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有感

奥运会015
观《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有感
导读:田园牧歌式的场景“简朴、典雅、时尚”——观伦敦奥运会开幕式  第30届夏季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7月28日4点,在奥运主场馆伦敦奥林匹克公园正式开幕。有来自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首脑及204个国家和地区14000多名运动员参加这次开

田园牧歌式的场景“简朴、典雅、时尚”——观伦敦奥运会开幕式  第30届夏季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7月28日4点,在奥运主场馆伦敦奥林匹克公园正式开幕。有来自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首脑及204个国家和地区14000多名运动员参加这次开幕式,其中包括英国首相卡梅伦夫妇以及 *** 部门的大臣。今年是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她亲自参加奥运会开幕式。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表演中,一开始,首先出现的是一片绿地和山丘、英国的农民、马车等乡间景致,并且由一群儿童合唱DANNY BOY,搭配众人打鼓的鼓声,以呈现英国的田园风光,同时穿插历届奥运的精彩画面,呈现今年奥运的主题:绿色奥运。

  接着是英国的历史发展面貌,包括铁路、蒸气船等。然後,由表演群众边表演边将现场草地卷起,出现烟囱、机器等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

  首先,我们看到了英国电子乐大师欧德菲尔德,他演奏了一首圣诞歌曲,为接下来的童话主题奠定了基础。接下来的环节向NHS致敬,现场组成了英文单词GOSH,这既有赞叹的意思,同时也是伦敦著名的大奥蒙德街儿童医院的缩写。英国的国民健康保险制度建立于1944年,曾经在二战时期团结了英国人民的心。值得一提的是,参与演出的舞蹈演员均不是专业演员,他们来自英国国民健康保险制度机构,其中还有1200名来自伦敦各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他们用不太娴熟的舞姿,展示其日常工作——救死扶伤,而他们所要表现的,是英国的全民免费医疗制度。诚然,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且他们的工作又是那么的重要,不可能像北京奥运会上的那些参加表演的大学生,拿出几个月的时间来专门用于训练,所以,他们的舞姿难免存在瑕疵,但正因如此,其表演却具有无比的穿透力,因他们所表演的内容,全是其日常工作,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更何况全民免费医疗制度,那简直就是我们这些普通民众的梦想啊

  当运动员进场仪式开始的时候,窗外初升的朝阳给栉比鳞次的建筑物抹上了一层金**。在饱餐了英伦风味的开幕式表演大餐后,阳光和运动员们一同进入了我的视线,2012年伦敦奥运会正式拉开了大幕!

  开幕式总共分为三幕,历时25小时,主题分别是“绿色和愉悦”,“黑暗魔鬼的磨坊”和“迈向未来”,将向观众呈现各种地道的英伦元素:英伦的岛屿、乡村、不同时期的英国人和文化……哦,还有动物——12匹马、3头牛、70只羊和3只牧羊犬,据说这会是展现英式幽默的一种方式。这些英伦元素丰富、让人眼花缭乱但并非毫无章法。根据媒体对彩排的报道说,这些元素将被巧妙地串联起来,一起讲述英国是如何成为英国的故事。

  开幕式的音乐给人以非常大的震撼力,既有古典的优雅,又有现代的韵律,时而还有一种后现代的诙谐,令人非常赞叹。点火的方式实在是太令人惊奇了,最后由7名运动员点燃了204块铜花瓣,组成的伦敦奥运会主火炬,新颖独特,比赛结束后由204个国家和地区各自带走一块,我觉得其已经远远超过巴塞罗那的点火仪式了。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精彩纷呈,从田园风光到工业革命,再到英国本土特色的展示,开幕式一次又一次被推向 *** 。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充满了一种人文美,令人心醉,令人神往。导演采用舞台剧的模式将整个奥运会开幕式作为一部大戏呈现在观众面前,创新性非常强。整个奥运会开幕式节奏感非常紧凑,使人犹如看一部大戏一样,感到跌宕起伏。在我的印象中,开幕式有四大亮点引人关注。声——整场开幕式,音乐在很多章节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烘托表演气氛的背景音乐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光——导演博伊尔对光线的应用非常精彩,蓝色和玫瑰色的色调被反复使用,气氛被烘托得时而梦幻童真,时而复古怀旧,尤其是病床 *** 一段所营造出来的白色光氛,勾起每个人对自己童年时代的回忆。影——从之一章节的田园风情到第二章节的国家历史巡游之间,一段时长大约为5分钟的短片成为全场焦点,这段短片的视角从英格兰田园风光到伦敦的城市风情巡礼,采用之一视角的镜头。比方说在东伦敦的全景俯拍时,博伊尔特意加进了BBC从1985年开始持续至今的著名肥皂剧《东伦敦人》的主旋律,虽然画面和音符一闪而过,但是全场数万伦敦本地人都报以会心的微笑和掌声。雾——任何一个英国导演应该都对那种雾蒙蒙的画面情有独钟,博伊尔也认为首个反映英式田园生活的章节没有那丝飘渺的雨雾将大打折扣。不过第二个章节博伊尔对烟雾的使用非常到位,大多数烟雾来自于剧情之中,这些模拟出来的工业黑烟在金属重音背景音乐衬托之下,让人充分领略到工业革命时英国刚强粗犷的风气。

  文艺演出的最后,英国重量级音乐人保罗�6�1麦卡特尼将压轴登场表演,演唱伦敦奥运会会歌《WelcomeSong》。此后开幕仪式就会进入传统的程式:国家元首入场、运动员入场以及致辞、会歌、宣誓,随着英女王宣布运动会开始,主火炬点燃,奥运会正式开始。

  第30届夏季伦敦开幕式是独具英式匠心的,代表204个参赛国的204个铜花瓣聚在一起,组成伦敦奥运会主火炬!英国方面选定“农家乐”作为开幕式的主旋律可谓是煞费苦心。除了财力原因,伦敦无法复制雅典和北京,营造“田园牧歌式的场景”正是为了表达亲近自然、向往绿色的“返璞归真”。应该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标新立异”还是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给人简朴、典雅、时尚的美感,给人震撼,还有感动。

北京时间7月28日凌晨4点,备受关注的2012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将揭开神秘面纱。据艺术指导丹尼·博伊尔透露,这场盛会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英国国宝级大文豪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暴风雨》。整场表演的主题旨在呈现一片土地经历了工业革命一路发展变化的故事,并展望了未来的道路。虽然博伊尔还将在演出开始前的最后一刻才能确定其“神奇之岛”的环节,但是开幕式主要的组成基本确定。借由英国媒体披露的信息,通过我们的解读为大家观看开幕式提供更多的便利。

之一幕“绿色和愉悦”:007出场 逍遥音乐会搬上舞台

北京时间周六凌晨晚上4点(英国当地时间周五晚上9点)(而不是刚开始确定的晚上8点12分,以2012暗合2012年),开幕式将如博伊尔所期盼的,在黑幕中开始。在007系列影片中扮演“詹姆斯·邦德”的演员丹尼尔·克雷格将由直升机的绳索从天而降,随后27吨重的巨钟敲响,宣布着开幕式的正式开始。而这巨钟的创意也正是来自莎翁名作的经典名句“不必害怕,这小岛回荡着嗡鸣”。接着,英国舞台剧演员肯尼斯·布拉纳将会朗读剧作中的经典桥段。此时,一个小山连绵、泉水流淌,草地和农舍相映成趣的背景将会把人们带回到英国过去以农业为主的时期。那风景将会由真的动物组成,其中就包括了12匹马、 3头奶牛、70只绵羊和3只牧羊犬。届时,甚至还会有马拉动的耕犁的工具,辛勤的挤奶妇女、野餐的家庭、爱德华时期的村庄板球队以及庆祝着五朔节(欧洲传统民间节日)而舞蹈着的人们。舞台的一端会是格拉斯顿伯里山的娱乐活动,其顶端是一棵橡树,而它的山脚下是节日欢聚的“人潮”。另一端则是一个巨大的空间,让其中的人们欢唱庆祝逍遥音乐会(英国每年一度的古典音乐节,是世界著名的音乐节之一)。博伊尔甚至有过“人工造雨”的想法,但按照现在的天气预报看来,他的想法是完全没有必要了。这个阶段的背景音乐会包括《希望和荣耀之地(Land of Hope And Glory)》,The Jam乐队的《走向地下(Going Underground)》和Vangelis的《烈火战车(Chariots of Fire)》。

《希望和荣耀之地》是英国著名的爱国歌曲,由英国著名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于1902年创作,当时的他被英国末尔文山宏伟壮丽的景色所震撼,创作出了这首传世名作,歌词如“亲爱的希望之地,你的太阳永不落息”等歌颂英国的美好,所以一直被认为是英国爱国的象征。不仅如此,由于优美的歌词和旋律,这首歌后来也成为美国大学毕业典礼上惯用的演奏音乐(**《阿甘正传》中阿甘大学毕业时的那个场景的背景音乐就是这个),所以导演博伊尔选择这首名曲既考虑到了歌颂祖国的民族自豪感,也能够激起英国之外观众的共鸣,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The Jam乐队《Going Underground》

《走向地下》也是英国著名老牌摇滚团体The Jam的经典作品质疑,这首歌发表于1980年,一经发行便直接冲上排行版冠军的位置。除了经典的旋律,这首歌歌词所反映出英国当时的政治现状成为《走向地下》成为具有分量的更大原因,歌词隐含英国对于军队、核武器以及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政策问题,间接表达了某些民主的诉求,因而被看成是极具民主色彩的作品而流传至今。不仅如此,这首歌也有许多改编版本,被用于欧美的影视作品或者庆典当中。如在2002年的世界杯比赛当中,这首歌被改名为《走向英格兰》作为英国队的加油曲。

作曲家Vangelis为**《烈火战车》的配乐

同时,长达近21分钟的《烈火战车》也被选为之一部分的背景音乐,这首作品来自于英国同名**《烈火战车》,由希腊作曲家Vangelis创作,曽在1982年获得奥斯卡更佳原创配乐奖。在这部歌颂体育竞技精神的**当中,这段十分具有鼓舞特征的主题曲成为**振奋人心的很重要的力量。博伊尔在奥运会开幕式上选择这首作品,真是再适合不过了。

第二幕“黑暗魔鬼的磨坊”:滚石乐队XXX经典歌曲串场

“黑暗的撒旦磨坊”出自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作品《耶路撒冷》,后来人们用来比喻英国的工业革命。因此在第二幕中,整个场馆会从英国淳朴的乡村转换到工业革命时期的景象。表演者们将化身为纺织工人,矿工,钢铁厂工人还有工程师,带领观众们回到工业革命时期被誉为“世界工厂”的英国。这部分的背景音乐包括英国现代音乐剧之父列昂·巴特的《Food, Glorious Food》,滚石乐队的《Satisfaction》xxx的《Pretty Vacant》。

音乐剧《Oliver》插曲《Food, Glorious Food》

《Food, Glorious Food》是由英国现代音乐剧之父莱昂内尔·巴特(Lionel Bart)为查尔斯·狄更斯经典小说《雾都孤儿》改编的音乐剧《Oliver》而作,其中该曲音乐旋律主要讲述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人们对美食的迫切追求,从而反射社会淡淡忧郁的一面。

滚石乐队的《Satisfaction》

《Satisfaction》一曲的全称为《(I Can't Get No) Satisfaction(无法抗拒的)满足》,是英国伟大摇滚乐队滚石乐队的著名曲目,被称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500首摇滚歌曲之一,也是滚石乐队打开美国市场的首支单曲。歌词描写一种情绪上的满足感,可能正好恰合英国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物质满足。同时这首名曲也有不少翻唱版本,最著名的当属小甜甜布兰妮在其第二张专辑中的翻唱。

性手枪的《Pretty Vacant》

尽管“性手枪”(Sex Pistols)拒绝出席开幕式,让历史时刻成泡影,但并不妨碍导演把他们的经典歌曲搬上舞台。《Pretty Vacant》一曲对于性手枪来说,也相当于《Satisfaction》之于滚石乐队,这首作品完成于1977年,是朋克乐队性手枪最重要的代表作,也是英国朋克历史上的标志性歌曲,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第三幕“迈向未来”:致敬披头士 成员保罗•麦卡特尼压轴献唱

紧接着人们将继续跟着历史的脚步向前,来到战后的英国。包括大本钟在内的其他著名的伦敦地标性模型都会被搬上舞台。一支人数达12000人的表演队伍将会在观众面前浩荡走过。其中有装扮成护士的表演者和推着病床的助理员工,他们象征着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和福利国家的身份;还有象征着创新精神的表演家,音乐家,演员等;同时,表演队伍还包括了鼓手,滑板运动员,杂技演员和由志愿者打扮成的英国历史名人。表演还会展示英国多元文化的一面,以及近来的政治波动。整场表演务求向观众呈现英国战后的变化和发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向世界展示英国文化的盛宴当中,无论如何都难以绕过披头士乐队,但在这一部分当中怎么展现既能体现主题,又不突兀成了一个大问题。按照总导演博伊尔的设计,他让同时在表演队伍中行走的舞者穿上Sgt Pepper服装,这个创意来自于披头士的著名专辑《帕伯军士的孤独之心俱乐部(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这张专辑发行于1967年,曲风包含摇滚、流行甚至印度乐风,是披头士最为丰富和世界化的专辑,也被评为全球最伟大的专辑之一。这张专辑的封面也别具特点,在拥挤的人群中,披头士与他们喜欢的世界名流们拼贴在一起,如他们的所有专辑一样,成为极具辨识度和模仿性的封面之一,由成员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亲自设计而成。博伊尔选择这张专辑作为致敬披头士的亮点,无疑十分讨巧。

Frankie Goes To Hollywood组合《Relax》

《Relax》是英伦流行舞曲名团弗兰基去好莱坞(Frankie Goes To Hollywood)在1983年推出的首支单曲,尽管一开始销售惨淡,但却在1984年大热,其中更在1985年获得全英音乐奖“更佳单曲”大奖。此后,《Relax》以近二百万次的销量拿下了英国史上更好卖单曲的第7名。值得一提的是,《Relax》也是80年代更具争议的歌曲之一,因为歌曲中充满争议的露骨歌词曾被BBC电台禁播。

艾米·怀恩豪斯的《Valerie》

同样致敬的还有英国已故灵骚天后艾米• 怀恩豪斯,她于2011年7月过世,年仅27岁,仅发行过两张专辑,但却因为天赋异禀而名垂音乐史,并且以英国人的身份获得多项格莱美奖的肯定,是英国音乐的荣光所在。这次选用的歌曲《Valerie》是她更具代表性也更受欢迎的作品之一。

保罗·麦卡特尼的《Hey Jude》

《Hey Jude》这首“治愈系”作品是世界流行乐史上数一数二的歌曲,由保罗·麦卡特尼创作,是披头士更是保罗·麦卡特尼的最主要的代表作品,歌曲的创作初衷是麦卡特尼写给团员约翰·列侬之子朱利安,以安慰约翰·列侬婚姻破裂给年幼的朱利安带去的痛苦,歌词如“嘿,朱迪(朱利安的昵称),不要把全世界都扛在肩上,你应该懂得,傻瓜才会假装坚强”成为全世界乐迷的心灵慰藉。

  而对我们这些影迷来说,本届奥运会的开幕式更是一场英国**奇宴,除了视频中出现的《四个婚礼一个葬礼》、《小孩与鹰》、《猜火车》等**片段之外,这届开幕式本身就如同一部**,特别是前几个部分的田园和工业革命等内容,你会发现这些段落是有叙事关系的,甚至还能发现特写类的展示。丹尼·鲍尔也以这种方式表明了自己的**导演身份。伦敦奥运会如一扇窗,带我们了解英国;而**同样是一扇窗,镜头就是“蜻蜓”向导,大量优秀的英国导演借助这扇窗将他们心中的英国展示给世界各地的观众。通过这扇窗,我们看到了高贵的英国绅士,也看到了暴戾的足球流氓,还看到了颓废张扬的摇滚青春,看到奢华,看到粗粝,也看到疯癫,它们类型各异,风格独特,共同构成一个影像中的英国。为此,我们专门在当代的英国影坛挑选出若干具有代表性的英国导演,却并没有选择克里斯托弗·诺兰、雷德利·斯科特、史蒂芬·戴德利、保罗·格林格拉斯、马修·沃恩等主要工作都集中在好莱坞的英国导演;也没有詹姆斯·伊沃里、彼得·格林纳威等近年少有新作的老牌英国导演。而是着重选择那些一直活跃在英国影坛而且作品很有英国文化代表性的当代英国导演,他们当中有一直勤奋拍片不止的30s、40s老一代导演,如肯·罗奇、迈克·李,有正当年的中生代,如丹尼·鲍尔、盖·里奇,也有一鸣惊人的年青鬼才,如克里斯托弗·史密斯、史蒂夫·麦奎因等。希望通过他们能带你一起感受当今的英国以及英伦风。

 从1996年的《猜火车》到2008年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丹尼·博伊尔最终用一座奥斯卡更佳导演奖,正式确立了自己在当代英国影坛的地位。他也由此受邀执导本届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丹尼·博伊尔亦不负众望,用华丽细致的镜头和摇滚乐一样的剪辑,让世人见识到他对主流文化超强的驾驭力,英伦风也因为他的诠释闷骚的更加迷人。

 丹尼·博伊尔生于英格兰北部的一个小镇,地地道道的工人家庭。底层的出身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作品的题材以及风格。少年时代的他梦想是做一名神父,不过如今他却发现即使做一名导演,同样可以像神父一样引导观众,影响观众。剧场生涯的经历让他在底层的出身之外接受了很多经典戏剧的熏陶,也让他的作品迥异于传统的写实派,同样注重剧情的吸引力。在BBC拍摄了几年的剧集之后,1994年他推出了个人的首部**《浅坟》,英式的黑色幽默以及扣人心弦的犯罪描述让他一举成名。随后,他推出个人导演生涯中更具影响力的影片《猜火车》,这个关于苏格兰青年的迷茫生活的**被很多年轻人奉为圣经。几年的低潮期之后,2008年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让他奥斯卡夺魁,再次笑傲影坛。

 

 肯·罗奇至今还保持着一项11次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的纪录,这也是戛纳历史上入围数量之一人。这位备受戛纳宠爱的老导演是英国当代影坛极其重要的一位,从影四十余年,却始终将作品的视角对准了英国的底层民众。一直以写实的态度关注英国社会现实主义,因此被很多人视为英国**的良心。

 或许是在牛津修习法律的原因,肯·罗奇一直对社会问题有着独特的见解。当年牛津读书时,他加入了牛津讽刺剧社,由此进入剧场,随后进入BBC成为一名电视导演,最终确立了与**的关系。肯·罗奇以写实主义影片《可怜的母牛》开始其**生涯,随后的《小孩与鹰》成为他**生涯中极其重要的一部风格确立之作,底层角色、非职业演员、写实主义影像等等都成为肯·罗奇这么多年导演生涯的作品标签。即使在今天,76岁的肯·罗奇仍然在坚持着他的写实主义路线,包括最新一部影片《天使的一份》。

 肯·罗奇一直被视为英国“厨房洗碗槽”**的重要接班人,也是英国工人阶级代言人。他的**常带有略带粗粝的写实风,作品中角色多来自英国底层:单亲妈妈、没人管教的孩子、酗酒的下岗职工、黑社会小混混、外来移民等等,这些边缘的底层角色共同构成了肯·罗奇的**世界,也成为了解英国的另一扇窗。那是与绅士贵族等完全不同的另一个**世界,也是工业化进程最早的英国所不能遮掩的混乱面。

 与昆汀·塔伦蒂诺对应,盖·里奇常被看作英国的**顽童。他和昆汀一样,作品中满是各种打破常规,随性而为,尤其是早期的《两杆大烟枪》与《偷拐抢骗》,都是一些以轻松的态度玩出来的经典。

 其实从盖·里奇的童年经历,就可看出他的顽童性格。十多岁的时候曾因阅读障碍以及先后被两所学校退学,在认清了自己并不是学习那块料之后,盖·里奇投身到**事业当中,并将自己的顽童性格完全融入到他的作品中。首部长片《两杆大烟枪》以多线叙事、快速剪辑、有趣的对白以及机缘巧合的情节设置震撼了许多年轻的观众,随后的《偷拐抢骗》则进一步拓展了个人风格。而《大侦探福尔摩斯》系列的票房成功也让他的全球影响力得到了非常明显的提升。

 盖·里奇的作品大多来自英国的街头文化,是不良青年的犯罪人生,要够酷够帅,还要有动感十足的流行音乐。导演的街头童年经历让你可以很轻易就把他与学院派的导演区分开,作品的形式更加天马行空不受拘束,片中也多是些街头小混混这种不入流的角色。摇摇欲坠的《两杆大烟枪》结尾那个进退不能的哥们儿让人从此爱上混乱的英国。而到了《大侦探福尔摩斯》中,他更是将传统的西装礼帽福尔摩斯街头化,不再那么整洁绅士,但风度却丝毫不减,尤其是小罗伯特·唐尼的出色的嬉皮演绎,和裘德·洛联手把腐国文化发扬得淋漓尽致,盖·里奇作品中的顽童元素也得以一路延续下去。

 谁也无法否认埃德加·赖特的才华,尤其是他对动漫等流行文化的领悟,也让他深受时下年轻人的喜爱。这位深谙类型片元素的导演,一直是喜剧片及恐怖片的簇拥,并将这些类型元素的理解混在一起酿成其成名作《僵尸肖恩》。本片以及之后的《热血警探》都为当代英式幽默做了很多有益的拓展,尤其是对传统类型片的解构。

 从Super-8到 Video-8,童年时期的埃德加·赖特就对**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并且试着用镜头记录生活、讲述故事。早期他就曾 *** 过许多多类型杂糅的恶搞短片,也为自己日后的风格奠定了基础。之后他开始在派拉蒙喜剧频道和BBC负责了很多喜剧节目的 *** ,并认识了铁杆搭档西蒙·佩吉。再之后,《僵尸肖恩》诞生了……

 

 不同于美国人直白露骨的屎尿屁喜剧,英国的喜剧往往更含蓄隐晦,暗藏讥讽。埃德加·赖特的作品同样是暗藏着的幽默,他的喜剧情节并不是建立在简单的扮丑搞怪,而是通过情节的错位和误解产生笑料。尤其是对经典类型片的解构,更让他的作品格外有趣。赖特的幽默像是一锅英式乱炖,惊悚、血腥、动作、伦理、恶搞、温情齐下锅,有时也会拉莎士比亚下水,但出锅的那股子英国味儿总能让你回味无穷。就好像《僵尸肖恩》中几位 *** 丝学习僵尸走路的方式以躲避僵尸,让你笑抽了筋就再也忘不了。

 《国王的演讲》力挫《社交 *** 》获得奥斯卡奖,也让汤姆走进大众视线。出生在伦敦的汤姆·霍伯也算是文艺世家,母亲是澳大利亚的作家,父亲也是媒体从业人员。霍伯当年读的都是海格或是威斯敏斯特这种历史悠久的名校,在这样的家庭出生对他之后作品的风格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对经典文学以及剧场文化的继承。

 汤姆·霍伯青少年时期一直在进行**短片的拍摄,还参加过BBC的青少年短片比赛。牛津文学专业毕业之后,在父亲的帮助下先是加盟ITV,随后入主BBC,做过很多年的电视剧导演,执导过大量经典文学或戏剧改编作品,其中剧集《伊丽莎白一世》还帮他获得首个艾美奖。经过多年的积累之后,他迎来了《国王的演讲》的成功。

 汤姆·霍伯的作品更符合我们对传统英国**的认知,古典与文学性、强调表演和突出历史感。或许是由于家境以及学业的原因,汤姆·霍伯的作品多取材自文学经典或是戏剧名作,作品中的主角也常是一些历史名人,这样的题材选择让他的作品总伴随着几分历史的厚重。不过在引用经典的同时,汤姆·霍伯在影像风格上也做了很多独有的变革,包括广角镜头的大量使用,特写的频繁出现,让构图也对人物形成一种暗示。这些在《国王的演讲》里也非常常见,在这种暗示下,观众可以很明显从镜头中感受到主角的压力。

 西恩·迈德斯作品中粗粝的影像让人想起五六十年代英国的“厨房洗碗槽”**,或是肯·洛奇及迈克·李的接班人。这也与他的生活经历密不可分,西恩的父亲是一名长途司机,曾被认为是一起少女谋杀的嫌疑犯。为此,童年时的西恩·迈德斯经常受到同龄人的欺负。

 长大之后的西恩·迈德斯也做过一些违法犯罪的荒唐事,直到他决定将全部生活投入**。他先是去报了表演学习班,并结识了之后的搭档,演员帕迪·康斯戴恩,开始了多年的合作关系。从《247》再到《死人的鞋子》,一直到勇夺英国**学院奖的《这就是英格兰》,他的作品一直坚持底层写实路线,也获得了很多人的欢迎。从西恩·迈德斯的**可以更好的了解伦敦以外一些相对底层的英国人的生活,他的作品多在英国中部的米德兰兹地区拍摄,大多为半自传体,真实粗糙更有生活气息。早期成名作《247》就取材自自己的童年经历,而那部备受推崇的《死人的鞋子》则来自他童年时在Uttoxeter的生

 活,部分情节来自他的一位密友。通过他的这些生活化的作品,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一个更真实、更粗暴的底层英国社会。“小子,你竟没有BenSherman的衬衣,你还不能成为我们的人!” 《这就是英格兰》中叛逆小子想要加入光头党得到的忠告,因为这是他们钟爱的摇滚乐队、歌手们追捧的个性着装。这就是西恩·迈德斯**中无所不在的英格兰文化。

 虽然总把自己比作肯·罗奇,不过相比肯·罗奇,迈克·李则温和了很多,他的作品中除了蓝领工人,也会有中产阶级的身影。唯一相同的是,他们的作品关注的都是生活本身。为此,迈克·李也常被认为是“厨房洗碗槽”一派的传承者。

 与很多英国导演一样,迈克·李与**的关系源于戏剧,他曾先后在皇家戏剧学院、坎伯威尔艺术学校等进行戏剧学习。60年代的时候则一直以一名戏剧导演及剧作家的身份活跃在戏剧舞台,70年代开始为BBC *** **,开始了他戏剧与**的双重生活。一直到90年代《 *** 裸》的成功,迈克·李才真正将事业重心转移到** *** 上,随后的《秘密与谎言》、《维拉·德雷克》、《又一年》都在国际影坛获得了很好的评价。

 迈克·李的**世界是真实的,但却不是枯燥的,他同样执迷于展示真实的世界,他的**就是英国,就是伦敦。曾有评论家将迈克·李镜头下的伦敦比作费里尼的罗马及小津安二郎的东京。这样的表述无疑源自导演作品中生活性的一面,而这种生活性则主要来自他的即兴创作风格。迈克·李一直以即兴创作闻名,不写剧本,仅是简单设置一个剧情框架,然后通过与演员的交流和探讨,以及他们的即兴表演,才最终丰满剧情和对白。这样的处理即会激发演员的参与,也会让作品呈现极强的真实性。这也是迈克·李作品中重要的特点之一。

  《猜火车》  本片描述了苏格兰爱丁堡一群吸毒青年垃圾式的生活现状,被认为是1996年英国更具时代活力的影片。马克·瑞顿(又译“马克·瑞登”)是个瘾君子,和他住在一起的三个人亦属同

  类,“病孩”(又译“变态男”)西蒙,弱智人“土豆”(又译“屎霸”)丹尼尔;叫爱丽森的少女,她小小的女儿多恩是她和这三人当中的一个所生,但他们谁也搞不清到底谁是这孩子的父亲。同他们常来常往的朋友还有活泼健康不吸毒的汤米,他正在和丽兹热恋;以及暴力狂的贝格比,又译(“卑鄙”)。 马克和丹尼尔巧妙地让自己在面试中淘汰,因而免停发失业津贴。事后他们到酒吧庆祝,贝格比随意施暴打伤了人,酒吧陷入一片混乱。马克在迪斯科舞厅结识了年轻性感的戴安,她把马克带回家过夜。不料戴安才14岁。丽兹怀疑汤米把两人 *** 的录像带卖给了别人,决定与汤米分手,但实际上是马克借的。  马克曾尝试戒毒,但最终还是抵不住诱惑,恶习依旧。他和丹尼尔等抢劫游客,用得来的钱买毒品。汤米由于女友丽兹的离去一蹶不振,也沉湎于毒品之中,身心俱毁。爱丽森的小女儿突然暴毙在床上。马克和丹尼尔在超市偷东西是被抓获。为忘却这一连串的烦恼事,马克吸食了过量的***而昏迷不醒,被送进医院抢救。父母把马克带回家锁在房间里,强迫他戒毒,这时他体会出安定也才是生活的真谛。于是戒毒后马克离开爱丁堡,到伦敦的一家房地产公司找到了工作。  

7月27日,第三十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伦敦奥林匹克公园主体育场“伦敦碗”举行。这是开幕式现场。 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

中新网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7月27日电(记者宋方灿 张子扬)伦敦奥运会当地时间27日晚9时正式开幕,记者在提前获取的开幕式秩序册上看到,这场演出主题为“奇迹之岛”(Isles of wonder)。现场的工作人员已经向记者发放了3D眼镜,表示即将上演的是一场3D声光大餐。

在开幕式秩序册的之一页写道——不要害怕:这个小岛充满了噪音,声响和甜甜的气体,这带来了快乐,而不会伤害他人。

开幕式的之一个章节是女王(Her Majesty The Queen)。在这个环节,伦敦乃至英国人民欢迎全世界的人们来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

第二个章节是“欢迎来到奇迹之岛”。这是一位文艺演出部分,由著名的导演博伊尔执导。随着5,4,3,2,1的倒计时声响,演出大幕正式开启。整场文艺演出分为“绿色与快乐之地”(Green and pleasant land),大混乱(PANDEMONIUM),快乐与荣耀(Happy&glorious),医护人员演出的Second star to the right, and straight on till morning,插曲(Interlude),感谢蒂姆(ThanksTim),与我同住(Abide with me)等环节。其中,插曲部分将夹杂卓别林、“007”詹姆斯 邦德、哈利波特等英国元素,感谢蒂姆部分为向互联网的发明者、英国人蒂姆 伯纳斯-李(TimBerners-Lee)爵士致敬。

随后是各国运动员的入场仪式,入场顺序根据英文字母排序,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希腊照例排在之一位,东道主英国的选手则最后一个出场,接受全场观众的欢呼。

接下来的环节是有关英国人创造的体育运动的展示,如,英国铁匠麦克米兰发明的之一辆自行车。在“让比赛开始”的环节,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和伦敦奥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 科将分别致辞。在升奥林匹克会旗,奏奥林匹克会歌和运动员宣誓后,演出进入一个新的环节:不灭之光(There is a light that never goes out)。最后,开幕式在“甲壳虫”乐队的灵魂人物、音乐传奇保罗 麦卡特尼的《最后》(the end)歌声中落幕。

伦敦奥运会是一场闹剧吗?从开幕前的一场场笑话,到开幕后国家运动员所得到的不公平的对待,这又是从哪一点反映出了这届奥运会的公平,公正?自行车赛场上,中国代表团原本已经以破世界纪录和奥运会纪录的成绩拿到金牌,却被指控违规,赛后发起了申诉却被告知申诉无效甚至进行了罚款。再看叶诗文这位中国游泳的新起之秀,在参加的比赛中夺取了金牌并打破了世界纪录却被指责说服用了违禁药物。虽然事后国际奥组委还了叶诗文一个公道,但试问,当有媒体采访代表你们国家的运动员时被指责说服用了违禁药物,你们是怎么想的,你们是否会愤怒,请你们站在运动员的角度替他们想一想,那些付出了那么多汗水和泪水的运动员站在更高领奖台上,却遭到了这样的质疑,她们会有多难受,却只能无奈地掩饰起自己的伤心和无奈。再转眼观战羽毛球场地,你们说我们消极比赛,我们在其他队伍提起了申诉的情况下,选择了默认接受了裁决。但另外一名运动员汪鑫在奋战时曾多次提起请求擦去比赛场地上的汗,而裁判却充耳不闻,这让我们怎么接受,因为裁判的不闻不问,不幸摔倒退出比赛,请问这不是裁判的过失是谁的过失?最后来看一 *** 操,男子体操吊环决赛的时候,我国队员陈一冰排在之一位出场但他顶住了压力,以一套无懈可击的动作征服了全场的观众,但当最后一名选手在起评分相同的情况下在落地失误的情况下却比他多01分,试问,为何金牌的动作为何只拿了银牌,赛后他说我们赢得起,输得起。对,我们只是输在了裁判上,我们是笑着面对的,因为我们是中国。对于一个即将退役的体操运动员来说,在他的强项上因为裁判的不公平所以才丢失了奥运旅途的最后一枚金牌,这不是一个完美的退役,但他在面对不公时表现出的从容,是值得世界为他喝彩的。在接下来的女子高低杠,男子双杠,女子平衡木,男子单杠上中国运动员都是排在前三最晚的也不过第四,试问,裁判大人们,你们的手也太“好”了吧。在男子单杠中邹凯之一个亮出79的难度,在杠上的动作完美无瑕只是落地的时候,有一些移动,但为何我们的完成分却那么低哪?在同样难度的另一位选手的完成分达到89时,我们不禁要问到这个问题。以上这些问题,请问这就是你们欧美人眼中的公平吗这就是现在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真实面目吧。当年顾拜旦创立奥运会是这个目的吗?现在奥运会的潜规则实在让人寒心,在这背后是人性的可悲还是道德的沦丧。我们总是微笑地面对不公,因为我们是一名运动员,我们绝对服从权比天大的裁判和至高无上的规则,同时我们也是一个中国人,我们完全可以尽情地在赛场上宣泄着我们的不满,但我们不会,我们是完全服从奥林匹克精神的,面对不公,我们只能吃下去,纵使再苦再难也只能等下一个四年,期望站在奥林匹克的另一个舞台上放光放彩,但我们有多少个四年可以等哪?什么是奥运会的阴霾才能被阳光照散?什么时候那些奥林匹克运动会最伟大的执法者才能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哪?八月份的阴霾始终笼罩在伦敦的上空,甚至掩盖住了奥林匹克圣洁的光辉。

英国导演,他出身于舞台,参与幕后工作,之后在电视台担任监制,再开展他的**事业,被视为希区柯克、库布里克和昆汀·塔伦蒂诺的混合体,担任了2012年第3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的艺术总监导演,广受赞誉。

青年时代曾加入地方性剧团,1982年进入英国皇家科特剧院,任美术指导及副导演之职。曾执导过几部现代剧及莎翁剧作。至80年代后半期加盟BBC北爱尔兰电视台,导演和 *** 了几部电视节目。1994年推出其之一部剧情长片《魔鬼一族》(浅坟)荣获英国影艺学院更佳英国**、西班牙影展银贝壳奖。沉默了二年后,执导的第二部影片《迷幻列车》(又名《猜火车》,又一次一鸣惊人,获西雅图影展更佳导演奖,被视作英国90年代新潮**的杰作。2000年执导有冒险片《海滩》。

《猜火车》之后,丹尼·博伊尔推出的《惊变28天》、《百万小富翁》等都并未取得轰动效应,2007年执导的《太阳浩劫》更是被不少影迷批为“烂片”。2008年,丹尼·博伊尔推出自己的导演新作《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便以黑马姿态冲击各大**节,捧奖无数。

有张艺谋导演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成功案例在先,2012年伦敦奥运会组委会也有意找一位英国本土的**导演来担任奥运会开幕式的总导演。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凭借《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获得8项奥斯卡奖的英国导演丹尼·博伊尔成了伦敦奥运会组委会心目中开幕式总导演的头号人选。

伦敦奥运会及残奥会组委会发言人日前向英国媒体透露,博伊尔的确是组委会重点考虑的开幕式总导演人选,原因是他的**作品想像力丰富,以鲜明的视觉风格著称,“我们希望给全世界献上一场历史上更具想像力的开幕式。”此外,博伊尔成功在印度拍摄了一部聚焦孟买贫民窟生活的影片的经验,也正符合伦敦奥运会想要展现的作为多元文化大都市的伦敦城市形象。该发言人还透露,组委会同时还在接洽其他艺术家,以防止博伊尔未来**的拍摄档期与奥运会开幕式筹备期冲突,“我们还在接洽一大批各行各业有才华的人士,参与到奥运会的筹备工作中来,希望能利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力争赶超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水平。”

2012年7月27日上午,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导演丹尼·博伊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现出震撼的中国历史不同,博伊尔说即将在今天晚上揭开谜底的伦敦奥运会开幕式,难以模仿北京奥运会盛大的演出,而是会按照“英国式”的表演方式,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他希望在场的每个观众都能看懂开幕式,并跟着拍手和歌唱,真正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