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HCFL背光 索尼46WE5液晶TV评测

奥运会01
首创HCFL背光 索尼46WE5液晶TV评测
导读:解读开幕式玄机:画卷是如何升起、转动的2008年08月09日 星期六 13:40 8月8日晚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盛大举行,开幕式上宏大的中国文化展示给全世界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文艺表演最后一节《梦想》将开幕式推向

解读开幕式玄机:画卷是如何升起、转动的2008年08月09日 星期六 13:40 8月8日晚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盛大举行,开幕式上宏大的中国文化展示给全世界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文艺表演最后一节《梦想》将开幕式推向了更 *** 。这个巨大的“球”到底是怎么 *** 的?它到底怎么藏在地底?又怎样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升上来?记者在文艺表演后专访了开幕式技术总监侯军祥和温庆林两位工程师。 疑问一:升起的五环怎么能瞬间出现? 侯军祥总监告诉记者:“其实这个五环是由LED灯组成,也就是可发光二极管,总共用了4万多个高级二极管,组成了这样一个36×125米的巨型五环。实际上它提早升上了半空,并在瞬间通过感应元件点亮。于是在两边的观众就以为,五环是瞬间出现的,其实是灯光的效果。到最后五环突然立起来了,也是这样的原理。” 疑问二:巨型画卷是怎么转动的? 温庆林总监介绍:“一张纸、一个大屏幕、一个五环、一个地球是开幕式的四大重点,这四个重点由两个画轴串联成,必须把他们有机融合在一起才能串起整场开幕式。从观众的角度看这两个画轴在美丽地转动着,实际并不是这样的,它们根本没有旋转,只是平移,像两扇门一样。为了造成旋转的效果,技术人员通过不同线束在不同状态下发光的原理,用LED灯渐次熄灭和点亮的原理,制造成旋转的效果。同时,为了达到更加逼真的效果,画轴里面的木芯确实是在转的,这就减轻了负载的重量。” 一幅寓意中华的画轴舒缓打开,同时也打开了奥运开幕式的无限精彩。 当这幅源于中国书画卷轴造型的巨型画轴,从台仓送到台面,展开成百米长卷呈现在观众面前,并不时变化着各种图景时,网友纷纷发出赞叹,对其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网友“福娃贝贝”发帖:“圆筒画卷是不是有机玻璃 *** 的?里面都安装了什么机关?”嘉宾答道:“这个直径2米、长22米的画轴,主要采用特种铝合金材料,轴面上嵌有扫描频率达到600赫兹以上的液晶显示条。画轴两端用于表现造型,中间为圆筒结构,里面藏着配套设备。演出时工作人员就在里面操作液晶显示。”另一位网友“妮妮”发问:“画轴是如何运行的?研制难点有哪些?”嘉宾补充道:“画轴采用钢丝牵引驱动。轴两端台面的两道槽里面藏着钢丝、滑轮等设施。画轴的驱动小车藏在两层活动舞台之间。从台仓上升到地面后,把画轴挂到小车上后,再牵引行走。由于画轴要在液晶屏上滚动,其运行要和视频图像配合,画轴的研制必须解决重量控制、液晶显示和运行定位等一系列难点。” 一张全球更大的液晶显示屏,用高科技追溯中国传统文化的风采。 147米长、22米宽的世界上更大的地面高清晰度液晶显示屏一“露脸”,就引起了网友极大的关注。嘉宾如同一位专家,应对着网友的提问。 “大显示屏分辨率是普通电脑屏幕的5倍。整个屏幕共有4万多个显示点。用5台电脑同步控制。液晶屏的图像显示,采用无线遥控方式。” “液晶显示屏都比较娇贵,高温、高湿是他们的‘杀手’。为了奥运会开幕式,这个超大显示屏诞生后只能屈居地下,饱受日晒雨淋、脚踩重压,它经受了几个月的考验后在开幕式上接受了全球亿万观众的检阅。” 疑问三:地上的画纸真的是纸吗? 温庆林告诉记者:“地上的画纸直径2米,长度76米,它其实真的是一张纸,只是经过了特殊的处理,它是自带蓄电池的,能自动打开、关闭。舞蹈艺员确实在作画,是通过特制的墨和涂料在白纸上面画,之一次是画水墨山水画,第二次是小朋友涂上彩色颜料,其实到这里大家以为画完,并不是这样的,在入场仪式中,通过来自全世界205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留下的脚印,它会聚了世界上最斑斓的足迹,象征了中国与世界的完美融合。它绝妙地联系到了最后的点火仪式。” 侯军祥说:“画纸加上两个画轴,组成了长147米、宽36米,总面积3240平方米的三维大屏幕。它是一个巨大的透明发光体,再结合上人、景、物成为大家看到的大屏幕。” 一张纸,书写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寄望着中国和平崛起的未来。在整个开幕式上,它融合地面、空中精华,是亿万观众的焦点所在,也成为广大网友关注和议论的热点。“那张演员可以在上面跳舞、做画的地毯到底是什么?它有多大?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当这张特殊纸张一亮相,网友就发帖询问,在它贯穿整场演出的过程中,网友大量的发帖对它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这是运用航空材料,为奥运会开幕式研制的特殊纸张。它长20米、宽11米、厚20毫米,重约800公斤。这张纸具有很好的韧性,不容易被扯破,也便于吊起、移动和翻转。当初,为了将这张纸运进“鸟巢”,动用了200多个人,花了22个小时,一点点蹭进场地。 纸的基材是一种蜂窝板。两侧采用真空技术压上高分子合成板,面上再粘上一层无纺布。 装设计研究院的技术人员,根据导演的要求,经过艰苦的调研、论证,试验,才确定造纸的材料和结构形式。大家在开幕式上看到的是几经改革的第五张纸。 随着这张画着山水和太阳的纸,时而铺在地上,时而悬在空中,赵波记者把这一特殊纸张的神秘面纱一层层剥开,展现在网友面前。 疑问四:巨球是怎么升上去的? 开幕式最后的巨型球是整个仪式的亮点。说起这个球,温庆林的解密让人吃惊,原来“球”根本不是“球”,它是用特制钢丝连接成的环,或者说是一个巨型灯笼比较合适。 “这个球我们叫它‘九环球’。它总共有9个钢环,环与环之间其实是细网状的特质钢丝相连。在地上的时候它就是一串钢丝串起的环,只有拉到空中完全展开了,它才是个球。球体直径18米,空间从上到下分为5个层次。” 侯军祥表示,这个钢丝球其实不是最难做的,难就难在怎么把地面上的载重物迅速移开。 “地下只有3米的空间,上面有50吨的荷载。要在不到8分钟的时间里全部撤掉,是难度更大之处。在这个17米的基坑里,不能用机器只能用人手,大约100个工作人员把上面的道具盖上,设计成10块拆开。然后要保证以每秒钟05米的速度,让‘球’体从基坑-6米处升上来,总行程30米,在1分钟内升到位。 侯军祥说:“九环球能在最后环节感动全世界,将地球是我们的家这个信念传递给世界上每一个人,让世界变成一个大家庭,应该说背后的技术手段和最后达到的效果是空前的、是完美的。不枉所有工作人员花了3年的时间完成。” 温庆林说,在开幕式上升起的这个巨球是历次彩排和演练中最成功的一次,绝大部分工作人员在看到效果如此成功后都激动地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