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是什么意思

中超02
匈奴是什么意思
导读:匈奴 原本是活跃在中亚蒙古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们从公元3世纪开始了漫长的西迁。匈奴人是骑在马背上的民族,匈奴的骑兵擅长使用长矛和弓箭作战。为了找到新的适合放牧的草原,匈奴人带着家眷和大量的马匹牲口开始了迁徙。匈奴军队有着强大的力量和严明的

匈奴 原本是活跃在中亚蒙古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们从公元3世纪开始了漫长的西迁。匈奴人是骑在马背上的民族,匈奴的骑兵擅长使用长矛和弓箭作战。为了找到新的适合放牧的草原,匈奴人带着家眷和大量的马匹牲口开始了迁徙。匈奴军队有着强大的力量和严明的纪律,他们以不可阻挡之势扫清了西迁路上的所有障碍。当地的民族为了躲避恐怖的敌人而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园,从而掀起了一阵巨大的迁徙浪潮。这一连锁反应由君士坦丁堡和东罗马帝国一直延伸到多瑙河和莱茵河流域,最终在公元476年淹没了西罗马帝国。

  匈奴人终于发现了所喜爱的土地,他们定居在匈牙利平原,在蒂萨河畔的塞格得城建立了自己的大本营。匈奴人需要广阔的草原来放牧他们的马群和牲口,从这一片区域开始,匈奴人通过同盟或是征服的方式控制了由俄罗斯的乌拉尔山直到法国的莱茵河之间的区域。

  匈奴人是马术精湛的骑手,从少年时期就开始接受训练,一些历史学家相信正是匈奴人发明了马镫,增强了骑兵在持握长矛冲锋时的战斗力。匈奴骑兵的机动能力使敌人带来感到恐惧,他们每天要更换几匹战马以保持这一优势。匈奴人的第二个优势是他们使用的复合弓,远远超过了西方的任何同类武器。站立在马镫上,他们能够向前后左右各个方向发射弓箭。匈奴人的战术是令人惊异的闪电般的突袭,并因此而带来恐怖。他们是一支由轻骑兵所组成的军团,他们的行政体系需要一名伟大的领袖来统率整个部落。

  在阿提拉的统治时期,匈奴的强盛达到了更高峰。阿提拉于公元433年即位,很快就对南俄罗斯和波斯帝国发动了一系列的突袭,不久后他将目光投向了巴尔干半岛,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恐怖和严重的破坏,突袭者们在接受了当地统治者的贿赂之后才决定撤离。在公元450年,阿提拉转而进攻西罗马帝国,他带着大约十万名战士渡过了美因茨北面的莱茵河。在向前推进的100英里以内,匈奴军团洗劫了位于现今法国北部的大部分村庄。罗马将军阿提纽斯组织了一支高卢罗马军团以抵抗正在围困奥尔良城的阿提拉。在查隆丕呢的大决战中,阿提拉终于被打败了,尽管匈奴人的战力没有被完全毁灭。

  阿提拉在查隆丕呢的战败被认为是历史上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大战役之一,这场战役阻止了整个基督教的覆灭和游牧民族控制欧洲的严重后果。

  阿提拉随后入侵了意大利,寻找新的战利品。当他统率着部队进入意大利境内的时候,成千上万的难民涌向了沿海岛屿的安全地带,并按照传统惯例建造了港口城市威尼斯。尽管罗马人在战斗中遭受了极大的损失,他们的主力军团留在高卢的土地上,匈奴人也同样显得脆弱不堪,不断的战斗、疾病和意大利境内的饥荒使得战力消耗殆尽。在阿提拉和罗马教皇圣 里奥一世进行了一次重要会面之后,他同意了撤出意大利。

  公元453年,阿提拉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在失去了强有力的***之后,曾经称雄一时的匈奴帝国面临着崩溃的边缘。异族的奴隶纷纷起来反抗,不同的派系为了争夺统治权而激战不休。匈奴帝国最终由于汪尔达部落等新敌人的入侵而灭亡,从历史的长河中消逝不见。

  当伊朗人种的游牧民(斯基泰人和萨尔马特人)占据着草原地带西部即南俄罗斯时,无疑地还包括图尔盖河流域和西西伯利亚;草原地带的东部是处于突厥-蒙古种民族的统治之下。其中在古代史上占统治地位的民族是以"匈奴"一名而被中国人所知。匈奴一名与后来罗马人和印度人称呼同一蛮族的名称(Huns〔Hunni〕和Huna)是同词源的。可能这些匈奴人(直到公元前3世纪的秦朝,才在中国编年史上清楚地记载了匈奴一名)在公元前第9和第8世纪时已经被中国人称为严狁。更早一些的时候,他们可能被称为"草粥",或更含糊地被叫作"胡人"。在历史的黎明时期,中国人所知的胡人是指那些当时居住在中国边境上,即在鄂尔多斯、山西北部和河北北部的那些民族。马斯佩罗推测:所谓北戎即"北部之戎",分布在今天的北京西部和西北部,是一支胡人部落。其他的部落在公元前第4世纪时已经归降于赵国。赵武灵王(大约公元前325-298年在位)甚至从他们那里夺取了山西最北部(大同地区),实际上还夺取了今鄂尔多斯北部地区(约公元前300年)。正是为了有效地防范这些游牧民的进攻,秦国(陕西)和赵国(山西)的中国人都改他们的重车兵为灵活的骑兵。这一军事改革带来了中国服装上的彻底变化;弓箭时代的长袍被从游牧民那里学来的骑兵裤子所取代。从游牧民哪里,中国武士们还模仿了羽毛装饰的帽子、"三尾服"和后来对名为"战国时期"的艺术起到很大作用的"带扣"。也正是为了防御匈奴,赵国及其邻近诸国的中国人开始沿其北部边境垒起最初的城墙,后来秦始皇统一和完成了城墙的建筑,成为了长城。

  据司马迁记述,正是在公元前3世纪后半叶,匈奴似乎成为一支统一的、强大的民族,他们由一位名叫单于的首领统帅着,单于的全名汉文译音是撑犁孤涂单于,中国人把这些词解释为"像天子一样广大的首领"。在这些词中可以发现突厥-蒙古语词根,特别是"撑犁"是突厥-蒙古语词(Tangri,天国)的译音。在单于之下,有两个更大的官职,即屠耆王,意为左右贤王。汉文译音"屠耆"与突厥字(doghri)有关系,意思是"正直的"、"忠实的"。就基本上以游牧生活为主的民族所能谈到的固定居住地而言,单于住在鄂尔浑河上游的山区,以后成吉思汗蒙古人的都城哈拉和林就建在这儿。左贤王--原则上是单于的继承人--住在东面,可能在克鲁伦高地。右贤王住在西面,可能像阿尔伯特·赫尔曼认为的那样,在杭爱山区、今乌里雅苏台附近。接下去,匈奴统治集团内依次有: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然后是千夫长、百夫长,十夫长。这个游牧民族,在行进时被组织得像一支军队。一般行进的方向是朝南,这在突厥-蒙古种各民族中已成为习惯;类似的现象在匈奴的后裔、6世纪的突厥人中,以及成吉思汗的蒙古人中都可以看到。

  中国人描绘的匈奴肖像上的特征,我们在他们的继承者突厥人和蒙古人身上也可以看到。威格尔概括道:"他们的身材矮而粗壮,头大而圆,阔脸,颧骨高,鼻翼宽,上胡须浓密,而领下仅有一小撮硬须,长长的耳垂上穿着孔,佩戴着一只耳环。头部除了头顶上留着一束头发外,其余部分都剃光。厚厚的眉毛,杏眼,目光炯炯有神。身穿长齐小腿的、两边开叉的宽松长袍,腰上系有腰带,腰带两端都垂在前面,由于寒冷,袖子在手腕处收紧。一条短毛皮围在肩上,头戴皮帽。鞋是皮制的,宽大的裤子用一条皮带在踝部捆扎紧。弓箭袋系在腰带上,垂在左腿的前面,箭筒也系在腰带上横吊在腰背部,箭头朝着右边。"

  上述服装的一些细部,特别是裹齐踝部的裤子,对匈奴人与斯基泰人来说都是共同的。有许多习惯也是相同的:如葬礼上的牺牲。匈奴和斯基泰人都是在酋长(或首领)的墓上,割开其妻子及随从们的喉咙,至于匈奴人,其人数达到上百或者上千。希罗多德(IV.65)记载,斯基泰人将敌人的头盖骨在沿眉毛平处锯开,在外面用皮套蒙上,里面嵌上金片,作为饮器使用。《前汉书》证实了匈奴人中有同样的习惯。这一习惯特别是从老上单于用月氏王的头盖骨来饮酒的例子中可以看到。确实,匈奴和斯基泰人都是把头看作战利品的。希罗多德(IV.64)曾提到斯基泰人在战利品中展示他们砍下的敌人的头颅以及挂在马缰绳上的头皮,以示夸耀。

  在匈奴的后裔,即公元第6世纪的突厥人中,一个战士坟墩上的石头,其数目是与他一生中所杀敌人的数目成比例。这种嗜血性的风俗也同样盛行于印欧种和突厥-蒙古种的游牧民中。斯基泰人用敌人的血洒在插在一个小土堆上的神圣的短弯刀上,以及喝一杯被他杀死的之一个敌人的血。匈奴人在订盟约时,要用人头盖骨制成的容器喝血。在悼念死者时,斯基泰人和匈奴人用小刀把脸划破,"让血和泪一起流出来"。

  像斯基泰人一样,匈奴人基本上是游牧民,他们生活的节奏也是由他们的羊群、马群、牛群和骆驼群而调节。为寻找水源和牧场,他们随牧群而迁徙。他们吃的只是畜肉(这一习惯给更多是以蔬菜为食的中国人很深的印象),衣皮革,被谢裘,住毡帐。他们信奉一种以崇拜天(腾格里)和崇拜某些神山为基础的、含混不清的萨满教。他们的单于或者更高君主,在秋季召集全体匈奴人(这个季节马最壮)课校人畜。所有的中国著作家都把这些野蛮人描述成顽固的掠夺者,他们会出其不意地出现在耕地边缘,侵袭人畜和抢劫财产,然后在任何还击可能来到之前带着战利品溜走。当他们被追赶时,他们的战术是引诱中国军队深入大戈壁滩或是草原荒凉之地,然后在自己不遭埋伏的情况下,以雷雨般的箭惩罚追赶者,直到他们的敌人被拖垮,被饥渴弄得精疲力竭,他们才一举而消灭之。由于他们的骑兵的机动性以及他们的弓箭技术,这些 *** 相当有效。在从最初的匈奴到成吉思汗时期的所有草原居民中,这些 *** 都很少变化。对于所有那些由马上弓箭手组成的部落,无论是东方的匈奴人或是西方的斯基泰人,这些 *** 都是共同的。正如希罗多德所陈述的,斯基泰人对付大流士就是采用同样的策略。大流士及时地意识到这种危险,并且在这种"退出俄罗斯"可能终止灾难的来临之前就撤退了。有多少中国将领后来因为缺乏这种谨慎,他们受到匈奴人佯装逃逸的蒙蔽而进入沙漠荒凉之地,在那儿遭到了屠杀呢?

  至于匈奴在突厥-蒙古种各民族中的语言位置,一些作者,如白鸟库吉倾向于把他们归入蒙古种人。相反,伯希和从汉文译本所提供的反复核对的几次巧合中,认为全面来看,这些匈奴人应该属于突厥种,特别是他们的政治***。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其族属尚无定论,主要有突厥、蒙古等说。无文字。战国末,常扰掠秦、赵、燕北边,三国相继筑长城以拒之。冒顿单于在位(前209~前174)时,统一各部,建立国家,统有大漠南北广大地区。老上单于(约前174~前160)时,匈奴势力东至辽河,西越葱岭,北抵贝加尔湖,南达长城,成为历史上之一个草原游牧帝国。汉初,匈奴不断南下侵掠。公元前200年,围汉高祖刘邦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东北),遂迫汉朝实行和亲,且岁奉贡献,并开关市与之交易。然而,匈奴仍屡屡背约南侵,成为汉朝一大边患。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曾3次(前127、前121、前119)大举出兵反击匈奴,匈奴势力渐衰。汉代,匈奴由于天灾、人祸及汉军的打击,发生过两次分裂:一次是公元前57年左右出现的五单于并立局面。结果是公元前53年呼韩邪单于归汉,引众南徙阴山附近。公元前36年,汉西域副校尉陈汤发西域各国兵远征康居,击杀与汉为敌的郅支单于,消灭了匈奴在西域的势力,公元前33年,汉元帝以宫人王嫱(昭君)嫁呼韩邪单于,恢复了和亲。另一次是王莽篡汉后,匈奴的势力有所发展。但到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日逐王比被南边八部拥立为南单于,袭用其祖父呼韩邪单于的称号,请求内附,得到东汉允许。匈奴又一次分裂,成为南北二部。南下附汉的称为南匈奴,留居漠北的称为北匈奴。

无量寿佛是阿弥陀佛的译名,又名无量佛、无量光佛等。

大乘经载,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度无边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所广为崇敬和弘扬。

大乘佛经主要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对阿弥陀佛及其西方极乐世界均有详述。大乘佛教流传之地,如中国、日本等大乘教区。

阿弥陀佛信仰也尤为繁盛和重要。而汉传佛教的净土宗,则完全以往生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作为专修的法门。

扩展资料:

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教化众生的导师也,梵语“阿弥陀”,中文称“无量”,因为阿弥陀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所以号阿弥陀,按《无量寿经》之记载:在过去久远劫以前世自在王佛时代的世界中,有一个国王听闻了世自在王佛的说法后。

内心充满愉悦喜乐,发起趋向无上菩提正觉的真实向道之心。放弃国土捐舍王位,出家作沙门,名为“法藏”。

恭敬前往世自在王佛处所,请求佛陀开示说法,当时世自在王佛,为法藏比丘广泛地说出二百一十亿诸佛世界,及其世界中天、人之善恶行为,国土之粗劣恶浊或善妙殊胜,并应法藏比丘之愿,将所有国土的情况全部显现给他看。

当时法藏比丘,听闻佛所说的庄严清净国土,并且承佛的大威神力而都亲眼目睹之后,起发了无上殊胜的愿力。

佛教界自古就流传一句话: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富贵!于此我们要补充一句:不念无量寿经,不知弥陀伟大!《无量寿经》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一生中,专门介绍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的三部经典之一,另两部为《观无量寿佛经》和《阿弥陀经》。 

此经又被尊为“净土之一经”,因它乃净土三经之中心。又佛宣称,在他此次的度生法运(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总共一万二千年)中,此经乃最后才灭的经,亦即一切经法都灭了,尚留它住世多一百年,以度有缘之人。由此可见其威力之强及影响之远了!

参考资料:

—无量寿佛

问题一:虚空菩萨是什么意思? 虚空藏(梵语 ākāagarbha,音译啊迦舍嘎赫婆)菩萨摩诃萨,密号库藏金刚。汉译又作尊上虚空孕菩萨摩诃萨、虚空库菩萨摩诃萨、虚空光菩萨摩诃萨。

中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摩诃萨之一。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在无量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尊上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满足世间一切如法持戒者的善求善愿,使无量无边众生获得无穷利益,故有此虚空藏圣名。

问题二:虚空藏菩萨是什么意思? 虚空藏菩萨:

中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摩诃萨之一。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在无量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一切世间持戒如法相求的诸世人的善求善愿,使无量无边众生获得无穷尽利益。

问题三:虚空藏菩萨咒是什么意思 虚空藏菩萨的心咒。和智慧有关,多念能开智慧。可百度咒语内容,每天持诵

问题四:谁是虚空藏菩萨是什么来历,有谁知道呢? 藏传佛教所供奉之菩萨,又称五大金刚虚空藏。即法界虚空藏、金刚虚空藏、宝光虚空藏、莲华虚空藏、业用虚空藏等五位菩萨。这五尊是密宗修法时所供奉的,在一般显教寺院中,甚为少见。

依据密宗教义,这五大虚空藏是大日、阿■、宝生、弥陀、释迦等五智如来入如意宝珠三昧的象征。换句话说,这五大菩萨实即五智如来所变。以这五大菩萨为本尊的密法,叫做五大虚空藏法。相传如为国家修习此法,可以预防天变、增益国运。如为个人所修,也有延年益寿、消灾增福的效果。

在形像方面,这五尊通常都作圆形排列。五尊同在一大圆圈之内,各尊颜色互有不同。正中央是白色的法界虚空藏,前方是**的金刚虚空藏,右方是青色的宝光虚空藏,后方是赤色的莲华虚空藏,左方是黑紫色的业用虚空藏。在有些画像里,五尊也各有坐骑,依中、东、南、西、北的顺序,分别乘坐狮子、象、马、孔雀与金翅鸟。

日本京都神护寺所藏的五大虚空藏菩萨像,是日本国宝。为彩色木雕。雕造于日本仁明天皇承和年间(九世纪中叶)。其排列方式本来也作圆形,但是现在则呈现横排并列式。各尊俯右手所持物各有不同,而左手则皆执持三钴钩,无一例外。

◎附U〈五大虚空藏菩萨〉(摘译自《密教大辞典》等)

五大虚空藏菩萨,系指从大虚空藏菩萨的五智所开出的五尊。或谓金刚界五智如来(即大日、阿■、宝生、弥陀、释迦)各入如意宝珠三摩地,施福智所成就。意即将一切如来之五智总摄于虚空藏尊。盖五大虚空藏出自《瑜伽经》,以特别深秘故而有异解,或约五智立五菩萨,或以五菩萨即五佛所变。而五尊之名亦因此产生异说,依中东南西北的顺序,《瑜伽经》说是法界虚空藏、金刚虚空藏、宝光虚空藏、莲华虚空藏、业用虚空藏;《五大虚空藏菩萨速疾大神验秘密式经》列解脱、福智、能满、施愿、无垢等五虚空藏。另有称为智慧、爱敬、官位、能满、福德者。

五大虚空藏的形像,依《瑜伽瑜只经》〈金刚吉祥大成就品〉所载,一大圆明中更画五圆,(1)中圆画白色的法界虚空藏,左手执钩,右手持宝;(2)前圆(东)画**金刚虚空藏,左持钩,右执宝金刚;(3)右圆(南)画青色宝伉空藏,左执钩,右持三瓣宝,放大光明;(4)后圆(西)画赤色莲华虚空藏,左持钩,右持大红莲华;(5)左圆(北)画黑紫色业用虚空藏,左持钩,右持宝羯磨金刚。五尊分别乘狮子、象、马、孔雀、迦楼罗。

此五尊的三昧耶形,分别为率堵婆、五钴杵、如意宝、莲华、羯磨。其种子依次为vam、hu^m、tra^h!、hri^h!、ah!等五字。

问题五:普贤菩萨跟虚空藏菩萨在一起是什么意思 没有什么意思啊

问题六:佛教八大守护神虚空藏菩萨手上拿什么 虚空藏菩萨右手屈臂持宝慧剑,宝慧剑边缘有种种色光焰;左手置于腰侧,握拳持宝莲,宝莲上有如意宝珠。虚空藏菩萨所持之宝珠、宝慧剑,是一种表法。宝珠代表福德,宝剑代表智慧。意思是要福慧双修。

《观虚空藏菩萨经》对菩萨形像的描述是:“顶上有如意珠,作紫金色。若见如意珠,即见天冠。此天冠中有三十五佛像现。如意珠有十方佛像现。菩萨身长二十由旬,若现大身,与观世音等。”

虚空藏菩萨在无量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菩萨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满足一切众生如理如法的善愿,使无量无边众生获得无穷尽利益,故号为虚空藏。

问题七:虚空藏是什么意思 虚空藏咒 此咒为般若结晶,能增智光,能助大定,加强记忆力,促进心通。如能勤读此咒,易得一心不乱、忆持不忘之力。

问题八:虚空藏菩萨护身符有什么忌讳 千万不要佩戴佛像

2014年03月14日 07:50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作者:晓愚

佛像到底可不可以戴在身上?佩戴佛像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佛教经典中有佩戴佛像的说法吗,真的是“男戴观音女戴佛”吗?佩戴佛像到底会为我们带来什么后果?今天的这一篇常识文章非常重要,各位有缘的凤凰网友要看仔细了。

首先,不论是玉质的,还是其他任何材质制成的佛菩萨像的徽章、吊坠、挂件,乃至项链、手环之类,我在此恳切劝诫:千万不可戴在身上。原因为何?请往下看。

佛像是佛法的象征之一,具有表法的功用和神圣的属性,宗教的神圣性需要具体的象征物来体现,佛菩萨是人天导师,是众生出离生死苦海解脱苦难的依怙,佛菩萨作为我们恭敬、礼拜、学习的对象,是我们的目标、榜样和追求,我们看到佛菩萨的像,就能时刻记得要学习佛的慈悲;歆慕佛的庄严;开显佛的智慧。但是我们把佛像戴在身上,不论是为了好看,还是为了获得保佑,都是极大的不恭敬。试想,神圣的佛像怎么可以成为装饰物?我们最崇敬的人天导师怎么可以成为贴身保镖?有人可能会说,哪有那么严重,佛像就是佛像,你这我少在这里忽悠人。说这个话的人就是对佛法要义缺乏了解。要知道,佛有法、报、化三身,佛像本来就是佛的应化身之一。试问,我们会不会把自己的父母当做装饰或者摆设,会不会把父母当做自己的家丁或保镖?道理不言自明。说到这里,我要告诉大家,不要佩戴佛像,可不是我自己杜撰的,杜撰一个事关佛教信仰的说法,一个事关众生法身慧命的教言,我既没那个能力,更无那个胆量。事实上,佩戴佛像,不仅在佛教经典中找不到一处记载,其实佛门高僧也早在百多年前就已经痛陈其弊,以下引用近代高僧印光大师的话,请大家仔细阅读,从中不但可以知道为何不能佩戴佛像,也可以知道佩戴佛像何时流行,由谁肇始:

前三日接到歧路指归二本,见后附之徽章,颇不谓然。民国二年(编注:1913年)北京法源寺道阶法师做佛诞纪念会,以释迦佛像为徽章,光绝不知其事。事后道阶来普陀,送光一徽章,光痛斥其亵渎。至十二年(编注:1923年)仍复如是。上海亦仿而行之,今居士亦仿而行之。作俑之罪,始于道阶。道阶尚能讲经,而于恭敬尊重,完全不讲,亦可叹也。彼会中所来之一切人员,各须身佩一徽章。若佩之拜佛,亦不合宜。佩之拜人,则彼此折福。然现在由道阶提倡,已成通规。光亦知此事不易收拾,然以居士过爱,不能不为一说耳。(《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复邬崇音居士书》)

再录一代大德李炳南老居士的开示:

现今之善男信女及在家居士,多以玉制(或金银等)佛像、观音像挂件为护身符,不仅不戴在衣服外,还紧贴皮肤,入厕不摘,洗澡也不摘,亵渎之罪绝非浅浅!还妄想依此植福消灾,岂有如愿之理?!更有传言所谓‘男戴观音女戴佛’之说!印光大师乃大势至菩萨化身,于此弊端之始就极陈其过,鉴于此流弊之泛滥,特录大士之法语示众!唯愿大众惜福,莫遭罪业!(所引即为印祖《复邬崇音居士书》)

由此我们知道,佩戴佛像不但不能植福消灾,反而亵渎之罪严重,更是消损我们的福报。

所以,无论如何请都不要佩戴佛像。那有人会说,不是说有什么本命佛吗,佩戴自己的本命佛是不是就可以呢?我在此郑重提醒,十二生肖是中国民俗,何来与佛法结成什么本命佛?本命佛之说才是商家杜撰,试想以解脱一切众生苦难为己任的佛菩萨会专门照顾哪一个群体吗。

要知道,佛经中多处提到礼敬佛菩萨像,念佛、念菩萨能消罪业,保平安。从未提佩戴佛像。有很多人说,“如果能以恭敬的心佩戴是可以的”。请问,你当着尊敬人的面,好意思脱了裤子上厕所吗 >>

问题九:带虚空藏菩萨有什么讲究? 用新毛巾,干净水,恭恭敬敬地洗冼干净,然后供起来!

佛只能供,不能戴!

因你我身体是不净的!眼内常有眼失,鼻内有涕,耳中有耳失,口中有口水,而前后二阴尿粪常出(女子还有月事经血),此为九(十)窍不净!

全身八万四干毛孔常流不净的汗水(现代科学证明汗水与尿的成份非常接近)!身体内部充满36种不净。又充满无量的小虫,吃喝拉撤都在你身体里!

所以佛菩萨像,佛菩萨名号及佛经咒文字只可以供或诵念而不可戴,也不可纹在身上!更不可带入不净之处:厕所,浴室,床上!

即使是一般文字穿在身上,也会种下亵渎文字的恶因!

不然就成亵渎,生时遭违缘,不再吉祥而为凶,死后堕地狱长劫受苦!

若要消灾求平安吉祥可以:

早晚刷洗后,面西站立合掌,念十声‘南无(音拿摩)观世音菩萨或南无阿弥陀佛',平时也可有空多念!坚持有奇效!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音拿摩,阿音a之一声

惭愧的意思具体如下:

1因有缺点、错误或未能尽责等而感到不安或羞耻。

2感幸之词。意为多谢、难得、侥幸。

3客气的说法。

出处:

1元 张寿卿 《红梨花》之一折:“小生惭愧,有缘遇这箇小娘子。”

2《儒林外史》第三八回:“ 郭孝子 扒起来,老虎已是不见,说道:‘惭愧!我又经过了这一番!’”

3巴金 《哑了的三角琴》:“说来惭愧,我们所答应他的事情并不曾做到。”

读音: [ cán kuì ]

例句:

1我由于违犯纪律而损害了班级的荣誉,心里感到非常惭愧。

2大家都在为集体、为社会出力,你总打个人小算盘,不惭愧吗?

3这次没能按时完成任务,他感到惭愧极了。

扩展资料

近义词:傀怍 、忸怩 、自谦 、汗下 、自卑 、愧疚 、羞赧 、羞惭 、羞愧 、内疚

反义词:自满 、骄傲 、得意

一、自谦[ zì qiān ]

自己表示谦虚:你的成就有目共睹,不必太~。

出处:《再生缘》第十四回:“千依百顺休骄傲,悦色和容要自谦。”

二、愧疚[ kuì jiù ]

惭愧不安:~的心情。内心深感~。

出处:叶圣陶 《病夫》:“但是迟疑了好久,那种愧疚的情绪渐渐淡薄了。”

三、自满[ zì mǎn ]

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骄傲~。~情绪。他虚心好学,从不~。

出处: *** 《中国***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