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 津 沪 渝 冀 晋 蒙 黑 吉 辽 苏 浙 皖 闽 赣 鲁 豫 分别是什么地方?

cba02
京 津 沪 渝 冀 晋 蒙 黑 吉 辽 苏 浙 皖 闽 赣 鲁 豫 分别是什么地方?
导读:京 津 沪 渝 冀 晋 蒙 黑 吉 辽 苏 浙 皖 闽 赣 鲁 豫 分别是什么地方?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 鲁、皖、豫、鄂、湘、赣、黔、粤、冀、晋、渝

京 津 沪 渝 冀 晋 蒙 黑 吉 辽 苏 浙 皖 闽 赣 鲁 豫 分别是什么地方?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

鲁、皖、豫、鄂、湘、赣、黔、粤、冀、晋、渝、沪、闽、滇、琼分别是哪些地方的简称?

鲁:山东

皖:安徽

豫:河南

鄂:湖北

湘:湖南

赣:江西

黔:贵州

粤:广东

冀:河北

晋:山西

渝:重庆

沪:上海

闽:福建

滇:云南

琼:海南

冀、鲁、豫、苏、皖、京、津分别指什么地方

河北 山东 河南 江苏 安徽 北京 天津

京、津、冀、鲁丶豫、皖、鄂、赣分别是什么省市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湖北省、江西省

京、津、冀、鲁、豫、皖、鄂、赣、粤是什么地方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东 河南 安徽 湖北 江西 广东

冀、鲁、豫、皖、鄂、赣、分别是什么?

河北省=冀

山东省=鲁

河南省=豫

安徽省=皖

湖北省=鄂

江西省=赣

辽是辽宁 吉是吉林 有谁知道冀 晋 鲁 皖 沪 渝 津 豫 鄂 湘 赣 闽 琼 川 黔粤

从冀到青分别是:河北,山西,山东,安徽,上海,重庆,天津,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福建,海南,四川,贵州,广东,甘肃,青海。请依照省份名称和列出来的各个省份的简称对号入座,很快就会有答案了!

冀,鲁,豫,皖,湘,渝分别代表什么地方

冀-河北省、鲁-山东省、豫-河南省、皖-安徽省、湘-湖南省、渝-重庆市

苏,豫,皖,渝,闽,晋,沪,赣的全名是什么

按照顺序来说,江苏,河南,安徽,重庆,福建,山西,上海,江西

“黔,鄂,滇,渝,豫,赣,皖,冀,粤”的拼音分别是什么?

黔(qián);

鄂(è);

滇(diān);

渝(yú);

豫(yù);

赣(gàn);

皖(wǎn);

冀(jì );

粤([yuè)

贵州省,简称“黔”(qián);

湖北省,简称“鄂”(è);

云南省,简称“滇”(diān);

重庆简,简称“渝”(yú);

河南省,简称“豫”(yù);

江西省,简称“赣”(gàn);

安徽省,简称“皖”(wǎn);

河北省,简称“冀”(jì);

广东省,简称“粤”(yuè)。

女真族,是一个世居东北的少数民族。古代称为扶余、肃慎、挹娄、勿吉、靺鞨等,从两宋时期开始称为女真、女直等。如今的满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锡伯族等都是女真族的后裔。古代王朝要想经营好东北地区,实现对东北的有效管理,就必须要和女真族群体形成良好的关系。明朝从建国初期就开始经营东北,和女真族发生了密切的联系。研究明朝和女真族的关系,也能够了解明朝对东北的管理情况。

一,明朝前期的情况:对东北实现了羁縻的管辖

元朝灭金之后,在东北设置了辽阳行省、征东元帅府、开元路总管府、合兰府水达达总管府对女真族进行管辖。1368年,明朝建立,元朝灭亡。不过元朝的残余势力依然盘踞大漠、东北和西北。为剪除东北的蒙古势力,朱元璋一方面派遣使者到辽东“诏谕”,一方面派遣军队向辽东军队。1371年,原辽阳行省长官刘益归附,明朝在于是在辽东设置辽都卫。1375年升为辽东都司,管辖辽东25卫,138所,2州。1387年,朱元璋又派遣冯胜率20万大军讨伐盘踞在金山(今吉林农安)的纳哈出,基本将东北的蒙古势力驱除。

女真族

此时,辽东已经成为了明朝经营东北的跳板。这里为中温带气候,地形平坦,辽河贯穿全境,突然肥沃,有利于农耕经济的发展。但是,辽东之外的黑龙江流域则气候严寒,在当时不利于农业生产,因此明朝的势力也难以推进。占据辽东之后,蒙古在东北依然存在一定的势力。于是明朝试图招抚女真来制衡蒙古,利用“金元世仇,欲其蛮夷自攻也”,这是明朝对边疆民族推行了“以夷制夷”的具体表现之一。在明朝的诏谕下,部分女真部落臣服于明朝。

灭纳哈出势力后,明朝试图在斡朵里(依兰)设置三万卫,但是未能成功,只好撤回开原一带。这说明,明朝虽然击败了蒙古残余势力,但是想要将自己的势力深入东北复地还是十分困难的。明朝势力真正推进到黑龙江流域,是永乐时期。1403年,朱棣派遣使者到黑龙江诏谕,接着许多女真部首领相继入京朝觐。明朝于是将这些部落册封为卫,其部落酋长为指挥使。到永乐七年,已经册封了132个卫,海西女真、建州女真、野人女真相继归附。1409年,明朝在奴儿干(特林,黑龙江入海口一带)设置了奴儿干都司,成为了明朝在黑龙江的军事据点。

不过,明朝对东北的控制依然是十分薄弱的。一方面,奴儿干都司驻扎的军队十分有限,甚至没有驻扎军队。1413年,明朝派遣宦官亦失哈巡视奴儿干,并且修建了永宁寺。但是在1432年第二次巡视奴儿干时,发现永宁市已经被毁,不得不进行重建。永宁寺位于奴儿干都会被毁,说明明朝在此应该没有驻扎军队。

另外,明朝对辽东的控制也并非十分稳定。1423年,辽东女真杨木答几掠走开原军民1000余门,逃到阿木河地区。随后,建州左卫首领猛哥帖木儿率领建州与之交战,结果建州左部女真遭到了重大的损失,猛哥帖木儿战死去,部族被掠杀惨重。该事件史称“阿木河之变”。之后,建州左卫被迫南迁辽东苏子河(今辽宁抚顺),和建州卫相邻。其内部又出现了分裂,之后明朝又增加了建州右卫,于是形成了“建州三卫”。

仁宣时期,鉴于明朝财政收入出现危机,于是采取了全面收缩的政策。1434年,奴儿干都司被撤销,明朝不再派遣军队巡视黑龙江,从此明朝势力退出了此地。此后,虽然明朝陆续在东北增加卫的册封,但这都已经没有了实际上的意义,只是对当地部落势力名义上的承认罢了。

二,明朝中期的局势:断断续续的和战

明英宗时期,明朝开始走向衰落,女真族对明朝的态度也悄然发生变化。由于明英宗时期政治腐败,而辽东的官员对建州女真部也骄横无礼,引发了建州部的不满。当时,明朝和周边民族和国家都实行了朝贡贸易,明朝采取“薄来后往”的政策来吸引“万国来朝”。而女真族也在这个朝贡体系之内,为了得到更多利益,女真派遣的“朝贡”规模往往会超过规定的规模,这就加大了明朝的财政负担。1464年,明朝规定海西、建州女真入贡人数限制,这引发了女真各部的不满。于是建州部开始“寇掠”辽东。从此,明朝和女真族的战争就断断续续地进行。

初期的女真对明朝是“阳为效顺,阴为抄掠”,不断侵扰辽东,对辽东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为了防御,从明英宗时期开始修建辽东边墙,边墙“广袤千余里,立烽堠实兵马”,成为了明朝和女真族地区的边界线。成化年间,分别在1467年和1479年两次联合朝鲜进攻建州女真,严重削弱了建州的实力,史称“犁庭扫穴”。但是明朝的这种血腥政策无疑也激化了民族矛盾。

成化年间两次征伐之后的60年间,建州女真再次归顺,和明朝恢复了朝贡贸易,接受了明朝的册封。在这60年,建州的经济开始恢复了起来。嘉靖年间,女真和明朝的关系又紧张起来,原因同样是因为女真的“朝贡”遭到了阻碍。1542年开始,建州女真不断侵犯辽东。明朝则派李成梁进行反击,建州首领王杲被杀。为缓和民族矛盾,1576年,明朝在清河、叆阳、宽奠等开放边市,进行贸易。但是明朝的官兵却操控市场,再次引发了民族矛盾。1580年,建州女真再次侵犯辽东。同年,李成梁也对建州进行了反击,导致建州部更加衰落。清史专家李治亭认为,明朝和建州女真的战争,完全是明朝的欺压引发的。

李成梁石坊

海西女真部位于松花江一带,但是和明朝的关系就比较融洽了。“土木堡之变”后,海西女真受到蒙古的进攻,被迫南迁,有些部落也加入到了侵犯辽东的行列之中。不久,哈达部的王忠、王台称雄女真长达40年。他们垄断了海西女真对明朝的朝贡,同时约束各部的行为,稳定了东北的秩序。从王氏的强大可以看出,女真开始有走向统一的趋势。

海西女真各部

三,明朝后期的局势:女真统一,逆转局势

女真族最终到了努尔哈赤时期才走向了统一。努尔哈赤是建州女真的贵族,1574年,李成梁破王杲时,努尔哈赤也被俘虏,他被迫在李成梁边卧薪尝胆,等待时机。19岁时,他终于回到了建州。1583年,努尔哈赤的祖父、父亲均被明朝军队误杀,从此努尔哈赤走上了复仇的道路。同年,他以“兵不满百,甲仅十三”起兵,开始统一建州女真,五年之后,建州五部宣告统一。之后,努尔哈赤又开始消灭海西女真各部。

努尔哈赤

在统一女真的过程中,努尔哈赤对明朝采取了和平的政策,保持朝贡贸易。一方面可以增加财政收入,另外一方面可以减轻自己的军事压力。而明朝方面开始对努尔哈赤的统一战争不管不顾,认为这是蛮夷相攻,无需理会。但努尔哈赤快统一海西女真的时候,明朝又赶紧扶持叶赫、乌拉两部以对抗努尔哈赤。于是,明朝和努尔哈赤的矛盾也就公开化了。1616年,努尔哈赤公开建立“金国”,史称“后金”,与明朝对峙,同时准备进攻明朝。1618年,努尔哈赤进攻辽东,明朝和女真的战争重新爆发。第二年,明朝派遣10万大军反攻,双方在萨尔浒大战,结果明朝军队全军覆没。从此女真在和明朝的战争中占据主动优势。

萨尔浒之战后,努尔哈赤又开始进攻辽东,夺去了明朝的开原、铁岭、沈阳、辽阳等城市。1625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1626年,努尔哈赤在宁远战役中被明朝袁崇焕部队的红夷大炮击退,不久去世。

沈阳故宫

努尔哈赤之后,皇太极继位。他在位期间,没有急着和明朝开战,而是着手于内政改革。他仿照明朝建立了官僚制度体系、调节满汉民族关系、引进西方先进的火炮,改名“红衣大炮”。在对外方面,他两次东征朝鲜,三次西征林丹汗、四次北伐野人女真。接着才南下进攻辽东和辽西。到了1640年,明朝的势力基本全部退出了山海关以内,皇太极统一了东北。不仅如此,他还多次从漠南地区南下侵犯关内,导致明朝的京畿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威胁。1644年,李自成灭明朝。从此,女真族和明朝的战争转化为了清朝入关统一全国的战争。

1945年4月,柏林以东50公里,奥得河,钢铁洪流严阵以待。此时,欧陆局势已然明朗,纳粹帝国严酷专横的统治已趋分崩离析,曾经称雄一时的强权正在倒塌,德意志的核心腹地也归属于新的力量——苏联。历经了4年的战火淬炼与武器倾轧后,苏维埃国家似乎马上就要赢得这场生死之战。面对邪恶帝国最后的统治堡垒,新的战役已经箭在弦上。追溯历史,不禁要问,苏联为何不惜牺牲30多万条生命,也一定要攻克柏林呢?

 

一、兵临城下的军队优势

 

从1941年战争之初,纳粹德国大起三军进攻东欧,“闪电战”节节胜利,苏联左右支拙、方面军频遭“包饺子”,整个西部版图的军队屡遭围歼,形势危如累卵。再到1942年苦苦支撑,疯狂暴兵、军备产能剧增,加之英美援助,苏联开始稳住形势,双方你攻我打、战争有来有回,互不相让。到了1943年,随着国防军兵败斯大林格勒城下,艰苦惨烈的阵地战与消耗战之后,苏军开始逐步反击,将战争形势与斗争风向逆转。1944年,苏军更是一路向西,如入无人之境。对德军一连串的穷追猛打,势不可挡,钢铁洪流所到之处赤旗插遍。进入1945年,战争的天平已完全倒向苏联。4月,苏军横跨奥得河,来到此次战争的最后战场——纳粹首都柏林。

 

当时,德国已是将死之兽,可纳粹元首仍在总理府的地堡里负隅顽抗,幻想局势出现七年战争时期腓特烈大帝“奇迹式的翻盘”。然而,天道并不轮回。

 

远在柏林西部100公里外的易北河畔,英美联军似乎开始了犹豫与观望。对英美而言,这场欧洲大战并未过多波及本土,且远远谈不上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两国既无足够的政治军事理由,也没有耗费更多资源、人力物力继续战斗的意志。此刻的盟军刚结束鲁尔战役,实际上也没有做好充足的进攻准备。虽然艾森豪威尔一再强调盟军可随时打下柏林,但实际上,直到4月中旬盟军才大规模接近易北河。因而英美无心也无力攻打柏林,反倒是两国偃旗息鼓,乐得见“两强相争”以坐收渔利,这是苏联得以攻打柏林的客观军事条件。

 

二、全球争霸的政治考量

 

实际上,早在1944年英美诺曼底登陆后,因为雅尔塔会议的原因,原本可以在苏联之前攻打柏林的美国也是因苏联的一再要求而暂停了进攻,并把进攻柏林的任务交给了苏联。4年漫长的战争进程,期间更是长期存在着大国的博弈、盟友的斗争。战争进行到1945年,法西斯阵营大厦将倾,各国都开始思考如何占据更多的战后成果了。显而易见的是,谁攻下柏林,谁就能在战后瓜分利益时获得更多话语权与筹码!

 

如果不打,继续与德国拉锯,既不能迅速结束战争,而且有落后于盟军的风险,这对自己的战后利益影响极大。盟友此刻正渐渐变成对手。在丘吉尔计划要阻止苏军西进、盘算着控制影响更多的欧洲领土时,攻打柏林、继续西进成为苏联的必然选择。迅速而完全的胜利是必要的。对苏联来说,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如果放任英美占领柏林,那么未来德国必然重回西方阵营,与欧美一同对抗苏联。因此,苏联抢过主攻柏林的大旗,正是基于政治现实和国家战略目标的考量。

 

与此同时,也要想到,当舞台谢幕之时,当这段必然为后世永恒记忆的历史进程即将步入尾声之时,作为主角必然不能缺席。攻克柏林,这是战争时期苏联整个国家与人民的坚定意志。曾经杀得自己措手不及的敌国,如今却可以直捣黄龙,一举荡平其首都,这是苏联人的必争之路。

 

苏德战争于苏联而言可谓“奇耻大辱”。战争打响以来,苏联全体人民承受着这“敲骨吸髓”般的巨大苦难,近3000万军民伤亡、难以挽回的巨量经济损失、国家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的中断、无数城市家庭家园被毁,凡此种种,苏联军民迫切希望复仇,而攻打和占领柏林便是一种极好的复仇方式。攻克柏林,是苏维埃国家塑造伟大民族精神的必由之路,也是鼓舞全体军民、团结国家、慰藉英灵的重要手段。想想看,有谁能忘得了红旗插上国会大厦那一幕呢?

 

三、名流千古的荣誉渴望

 

此外,攻克柏林绝对是可载于历史、明于世界的至高无上的荣誉。攻克柏林,这是苏联对世界的一种警告与宣言,是强大国家实力与极高国际地位的明示与阐释。苏联打倒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法西斯国家,战胜了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一,这足以向世界、向历史证明,苏联是伟大神圣的、苏联是强大强力的、苏联是不可战胜的。为了彻底证明苏联的强大力量以及自身对二战与全人类的贡献,也为威慑英美,斯大林决意用鲜血换取苏联应得的国际声望与历史地位。

 

于是,一切都按预定的“剧本”上演。1945年4月16日,打向柏林的之一声炮火响起。25日,柏林被合围;27日,苏军突入柏林中心区;29日,强攻国会大厦。30日,希特勒自杀。5月2日,柏林卫戍司令魏德林将军率部投降,战役至此结束。

 

柏林,一如瓦格纳笔下《诸神的黄昏》里的英灵殿,彻底湮灭,中欧的大帝国自此彻至此沉沦。而在东方,一个强权已然崛起,新一轮的征服就在路上。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图述数说

苏德战争爆发之前,苏联并不是要讨好德国。而是互相利用的关系。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实际上这就是苏德的关系问题。敌人的敌人也就是我们的朋友,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起者。俄国和苏联也是两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参与者。

在国际关系史上,苏德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实际上来讲国家与国家之间,只有利益是最重要的。国与国之间更看重的是实际利益,而不是感情。苏联和德国很早就有扯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远的不说就从一战说起。一战爆发以后,德军面临两线作战。为了摆脱困境,1917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就曾经命令德军总参谋部实施托尔计划,用一列专列将流亡瑞士的俄国革命者列宁送到李江,希望通过布尔什维克的革命运动,给沙皇俄国以致命一击迫使其退出战争。事实也确实是如此,列宁领导的十月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俄国。并且随之同德军签订了协议,宁可割地赔款也要退出一战。但是当时以列宁为首的俄国布尔什维克政党并不是相信德国皇帝能够给革命运动带来什么样的好处?而是希望利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来进行革命。俄国退出一战以后,波兰的资产阶级政权,依靠协约国干涉俄国十月革命,并在华沙城下重创红军,迫使苏维埃俄国割让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这样做使德国和苏联的关系更加接近了。这样才使二战中出现苏联和德国共同瓜分波兰的情况。1920年,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击退了协约国三次武装干涉,在 社会 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军事对抗中赢得胜利,与此同时,苏俄期望10月革命的火种在短时间燃遍欧洲,但随着德国11月革命和匈牙利革命的失败,使苏俄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出现了某种军事,结果双方不得不面对现实,两种不同制度的国家由军事对抗向和平共处发生过度。

1922年4月10日,热纳亚会议在意大利外长的主持下召开有关国家根据事先统一的口径向苏维埃俄国提出偿还沙皇债务的苛刻要求,遭到苏俄的拒绝。会议进行到4月15日时,同样应提出修改,凡尔赛合约遭到拒绝的德国代表团深感受的冷遇与压制。因此德国和苏联之间互相靠拢。随后苏联和德国双方签订了《德国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 社会 主义共和国协定》。这就是开辟长达20年苏德合作时代的《拉巴洛条约》。双方开始了在政治军事经济领域里的密切合作,而且条约规定两国彼此放弃对战争费用以及因战争损失而要求赔偿的权利。两国互相给予对方最惠国的待遇与发展经济和贸易关系。两国实行密切的军事合作。这个合约并不是为和平而签署的,对俄国和德国互相互惠互利。德国可以以苏联辽阔的国土作为军事武器的试验场所。而俄国就是后来的苏联在德国身上学到了大量的军事技术,并由德国培训了大量的军官和士兵。并且为德国进行二战,取得了一系列的经验。所以说德国和苏联的关系是互相利用的关系。苏联也并不是为了讨好德国,而是在苏德合作过程中,它也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也符合了那句古话,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正是从苏德关系演变上来看,我们可以看出世上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

这个为什么要说讨好呢,只能说是相互利用而已!

之一次世界大战时,俄国和德国在东线较劲,俄国损失惨重,正在此时,俄国内爆发了“十月革命”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夺取了国家政权,建立了红色的无产阶级专政的 社会 主义国家,之后被整合为苏维埃 社会 主义国家联盟。这个国家的出现使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十分恐慌,武装干涉苏俄,但是都失败了。

与此同时,欧洲的德国作为之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对《凡尔赛合约》十分不满,也在不断的进行武备竞赛,大力发展军事。

这些情况使的欧洲传统大国英国、法国十分不满,他们敌视苏俄、提防德国。到了上世纪30年代,西方爆发了经济危机,更是雪上加霜。德国也磨刀霍霍,先是对一战丢失的领土进行收回,然后对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人占人口多数的苏台德地区提出了要求领土要求,作为英法,他们甚至配合德国的希特勒,压制捷克斯洛伐克,并和德国签订了协议,想要引导德国进攻苏俄, 历史 上称呼此次会议为“东方墨尼黑”阴谋。

之后德国开始向北向东进攻。之后德国开始和苏俄签订了《苏俄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12月,德国开始进攻波兰,苏俄为了建立缓冲带,也进攻了波兰,至此波兰不到一个月就灭亡了。之后德国挥师东退南下,开始了攻击法国和英国,至此英法的绥靖政策破产,自食苦果,法国不到40天战败,英国遭到了德国的狂轰滥炸。解除了后顾之忧后,德国开启了“巴巴罗萨”计划,正式开始了攻击苏联的准备工作,到了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直到1945年5月,德国战败,二战结束。

在这个过程中英国和法国希望德国和苏俄交战,借此削弱德国和苏俄。结果苏德看破阴谋,反而将计就计,签订了条约,结果先遭到攻击,成了国际笑话。

(玉之溪)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苏德战争前为什么苏联百般讨好德国?我想这是苏联出于自己的政治利益的考虑,而做出的行为。斯大林当时想和德国瓜分欧洲大陆。

纳粹德国入侵斯洛伐克以后,而当时的英国首相张伯伦,态度十分冷淡,对德国采取的政策是绥靖,但后来了波兰受到威胁后,张伯伦的态度立马转变,他明白,如果德国侵入波兰,英国必须支持波兰。这次他想到比德国还要强大的苏联,此时的德国也意识到苏联的重要性,抢在英国之前,秘密和苏联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

因为此时的德国希特勒也明白,斯大林是想吞并东欧,假如德国此刻与苏联作战,必定拖垮德国,无暇侵略其他国家。在1930年8月23日秘密签署了瓜分欧洲势力范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斯大林以牺牲中东欧小国的利益为筹码,获得了德国对苏联的和平中立。德国占领法国后,苏联***经公开表示祝贺,庆祝德国武装力量的为伟大成就!为了讨好德国,斯大林竟然把投苏联的800万德国***人交给了德国!在物质上,苏联给予了德国巨大的支持,就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夜,还有苏联的货运列车驶向德国运送战略物资!

苏联在苏德战争前给予德国大量的帮助,这些充分体现了苏联当时的***极力想吞并东欧国家,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牺牲了中东欧小国的!

不是苏联想要讨好德国,只是当时英法两国一心想要祸水东引,让德国和苏联鹬蚌相争,自己渔翁得利。1938年1月,德国出兵吞并奥地利,撕毁了《凡尔赛合约》中禁止德国奥地利合并的条款。英法两国平静接受,接着希特勒将目标对准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

捷克斯洛伐克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它的陆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并在同德国相邻的苏台徳区筑有坚固的山地防御工事。捷克斯洛伐克还拥有发达的重工业,闻名欧洲的斯科达兵工工在1938年8月到1939年9月间的产量,几乎等于同期英国各兵工厂的总和。希特勒为了削弱捷克斯洛伐克的抵抗力量,要求割占苏台德区。

捷克斯洛伐克 *** 了德国的无理要求。但英法等国要捷屈从于德国的要求,它们惧怕战争,企图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来换取一时的和平,并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张伯伦、达拉弟、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德国慕尼黑举行会议。会议前,希特勒表示,苏台德问题解决之后,德国在欧洲对领土不再提出任何要求。于是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同意将拥有德国居民定居的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等地区割给德国,出卖了捷克斯洛伐克,这个协议称之为“慕尼黑协议”,这个会议后来称之为“慕尼黑阴谋”。

希特勒同英国和法国签订了协议,双方在条约中保证在任何时候都不进行针对对方的战争。但是在1939年3月15日,德军背信弃义撕毁了《慕尼黑协议》,突然发动了对捷克斯洛伐克的侵略,张伯伦呼吁的给一代人以和平变成了泡影,欧洲处在一场世界战争的边缘。

德国占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之后,向波兰发出了解决但泽问题的最后通牒,并指使但泽的纳粹分子不断制造事端。4月11日,希特勒正式批准了代号为“白色方案”的入侵波兰的行动计划。至此英法两国才发现希特勒的野心之大,他是想成为整个欧洲的霸主。于是两国又先后与波兰签订了防卫互助协定,希望能阻止德国可能对波兰采取的军事行动,但此的德国已经在战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

其实早在4个月前,在斯大林的倡议下,英、法、苏国就在莫斯科举行了互助合作的谈判,苏联希望三国能签订包括军事援助合作、保障中欧和东欧国家安全的条约。但是英法两国对于这个提议反应冷淡,谈判持续了近4个月无果而终。

此时希特勒为了防止“白色方案”完全泡汤,因而希特勒开始更加主动地拉拢苏联。因此,德国 *** 一次次向苏联暗送秋波, 希特勒也顾不上脸面,急急给斯大林写了一封长 长的电报,声称“德国和波兰之间的紧张关系已经变得不可容忍了”,“不论哪一天都可以爆发危机,德国已经下定决心从现在起以在它支配下的一切手段来保护它的国家利益。”

希特勒希望能够同苏联在8月23日左右达成一一个互不侵犯条约。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斯大林同意了希特勒的这个要求。于是,在1939年8月23日,上午,莫洛托夫和里宾特洛甫分别代表本国,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上签了字。在这份条约里,德国人为了让苏联能够到9月1日前完成条约的签署,为苏联提供了许多优惠条件,而这里面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份条约还包括一个“秘密附属议定书”,在这个议定书里,规定德苏将按一定界限在波兰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

Ts ǡj

二战爆发前,欧洲的局势已经是瞬息万变,而苏联毕竟这个东方的大个子,是个不容忽视的存在,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与德国之间一直存在着一种不可描述的交易,因此很多人都认为苏联在极力的讨好德国,以图自己能安身事外,甚至从中拿到不少好处!

早在1922年热那亚会议期间,苏俄就与德国签订了《拉巴洛条约》,苏俄与德国恢复外交关系,放弃战争赔偿,按最惠国待遇开展经济贸易关系,这种不同 社会 制度之间和平共处的典型案例,一直到希特勒上台之前都生效,并维持了西方反苏阵营下十年友好合作时代。

但因为后来希特勒上台,德国在苏联家门口蠢蠢欲动的样子,明显让斯大林看得非常恼火,苏方态度即有所转变,法西斯阵营成为苏联主攻对象,苏联开始寻求与英法合作,共同抗击在他家门口相当不安分的德国人。

但苏联人想错了,英法等国巴不得苏德狠狠打一架,更好把他们认为邪恶的赤色大国苏联推倒了才更好。所以苏联人显然是指望不上英法了,于是苏联开始寻求和德国努力保持着以前那种表面上的“蜜月期”。

到了1939年时,苏德互相嫌弃的眼神慢慢成了暗送秋波,除了经济贸易方面,苏德开始举行了长时间谈判,德国大使更是在斯大林党代会上的报告中,解读出了两国关系新的风向。

而随后苏联攻击英法的篇幅明显超过了攻击德国,“民主国家的弱点”已然成了斯大林主炮轰的对象,而且苏联意味深长地说,某些幻想让老子当战争炮灰的 *** (暗指英法美)做你们的白日梦去吧。

而直将两国关系拉近一步的事件,就是入侵波兰,如果说先前双方只是表面朋友的话。在入侵并瓜分波兰事件中,双方俨然成了真正的“战斗盟友”。

但无论如何,让苏德走到一起的毕竟只是眼前的国家利益。在希特勒心中,苏联绝对要比英法等国更像是敌人,他和苏联合作更多的是为德国赢得生存空间的暂时手段。

而苏联人去讨好德国人,其实斯大林自己也是一直在犹豫,对于他来说,英法国家和法西斯德国对苏联的敌意都不小,这一点他很清楚,虽然他一直更乐意跟英法穿上一条裤子 ,可架不住英法死活不想理他。

而希特勒利用苏联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后,加上西线入侵英国本土受阻,他马上把侵略目光移到了苏联,这个没有几个真正朋友的东方大国,成了他的下一个目标,而苏联人却还蒙在鼓里,至少斯大林认为和德国反目成仇不会这么快。

“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后,苏联人伤亡惨重,但是苏联人也不是什么都没得到,至少斯大林终于和英美等国有了共同的敌人:纳粹德国。在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等国开始和苏联合作,并给予一定援助,他们希望苏联和德国好好打一打,至少能间接地帮助自己解脱下二战的困境,让自己能好好喘口气。

所以,苏联讨好德国也只是权宜之计,就像德国短暂利用苏联一样,英法美等国又各自打着自己的算盘,二战爆发时的欧洲就是这样,各国之间的关系会因为眼前利益关系,一会是友,一会是敌!直到世界范围内的反法西斯阵营建立牢固后,欧美各国才没有那么猥琐了!直到二战胜利,现在感觉又开始猥琐起来了!

苏联不是在二战前才开始讨好德国的。

准确的说实在一战结束后不久,也就是20年代就开始“讨好”德国。

说苏联“讨好”德国,其实不恰当,恰当的说法是来两国报团取暖、相濡以沫,或者说沆瀣一气、狼狈为奸!

一切都要从一战说起。

建立苏联的十月革命是在一战末期,沙俄内部爆发了二月革命,资产阶级 *** 推翻了沙皇,建立了资产积极 *** ,但随后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积极 *** ,建立了苏俄(苏联的前身),退出来一战。

苏联是世界上之一个 社会 主义国家,所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视它为眼中钉肉中刺,想要把这个新生政权扼杀在摇篮里,联合出兵进攻苏联,并支持邓尼金、高尔察克等白俄军官叛乱,但都失败了。

苏联稳固下来了,但却遭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集体封锁,成为“国际孤儿”。

而一战时的德国,因为国内水兵和人民起义,结果导致的德意志第二帝国灭亡,取而代之的是魏玛 *** 。

法国为了防止德国崛起,拼命打压德国,比如占领鲁尔工业区15年,占领莱茵地区建立缓冲区,向德国索取巨额赔偿,严格限制德国军力,军队被限制在10万以内,不允许发展重武器。

德国也是是西方英法打压的目标。

所有的德国人对英法等西方国家恨之入骨,希望卧薪尝胆复仇。

但德国处于西方尤其是法国英国的监视之下,无法充分发展兵力。

虽然德国也憎恨苏联的共产主义,但本着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的目标,德国和苏联迅速接近。

1922年苏联参加在意大利热那亚举行的欧洲经济会议,苏联主动提出要跟欧洲各国和平贸易,不输出本国意识。

但欧洲各国要求苏联归还没收的西方资产,遭到苏联拒绝,会议不欢而散。

德国敏锐的发现了西方和苏联的矛盾,于是它调整意识形态,以积极和苏联谈判,签订了《拉巴洛条约》,放弃两国以前所有经济纠纷为前提,苏德关系正常化,同时双方在军事、经济、政治上全面合作。

所以以经济利益为现实目标,苏联和德国迅速展开全力合作。

虽然苏联进行了几个五年计划,国家的工业化程度大大提升,但相对于德国来说,苏联的工业化在“量”上提升上过去了,但“质”上还差的很远。

但优势在于人口众多,国土辽阔,物产丰富,各种石油、矿石、粮食产量丰富。

而德国恰恰相反。

德国国土狭小,资源匮乏,尤其是严重缺乏石油,但优势在于工业非常发达,工业水平远超苏联,迫切需要一个广袤的产品市场和资源供应地,而苏联完美契合德国的这一要求。

除此之外,德国还在苏联建立了许多军校,进行军事训练。当然这些学校都是打着农业机械的名头。

由于德国战后的军事技术被严格限制,德国 *** 无法在本土进行先进武器的实验,否则会被英法洞悉。

所以德国在苏联建立军校,实验各种先进武器和战略战术,比如坦克的闪电战。据说曼施坦因就曾在苏联“农业机械学校”训练坦克部队。

而政治外交上,双方也是互为犄角,互相声援和支持,抗击英法操控下的国联的不公平国际秩序政策。

有句名言说得好,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共同的利益。二战前德国人和苏联人虽然暂时走到一起,但还是在1941年6月爆发了苏德战争,双方死亡超过数千万人!

苏联:战前人口19亿,总计军人死亡91648万、平民死亡1740万、合计2660万,而伤亡总计超过5千万人。

战前总人口中,死亡七分之一,青壮年死亡三分之一,幸存者中四分之一是伤残。

一个拥有一亿七千万人口的国家伤亡了18%的人口换来了最后的胜利。

德国:德军死亡485万,其中东线死亡3817万,东线被俘250万,其中死于苏联战俘营363万人。

平民死亡约440万人,其中60万死于英美轰炸,其余基本死于苏军攻入德国本土时。

战前苏联和德国之间与其说是谁刻意讨好谁,不如说是 心怀鬼胎的相互利用 来的更为贴切,以下从苏德双方的角度进行简要分析。

德国方面 苏联方面 双方共同原因

个人认为,这个提法不一定准确,1939年8月23日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是受当时 历史 条件所限,在双方***心里,都知道这个条约是个权且之计,也是缓兵之策,用一句话说,就是在相互利用各取所需罢了。

一方面,苏德签订条约之前,斯大林已经把德国作为了潜在对手。

1938年当德军闪击战尚未成型,征服奥地利等小国以后,斯大林就发现了德军有东进的企图,于是开始与英法波三国展开外交联合,并在1939年春天把三国代表请到了莫斯科协商,希望建立起英法苏波四国联盟,保住苏德之间的一块缓冲地带波兰,只要波兰不被德军占领,英法的保护作用就得到体现,德军想东进也只能另想他法。

但是,斯大林的好心似乎没有感动这三个国家,除了派去参加谈判的人都是级别低的人员外,还在会议讨论过程中顾此而言他,让莫斯科自找没趣,一个人白忙乎几个月。由于苏联将一张热脸去贴三家的 *** ,客观上讲,也让德国发现他有机可趁,于是两国展开了外交的蜜月之旅,频繁地通过利益交换达成了相互不侵犯条约,而这个条约的签订仅仅离德军闪击波兰发动二战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

那么,这个条约到底有多大作用呢?对德国来说,下决心闪击波兰的同时,就已经将苏联纳入德军装甲进攻之列,只是时机的问题,将东欧部分利益交给苏联也是暂时的妥协,实际上,只是让苏联代管一下罢了,这是为避免两线作战而作出的让步;但对苏联来讲,似乎利益层面要大于条约本身,波兰的被瓜分,东欧利益的突发而至,当然让斯大林没有拒绝的理由,所以,苏联好像占了好大便宜,实际上为德军下一步进攻埋下了伏笔。

从这个层面讲,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并不是苏联在讨好德国,反而是德国在讨好苏联,因为德国出让的利益更多,只不过德国看得更远一些,先让苏联尝点甜头然后再收回成本。

另一方面,苏德交盟双方都在利用对方,德军闪击苏联是招臭棋。

从大的环境来讲,苏德签订条约是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之一就是英法对德国重新崛起的态度,而苏联也有受日本关东军北上的忌惮,所以,苏德双方都在尽量避免两线作战的问题。

而从两国的战争环境来看,当德国准备发动二战的时候,苏日之间已经在1938和1939年两年打了两场边境作战,同时,苏联与周边罗马尼亚和芬兰的关系又很紧张,在1939年苏芬之间爆发的冬季战争,可以说,这几个局部地区的冲突之战,使德国看出了苏联的四国楚歌问题,以为此时进攻苏联就会马到成功,实际上是错判了战场形势,低估了苏联的战争潜力。

有些人在讨论苏德战争该不该打的问题上时,将苏军所谓的大雷雨计划拿出来说事,实际上,这跟德军闪击战完全不是一回事,任何国家的军队都会有应急预案,大雷雨计划也是如此。但在作战准备上,苏联也确实有所行动,虽然1938年苏军高层人事调整比较大,一大批有作战经验的高级指挥员被解除职务,但在1940年德军占领法国以后,苏军还是以德军为假想敌搞了一场首长机关战役演习,其演习背景就是德军从白俄罗斯方向进攻苏联,但这个演习有一个很大的失误,就是光考虑到德军的兵力不足和同时面临英伦三岛和苏联两个战场作战的问题,却没有考虑德军会用500多万人的强大兵力分三个方向同时向苏联进攻,客观上讲,这也是导致苏军在战争打响后方方面面都显现出准备不足的重要原因。

通过上面分析看出,斯大林虽然感到德军东进的威胁,但行动准备上还是出现了麻痹思想,以为德军在没有解决英伦三岛问题之前是不敢对苏联动手的,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德军都没有吞下苏联的实力。而对德国来说,恰恰是将闪击战的冒险与快速打击整合到了一起,认为苏芬战争完全暴露了苏军在装甲打击方面跟德军的装甲部队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才将装甲进攻作为东进的最惯常打法,没想到莫斯科一战就让闪击战显了原型,这是德军轻敌和没有重视闪击战短板不足自找的苦吃。

不是讨好德国,那是因为西方的英、法两国在开战之初,对德、意、日三国采取了绥靖政策。他们企图将祸水东引引向新兴的 社会 主义国家苏联,苏联起初打算与英、法两国合作,共同对付苏联。但只是一厢情愿,苏联只得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而德国正全力对付西欧,中欧各国,为保证东线安全两国才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不是讨好德国,苏联做为唯一的 社会 主义国家,在当时受到西方列强的围堵,希望与德国不发生冲突更好相安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