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去哪儿了?

中超00
钱去哪儿了?
导读:4月居民存款大幅减少引起市场的广泛热议。央行最新公布的4月金融数据显示,住户存款减少120万亿,钱到底去哪了?不少分析认为,4月居民存款减少或源自“提前还贷”和消费回升所致;另外的观点则认为,4月份人民币存款大幅减少体现了居民储蓄意愿下滑,

4月居民存款大幅减少引起市场的广泛热议。

央行最新公布的4月金融数据显示,住户存款减少120万亿,钱到底去哪了?

不少分析认为,4月居民存款减少或源自“提前还贷”和消费回升所致;另外的观点则认为,4月份人民币存款大幅减少体现了居民储蓄意愿下滑,风险偏好回升后,或主要回流至理财市场。

季节性因素影响有多大?

数据显示,4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7345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个百分点。4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同比多减5524亿元。

存款结构中,居民存款的大幅下滑格外醒目。4月份,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同比多减4968亿元。这也是和居民部门一年多来的首次减少。不仅如此,4月份还出现了企业存款和居民存款共同减少的情况:4月份,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408亿元,同比多减198亿元。

这与3月数据形成了鲜明对比。3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571万亿元,同比多增122万亿元。从一季度住户存款增量来看,1月至3月分别增加62万亿元、7926亿元、291万亿元。

实际上,居民部门存款近几年4月均会减少,4月居民存款的大幅回落属于季节性特征。

“虽然居民存款大幅回落,但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季节性,这与银行季末冲存款、季初居民存款资金重新流入理财产品相关。”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

以2019年以来的数据为例,记者统计数据发现,居民部门存款在4月均有所减少。其中,2019年至2022年分别减少624818亿元、799601亿元、1570895亿元、70319亿元。

国信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剑分析季末季初的存款波动现象时就指出了存款的季节变动规律:一般存款(包括非金融企业存款、个人存款)在季末的月份大增,下个月再大降;非银存款则刚刚相反,在季末的月份大降,下个月再大增(但季节性规律弱一点,有时不明显,可能是受其他因素干扰)。

数据显示,4月份,财政性存款增加502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912亿元。

“虽然4月存款增速低于大家预期,但不用操心,6月末存款又会回来的。”王剑称。

消费意愿恢复了吗?

不过,今年4月居民存款大幅回落之所以格外受到关注,是因为其下滑幅度明显高于2022年。

不过与往年相比,今年4月居民存款减少量实际上并非更低。如上述数据显示,2021年4月居民部门存款减少15700多亿元,同比多减7700多亿元,而今年4月则是同比多减4968亿元。

一些分析观点认为,4月居民部门存款下滑幅度较高,或因为提前还贷所致,同时也反映了居民消费信心、意愿在稳步恢复中:五一假期热门景点游客量回升,文旅市场显现复苏趋势,假日旅游消费需求提前在4月部分释放。

但这在数据上并未得到印证。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CPI同比上涨01%;与此同时,以个人消费类贷款为代表的新增居民短期贷款在4月也出现回落,减少1255亿元,同比少减601亿元。此外,居民中长期贷款减少1156亿元,同比多减842亿元。

德邦证券研究报告指出,短贷和中长贷共同减少指向居民购房和消费的风险偏好依然较低。存款和贷款共同减少或意味着居民部门仍在“提前还贷”。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居民部门存款下滑幅度明显高于2022年的另一重要原因则是居民储蓄意愿的下滑,背后可能是风险偏好回升以及存款利率过低所致。

4月以来,部分银行相继调整了定期存款利率,部分银行降幅高达45个基点。

对于4月居民存款明显减少,国盛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居民存款减少超万亿,或主要回流至理财产品。考虑到4月银行理财增长整体回暖,尤其是现金管理类增长较好,预计是居民存款的主要回流方向,此外储蓄型保险、股市或也有一定贡献。

4月银行理财存续规模回升。根据普益标准统计,截至2023年4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2546万亿元,较上月末增加9844亿元。

股市方面,中金公司研究报告则显示,4月以来A股日均股票成交额114万亿元,较一季度的8787亿元和2022年的9256亿元、均有明显放大。

明明还指出,4月非银存款增加反映出有增量资金流入金融市场,但和居民存款下滑规模以及往年增长幅度相比,并不明显,说明居民“存款搬家”后,可能并非完全用于金融资产投资,还有一部分可能转移至消费等其他领域。

超额储蓄能否何时释放?

央行公布的2023年之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比上季度减少38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消费”和“更多投资”的居民分别比上季度增加05个、33个百分点。

虽然4月居民存款的减少被市场视为居民储蓄意愿的下滑,但专家认为,居民超额储蓄仍在继续积累,预计未来较难大量释放至消费、购房。

李超估算,2020年-2023年4月我国居民超额储蓄体量已增长至646万亿,相较3月继续增加约5000亿元,相比2022年末则已大幅增加了161万亿。也就是说,即使疫情因素消退,居民仍在积累超额储蓄。

李超认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是导致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悲观的根本性原因,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其影响,也因此居民超额储蓄的释放将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M1同比增速持续收缩,但M2同比增速却持续扩张。4月末,M2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9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53%,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均高02个百分点。

对于M1与M2增速的背离,光大证券研究报告指出,资金从企业部门持续流向居民部门,而居民部门向企业部门的回流明显乏力。即,企业通过经营和贷款获取的资金,以薪酬等方式转移至居民部门后,由于居民消费复苏乏力,便将企业转移来的资金以存款的方式沉淀了下来,而不是通过消费的方式使其回流企业账户,表现在数据上,便是居民存款增速持续高于企业,居民“超额储蓄”高烧难退。但居民存款增速已于3月和4月连续回落,可能指向居民预期正在好转。

4月居民存款大幅减少引起市场的广泛热议。

央行最新公布的4月金融数据显示,4月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同比多减5524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120万亿,同比多减4968亿元。钱到底去哪了?

不少分析认为,4月居民存款减少或源自“提前还贷”和消费回升所致;另外的观点则认为,4月份人民币存款大幅减少体现了居民储蓄意愿下滑,风险偏好回升后,或主要回流至理财市场。

季节性因素影响有多大?

数据显示,4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7345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个百分点。4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同比多减5524亿元。

存款结构中,居民存款的大幅下滑格外醒目。4月份,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同比多减4968亿元。这也是和居民部门一年多来的首次减少。不仅如此,4月份还出现了企业存款和居民存款共同减少的情况:4月份,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408亿元,同比多减198亿元。

这与3月数据形成了鲜明对比。3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571万亿元,同比多增122万亿元。从一季度住户存款增量来看,1月至3月分别增加62万亿元、7926亿元、291万亿元。

实际上,居民部门存款近几年4月均会减少,4月居民存款的大幅回落属于季节性特征。

“虽然居民存款大幅回落,但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季节性,这与银行季末冲存款、季初居民存款资金重新流入理财产品相关。”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

以2019年以来的数据为例,记者统计数据发现,居民部门存款在4月均有所减少。其中,2019年至2022年分别减少624818亿元、799601亿元、1570895亿元、70319亿元。

国信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剑分析季末季初的存款波动现象时就指出了存款的季节变动规律:一般存款(包括非金融企业存款、个人存款)在季末的月份大增,下个月再大降;非银存款则刚刚相反,在季末的月份大降,下个月再大增(但季节性规律弱一点,有时不明显,可能是受其他因素干扰)。

数据显示,4月份,财政性存款增加502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912亿元。

“虽然4月存款增速低于大家预期,但不用操心,6月末存款又会回来的。”王剑称。

消费意愿恢复了吗?

不过,今年4月居民存款大幅回落之所以格外受到关注,是因为其下滑幅度明显高于2022年。

不过与往年相比,今年4月居民存款减少量实际上并非更低。如上述数据显示,2021年4月居民部门存款减少15700多亿元,同比多减7700多亿元,而今年4月则是同比多减4968亿元。

一些分析观点认为,4月居民部门存款下滑幅度较高,或因为提前还贷所致,同时也反映了居民消费信心、意愿在稳步恢复中:五一假期热门景点游客量回升,文旅市场显现复苏趋势,假日旅游消费需求提前在4月部分释放。

但这在数据上并未得到印证。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CPI同比上涨01%;与此同时,以个人消费类贷款为代表的新增居民短期贷款在4月也出现回落,减少1255亿元,同比少减601亿元。此外,居民中长期贷款减少1156亿元,同比多减842亿元。

德邦证券研究报告指出,短贷和中长贷共同减少指向居民购房和消费的风险偏好依然较低。存款和贷款共同减少或意味着居民部门仍在“提前还贷”。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居民部门存款下滑幅度明显高于2022年的另一重要原因则是居民储蓄意愿的下滑,背后可能是风险偏好回升以及存款利率过低所致。

4月以来,部分银行相继调整了定期存款利率,部分银行降幅高达45个基点。

对于4月居民存款明显减少,国盛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居民存款减少超万亿,或主要回流至理财产品。考虑到4月银行理财增长整体回暖,尤其是现金管理类增长较好,预计是居民存款的主要回流方向,此外储蓄型保险、股市或也有一定贡献。

4月银行理财存续规模回升。根据普益标准统计,截至2023年4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2546万亿元,较上月末增加9844亿元。

股市方面,中金公司研究报告则显示,4月以来A股日均股票成交额114万亿元,较一季度的8787亿元和2022年的9256亿元、均有明显放大。

明明还指出,4月非银存款增加反映出有增量资金流入金融市场,但和居民存款下滑规模以及往年增长幅度相比,并不明显,说明居民“存款搬家”后,可能并非完全用于金融资产投资,还有一部分可能转移至消费等其他领域。

超额储蓄能否何时释放?

央行公布的2023年之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比上季度减少38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消费”和“更多投资”的居民分别比上季度增加05个、33个百分点。

虽然4月居民存款的减少被市场视为居民储蓄意愿的下滑,但专家认为,居民超额储蓄仍在继续积累,预计未来较难大量释放至消费、购房。

李超估算,2020年-2023年4月我国居民超额储蓄体量已增长至646万亿,相较3月继续增加约5000亿元,相比2022年末则已大幅增加了161万亿。也就是说,即使疫情因素消退,居民仍在积累超额储蓄。

李超认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是导致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悲观的根本性原因,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其影响,也因此居民超额储蓄的释放将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M1同比增速持续收缩,但M2同比增速却持续扩张。4月末,M2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9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53%,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均高02个百分点。

对于M1与M2增速的背离,光大证券研究报告指出,资金从企业部门持续流向居民部门,而居民部门向企业部门的回流明显乏力。即,企业通过经营和贷款获取的资金,以薪酬等方式转移至居民部门后,由于居民消费复苏乏力,便将企业转移来的资金以存款的方式沉淀了下来,而不是通过消费的方式使其回流企业账户,表现在数据上,便是居民存款增速持续高于企业,居民“超额储蓄”高烧难退。但居民存款增速已于3月和4月连续回落,可能指向居民预期正在好转。

4月居民存款大幅减少引起市场的广泛热议。

央行最新公布的4月金融数据显示,4月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同比多减5524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120万亿,同比多减4968亿元。钱到底去哪了?

不少分析认为,4月居民存款减少或源自“提前还贷”和消费回升所致;另外的观点则认为,4月份人民币存款大幅减少体现了居民储蓄意愿下滑,风险偏好回升后,或主要回流至理财市场。

季节性因素影响有多大?

数据显示,4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7345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个百分点。4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同比多减5524亿元。

存款结构中,居民存款的大幅下滑格外醒目。4月份,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同比多减4968亿元。这也是和居民部门一年多来的首次减少。不仅如此,4月份还出现了企业存款和居民存款共同减少的情况:4月份,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408亿元,同比多减198亿元。

这与3月数据形成了鲜明对比。3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571万亿元,同比多增122万亿元。从一季度住户存款增量来看,1月至3月分别增加62万亿元、7926亿元、291万亿元。

实际上,居民部门存款近几年4月均会减少,4月居民存款的大幅回落属于季节性特征。

“虽然居民存款大幅回落,但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季节性,这与银行季末冲存款、季初居民存款资金重新流入理财产品相关。”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

以2019年以来的数据为例,记者统计数据发现,居民部门存款在4月均有所减少。其中,2019年至2022年分别减少624818亿元、799601亿元、1570895亿元、70319亿元。

国信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剑分析季末季初的存款波动现象时就指出了存款的季节变动规律:一般存款(包括非金融企业存款、个人存款)在季末的月份大增,下个月再大降;非银存款则刚刚相反,在季末的月份大降,下个月再大增(但季节性规律弱一点,有时不明显,可能是受其他因素干扰)。

数据显示,4月份,财政性存款增加502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912亿元。

“虽然4月存款增速低于大家预期,但不用操心,6月末存款又会回来的。”王剑称。

消费意愿恢复了吗?

不过,今年4月居民存款大幅回落之所以格外受到关注,是因为其下滑幅度明显高于2022年。

不过与往年相比,今年4月居民存款减少量实际上并非更低。如上述数据显示,2021年4月居民部门存款减少15700多亿元,同比多减7700多亿元,而今年4月则是同比多减4968亿元。

一些分析观点认为,4月居民部门存款下滑幅度较高,或因为提前还贷所致,同时也反映了居民消费信心、意愿在稳步恢复中:五一假期热门景点游客量回升,文旅市场显现复苏趋势,假日旅游消费需求提前在4月部分释放。

但这在数据上并未得到印证。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CPI同比上涨01%;与此同时,以个人消费类贷款为代表的新增居民短期贷款在4月也出现回落,减少1255亿元,同比少减601亿元。此外,居民中长期贷款减少1156亿元,同比多减842亿元。

德邦证券研究报告指出,短贷和中长贷共同减少指向居民购房和消费的风险偏好依然较低。存款和贷款共同减少或意味着居民部门仍在“提前还贷”。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居民部门存款下滑幅度明显高于2022年的另一重要原因则是居民储蓄意愿的下滑,背后可能是风险偏好回升以及存款利率过低所致。

4月以来,部分银行相继调整了定期存款利率,部分银行降幅高达45个基点。

对于4月居民存款明显减少,国盛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居民存款减少超万亿,或主要回流至理财产品。考虑到4月银行理财增长整体回暖,尤其是现金管理类增长较好,预计是居民存款的主要回流方向,此外储蓄型保险、股市或也有一定贡献。

4月银行理财存续规模回升。根据普益标准统计,截至2023年4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2546万亿元,较上月末增加9844亿元。

股市方面,中金公司研究报告则显示,4月以来A股日均股票成交额114万亿元,较一季度的8787亿元和2022年的9256亿元、均有明显放大。

明明还指出,4月非银存款增加反映出有增量资金流入金融市场,但和居民存款下滑规模以及往年增长幅度相比,并不明显,说明居民“存款搬家”后,可能并非完全用于金融资产投资,还有一部分可能转移至消费等其他领域。

超额储蓄能否何时释放?

央行公布的2023年之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比上季度减少38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消费”和“更多投资”的居民分别比上季度增加05个、33个百分点。

虽然4月居民存款的减少被市场视为居民储蓄意愿的下滑,但专家认为,居民超额储蓄仍在继续积累,预计未来较难大量释放至消费、购房。

李超估算,2020年-2023年4月我国居民超额储蓄体量已增长至646万亿,相较3月继续增加约5000亿元,相比2022年末则已大幅增加了161万亿。也就是说,即使疫情因素消退,居民仍在积累超额储蓄。

李超认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是导致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悲观的根本性原因,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其影响,也因此居民超额储蓄的释放将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M1同比增速持续收缩,但M2同比增速却持续扩张。4月末,M2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9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53%,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均高02个百分点。

对于M1与M2增速的背离,光大证券研究报告指出,资金从企业部门持续流向居民部门,而居民部门向企业部门的回流明显乏力。即,企业通过经营和贷款获取的资金,以薪酬等方式转移至居民部门后,由于居民消费复苏乏力,便将企业转移来的资金以存款的方式沉淀了下来,而不是通过消费的方式使其回流企业账户,表现在数据上,便是居民存款增速持续高于企业,居民“超额储蓄”高烧难退。但居民存款增速已于3月和4月连续回落,可能指向居民预期正在好转。

四月居民存款大幅减少引起市场的广泛热议。

央行最新公布的4月金融数据显示,4月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同比多减5524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120万亿,同比多减4968亿元。钱到底去哪了?

不少分析认为,4月居民存款减少或源自“提前还贷”和消费回升所致;另外的观点则认为,4月份人民币存款大幅减少体现了居民储蓄意愿下滑,风险偏好回升后,或主要回流至理财市场。

季节性因素影响有多大?

数据显示,4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7345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个百分点。4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同比多减5524亿元。

存款结构中,居民存款的大幅下滑格外醒目。4月份,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同比多减4968亿元。这也是和居民部门一年多来的首次减少。不仅如此,4月份还出现了企业存款和居民存款共同减少的情况:4月份,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408亿元,同比多减198亿元。

这与3月数据形成了鲜明对比。3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571万亿元,同比多增122万亿元。从一季度住户存款增量来看,1月至3月分别增加62万亿元、7926亿元、291万亿元。

实际上,居民部门存款近几年4月均会减少,4月居民存款的大幅回落属于季节性特征。

“虽然居民存款大幅回落,但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季节性,这与银行季末冲存款、季初居民存款资金重新流入理财产品相关。”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

以2019年以来的数据为例,记者统计数据发现,居民部门存款在4月均有所减少。其中,2019年至2022年分别减少624818亿元、799601亿元、1570895亿元、70319亿元。

国信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剑分析季末季初的存款波动现象时就指出了存款的季节变动规律:一般存款(包括非金融企业存款、个人存款)在季末的月份大增,下个月再大降;非银存款则刚刚相反,在季末的月份大降,下个月再大增(但季节性规律弱一点,有时不明显,可能是受其他因素干扰)。

数据显示,4月份,财政性存款增加502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912亿元。

“虽然4月存款增速低于大家预期,但不用操心,6月末存款又会回来的。”王剑称。

消费意愿恢复了吗?

不过,今年4月居民存款大幅回落之所以格外受到关注,是因为其下滑幅度明显高于2022年。

不过与往年相比,今年4月居民存款减少量实际上并非更低。如上述数据显示,2021年4月居民部门存款减少15700多亿元,同比多减7700多亿元,而今年4月则是同比多减4968亿元。

一些分析观点认为,4月居民部门存款下滑幅度较高,或因为提前还贷所致,同时也反映了居民消费信心、意愿在稳步恢复中:五一假期热门景点游客量回升,文旅市场显现复苏趋势,假日旅游消费需求提前在4月部分释放。

但这在数据上并未得到印证。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CPI同比上涨01%;与此同时,以个人消费类贷款为代表的新增居民短期贷款在4月也出现回落,减少1255亿元,同比少减601亿元。此外,居民中长期贷款减少1156亿元,同比多减842亿元。

德邦证券研究报告指出,短贷和中长贷共同减少指向居民购房和消费的风险偏好依然较低。存款和贷款共同减少或意味着居民部门仍在“提前还贷”。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居民部门存款下滑幅度明显高于2022年的另一重要原因则是居民储蓄意愿的下滑,背后可能是风险偏好回升以及存款利率过低所致。

4月以来,部分银行相继调整了定期存款利率,部分银行降幅高达45个基点。

对于4月居民存款明显减少,国盛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居民存款减少超万亿,或主要回流至理财产品。考虑到4月银行理财增长整体回暖,尤其是现金管理类增长较好,预计是居民存款的主要回流方向,此外储蓄型保险、股市或也有一定贡献。

4月银行理财存续规模回升。根据普益标准统计,截至2023年4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2546万亿元,较上月末增加9844亿元。

股市方面,中金公司研究报告则显示,4月以来A股日均股票成交额114万亿元,较一季度的8787亿元和2022年的9256亿元、均有明显放大。

明明还指出,4月非银存款增加反映出有增量资金流入金融市场,但和居民存款下滑规模以及往年增长幅度相比,并不明显,说明居民“存款搬家”后,可能并非完全用于金融资产投资,还有一部分可能转移至消费等其他领域。

超额储蓄能否何时释放?

央行公布的2023年之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比上季度减少38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消费”和“更多投资”的居民分别比上季度增加05个、33个百分点。

虽然4月居民存款的减少被市场视为居民储蓄意愿的下滑,但专家认为,居民超额储蓄仍在继续积累,预计未来较难大量释放至消费、购房。

李超估算,2020年-2023年4月我国居民超额储蓄体量已增长至646万亿,相较3月继续增加约5000亿元,相比2022年末则已大幅增加了161万亿。也就是说,即使疫情因素消退,居民仍在积累超额储蓄。

李超认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是导致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悲观的根本性原因,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其影响,也因此居民超额储蓄的释放将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M1同比增速持续收缩,但M2同比增速却持续扩张。4月末,M2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9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53%,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均高02个百分点。

对于M1与M2增速的背离,光大证券研究报告指出,资金从企业部门持续流向居民部门,而居民部门向企业部门的回流明显乏力。即,企业通过经营和贷款获取的资金,以薪酬等方式转移至居民部门后,由于居民消费复苏乏力,便将企业转移来的资金以存款的方式沉淀了下来,而不是通过消费的方式使其回流企业账户,表现在数据上,便是居民存款增速持续高于企业,居民“超额储蓄”高烧难退。但居民存款增速已于3月和4月连续回落,可能指向居民预期正在好转。

5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3年4月金融统计和社会融资数据显示,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受季节性因素等影响较上月明显下滑,保持同比多增势头。当月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7188亿元,同比多增649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2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729亿元。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085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9个百分点。13个月来同比首次转负!居民存款减少12万亿4月份人民币存款大幅减少,引发市场关注。5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同比多减5524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据证券日报,对此,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4月份银行季末考核时点已过,根据季节性规律,不排除因居民存款向理财“搬家”,导致当月住户存款余额下降的可能。4月份理财规模重回增长,也暗示了这种可能性。一些乐观人士条件反射地认为这是“居民存款都拿去买买买”,但显然4月CPI环比下降01%地事实无法支持这点。根据国家统计局5月11日公布的数据,2023年4月,CPI同比上涨01%,涨幅较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PPI同比下降36%,降幅较上月扩大11个百分点。4月新增信贷减少,则说明居民存款更可能是去还贷。提前还房贷可能是存款大量减少原因现代信用体系下,是“贷款创造存款”,信用扩张过程中贷款和存款两方面是同步的。有人去办理房贷,银行发放后账户上多了这笔钱,一笔等额的贷款和存款同时诞生,如果去结清贷款,就在世界上“消灭”了这笔钱,资产和负债同步核销。长江证券认为权益市场回暖以及提前还房贷也是存款大量减少的原因。一方面权益市场有所回暖,地产金三银四以及清明、五一小长假,促使居民部分存款转为投资和消费,另一方面居民中长贷再度转负,指向居民拿存款提前还房贷的行为仍存在。东吴宏观陶川分析,超额储蓄开始放量,但是流向可能有点窄。从资产和经济表现看,市场心心念念的超额储蓄可能基本上没有流向投资,部分流向了消费,大量流向了房贷,对应的就是股市增量资金不足、博弈特征明显,人流量报复性恢复、但是人均消费水平仍不尽如人意(五一人均旅游支出约为2019年同期的80%),居民提前还贷情绪浓厚、二手房挂牌量大涨。不过,招商宏观则分析居民存款减少符合季节性规律,目前无法从4月数据得出居民加速偿还房贷结论。从历史规律来看,4月及7月一般是居民存款减少的时点。以4月为例,今年12万亿居民存款的减少量少于2017(减少122万亿),2018(减少132万亿)及2021(减少157万亿)。另外,广发固收刘郁研报就指出,4月居民存款下降约12万亿元,而理财规模增加12万亿元,可能反映部分居民存款重回理财。

368万粉丝

关注

4月居民存款少了12万亿,去哪儿了?

4月居民存款大幅减少引起市场的广泛热议。

央行最新公布的4月金融数据显示,4月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同比多减5524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120万亿,同比多减4968亿元。钱到底去哪了?

不少分析认为,4月居民存款减少或源自“提前还贷”和消费回升所致;另外的观点则认为,4月份人民币存款大幅减少体现了居民储蓄意愿下滑,风险偏好回升后,或主要回流至理财市场。

季节性因素影响有多大?

数据显示,4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7345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个百分点。4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同比多减5524亿元。

存款结构中,居民存款的大幅下滑格外醒目。4月份,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同比多减4968亿元。这也是和居民部门一年多来的首次减少。不仅如此,4月份还出现了企业存款和居民存款共同减少的情况:4月份,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408亿元,同比多减198亿元。

这与3月数据形成了鲜明对比。3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571万亿元,同比多增122万亿元。从一季度住户存款增量来看,1月至3月分别增加62万亿元、7926亿元、291万亿元。

实际上,居民部门存款近几年4月均会减少,4月居民存款的大幅回落属于季节性特征。

“虽然居民存款大幅回落,但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季节性,这与银行季末冲存款、季初居民存款资金重新流入理财产品相关。”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

以2019年以来的数据为例,记者统计数据发现,居民部门存款在4月均有所减少。其中,2019年至2022年分别减少624818亿元、799601亿元、1570895亿元、70319亿元。

国信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剑分析季末季初的存款波动现象时就指出了存款的季节变动规律:一般存款(包括非金融企业存款、个人存款)在季末的月份大增,下个月再大降;非银存款则刚刚相反,在季末的月份大降,下个月再大增(但季节性规律弱一点,有时不明显,可能是受其他因素干扰)。

数据显示,4月份,财政性存款增加502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912亿元。

“虽然4月存款增速低于大家预期,但不用操心,6月末存款又会回来的。”王剑称。

消费意愿恢复了吗?

不过,今年4月居民存款大幅回落之所以格外受到关注,是因为其下滑幅度明显高于2022年。

不过与往年相比,今年4月居民存款减少量实际上并非更低。如上述数据显示,2021年4月居民部门存款减少15700多亿元,同比多减7700多亿元,而今年4月则是同比多减4968亿元。

一些分析观点认为,4月居民部门存款下滑幅度较高,或因为提前还贷所致,同时也反映了居民消费信心、意愿在稳步恢复中:五一假期热门景点游客量回升,文旅市场显现复苏趋势,假日旅游消费需求提前在4月部分释放。

但这在数据上并未得到印证。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CPI同比上涨01%;与此同时,以个人消费类贷款为代表的新增居民短期贷款在4月也出现回落,减少1255亿元,同比少减601亿元。此外,居民中长期贷款减少1156亿元,同比多减842亿元。

德邦证券研究报告指出,短贷和中长贷共同减少指向居民购房和消费的风险偏好依然较低。存款和贷款共同减少或意味着居民部门仍在“提前还贷”。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居民部门存款下滑幅度明显高于2022年的另一重要原因则是居民储蓄意愿的下滑,背后可能是风险偏好回升以及存款利率过低所致。

4月以来,部分银行相继调整了定期存款利率,部分银行降幅高达45个基点。

对于4月居民存款明显减少,国盛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居民存款减少超万亿,或主要回流至理财产品。考虑到4月银行理财增长整体回暖,尤其是现金管理类增长较好,预计是居民存款的主要回流方向,此外储蓄型保险、股市或也有一定贡献。

4月银行理财存续规模回升。根据普益标准统计,截至2023年4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2546万亿元,较上月末增加9844亿元。

股市方面,中金公司研究报告则显示,4月以来A股日均股票成交额114万亿元,较一季度的8787亿元和2022年的9256亿元、均有明显放大。

明明还指出,4月非银存款增加反映出有增量资金流入金融市场,但和居民存款下滑规模以及往年增长幅度相比,并不明显,说明居民“存款搬家”后,可能并非完全用于金融资产投资,还有一部分可能转移至消费等其他领域。

超额储蓄能否何时释放?

央行公布的2023年之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比上季度减少38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消费”和“更多投资”的居民分别比上季度增加05个、33个百分点。

虽然4月居民存款的减少被市场视为居民储蓄意愿的下滑,但专家认为,居民超额储蓄仍在继续积累,预计未来较难大量释放至消费、购房。

李超估算,2020年-2023年4月我国居民超额储蓄体量已增长至646万亿,相较3月继续增加约5000亿元,相比2022年末则已大幅增加了161万亿。也就是说,即使疫情因素消退,居民仍在积累超额储蓄。

李超认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是导致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悲观的根本性原因,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其影响,也因此居民超额储蓄的释放将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M1同比增速持续收缩,但M2同比增速却持续扩张。4月末,M2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9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53%,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均高02个百分点。

对于M1与M2增速的背离,光大证券研究报告指出,资金从企业部门持续流向居民部门,而居民部门向企业部门的回流明显乏力。即,企业通过经营和贷款获取的资金,以薪酬等方式转移至居民部门后,由于居民消费复苏乏力,便将企业转移来的资金以存款的方式沉淀了下来,而不是通过消费的方式使其回流企业账户,表现在数据上,便是居民存款增速持续高于企业,居民“超额储蓄”高烧难退。但居民存款增速已于3月和4月连续回落,可能指向居民预期正在好转

4月居民存款大幅减少引起市场的广泛热议。

央行最新公布的4月金融数据显示,住户存款减少120万亿,钱到底去哪了?

不少分析认为,4月居民存款减少或源自“提前还贷”和消费回升所致;另外的观点则认为,4月份人民币存款大幅减少体现了居民储蓄意愿下滑,风险偏好回升后,或主要回流至理财市场。

季节性因素影响有多大?

数据显示,4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7345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个百分点。4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同比多减5524亿元。

存款结构中,居民存款的大幅下滑格外醒目。4月份,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同比多减4968亿元。这也是和居民部门一年多来的首次减少。不仅如此,4月份还出现了企业存款和居民存款共同减少的情况:4月份,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408亿元,同比多减198亿元。

这与3月数据形成了鲜明对比。3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571万亿元,同比多增122万亿元。从一季度住户存款增量来看,1月至3月分别增加62万亿元、7926亿元、291万亿元。

实际上,居民部门存款近几年4月均会减少,4月居民存款的大幅回落属于季节性特征。

“虽然居民存款大幅回落,但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季节性,这与银行季末冲存款、季初居民存款资金重新流入理财产品相关。”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

以2019年以来的数据为例,记者统计数据发现,居民部门存款在4月均有所减少。其中,2019年至2022年分别减少624818亿元、799601亿元、1570895亿元、70319亿元。

国信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剑分析季末季初的存款波动现象时就指出了存款的季节变动规律:一般存款(包括非金融企业存款、个人存款)在季末的月份大增,下个月再大降;非银存款则刚刚相反,在季末的月份大降,下个月再大增(但季节性规律弱一点,有时不明显,可能是受其他因素干扰)。

数据显示,4月份,财政性存款增加502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912亿元。

“虽然4月存款增速低于大家预期,但不用操心,6月末存款又会回来的。”王剑称。

消费意愿恢复了吗?

不过,今年4月居民存款大幅回落之所以格外受到关注,是因为其下滑幅度明显高于2022年。

不过与往年相比,今年4月居民存款减少量实际上并非更低。如上述数据显示,2021年4月居民部门存款减少15700多亿元,同比多减7700多亿元,而今年4月则是同比多减4968亿元。

一些分析观点认为,4月居民部门存款下滑幅度较高,或因为提前还贷所致,同时也反映了居民消费信心、意愿在稳步恢复中:五一假期热门景点游客量回升,文旅市场显现复苏趋势,假日旅游消费需求提前在4月部分释放。

但这在数据上并未得到印证。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CPI同比上涨01%;与此同时,以个人消费类贷款为代表的新增居民短期贷款在4月也出现回落,减少1255亿元,同比少减601亿元。此外,居民中长期贷款减少1156亿元,同比多减842亿元。

德邦证券研究报告指出,短贷和中长贷共同减少指向居民购房和消费的风险偏好依然较低。存款和贷款共同减少或意味着居民部门仍在“提前还贷”。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居民部门存款下滑幅度明显高于2022年的另一重要原因则是居民储蓄意愿的下滑,背后可能是风险偏好回升以及存款利率过低所致。

4月以来,部分银行相继调整了定期存款利率,部分银行降幅高达45个基点。

对于4月居民存款明显减少,国盛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居民存款减少超万亿,或主要回流至理财产品。考虑到4月银行理财增长整体回暖,尤其是现金管理类增长较好,预计是居民存款的主要回流方向,此外储蓄型保险、股市或也有一定贡献。

4月银行理财存续规模回升。根据普益标准统计,截至2023年4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2546万亿元,较上月末增加9844亿元。

股市方面,中金公司研究报告则显示,4月以来A股日均股票成交额114万亿元,较一季度的8787亿元和2022年的9256亿元、均有明显放大。

明明还指出,4月非银存款增加反映出有增量资金流入金融市场,但和居民存款下滑规模以及往年增长幅度相比,并不明显,说明居民“存款搬家”后,可能并非完全用于金融资产投资,还有一部分可能转移至消费等其他领域。

超额储蓄能否何时释放?

央行公布的2023年之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比上季度减少38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消费”和“更多投资”的居民分别比上季度增加05个、33个百分点。

虽然4月居民存款的减少被市场视为居民储蓄意愿的下滑,但专家认为,居民超额储蓄仍在继续积累,预计未来较难大量释放至消费、购房。

李超估算,2020年-2023年4月我国居民超额储蓄体量已增长至646万亿,相较3月继续增加约5000亿元,相比2022年末则已大幅增加了161万亿。也就是说,即使疫情因素消退,居民仍在积累超额储蓄。

李超认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是导致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悲观的根本性原因,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其影响,也因此居民超额储蓄的释放将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M1同比增速持续收缩,但M2同比增速却持续扩张。4月末,M2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9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53%,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均高02个百分点。

对于M1与M2增速的背离,光大证券研究报告指出,资金从企业部门持续流向居民部门,而居民部门向企业部门的回流明显乏力。即,企业通过经营和贷款获取的资金,以薪酬等方式转移至居民部门后,由于居民消费复苏乏力,便将企业转移来的资金以存款的方式沉淀了下来,而不是通过消费的方式使其回流企业账户,表现在数据上,便是居民存款增速持续高于企业,居民“超额储蓄”高烧难退。但居民存款增速已于3月和4月连续回落,可能指向居民预期正在好转。

4月居民存款大幅减少引起市场的广泛热议。

央行最新公布的4月金融数据显示,4月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同比多减5524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120万亿,同比多减4968亿元。钱到底去哪了?

不少分析认为,4月居民存款减少或源自“提前还贷”和消费回升所致;另外的观点则认为,4月份人民币存款大幅减少体现了居民储蓄意愿下滑,风险偏好回升后,或主要回流至理财市场。

季节性因素影响有多大?

数据显示,4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7345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个百分点。4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同比多减5524亿元。

存款结构中,居民存款的大幅下滑格外醒目。4月份,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同比多减4968亿元。这也是和居民部门一年多来的首次减少。不仅如此,4月份还出现了企业存款和居民存款共同减少的情况:4月份,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408亿元,同比多减198亿元。

这与3月数据形成了鲜明对比。3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571万亿元,同比多增122万亿元。从一季度住户存款增量来看,1月至3月分别增加62万亿元、7926亿元、291万亿元。

实际上,居民部门存款近几年4月均会减少,4月居民存款的大幅回落属于季节性特征。

“虽然居民存款大幅回落,但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季节性,这与银行季末冲存款、季初居民存款资金重新流入理财产品相关。”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

以2019年以来的数据为例,记者统计数据发现,居民部门存款在4月均有所减少。其中,2019年至2022年分别减少624818亿元、799601亿元、1570895亿元、70319亿元。

国信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剑分析季末季初的存款波动现象时就指出了存款的季节变动规律:一般存款(包括非金融企业存款、个人存款)在季末的月份大增,下个月再大降;非银存款则刚刚相反,在季末的月份大降,下个月再大增(但季节性规律弱一点,有时不明显,可能是受其他因素干扰)。

数据显示,4月份,财政性存款增加502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912亿元。

“虽然4月存款增速低于大家预期,但不用操心,6月末存款又会回来的。”王剑称。

消费意愿恢复了吗?

不过,今年4月居民存款大幅回落之所以格外受到关注,是因为其下滑幅度明显高于2022年。

不过与往年相比,今年4月居民存款减少量实际上并非更低。如上述数据显示,2021年4月居民部门存款减少15700多亿元,同比多减7700多亿元,而今年4月则是同比多减4968亿元。

一些分析观点认为,4月居民部门存款下滑幅度较高,或因为提前还贷所致,同时也反映了居民消费信心、意愿在稳步恢复中:五一假期热门景点游客量回升,文旅市场显现复苏趋势,假日旅游消费需求提前在4月部分释放。

但这在数据上并未得到印证。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CPI同比上涨01%;与此同时,以个人消费类贷款为代表的新增居民短期贷款在4月也出现回落,减少1255亿元,同比少减601亿元。此外,居民中长期贷款减少1156亿元,同比多减842亿元。

德邦证券研究报告指出,短贷和中长贷共同减少指向居民购房和消费的风险偏好依然较低。存款和贷款共同减少或意味着居民部门仍在“提前还贷”。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居民部门存款下滑幅度明显高于2022年的另一重要原因则是居民储蓄意愿的下滑,背后可能是风险偏好回升以及存款利率过低所致。

4月以来,部分银行相继调整了定期存款利率,部分银行降幅高达45个基点。

对于4月居民存款明显减少,国盛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居民存款减少超万亿,或主要回流至理财产品。考虑到4月银行理财增长整体回暖,尤其是现金管理类增长较好,预计是居民存款的主要回流方向,此外储蓄型保险、股市或也有一定贡献。

4月银行理财存续规模回升。根据普益标准统计,截至2023年4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2546万亿元,较上月末增加9844亿元。

股市方面,中金公司研究报告则显示,4月以来A股日均股票成交额114万亿元,较一季度的8787亿元和2022年的9256亿元、均有明显放大。

明明还指出,4月非银存款增加反映出有增量资金流入金融市场,但和居民存款下滑规模以及往年增长幅度相比,并不明显,说明居民“存款搬家”后,可能并非完全用于金融资产投资,还有一部分可能转移至消费等其他领域。

超额储蓄能否何时释放?

央行公布的2023年之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比上季度减少38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消费”和“更多投资”的居民分别比上季度增加05个、33个百分点。

虽然4月居民存款的减少被市场视为居民储蓄意愿的下滑,但专家认为,居民超额储蓄仍在继续积累,预计未来较难大量释放至消费、购房。

李超估算,2020年-2023年4月我国居民超额储蓄体量已增长至646万亿,相较3月继续增加约5000亿元,相比2022年末则已大幅增加了161万亿。也就是说,即使疫情因素消退,居民仍在积累超额储蓄。

李超认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是导致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悲观的根本性原因,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其影响,也因此居民超额储蓄的释放将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M1同比增速持续收缩,但M2同比增速却持续扩张。4月末,M2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9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53%,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均高02个百分点。

对于M1与M2增速的背离,光大证券研究报告指出,资金从企业部门持续流向居民部门,而居民部门向企业部门的回流明显乏力。即,企业通过经营和贷款获取的资金,以薪酬等方式转移至居民部门后,由于居民消费复苏乏力,便将企业转移来的资金以存款的方式沉淀了下来,而不是通过消费的方式使其回流企业账户,表现在数据上,便是居民存款增速持续高于企业,居民“超额储蓄”高烧难退。但居民存款增速已于3月和4月连续回落,可能指向居民预期正在好转。

我分析观点认为,4月居民部门存款下滑幅度较高,或因为提前还贷所致,同时也反映了居民消费信心、意愿在稳步恢复中:五一假期热门景点游客量回升,文旅市场显现复苏趋势,假日旅游消费需求提前在4月部分释放。

4月居民存款大幅减少引起市场的广泛热议。

央行最新公布的4月金融数据显示,4月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同比多减5524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120万亿,同比多减4968亿元。钱到底去哪了?

不少分析认为,4月居民存款减少或源自“提前还贷”和消费回升所致;另外的观点则认为,4月份人民币存款大幅减少体现了居民储蓄意愿下滑,风险偏好回升后,或主要回流至理财市场。

季节性因素影响有多大?

数据显示,4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7345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个百分点。4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同比多减5524亿元。

存款结构中,居民存款的大幅下滑格外醒目。4月份,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同比多减4968亿元。这也是和居民部门一年多来的首次减少。不仅如此,4月份还出现了企业存款和居民存款共同减少的情况:4月份,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408亿元,同比多减198亿元。

这与3月数据形成了鲜明对比。3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571万亿元,同比多增122万亿元。从一季度住户存款增量来看,1月至3月分别增加62万亿元、7926亿元、291万亿元。

实际上,居民部门存款近几年4月均会减少,4月居民存款的大幅回落属于季节性特征。

“虽然居民存款大幅回落,但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季节性,这与银行季末冲存款、季初居民存款资金重新流入理财产品相关。”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

以2019年以来的数据为例,记者统计数据发现,居民部门存款在4月均有所减少。其中,2019年至2022年分别减少624818亿元、799601亿元、1570895亿元、70319亿元。

国信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剑分析季末季初的存款波动现象时就指出了存款的季节变动规律:一般存款(包括非金融企业存款、个人存款)在季末的月份大增,下个月再大降;非银存款则刚刚相反,在季末的月份大降,下个月再大增(但季节性规律弱一点,有时不明显,可能是受其他因素干扰)。

数据显示,4月份,财政性存款增加502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912亿元。

“虽然4月存款增速低于大家预期,但不用操心,6月末存款又会回来的。”王剑称。

消费意愿恢复了吗?

不过,今年4月居民存款大幅回落之所以格外受到关注,是因为其下滑幅度明显高于2022年。

不过与往年相比,今年4月居民存款减少量实际上并非更低。如上述数据显示,2021年4月居民部门存款减少15700多亿元,同比多减7700多亿元,而今年4月则是同比多减4968亿元。

一些分析观点认为,4月居民部门存款下滑幅度较高,或因为提前还贷所致,同时也反映了居民消费信心、意愿在稳步恢复中:五一假期热门景点游客量回升,文旅市场显现复苏趋势,假日旅游消费需求提前在4月部分释放。

但这在数据上并未得到印证。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CPI同比上涨01%;与此同时,以个人消费类贷款为代表的新增居民短期贷款在4月也出现回落,减少1255亿元,同比少减601亿元。此外,居民中长期贷款减少1156亿元,同比多减842亿元。

德邦证券研究报告指出,短贷和中长贷共同减少指向居民购房和消费的风险偏好依然较低。存款和贷款共同减少或意味着居民部门仍在“提前还贷”。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居民部门存款下滑幅度明显高于2022年的另一重要原因则是居民储蓄意愿的下滑,背后可能是风险偏好回升以及存款利率过低所致。

4月以来,部分银行相继调整了定期存款利率,部分银行降幅高达45个基点。

对于4月居民存款明显减少,国盛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居民存款减少超万亿,或主要回流至理财产品。考虑到4月银行理财增长整体回暖,尤其是现金管理类增长较好,预计是居民存款的主要回流方向,此外储蓄型保险、股市或也有一定贡献。

4月银行理财存续规模回升。根据普益标准统计,截至2023年4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2546万亿元,较上月末增加9844亿元。

股市方面,中金公司研究报告则显示,4月以来A股日均股票成交额114万亿元,较一季度的8787亿元和2022年的9256亿元、均有明显放大。

明明还指出,4月非银存款增加反映出有增量资金流入金融市场,但和居民存款下滑规模以及往年增长幅度相比,并不明显,说明居民“存款搬家”后,可能并非完全用于金融资产投资,还有一部分可能转移至消费等其他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