,从全面来了解局部的困难是很容易解决的。

钱伟长教授说,他一辈子采用的就是这样的 *** ,坚持下来,收到了他自己满意的效果。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放下顾虑议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放下顾虑议论文1

生活如海,放下顾虑,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宽阔;

生活如山,放下顾虑,循径登山,方知山之高大;

生活如歌,放下顾虑,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

生活本身就是一场生命的耕耘,惟有放下顾虑者方能集中精力插好每一寸秧苗。人生如插秧,让我们放下顾虑,轻装上阵,为生活播种精彩!

翻开历史的画卷,看一看历史的长河,放下顾虑而为生命耕耘者如同星河中最耀眼的星辰,光彩夺目。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茫茫天宇下,那一袭带月荷锄的身影,绝对是对生命的一种向往。陶渊明无疑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勇者,毅然放下顾虑,从此不问官场事。远离了喧嚣,远离了芜杂,远离了世俗羁绊,街觞赋诗,采菊东篱。放下顾虑,陶潜成全了自己的高洁夙愿。放下顾虑,陶潜成就了东晋文学史觞的一段佳话,美名千古流芳。试问那一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五柳先生,不正是他放下顾虑,耕宇自我的人格理想的寄托吗?

历史的车轮缓缓碾过,纵观当代,放下顾虑者亦不失其色。

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时,当别人的目光在叹息生命的悲哀时,刘伟毅然放下顾虑,不再担忧身体上的残疾,不再顾忌别人怜悯的目光。少年勇敢地为梦想插上翅膀,飞向维也纳金色大厅舞台,那黑白钢琴上方飘扬着一段段轻盈的旋律,正是少年刘伟放下顾虑后努力飞翔的轨迹。刘伟放下顾虑,无畏地耕耘生命,为我们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而回首历史,漫漫黄沙掩盖了无数的灵魂,而层层尘埃下,我们依稀听到未能放下顾虑而失败者的恸哭。

乌江岸边,残阳如血,曾叱咤风云的枭雄一步步走向生命的末路,对于亭长的劝渡,项羽因未能放下顾虑而一意孤行。昔日江东父老的殷切期望成为西楚霸王心里再也无法卸下的重担。最终于四面楚歌中自刎身亡。试想当初项羽若能放下顾虑,“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也许就不再只是历史上空留的一个千古遗憾。

放下顾虑,是范仲淹写在岳阳楼上的那一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

放下顾虑,是苏轼谪居黄州之后泛游赤壁时写下放下顾虑,才能全心全意为生命而耕耘。曾子曰:“知止而有定,定而有能静。”放下顾虑,是另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放下顾虑议论文2

有的人觉得自己的一生都在错过,错过雨季,错过花期,错过很多的好运气,而这一生的错过,都觉得是自己一生的过错。无形中给了自己太重太重的负担,重的迈不开步伐,重的挺不起腰杆,最终使自己遗憾终生,悔恨不迭,回过头还会埋怨世事不公。

我们扪心自问,到底是什么让我们顾虑重重?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固步自封?到底是什么抢走了我们的快乐?到底是什么偷走了我们的洒脱?为什么我们不能珍惜所拥有的,为什么我们不能脚踏实地的生活?就只因为我们有一颗浮浮躁躁的、好高骛远的心。

每天的生活就好像我们手里抱着一个西瓜,却还想着别人手里那个美丽的甜瓜,于是就开始犹豫,我到底是拿自己这个西瓜好呢?还是不要这个西瓜去拿那个甜瓜呢?要是万一拿了那个甜瓜,甜瓜不甜,西瓜也丢了可怎么办呢?要是只拿西瓜,尝不到甜瓜的甜,心里还痒痒的慌怎么办呢?最终是甜瓜也没尝着,西瓜也放坏了,真是得不偿失。

生活本来是美好的,只是在这些不会过生活的人手里,生活才开始变得烦恼起来。不如放下顾虑,像陶渊明一样,活一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洒脱;像杜甫一样,活一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不羁;像李白一样,活一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

山有被夷为平地的时候,水有干涸蒸发的时节,树有腐朽的一天,鸟有逝去的瞬间。即便你有再多的忧虑,再多的顾虑,也改变不了这铁铮铮的事实,而你所谓的那些顾虑不过是徒添烦恼。既然有些东西、有些人注定要与你擦肩而过,那么刻意的挽留,只会心力交瘁,不如放手。

不必要时时刻刻都把想要的抓在手里,就算你紧握手心,它也还是会像流沙一样渐渐逝去,当你将紧握的手心放开,不再担心失去,你会发现,它又稳稳的聚在手中,不经意间,幸福就留下了。即便这种幸福很少、很小,但也是难能可贵的幸福。

放下烦恼的顾虑,在落泪之前转身离去;放下过往的遗憾,在心底留下最美的回忆;放下唯唯诺诺的鞭挞前行,认定方向努力向前。没有等待来的成功,没有不努力的希望。即便幸福会有休息的时间,但休息过后,你会获得更美的幸福。

日子仍需打理,生活还要继续。不管是喜怒哀乐,或慷慨悲歌,林林总总,不外这句,红楼一梦。留得下的不需留,留不下的空忧愁,日子还久,好好走。

放下顾虑议论文3

陶渊明放下顾虑,不仅得到了宁静恬淡的生活,而且得以流传千古。

生活中,我们总会有顾虑,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也许,当我们拿起勇气,放下顾虑的时候,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一块价格不菲的宝石只因有一道裂痕不那么完美。当地有着多年经验的老工匠没有放下心中的顾虑,担心宝石会变得更没有价值,他放弃了让一块带有裂痕的宝石成为两块完美宝石的机会。年轻的一个工匠站了出来,并且完美的切割出了两块宝石。

也许,年轻的工匠没有多少经验,但是他拿出了勇气,放下了顾虑,心无杂念的完成了切割。

顾虑,并不意味着是不好的,心中想的太多难免成为我们的绊脚石,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必须学会放下顾虑。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如今的房价是越来越高了,这让更多想买房的人望而却步了,他们有顾虑,担心首付之后,物价上涨是否还能像现在这样过着温饱的生活。他们的顾虑,让房价升得越高;他们的顾虑,使得他们不得不挤在一间小屋生活;他们的顾虑,让生活变得更拮据。曾经,听过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人在交房租时发现每个月的房租和每个月应还的贷款数目相差无几,于是,他付了首付买了一套房,有了属于自己的家,他更加努力的工作,还得到了老板的认可。他放下了顾虑,不仅买到了房,还在事业上获得了成就。

能够放下顾虑的人,肯定是一名勇者。这一点,陶渊明当之无愧。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放下了顾虑,甘愿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夫,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他虽然生活清贫,但很快乐。陶渊明放下顾虑,不仅得到了宁静恬淡的生活,而且得以流传千古。

如若可以,我也希望能够像陶渊明一样,品一杯茗茶,在午后 *** ……

西楚霸王——项羽,他虽然领兵杀敌毫不畏惧,但他不是个勇者。勇者,懂得何时该放下顾虑。乌江边,乌江亭长舣船而待,项羽却担心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自刎于乌江边。他放不下心中的顾虑,兵败刘邦。后人评价道“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啊,胜败乃兵家常事。如果项羽能够放下心中的顾虑,我想今天的历史恐怕要改写了。

我们在成长,在努力的实现梦想。却会不断的担心不能实现怎么办?担心什么呢?放下心中的顾虑,勇敢的为之奋斗。

放下顾虑议论文4

每当做事情的时候,我们总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顾虑:害怕失败、担心出差错、在意别人的看法等等,其实,只要放下顾虑,相信自己,勇敢去做,任何困难都能随之化解。就如同脱去外套、鞋袜后再去挑起担子在泥泞的路上行走,没有了顾虑,自然轻松完成。

放下顾虑,勇敢去做,会让不可能变成可能。缺少经验、资金、技术,年龄大等问题往往成为许多人创业的阻碍,已经四十多岁的普通工人曹德旺却没有在这些困难面前退缩,他放下常人心中的这些顾虑,勇敢去做,依靠汽车玻璃产业创造了自己的传奇。他的工厂制造的汽车前挡风玻璃行销世界,打破了外国对这一行业的垄断,也使他在短短十几年间获得数亿资产,成为中国数一数二的富豪。正是他放下了顾虑,即使年过四十,仍然勇敢去做,才铸就了这一辉煌的传奇。

放下顾虑,勇敢去做,会收获更多的成功。世界著名导演卡梅隆曾在人们的种种疑虑中勇敢去做,有了《泰坦尼克号》的成功,但在花巨资拍摄《阿凡达》时又广受争议,拍摄之初便有很多怀疑之声:投资巨大、能否获得高额票房等,卡梅隆没有受这些声音的影响,而是放下顾虑,相信自己的能力,勇敢去做,使得影片影响空前,获得巨大成功。假若他充满顾虑,太过在意各方的看法,也许就很难取得如此的成功。正是放下顾虑,勇敢去做,才成就了如今的卡梅隆。

放下顾虑,勇敢去做。否则可能会与成功失之交臂。顾虑就好像是包袱,顾虑越多,包袱也就越沉重,原本有的能力都会被压得无法发挥,更何谈超常发挥。在刚刚结束的伦敦奥运会上,有许多上届的冠军,世锦赛的冠军或曾卫冕的冠军都与金牌无缘。他们不是实力比别人弱,技术比别人差,而是心中充满能否继续得冠的顾虑,总怕输了比赛,因为有顾虑而不能放手一搏,使得他们失去了本应属于自己的金牌。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人生路上,顾虑难免。放下顾虑,勇敢去做。风雨过后是彩虹,成功就在不远的前方。

放下顾虑议论文5

放下顾虑,就等于甩掉了“包袱”,就像材料中的那个孩子,不是没有能力,脱掉外衣和鞋袜,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完成了自己本能完成的事情。漫漫人生路,你会因为害怕这或者害怕那而顾虑重重吗?勇于放下它,再长的路,在你的脚下也不再遥远;如果顾虑太多,再短的路,也会束缚住你的手脚,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放下顾虑,也就甩掉了“枷锁”。

英国的阿姆斯特朗说:“人尚能克服但却最不易改正的劣性是顾虑。”的确,顾虑是一个人成功路上的绊脚石,使得优柔寡断者徘徊不前;顾虑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毒瘤,使得缺乏自信者沮丧停滞。把时间、精力、心智浪费在顾虑上,这是我们生活中常犯的错误。患得患失会让一个人浪费掉很多时间,错过很多机会,而当我们发现时,机会已经失去,年华已经老去,而我们慢慢变得碌碌无为,最终一事无成。所以,我们要放下顾虑,向人之劣性——顾虑说“不”。

美国第35任总统肯尼迪说:“不能被顾虑阻止我们去实现希望。”比尔r26;盖茨在未完成学业时就创办了自己的微软公司,并最终成为世界首富。有记者采访他:“您当时就不怕创业失败吗?”他说:“我从来未有过任何顾虑,而且我会把精力投入到经营微软公司上。”他的这句话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只有抛开顾虑,才能成就辉煌人生。

华罗庚说:“不要顾虑什么,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子凿能进一寸就进一寸,能进一尺就进一尺,行动起来,突破随之。”我想,这恐怕是作为一名著名的数学家的切身体会吧。他告诉我们做事不要顾虑太多,要专心致志,不顾一切地干下去,才会有所成就。

纵观历史,从破釜沉舟的项羽大败秦军,再到背水一战的韩信大破赵军,哪一个不是抛下所有的顾虑,不给自己留后路,下决心非打胜仗不可,最终如愿以偿,成为了一代王者。充满顾虑的生命就如同深困牢笼的猛兽失去了应有的威严,而放下顾虑的生命,会是秋日金黄的果实,美丽夺人。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我们将丝丝顾虑融进雨霖里,叩问我该如何面对生活里的得失。留有空白的算盘告诉我,该学会快乐,不管是得还是失,我们都该用快乐的心态去面对。甩掉顾虑,学会快乐,生活永远昂扬向上、充满 *** 。

放下顾虑,轻装上阵,成功的彼岸便会离我们更近。

放下顾虑议论文6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总会遇到形形 *** 的问题,被思想上的顾虑所牵绊,以至于裹足不前。那么不如放下顾虑,大胆去尝试,也许结果会更好。

曾有一位商人买下了一块晶莹剔透的钻石,可钻石中有道裂痕,他四处寻找切割师,可风险太大,他们不敢尝试。后来,一位老的切割师让他年轻的徒弟来切割,轻而易举地成功了。师傅因为害怕,顾虑太多,所以不敢尝试。而年轻的徒弟因不知价值所大,没有任何顾虑,所以才能成功地完成切割。生活中也是一样,必要时我们放下所顾虑的,大胆地去尝试,也许会更好。

昔日的越王勾践,国家被灭。他做了吴王的奴仆。一国之君要忍受这样的屈辱,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越王放下了心中的顾虑,忍受其辱,因为这样才会暂时保全越国,保全自己。勾践卧薪尝胆十年,最终得以洗雪前耻。因为勾践放下了心中的顾虑,才得以一举灭吴。尽管过程不乏辛苦,但他懂得放下,所以他成功了。

遥想当年,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项羽,突破垓下之围逃到乌江边上,摆渡之人请他上船,他却因为无颜见江东父老,而选择了自杀。真是糊涂的项羽啊!如果当初项羽抛弃这些顾虑,回到江东父老的身边,“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而项羽却顾虑重重,放不下自己沉重的包袱,悲情地选择了自杀,给历史上留下了莫大的遗憾。

选择放下,走向成功;怀抱顾虑,一败涂地:成败仅在一念之间。年轻人因不知道其价值大,所以才轻而易举地成功切割钻石;勾践因懂得放下,所以才换得“义士还家尽锦衣”的胜利;项王因放不下自己的顾虑,所以他乌江自刎而死。

生活往往如此,越是顾虑得多,结果越是难尽人意。但如果我们放下顾虑,大胆地去尝试,也许结果会更好。

学会放下顾虑,也许我们就会找到成功的秘诀。

放下顾虑议论文7

生活中因为太多的顾虑而错失机遇,请脱下顾虑的外套,努力追寻梦想的方向。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耳闻目睹了太多因为顾虑而失去大好机遇的人和事。有的人因为担心做得不好受到责备而不去做;有的人因为害怕无法面对失败的结果而不敢去做;有的人因为害怕前面无法预测的艰难险阻而放弃去做……以如此畏首畏尾,无所事事的方式面对生活,纵然大好的机遇摆在我们面前,也最终会眼睁睁坐失良机,一事无成。

历有多少人因为顾虑太多而在关键时刻功败垂成,止步于辉煌巅峰的最后一步。史海如烟。带给人多少教训和遗憾。

三国时期的“空城计”,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当时的情况是:司马懿的大军已兵临城下,可诸葛亮驻守的城池已是空城一座,束手待擒也许只是时间的问题,被逼无奈的诸葛亮只好但唱出“空城计”。可是魏军的统帅司马懿,面对大开的城门,寥寥可数的几个士兵,在城头镇静弹琴的诸葛亮等假象,犹豫不决。虽然儿子在旁边提醒,但最终司马懿害顾虑重重,还是选择赶快退兵。

司马懿顾虑太多,因此白白浪费了一次一举成名的良机;诸葛亮几乎被逼到绝境,却因为司马懿的失误因此峰回路转,而且创造了人间神话般的奇迹--“空城计”。

现代人每次谈及“空城计”,也许每每为司马懿错失良机而遗憾,殊不知像这样的事件在现代社会每天屡见不鲜,也许,类似可笑的事件现在正在你的身边上演。

因此,我要说,每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抉择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摒弃一切不必要的顾虑,轻装上阵,果断进行抉择,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这也是我们勇往直前最终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破釜沉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历史典故,它讲述了这样一个史实:秦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首领项羽,面对强大的秦军主力部队,立刻果断的做出决定,起义军渡河后,凿沉渡船,砸烂做饭的锅。结果一举击溃秦军主力,创造了历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无数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前进之路上,顾虑犹如肩上之水,愈行愈艰;若卸之,则愈行愉快。

因此,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艰难险阻之时,我们首先需要的是果断和自信。也只有放下一切顾虑,轻装上阵,我们才能勇往直前,到达成功的彼岸。

圆明园开放时间:7:00--19:00

圆明园景点介绍:

在海淀区的海淀镇之北,有一处占地约5300亩的园林遗址,这里林木繁茂,水泉丰沛,兼具江南和北方风光双重特色。这就是曾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遗址公园。

圆明园有万园之园的美称,它建成于清朝乾隆年间,原有亭台楼阁140多处,总面积达350万平方米。它的陆上建筑面积和故宫一样大,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

历史上的圆明园,是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万春园)组成。三园紧相毗连,通称圆明园。共占地5,200余亩(约350公顷),比颐和园的整个范围还要大出近千亩。它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余年间,所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都曾长年居住在圆明园优游享乐,并于此举行朝会,外理政事,它与紫禁城(故宫)同为当时的全国政治中心,被清帝特称为"御园"。

北京西北郊一带,具有山、泉、湖、沼之胜,历来是封建帝王及亲贵显宦缔构行宫苑园之所。至清代康熙、乾隆时期,社会经济有显著发展,国库充盈,清帝为了追求"宁神受福"的园居生活,从而在这一带兴起了空前规模的园林建设局面。

圆明园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_(即后来的雍正皇帝)的花园。在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时,园已初具规模。同年十一月,康熙皇帝曾亲临圆明园游赏。雍正皇帝于1723年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正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御以"避喧听政"。乾隆皇帝在位60年,对圆明园岁岁营构,日日修华,浚水移石,费银千万。他除了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并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绮春园。至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

圆明园:主要兴建于康熙末年和雍正朝,至雍正末年,园林风景群已遍及全园三千亩范围。乾隆年间,在园内相继又有多处增建和改建。该园的主要园林风景群,有著名的"圆明园四十景"(即正大光明、勤政亲贤、九洲清晏、缕月开云、天然图画、碧桐书院、慈云普护、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茹古涵今、长春仙馆、万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长、月地云居、鸿慈永祜、汇芳书院、日天琳字、澹泊宁静、映水兰香、水木明瑟、濂溪乐处、多稼如云、鱼跃鸢飞、北远山村、西峰秀色、四宜书屋、方壶胜境、澡身浴德、平湖秋月、蓬岛瑶台、接秀山房、别有洞天、夹境鸣琴、涵虚朗鉴、廓然大公、坐石临流、曲院风荷、洞天深处),以及紫碧山房、藻园、若帆之阁、文源阁等处。当时悬挂匾额的主要园林建筑约达600座,实为右今中外皇家园林之冠。

长春园:始建于乾隆十年(1745年)前后,于1751年正式设置管园总领时,园中路和西路各主要景群已基本建成,诸如澹怀堂、含经堂、玉玲珑馆、思永斋、海岳开襟、得全阁、流香渚、法慧寺、宝相寺、爱山楼、转湘帆、丛芳榭等。其后又相继建成茜园和小有天园。而该园东部诸景(映清斋、如园、鉴园、狮子林),是乾隆三十一年至三十七年大规模增建的,包括西洋楼景区,长春园共占地一干亩。悬挂匾额的园林建筑约为200座。

绮春园:早先原是恰亲王允祥的赐邸,约于康熙末年始建,后曾改赐大学士傅恒,至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正式归入御园,定名绮春园。那时的范围尚不包括其西北部。嘉庆四年和十六年,该园的西部又先后并进来两处赐园,一是成亲王永_的西爽村,一是庄敬和硕公主的含晖园,经大规模修缮和改建、增建之后,该园始具千亩规模,成为清帝园居的主要园林之一。至此,圆明三园处于全盛时期。嘉庆先有"绮春园三十景"诗,后又陆续新成20多景,当时比较著名的园林景群有敷春堂、清夏斋、涵秋馆、生冬室、四宜书屋、春泽斋、凤麟洲、蔚藻堂、中和堂、碧享、竹林院、喜雨山房、烟雨楼、含晖楼、澄心堂、畅和堂、湛清轩、招凉榭、凌虚亭等近30处。悬挂匾额的园林建筑有百余座。绮春园宫门,建成于嘉庆十四年(1809年),因它比圆明园大宫门和长春园二宫门晚建半个多世纪,亦称"新宫门",一直沿用至今。自道光初年起,该园东路的敷春堂一带经改建后,作为奉养皇太后的地方;但园西路诸景,仍一直是道光、咸丰皇帝的园居范围。该园1860年被毁后,在同治年间试图重修时,改称万春园。

圆明园是人工创造的一处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大型园林。平地叠山理水,精制园林建筑,广植树木花卉。以断续的山丘、曲折的水面及亭台、曲廊、洲岛、桥堤等,将广阔的空间分割成大小百余处山水环抱、意趣各不相同的风景群。园内水面约占三园总面积的十分之四,在平地上人工开凿大中小水面,由回环萦流的河道串联为一个完整的河湖水系。园内又缀叠有大大小小的土山250座,与水系相结合,水随山转,山因水活,构成了山复水转、层层叠叠的园林空间。使整个园林宛如江南水乡般的烟水迷离,真可谓:虽由人做,宛自天开。

圆明园的园林造景多以水为主题,因水成趣,其中不少是直接吸取江南著名水景的意趣。圆明园后湖景区,环绕后湖构筑九个小岛,是全国疆域《禹贡》"九洲"之象征。各个岛上建置的小园或风景群,既各有特色,又彼此相借成景。北岸的上下天光,颇有登岳阳楼一览洞庭湖之胜概,"垂虹驾湖,婉蜒百尺,修栏夹翼,中为广亭。纹倒影,_漾楣槛间,凌空俯瞰,一碧万顷"。西岸的坦坦荡荡,酷似杭州玉泉观鱼,俗称金鱼池"凿池为鱼乐国,池周舍下,锦鳞数千头。"圆明园西部的万方安和,房屋建于湖中,形作_字,冬暖夏凉,遥望彼岸奇花缬若绮绣。雍正皇帝喜欢在此居住。圆明园北部的水木明瑟,用泰西(西泽)水法引水入室,转动风扇,"林瑟瑟,水冷冷,溪风群籁动,山鸟一声鸣。"乾隆皇帝喜欢在此消暑。长春园西湖中的海岳开襟,在白玉石圆形巨台上建有三层殿宇,远远望去好似海市蜃楼一般。

福海之中的蓬岛瑶台,取材于神话中的蓬莱仙岛,原名蓬莱洲。相传,秦始皇曾派遣一个名叫徐福的人,率领干余名童男童女,出海东渡,去替他寻仙境、求仙药,以企长生不老。这当然只能是"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而雍正皇帝则让工匠在圆明园的东湖之中用磷峋巨石堆砌成大小三岛,象征传说中的篷莱、瀛洲、方丈"三仙山",岛上建有殿阁享台,"望之若金堂五所。玉楼十二",并按"徐福海中求"的寓意,把东湖命名为"福海"。在福海四岸另外还建有十多处园林佳景。福海,东西、南北各宽五、六百米,加上四周小水域,共约35公顷,相当于北海公园的水面。这里水面开阔,景色秀丽,每于端午佳节,在此举行大型龙舟竞渡活动。七月十五日夜,清帝于此观赏河灯。冬日结冰后,皇帝乘坐冰床在福海赏游。福海实际上是圆明园的水上娱乐中心。

圆明园还有个显著特点,就是大量仿建了全国各地特别是江南的许多名园胜景。乾隆皇帝弘历曾经六次南巡江浙,多次西巡五台,东巡岱岳,巡游热河、盛京(即沈阳)和盘山等地。每至一地,凡他所中意的名山胜水、名园胜景,就让随行画师摹绘成图,回京后在园内仿建。据不完全统计,圆明园的园林风景,有直接摹本的不下四五十处。杭州西湖十景,连名称也一字不改地在园内全部仿建。正所谓: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

乾隆皇帝南巡之后,在圆明园先后仿建有四处江南名园。其中之一即福海西北的安澜园。乾隆二十七年南巡时,曾以海宁的陈氏隅园作为行馆,并赐名"安澜园"。弘历很喜欢该园结构佳妙,回京后就在圆明园四宜书屋左右,仿其位置进行改建和增建。园成之后,也题名叫"安澜园",当时仿建的另外三处名园,都在长春园内。一处是乾隆二十三年,在思永斋东院,仿照杭州西湖汪氏园而建的小有天园;一处是乾隆三十二年,仿照江宁(即南京)瞻园而建的如园;一处是乾隆三十七年,仿照苏州著名园林而建的狮子林。如园和狮子林,都分别有16个以上风景点。圆明园的西峰秀色,是雍正、乾隆二帝每于七月初七,设七夕巧筵的地方。这里可远借西山景色,河西岸有一组叠山,松峦峻峙,山涧之中瀑布飞流急下。在此近观仰视有如庐山的峻峙气势,取名叫"小匡庐"。坐石临流,仿自绍兴会稽山阴的兰亭。建于雍正朝,俗称流杯亭。东晋王羲之等文人雅士,曾于永和九年三月三(即上巳日),会于会稽兰亭,曲水流觞,赋诗修楔(祭祀活动),被传为佳话。圆明园的这座兰亭,在仄涧中,奇石峭列,激波分注,建有三开间的重檐敞亭。乾隆四十四年,收集到历代书法名家"兰亭序"帖6件,再加上大学士于敏中和弘历自己的手迹,合为"兰亭八柱册"。乾隆皇帝让把此亭改建为八方,并换成石柱,每柱刻一帖,这就是著名的圆明园兰亭八柱。廓然大公,后来也总称双鹤斋,仿无锡惠山的寄畅园而建。这一景的北半部,是乾隆中叶,仿照盘山静寄山庄的云林石室的山石,叠石而成的。嘉庆诗赞"双鹤斋":结构年深仿惠山,名园寄畅境幽闲。曲蹊峭茜松尤茂,小洞崎岖石不顽。人们知道颐和园的谐趣园,是仿惠山寄畅园建的,其实,当时在圆明园也仿建有寄畅园。只是两次仿建意境各有千秋。武陵春色,摹写的是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艺术意境。建自康熙末年,雍正朝时叫桃花坞,曾是弘历读书的地方,书室叫"乐善堂"。此景,号称有山桃万株。苏州阊门内旧有一处桃花坞,相传是唐伯虎的故居。圆明园的桃花坞,虽然袭用其名,但桃花之盛远不是吴下所能相比。

圆明三园共有一百余处园中园和风景建筑群,即通常所说的一百景。集殿堂、楼阁、亭台、轩榭、馆斋、廊庑等各种园林建筑,共约16万平方米。比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还多一万平方米。园内的建筑物,既吸取了历代宫殿式建筑的优点,又在平面配置、外观造形、群体组合诸多方面突破了官式规范的束缚,广征博采,形式多样。创造出许多在我国南方和北方都极为罕见的建筑形式,如字轩、眉月轩、田字殿、还有扇面形、弓面形、圆镜形、工字形、山字形、十字形、方胜形、书卷形等等。加之在园林布局上,因景随势,千姿百态;园中各景又环环相套,层层进深,形成了丰富多采、自然和谐的整体美。法国传教士王致诚,曾有一段形象的描述,他说:圆明园的建筑,形式变化较多,而且参差不齐,不落窠臼。它的每一座小的宫殿,都仿佛是按照奇特的模型制成的,像是随意安排的,没有一座与其他一座雷同。一切都如此饶有兴趣,人们不能在一览之下,就领略这幅景色,必须一点一点地仔细研究它。

圆明园的寺庙园林,也是反映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侧面。安佑宫(鸿慈永祜),是按照景山寿皇殿的旧例建造的。用来祭奉康熙、雍正皇帝"神御",是园内的皇家祖祠。宫为九间,正脊重檐歇山,以**琉璃瓦覆顶,是园内体量更大的一个建筑物。周围有乔松偃盖,中轴线南端有两对华表,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方壶胜境,位于福海东北海湾岸边,是按照幻想中的仙山琼阁建造的,据史料记载,这里供奉有2200多尊佛像,有30余座佛塔。这处建筑的前部底座以汉白玉砌成"山"字形,伸入水中。整个建筑体态庞大,金碧辉煌。每当清晨薄雾初起,该建筑在烟雾中时隐时现,宛如琼阁瑶台一般。这处建筑的格调和气势,是我国现存园林建筑中所少见的。舍卫城,是一座典型的佛教建筑。据说是仿照古代印度桥萨罗国都城的布局建造的,城内共有殿宇、房舍326间。康熙以来,每当皇帝、皇太后寿诞,王公大臣进奉的佛像都存放在这里。其中有纯金的、镀银的、玉雕的、铜塑的,年复一年,竟达数十万尊。圆明园遭劫掠焚毁,仅此一处所造成的损失,无论是经济价值还是文化艺术价值,都是难以用数字估量的。

清帝为了追求多方面的乐趣,在长春园北界还引进了一区欧式园林建筑,俗称"西洋楼",由谐奇趣、线法桥、万花阵、养雀笼、方外观、海晏堂、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线法山和线法墙等十余个建筑和庭园组成。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开始筹划,至二十四年(1759年)基本建成。由西方传教土郎世宁、蒋友仁、王致诚等设计指导,中国匠师建造。建筑形式是欧洲文艺复兴后期"巴洛克"风格,造园形式为"勒诺特"风格。但在造园和建筑装饰方面也吸取了我国不少传统手法。

西洋楼的主体,其实就是人工喷泉,时称"水法"。特点是数量多、气势大、构思奇恃。主要形成谐奇趣、海晏堂和大水法三处大型喷泉群,颇具殊趣。

谐奇趣:是乾隆十六年秋建成的之一座建筑,主体为三层,楼南有一大型海堂式喷水池,设有铜鹅、铜羊和西洋翻尾石鱼组成的喷泉。楼左右两侧,从曲廊伸出八角楼厅,是演奏中西音乐的地方。

海晏堂:是西洋楼更大的宫殿。主建筑正门向西,阶前有大型水池,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引有十二只兽面人身铜像(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正是我国的十二个属相),每昼夜依次辍流喷水,各一时辰(2小时),正午时刻,十二生肖一齐喷水,俗称"水力钟"。这种用十二生肖代替西方裸体雕像的精心设计,实在是洋为中用,中西结合的一件杰作。

大水法:是西洋楼最壮观的喷泉。建筑造形为石龛式,酷似门洞。下边有一大型狮子头喷水,形成七层水帘。前下方为椭圆菊花式喷水池,池中心有一只铜梅花鹿,从鹿角喷水八道;两佣有十只铜狗,从口中喷出水柱,直射鹿身,溅起层层浪花。俗称"猎狗逐鹿"。大水法的左右前方,各有一座巨大的喷水塔,塔为方形,十三层,顶端喷出水柱,塔四周有八十八根铜管于,也都一齐喷水。当年,皇帝是坐在对面的观水法,观赏这一组喷泉的,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荷兰使臣得胜等,都曾在这里"瞻仰"过水法奇观。据说这处喷泉若全部开放,有如山洪爆发,声闻里许,在近处谈话须打手势,其壮观程度可想而知。

万花阵,是仿照欧洲的迷宫而建的花园。它的主要特点是:用四尺高的字图案的雕花砖墙,分隔成若干道迷阵,因而称作"万花阵"。盛时,每当中秋之夜,清帝坐在阵中心的圆亭里,宫女们手持**彩绸扎成的莲花灯,寻径飞跑,先到者便可领到皇帝的赏物。所以也叫黄花阵或黄花灯。虽然从入口到中心亭的直径距离不过30余米,但因为此阵易进难出,容易走入死胡同,清帝坐在高处,四望莲花灯东流西奔,引为乐事。

西洋楼景区,整个占地面积不起过圆明三园总占地面积的五十分之一,只是一个很小的局部而已。但它却是我国成片仿建欧式园林的一次成功尝试。这在我国园林史上,在东西方园林交流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兴建,曾在欧洲引起强烈反响。一位目睹过它的西欧传教土赞誉西洋楼:集美景佳趣于一处,凡人们所能幻想到的、宏伟而奇特的喷泉应有尽有,其中更大者,可以与凡尔赛宫及圣克劳教堂的喷泉并驾齐驱。这位传教士的结论是:圆明园者,中国之凡尔赛宫也。

圆明园体现了我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是当时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园林。乾隆皇帝说它:"实夭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而且在世界园林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法国大文豪雨果于1861年有这样的评价:"你只管去想像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夏宫(指圆明园)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人们常常这样说:希腊有帕特农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东方有夏宫。""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杰作"。

圆明园,不仅以园林著称,而且也是一座皇家博物馆,收藏极为丰富,堪称文化宝库。雨果曾说:"即使把我国(法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煌的东方博物馆媲美。"园内陈设豪华精美,收藏有大量的艺术珍品。据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描述,"园中富丽辉煌之景象,非予所能描色揣称,亦非欧洲人所能想见"。"各种宝贵的珍品,均积聚于此皇家别墅,千门万户之中。"上等的紫檀雕花家具、精致的古代碎纹瓷器和珐琅质瓶盏,织金织银的锦缎、毡毯、皮货、镀金纯金的法国大钟,精美的圆明园总图,宝石嵌制的射猎图,风景人物栩栩如生的匾额,以及本国其它各种艺术精制品和欧洲的各种光怪陆离的装饰品,应有尽有。

圆明园内收藏有极为丰富的图书文物,现仅举几例。文源阁,是仿照宁波范氏天一阁而建的藏书楼,为著名的皇家北四阁之一,建成于乾隆四十年。阁中收藏乾隆钦定《四库全书》和康熙《古今图书集成》各一部。《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更大的一部综合性丛书,收书34O0余种,有近8万卷,36000余册。体现了我们国家的古代文明,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因《全书》篇帙浩瀚,当时又择其尤要者,编成《四库全书荟要》,计12000册。《荟要》共抄两部,一部贮在故宫_藻堂,另一部收藏于长春园含经堂的东厢"味腴书室"。另外,含经堂还有一外著名文轩--淳化轩,是专为收藏著名法帖《淳化阁帖》摹版而建的。《阁帖》原是北宁淳化三年(992年)摹刻的,包括王羲之、王献之乃至苍颉、夏禹、孔子等99人的书法名迹。帖分十卷,是我国的之一部大型丛帖,被誉为诸帖之祖。乾隆年间,根据《阁帖》的北宋"初拓赐本",经过精审更定之后,进行钩摹刻石。历时三载,至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春,将所摹刻的144块帖版,镶嵌于淳化轩前的24间左右回廊之中。这就是著名的《乾隆重刻淳化阁帖》。不用说圆明园劫毁时,园内收藏的《四库全书》、《全书荟要》、《古今图书集成》、《淳化阁帖》摹版等珍贵图书文物,都未能幸免于难。这从一个侧面可反映出帝国主义侵略者火烧圆明园,对人类文化所造成的巨大破坏。

当然,任何事物都不会是十全十美的。圆明园如此之大,又是由几朝皇帝陆续扩建、改建的,加上封建帝王腐朽意识的影响,无论由哪个角度看,也还是有不足的。但是,就总体而言,圆明园确实是一座非常出色的优秀园林。可以说,它集我国几千年优秀造园艺术之大成,把我国古典园林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当年,凡目睹过其盛况的人,都说它确实是好。一些西方人,对中国园林刮目相看,也正是从圆明园开始的。总之,圆明园为我们这个文明古国赢得过荣誉,曾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圆明园这座举世名园,于咸丰十年,即1860年的10月,遭到英法联军的野蛮洗劫的焚毁,成为我国近代史上的一页屈辱史。

如今的圆明园遗址公园,以遗址为主题,形成了凝固的历史与充满蓬勃生机的园林气氛相结合的独特的旅游景观,既具有重大的政治历史价值,又是一处难得的旅游胜地。圆明园被毁的悲剧,曾是中华民族屈辱的象征,圆明园的重生,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中华民族奋发图强、日益繁荣昌盛的见证。随着专项规划的出台,2006年基本建成遗址公园的目标已经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坚信一个充满绿色的圆明园必将成为绿色奥运的一颗明珠;一个基本完整的圆明园必将成为人文奥运的一个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