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用文言文怎么说

中超02
博士用文言文怎么说
导读:1 博士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啊 博士在古文中是一种官名。 始见于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负责保管文献档案,编撰著述,掌通古今,传授学问,培养人才。 秦代至汉代,博士的职责主要是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秦始皇时,有博士70人。 汉代

1 博士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啊

博士在古文中是一种官名。

始见于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负责保管文献档案,编撰著述,掌通古今,传授学问,培养人才。

秦代至汉代,博士的职责主要是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秦始皇时,有博士70人。

汉代博士为太常属官,官秩为六百石,员额多至十人。汉代武帝采用公孙弘建议,设五经博士,专掌经学传授。

到了唐代,设置国子、太学、四门等博士。另有律学博士、书写博士、算学博士,府学、州学、县学博士之称,均为教授官,而非中央官学传授儒经学官的专称。

扩展资料

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最初始于欧洲中世纪,现在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实行了学位制。我国直到1935年,才由当时的国民 颁布了《学位授予法》。这是我国实行学位制的开始,但并没有完全施行。

1980年2月,人大常委会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2004年8月修正),按照国际上一般通行的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制授予学位。据此,许多人便以为学士、硕士、博士的名称是舶来品。其实最早发明与使用这些名称的,是我们中华民族贤达的祖先。

博士,在我国古代是一种官衔,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

硕士这一名称始于五代,《新五代史·宦官列传》中云:“前后左右者益亲,则忠臣硕士益疏。”当时,不过是对德高望重、博学多闻之人的一种尊称,既非官衔,更非学位。

学士称谓,最早出现在周朝,是指在学读书的贵族子弟。同时,也是对文人学者、饱学之士的一种泛称。《周礼·春官》中就有“诏及彻,帅学士而歌彻”的记载,当时专指读书的文学之士。魏晋南北朝以后,学士逐渐变成了一种官职,且掌管的事情各有不同。其中以文学、技艺而授予学士职位的居多,品位也不高。

唐宋分别设置了侍读学士和侍讲学士,其职责是为皇帝侍讲、侍读。唐太宗时设置文学馆,以房玄龄、杜如晦等十八人为学士,学士的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并开始参与朝政。其中,翰林学士为学士之首,均为皇帝信任的顾问和秘书官,负责为皇帝草拟诏诰,参与军国机密,故有“内相”之称。还有集贤殿学士,为文学著作之官。

由于“伴君”的缘故,自宋朝开始,一经授予翰林学士,即有当宰相之望。明朝初年,以学士充任皇帝顾问,后来还把资望特高的学士冠以大学士。明成祖永乐年间,凡入阁参与机务的,皆由学士升为大学士。明朝中叶以后,以大学士为内阁长官,起草诏令,批答奏章,实际执行宰相之职。清朝未设宰相,仍然沿袭明制,以大学士为内阁长官,殿、阁大学士即为宰相,地位显赫,官阶为正一品,是文官之首。

日本在明治年间,从西方引进学位制度时,借用汉语中的博士、硕士、学士这些词汇,来翻译英文中DOCTOR、MASTER、BACHELOR这些学位称呼。到清末民初,中国人又从日本把这种译法搬了过来。这样,源自中国的博士、硕士、学士的称呼,才之一次在它的发源地中国,与现代学位制度挂上了钩。

由此可见,学位制始于西方,而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名称则源于中国,只是我国古代的学士、硕士、博士,与现代的学位名称含义不同而已。

--博士

2 终太长博士

王长豫为人谨顺,事亲尽色养之孝。

丞相见长豫辄喜,见敬豫辄嗔。长豫与丞相语,恒以慎密为端。

丞相还台,及行,未尝不送至车后。恒与曹夫人并当箱箧。

长豫亡后,丞相还台,登车后,哭至台门。曹夫人作簏,封而不忍开。

译文:王长豫为人谨慎和顺,侍奉父母神色愉悦,克尽孝道。丞相王导看见长豫就高兴,看见敬豫就生气。

长豫和王导谈话,总是以谨慎细密为本。王导要去尚书省,临走,长豫总是送他上车。

长豫常常替母亲曹夫人收拾箱笼衣物。长豫死后,王导到尚书省去,上车后,一路哭到官署门口;曹夫人收拾箱笼,一直把长豫收拾过的封好,不忍心再打开。

3 文言文翻译

试译之:

祖莹八岁的时候,就能诵读《诗》、《书》;十二岁时,已经是中书监(朝廷办的学堂)的学生。爱好学习学沉迷于书,日夜不停的读书,他的父母怕他这样会养出病来,劝阻他多次都不听。经常在灰烬中藏火种,赶走书童仆人,等到父母都入睡之后,点起灯来读书,用衣服棉被遮掩窗户,怕漏出光来,被家人察觉。因此名声很大,亲戚们都称他为“圣小儿”。尤其爱写文章,中书监的老师高允经常赞叹说:“祖莹的才能,不是别的学生能比得上的,将来会达到很高的成就。”

当时中书监的博士张天龙讲授《尚书》,被选为都讲(学官名)。学生们全都到齐了,只有祖莹夜读了一夜书,非常疲劳困乏,不觉天已经亮了。马上就要开讲了,于是误拿了同宿舍学生赵郡(地名)人李孝怡的《曲礼》这部书坐到座位上。张博士非常严厉,祖莹不敢回去取书(《尚书》),于是把《曲礼》放在面前,背诵了三篇《尚书》,没有漏掉一个字。讲完课,李孝怡感到惊奇,告诉了博士,整个学堂的人都很震惊。后来汉高祖听说了他,召进宫里,让它背诵五经里边的文章和句子,并说明大致意思,皇帝很赞叹欣赏他。祖莹出离去后,高祖和卢昶开玩笑说:“从前(黄帝)把共工流放到幽州这么北边边远的地方,怎么突然出来这样一个小孩?”卢昶回答说:“可能是因为这样的世道才有这样的才能。”祖莹因为才能和名气大封为太学博士,征聘为司徒、彭城王刘勰的法曹行参军(官职名)。高祖转头对王勰说:“萧赜任用王元长做子良法曹,现在我为你任用祖莹做法曹,岂不是旗鼓相当吗?”又颁令做刘勰的书记官。祖莹和陈郡人袁翻一样杰出有名,当时人们说他们俩:“在京师里潇洒的是袁翻和祖莹,在洛中倜傥的是祖莹和袁翻。”又升职到尚书三公郎(官名)。尚书令王肃曾经在尚书省中朗诵《悲平城》这首诗:“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彭城王刘勰非常赞叹这首诗的美妙,想让王肃在朗诵一遍,却误说成了:“王先生你朗诵的表情性格,声音韵律都很好,能不能在朗诵一遍《悲彭城》这首诗。”王肃因此对刘勰开玩笑说:“怎么把《悲平城》说成《悲彭城》了?”刘勰露出惭愧的表情。祖莹当时在场,随即就说:“其实有《悲彭城》这首诗,王先生您只是没见过罢了。”王肃说:“能不能朗诵一下?”祖莹应声回答:“悲彭城,楚歌四面起。尸积石梁亭,血流睢水里。”王肃非常赞叹欣赏他。刘勰也非常高兴,退席之后对祖莹说:“你真是神嘴呀。今天要不是你,差点没被吴国的小子(指王肃)取笑了。”

4 文言文 鲁博士公仪休 翻译

公仪休,是鲁国的博士。由于才学优异做了鲁国国相。他遵奉法度,按原则行事,丝毫不改变规制,因此百官的品行自然端正。他命令为官者不许和百姓争夺利益,做大官的不许占小便宜。 有位客人给国相公仪休送鱼上门,他不肯收纳。客人说:“听说您极爱吃鱼才送鱼来,为什么不接受呢?”公仪休回答说:“正因为很爱吃鱼,所以不能接受啊。现在我做国相,自己还买得起鱼吃;如果因为今天收下你的鱼而被免官,今后谁还肯给我送鱼?所以我决不能收下。”公仪休吃了蔬菜感觉味道很好,就把自家园中的冬葵菜都拔下来扔掉。他看见自家织的布好,就立刻把妻子逐出家门,还烧毁了织机。他说:“难道要让农民和织妇无处卖掉他们生产的货物吗?”

石奢,是楚昭王的国相,他为人刚强正直廉洁公正,既不阿谀逢迎,也不胆小避事。一次出行属县,恰逢途中有凶手杀人,他追捕凶犯,竟是自己的父亲。他放走父亲,归来便把自己囚禁起来。他派人告诉昭王说:“杀人凶犯,是我的父亲。若以惩治父亲来树立政绩,这是不孝;若废弃法度纵容犯罪,又是不忠;因此我该当死罪。”昭王说:“你追捕凶犯而没抓获,不该论罪伏法,你还是去治理国事吧。”石奢说:“不偏袒自己父亲,不是孝子;不遵守王法,不是忠臣。您赦免我的罪责,是主上的恩惠;服刑而死,则是为臣的职责。”于是石奢不听从楚王的命令,自杀而死。

李离,是晋文公的法官。他听察案情有误而枉杀人命,发觉后就把自己拘禁起来判以死罪。文公说:“官职贵贱不一,刑罚也轻重有别。这是你手下官吏有过失,不是你的罪责。”李离说:“臣担当的官职是长官,不曾把高位让给下属;我领取的官俸很多,也不曾把好处分给他们。如今我听察案情有误而枉杀人命,却要把罪责推诿给下级,这种道理我没有听过。”他拒绝接受文公的命令。文公说:“你如果认定自己有罪,那么我也有罪吗?”李离说:“法官断案有法规,错判刑就要亲自受惩罚,错杀人就要以死偿命。您因为臣能听察细微隐情事理,决断疑难案件,才让我做法官。现在我听察案情有误而枉杀人命,应该判处死罪。”于是不接受晋文公的赦令,伏剑自刎而死。

5 卢从愿文言文翻译

译文;卢怀慎是滑州人,大约是范阳的著名家族祖父卢悊,任官灵昌县令,于是成为灵昌县人卢怀慎在儿童时已经不凡,父亲的朋友监察御史韩思彦感叹说:“这个儿童的才器不可 !”到他长大,中了进士,历任监察御史神龙年间,升任侍御史中宗去上阳宫谒见武后,武后诏命中宗十天一朝见卢怀慎劝谏说:“往昔汉高祖受命为帝时,五天一次去栎阳宫朝见太公,因为从布衣登上皇位,拥有天下,将尊贵归于父亲,所以这么做现今陛下遵守成法、继承皇统,怎么可以效法呢?何况应天门离提象门才二里多,骑马不能成列,乘车不能并行,从这里屡出,万一有愚人进犯车驾,虽将他问罪也来不及了愚臣认为应将太后接到内朝以尽孝养之情,这样可以免去出入的烦难”中宗不听 升迁右御史台中丞上章疏陈述当时政治,说: 臣听说“善人治理国政持续到一百年,可以克服残暴免除杀戳”孔子说:“假若用我主持国家政事,一年仅差不多了,三年便会很有成绩”所以《尚书》说:“每隔三年就要考核政绩,经过三次考核就决定提拔表彰或罢免惩罚”昔日子产为郑国宰相,变更法令,颁布刑书,之一年众人怨怒,想杀他,三年后众人感德而歌颂他子产是贤人,他治理国家尚且需要三年才有成绩,何况平常的人呢?最近州刺史、长史司马、京畿都畿县令或者一二年,或者三五个月就迁官,而不论政绩这样就使没有迁官的人倾耳而听,踮足盼望,争相冒进,没有廉耻,还哪有闲暇为陛下宣布风化、抚恤民众呢?礼义不能施行,户口更加流散,仓库越益匾乏,百姓日见凋弊,都因为这个缘故民众知道官吏任职不长,便不听从他的教导;官吏知道迁官日期不远,也就不竭尽他的气力地处爵位而偷安,用来养成资历声望,虽然圣明君主有勤劳治理天下的志向,然而侥幸的道路已经开启,上下之间互相欺骗,怎么能尽力作到至公呢?这是国家的疾病贾谊所说的脚掌反转不能行,是小小的毛病,这个病不治好,虽有名医和、名医缓也将不能治汉宣帝考核名实,大兴治理,致使风俗向化黄霸是优良的太守,宣帝对他加官秩赐黄金,就地表彰他的政绩,但终于不肯将他迁官所以古时担任官吏的,以至能延长到子孙臣请求都督、刺史、长史司马、畿县县令任职不满四年,不能迁官如果治理的特别优异,或者可以加赐车马裘服俸禄官秩,派使节慰问,下诏书劝勉,须等到有公缺,才提拔上来以鼓励治理有才能者对那些不称职或贪婪暴虐的人,则免官放归乡里,以表明赏罚的信义 昔日“唐尧、虞舜稽考古事,建立官职,只有百名官员”“夏朝、商朝官吏加倍,还能够任用才能之士”这是说减省官吏因此说:“官员不必完备,只在他的才能”“不要荒废百官职务,上天设立的官职,由人来代行”这里讲的是选择人才现在京师各官司员外官,多出数十倍,是近代以来没有过的事若说官员不必完备,这就是多余;若说人能代行天职,这些人却大多不掌事务,然而俸禄的支出,一年达亿万之巨,白白空竭了府库的储藏,这难道是求得治理的本意吗?现在民力极其凋弊,在黄河渭水扩大漕运,也不足以供给京师,公室私家损耗无数,边境尚不平静如果水旱成了灾害,租税收入减少,边境出现敌情警报,赈救的谷物储量不足一年,陛下将用什么来解决危难呢?“不要轻易使用民力,这会使人危难;不要安于其位,因为这很危险”这是说要谨小慎微审查这些员外官员,都是当世有才干的良吏因才能提拔他们但不发挥他们的作用,用名位尊敬他们但不竭尽他们的才力,从过去以来,使用人材难道是这样吗?臣请求将那些员外官中有才能可以担任地方长官或高级僚佐的官员,一并加以升迁,让他们在地方上出力,由朝廷核查他们的政绩若有年老有病不能任职的,一切停罢,使得贤者与不贤者能截然分开,这就是当前的迫切事务 争思宠,贪贿赂,欺侮鳏夫寡妇,这是政事中的祸害臣见朝廷内外官员中有贪污受贿、声名狼藉,以及残害平民的官员,虽然被流放贬官,但很快就升迁回来,仍然作地方长官,被委任在江淮、岭表、沙漠地方,只是粗略表示一下惩罚贬斥他们内心中自暴自弃,使贪财聚敛不顾其身,到底也没有侮改之心圣明的君主对于万物应该平分恩泽没有偏向,用有罪的官吏治理远方,等于是给奸人恩惠而遗弃了远方的民众远方州郡,哪点辜负了圣明教化,要单独承受这种恶政呢?边境地方夷族与华人杂居,恃仗险要依靠路远,容易扰乱而难于安定如果长官没有治理的才能,就会使平民流亡,起事成为盗贼由此说来,平凡之才都不可用,何况奸猾的官吏呢?臣请求因贪赃而被停罢官职的人,罢官不到数十年,不得赐思录用《尚书》说:“识别善恶”,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童疏奏上,没有答复 升任黄门侍郎、封爵渔阳县伯与魏知古分别掌管东都的选举事务开元元年,进任同紫微黄门平章事三年,改任黄门监薛王舅舅王仙童暴虐百姓,御史台调查掌握了他的罪行,已经申报立案,这时又有诏书命紫徽省、黄门省覆核查实卢怀慎与姚崇上奏说:“王仙童罪状十分明白,如果御史都可以怀疑,那么其他人怎么还能够相信呢?”于是结案卢怀慎自认为才能不如姚崇,因此事务。

6 文言文翻译,在线等

原文李斯非淳于越曰:“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事,惑乱黔首。臣请敕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有敢藏《诗》、《书》、百家语、诸刑书者,悉诣守尉集烧之;有敢偶语《诗》、《书》,弃市;以古非今者,族灭;吏见知弗举,与同罪。”始皇许之。

译文李斯责备淳于越说:“这些儒生不效法今人而去仿照古人,用它们来非难当今皇上,迷惑混乱老百姓。我请求皇上下命令给史官,凡不是秦国史官记录的历史材料都烧掉。不是博士官职掌的书藉典册,其他天下有敢收藏《诗经》、《尚书》、诸子百家语录, 旧六国刑书的,要他们全送到郡守郡尉那儿去统统烧掉。有敢两人私下说及《诗经》和《尚书》的,就拖到闹市处死示众;有用古制非难现今制度的,全族处死。官吏知情不举报的,跟他们同罪。”秦始皇同意了李斯的主张。

注释

(5)淳于越:姓淳于,名越。战国时齐国人。秦始皇时任博士。以敢于直谏著称。谏:古代臣劝 君、子劝父、下劝上叫“谏”。狭:递修本作“挟”,可从。挟:挟制。指用强力逼迫他人作事。辅: 辅佐。

(6)谀(y余):谄媚,奉承。

(7)当:主持,执掌。当世:这里指秦始皇。

(8)黔首:秦代对老百姓的称呼。

(9)敕(ch@斥):皇帝的命令。

(10)博士:儒士:本书《正说篇》作“博士”

(11)诸刑书:指战国时原六国的刑书。

(12)诣(y@意):前往,去到。这里是把书送到的意思。守:郡守。尉:郡尉,辅助郡守掌管 军事的长官。集:递修本作“杂”,可从。杂:都,共。

(13)递修本“书”下有“者”字,可从。

(14)弃市:在闹市处死,并将尸体弃置街头示众。

(15)《史记·秦始皇本纪》“举”下有“者”字,可从。

(16)多:只,尽。妖言:怪诞的说法。

(17)御史:御史大夫。参见 11·10 注(7)。

(18)者:疑皇衍文。《史记·秦始皇本纪》无“者”字,可证。 (19)以上事参见《史记·秦始皇本纪》。

7 男生21岁用文言文怎么说

0-1岁 孩提、襁褓

2-3岁 孩提

8岁 童龀[chèn]

9岁 九龄

13-15岁 舞勺之年

15 束发、成童、志学

15-20 舞象之年

20岁 弱冠、七尺、弱冠、始冠、及冠、冠岁、加冠、冠年

30岁(男) 而立、立年、始立、始室、壮室

40岁(男) 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 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及艾之年、大衍之年、杖家之年

51岁 “开六”

60岁 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61岁 开七、华甲

64岁 破瓜

70岁 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71岁 开八

77岁 喜寿

80岁 望八、杖朝之年

88岁 米寿

80-90岁 耄耋之年

90岁 望九、鲐背之年

100岁 期颐、人瑞

因你所说属于弱冠、七尺、弱冠、始冠、及冠、冠岁、加冠、冠年。 文言文即古代人的用语,这些都属于古代男子年龄的称谓,望采纳

公元134年,汉武帝将不治儒家五经太常博士一律罢免,提拨了布衣出身的儒生公孙弘为丞相。这个举措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和争议,有些人认为这是汉武帝“破格提拔”的一次成功尝试,也有人认为这是汉武帝“弄巧成拙”的一种表现。下面将从汉武帝的治国思想、公孙弘的政治能力以及历史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从汉武帝的治国思想来看,他是一个极具开明性和进步性的君主。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士人的社会地位非常高,而且五经太常博士的地位尤为显赫,可以说是天下之一。然而,汉武帝认为五经太常博士们过于注重儒家经典的传承和研究,而忽略了实际的治理和社会问题,这导致了社会链衫的腐败和落后。因此,他决定罢免五经太常博士,以改变这种局面。这种决定虽然有些激进,但是体现了汉武帝开明进步的治国思想,得到了许多后人的称赞。

其次,公孙弘作为汉武帝提拔的丞相,他在政治能力方面表现出色,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宰相之一。公孙弘出身于普通百姓家庭,没有什么背景和门路,但是他拥有深厚的儒家学识和卓越的政治才能。在担任丞相期间,他积极推行汉武帝的改革政策,推进中央集权和封建制度的改革,加强了国家的治理和管理,为汉朝的发展贺穗做出了重要贡献。公孙弘的政治才能和治理能力得到了汉武帝的高度评价,也为后来的政治家和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最后,这个举措对历史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公孙弘作为一个布衣出身的儒生能够被汉武帝提拔为丞相,标志着汉朝政治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中国封建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公孙弘的举荐和任命,使得才华横溢的人们得以在政治上展露头角,这不仅打破了士人家族的垄断,也为后来的官僚选拔制度奠定了基础。同时,罢免五经太常博士也意味着汉武帝试图在政治上打破传统的封建思想束缚,进一步推进了汉朝的改革。这种改革精神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对后来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公元134年,汉武帝将不治儒家五经太常博士一律罢免,提拨了布衣出身的儒生公孙弘为丞相,这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举措,也是一个充满开创性和进步性的决定。从汉武帝的治国思想、公孙弘的政治能力以及历史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这个举措体现了汉武帝开明进步的治国思想,公孙弘的政治才能得到了汉武帝的高度评价,并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曩余客南京,结交尽名友。文采竞联翩,气义互缠纠。子也时所需,翻然起江右。譬如丰城藏,紫气映牛斗。神物一朝伸,光价孰能扣。五年教成均,后学资善诱。纷纷贵游子,成材郁先后。交契岂不多,于余谊尤厚。誓偕古尊罍,共弃俗盆缶。世情略外缘,古道坚素守。艰难共嗟咨,疑惑同析剖。黉斋夜灯苦,辇路晨辔偶。蹉跎岁年深,颜面俱老丑。我从去年秋,将指事西走。今春子亦出,丞哉实为负。岂期清渭滨,乃此获携手。始晤含悲辞,稍坐开笑口。既悬徐孺榻,且酌陶潜酒。问劳益情倾,谈谐仍意掫。延留甚殷勤,未厌浃旬久。会合乌可常,别离谅非苟。炎埃满征涂,我马不堪趣。明当复东迈,行止庶无咎。上以奉明君,下以慰慈母。平生功名心,萧条亦何有。惟是故意长,欲报乏琼玖。英英华阳云,劳我重回首。——明代·王祎《五月余还至渭南适克正博士为丞于兹赋诗道旧》 五月余还至渭南适克正博士为丞于兹赋诗道旧 曩余客南京,结交尽名友。

文采竞联翩,气义互缠纠。

子也时所需,翻然起江右。

譬如丰城藏,紫气映牛斗。

神物一朝伸,光价孰能扣。

五年教成均,后学资善诱。

纷纷贵游子,成材郁先后。

交契岂不多,于余谊尤厚。

誓偕古尊罍,共弃俗盆缶。

世情略外缘,古道坚素守。

艰难共嗟咨,疑惑同析剖。

黉斋夜灯苦,辇路晨辔偶。

蹉跎岁年深,颜面俱老丑。

我从去年秋,将指事西走。

今春子亦出,丞哉实为负。

岂期清渭滨,乃此获携手。

始晤含悲辞,稍坐开笑口。

既悬徐孺榻,且酌陶潜酒。

问劳益情倾,谈谐仍意掫。

延留甚殷勤,未厌浃旬久。

会合乌可常,别离谅非苟。

炎埃满征涂,我马不堪趣。

明当复东迈,行止庶无咎。

上以奉明君,下以慰慈母。

平生功名心,萧条亦何有。

惟是故意长,欲报乏琼玖。

英英华阳云,劳我重回首。王祎(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字子充,义乌来山人,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王祎

才子担簦指旧京,垂杨系马听新莺。隔江山入长干寺,带雨潮添建业城。绛帐传经秦博士,布衣游侠鲁诸生。春江花月清淮夜,知醉谁家雁柱筝。——明代·王稚登《送华晋民入南雍》

送华晋民入南雍

才子担簦指旧京,垂杨系马听新莺。

隔江山入长干寺,带雨潮添建业城。

绛帐传经秦博士,布衣游侠鲁诸生。

春江花月清淮夜,知醉谁家雁柱筝。南风十日卷尘沙,吹落墙根几树花。老怯麦秋犹拥褐,病逢谷雨喜分茶。庭阴寂历梧桐转,帘影差池燕子斜。不是地偏车马绝,市喧不到野人家。¤——明代·文征明《暮春(二首)》

暮春(二首)

南风十日卷尘沙,吹落墙根几树花。

老怯麦秋犹拥褐,病逢谷雨喜分茶。

庭阴寂历梧桐转,帘影差池燕子斜。

不是地偏车马绝,市喧不到野人家。¤清贫终不厌,未老亦宜休。杨柳阊门晓,蒹葭震泽秋。园蔬乘雨种,林果带霜收。感慨应怀古,题诗上虎丘。——明代·魏时敏《寄姑苏刘钦谟》

寄姑苏刘钦谟

清贫终不厌,未老亦宜休。

杨柳阊门晓,蒹葭震泽秋。

园蔬乘雨种,林果带霜收。

感慨应怀古,题诗上虎丘。

  有句话: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意思是说拥有的东西越多,顾虑越大。什么都没有了,就什么都豁的出去了。形容自己不怕比自己形势高的人。实际上穿鞋子也是很有讲究的,正所谓:鞋上有玄机切莫随便穿。再次说说鞋子风水的吉凶。

 一、鞋的颜色要讲究

 人人都有自己所喜欢的颜色,颜色则蕴涵了玄机,解读出吉凶信息。人对某种颜色的好恶之心态是随着不同时间、不同心情而改变。总体上说,鞋子的颜色应该与自己的五行相匹配。

 属金的颜色有白色、杏色和金色;属木的颜色有青色、绿色;属水的颜色有黑色、蓝色;属火的颜色有红色、紫色;属土的颜色有**、棕色。

 举例:小周的命理八字是五行旺火缺土,那么她的鞋子颜色应避开红色、紫色,而选**、棕色为主。

 二、鞋的舒适要讲究

 鞋的款式有多种,比如皮鞋、运动鞋、休闲鞋、婚鞋、雨鞋、鞋靴、板鞋;有高跟鞋、平底鞋、老头鞋、青春鞋;凉鞋、拖鞋;靴子、套鞋等等不一而足。

 鞋就象征着人的朋友。鞋最常见的是用来象征异性,或象征婚姻。俗话说:“婚姻就像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因此无论是哪种鞋,都要考虑它的舒适度。如果经常性的为了某种需要,而不顾自己足下别扭甚至疼痛,那么没准你的霉运也就悄悄到来。因此,如果确因职业等需要,牺牲自己的双足舒适度,那么也请你在非职业时间立即换上合适的鞋子,让自己的好运不致溜走。同时在职业时间段佩戴相关饰物镇邪(鞋)。

 三、穿鞋的场合要讲究

 犹如不同场合穿不同衣服一样,不同的场合鞋子也不同。正式场合一定要穿与你五行颜色匹配、款式匹配的鞋子。比如:上班、会谈、交易等,如果不注意鞋子搭配,那么鞋音同邪,会给你带来不祥的结果。遭遇小人、谈判失利等不请自来。特别要指出的是夏天到来时,不少女孩子会穿那种前面看像凉鞋后面无跟带的鞋子去上班,这种鞋子穿久了,运气也就损耗殆尽了,更不要说穿着这种鞋子去谈判等正式场合了。

 四、不宜多穿的鞋子

 一些在家办公的SOHU族,或者不太需要穿正式鞋子的人,往往图方便或偷懒,随便套上一双鞋子晃来晃去。结果到年底一算账,自己好像运气不太好哦。其实,有些鞋子是不能老是穿在脚上,比如人字拖。记住:任何鞋子都不能久穿不换。

 五、鞋带的风水讲究

 正式鞋子通常有鞋带,鞋带断了必须立即换,换鞋带要同颜色,千万不能随便换不同颜色不同质地的鞋带,否则会有霉气上脚。鞋带要系好。一些人图方便不系带,或者随便一塞,呵呵,如此久已,你的情感生活会大大受影响。

 六、不要穿旧鞋、二手鞋

 鞋象征着婚姻和事业。如果你翻出你十年前穿过的旧鞋或鞋龄很久的鞋,或者你同事送你一双他穿过的鞋。那么,郑博士告诉你,可能你的婚恋和事业会起变化。请你还是小心不为过。当然小孩子穿别人的鞋子另说。

 七、少穿奇形怪状的鞋子

 一些人追求新潮和时尚,青睐那些奇形怪状的鞋子,一年中几乎天天穿着或者不断变化其款式和穿法。郑博士提醒你,除非你是该鞋的代言人或模特,还是穿一穿那些符合你的五行比较中规中据的鞋子吧。另外,有些人坐着时容易把鞋脱离脚跟,类似半穿鞋,甚或有人干脆脱掉鞋子,都是极端不好,道理不明自喻。

 八、鞋的收藏要讲究

 鞋的收藏主要讲究三个原则:一是鞋子要入柜,千万不能很长时间 *** 的鞋子就扔在一边,鞋子带有外边的气场,扔在一边久了会“搅局”。二是鞋柜高度不能超过你的肩,否则压你的气场、三是收纳的鞋尖一定要冲里。

 九、鞋子婚姻学

 最近流传一篇鞋子婚姻学文章,供朋友们思考:

 你穿37码的鞋

 逛街的时候看上了一双鞋

 鞋的颜色款式你都特别喜欢

 你就认定了这双鞋

 可是老板告诉你鞋子只有36码

 你犹豫再三还是决定要买

 你想慢慢适应穿久了就会好的

 于是你把鞋子买回了家

 穿了一个星期

 小了一码的鞋子磨得你满脚泡

 你脚虽然很痛但心里还是很满意很满足

 特别是当身边的朋友不停的夸赞这双鞋好看时

 穿了两个星期

 你开始偶尔抱怨这双鞋让你走路很累

 但还是很喜欢这双鞋

 只是渐渐减少了穿它的次数

 穿了一个月

 鞋子终于不磨脚了

 那是因为你的脚磨起的泡已经成茧

 你感觉不到疼了

 有一天

 你打开柜子准备穿这双鞋时你惊讶的发现

 这双鞋没有从前那么好看了

 是它确实没有从前好看了

 你的脚把它撑的变了形

 鞋帮有些裂缝鞋头也蹭掉了皮

 你抚摸着这双鞋心里失落后悔无奈很多情绪

 你开始感慨这一个月以来为它受的罪

 你甚至开始后悔当时为什么不选双别的37码的鞋子

 它不一定特别漂亮但舒服合脚

 你伤心的把鞋子放进了柜子里从此一次也没有再穿过

 以后你再买鞋子无论多么好看只要不合脚你都不会买

 那双36的鞋子让你明白

 喜不喜欢和适不适合是两码事。

 婚姻是一双鞋。不论什么鞋,最重要的是合脚;不论什么样的姻缘,最美妙的是和谐。切莫只贪图鞋的华贵,而委屈了自己的脚。别人看到的是鞋,自己感受到的是脚。脚比鞋重要,这是一条真理,许许多多的人却常常忘记。

 找一个能包容你的人。可能他不是你喜欢的类型。但他能包容你的一切。就像鞋子一样。漂亮的穿着不一定舒服。会挤脚。会破皮。会流血。但合适的鞋子就不一样。他可能没有漂亮的外表。但他能包容你。任你蹬。任你踹。你会觉得舒服,会感到幸福。

 精致跟漂亮无关。漂亮的女人不一定精致,但有精致的女人一定会有夺人心魄的美。那种伴着迷人眼神的嫣然巧笑,吐气若兰的燕语莺声,轻风拂柳的飘然步态,再加上细腻的情感,纯真的神情,都会让一个并不炫目的女子溢出醉人的娴静之味,淑然之气,置身之中,暗香浮动,女人看了嫉妒,男人看了心醉。

 精致跟富贵无关。一身名牌的女人有时也会让人觉得粗俗不堪,一介布衣布履的女子,因为自身散发出来的成熟和知性美,却让人觉得如沐春。

 女人的精致并不仅仅只指外表,更重要的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气质。真正精致的含义是拥有雅致的生活状态,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是非那种风清云淡的坦然心境。

 女人的精致不关外貌的美丑,不关贵贱,不关风花雪月,是从内而外拥一份从容,自信;执一份淡泊,清明;掬一腔似水柔情。

算博士

算博士是唐代诗人骆宾王的戏称,因其善于以数字为对而得名。骆宾王(约627—约684李秉乘对谷照月有意思)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人。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唐龙朔初年,骆宾王担任道王李元庆的属官。后来相继担任武功主簿和明堂主簿。唐高宗仪凤四年(679年),升任中央 *** 的侍御史官职。曾经被人诬陷入狱,被赦免后出任地方官临海县丞,所以后人也称他骆临海。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他做为秘书,起草了著名的《讨武氏檄》。

中文名:骆宾王

别名:骆临海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婺州义乌

出生日期:约627

逝世日期:约648

职业:诗人,文学家

主要成就:《讨武氏檄》,《帝京篇》

代表作品:《咏鹅》,《在狱咏蝉》

外界评价

骆宾王的诗题材较为广泛,因才高位卑,愤激之情,时见纸上。他的精工整炼,尤其擅长七言歌行,笔力雄健。名作《帝京篇》是初唐罕有的长篇诗歌,被当时的人们认为是“绝唱”。他对革新初唐的浮靡诗风,开辟唐代文学的繁荣局面起了一定的作用。

得名缘由

骆宾王写诗时,特别喜欢在对仗中使用数字对,比如:「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小堂绮帐三千万,大道青楼十二重」、「且论二八千金是,宁知四十九年非」等等,因此人们给他一个雅号叫做「算博士」

个人作品

咏鹅(七岁时作)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咏美人在天津桥

美女出东邻,容与上天津。

整衣香满路,移步袜生尘。

水下看妆影,眉头画月新。

寄言曹子建,个是洛川神。

早发诸暨

征夫怀远路,夙驾上危峦。

薄烟横绝_,轻冻涩回湍。

野雾连空暗,山风入曙寒。

帝城临灞_,禹穴枕江干。

橘性行应化,蓬心去不安。

独掩穷途泪,长歌行路难。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日观邻全赵,星临俯旧吴。

鬲津开巨浸,稽阜镇名都。

紫云浮剑匣,青山孕宝符。

封疆恢霸道,问鼎竞雄图。

神光包四大,皇威震八区。

风烟通地轴,星象正天枢。

天枢限南北,地轴殊乡国。

辟门通舜宾,比屋封尧德。

言谢垂钩隐,来参负鼎职。

天子不见知,群公讵相识。

未展从东骏,空戢图南翼。

时命欲何言,抚膺长叹息。

叹息将如何,游人意气多。

白雪梁山曲,寒风易水歌。

泣魏伤吴起,思赵切廉颇。

凄断韩王剑,生死翟公罗。

罗悲翟公意,剑负韩王气。

骄饵去易论,忌途良可畏。

夙昔怀江海,平生混泾渭。

千载契风云,一言忘贱贵。

去去访林泉,空谷有遗贤。

言投爵里刺,来泛野人船。

缔交君赠缟,投分我忘筌。

成风郢匠斫,流水伯牙弦。

牙弦忘道术,漳滨恣闲逸。

聊安张蔚庐,讵扫陈蕃室。

虚室狎招寻,敬爱混浮沉。

一诺黄金信,三复白_心。

霜松贞雅节,月桂朗冲襟。

灵台万顷浚,学府九流深。

谈玄明毁璧,拾紫陋_金。

鹭涛开碧海,凤彩缀词林。

林虚星华映,水澈霞光净。

霞水两分红,川源四望通。

雾卷天山静,烟销太史空。

鸟声流向薄,蝶影乱芳丛。

柳阴低椠水,荷气上薰风。

风月芳菲节,物华纷可悦。

将欢促席赏,遽尔又归别。

积水带吴门,通波连禹穴。

赠言虽欲尽,机心庶应绝。

潘岳本自闲,梁鸿不因热。

一瓢欣狎道,三月聊栖拙。

栖拙隐金华,狎道访仙查。

放旷愚公谷,消散野人家。

一顷南山豆,五色东陵瓜。

野衣裁薜叶,山酒酌藤花。

白云离望远,青溪隐路赊。

傥忆幽岩桂,犹冀折疏麻。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井络双源浚,浔阳九派长。

沦波通地穴,输委下归塘。

别岛笼朝蜃,连洲拥夕涨。

韫珠澄积润,让璧动浮光。

浮光凝折水,积润疏圆_。

玉轮涵地开,剑阁连星起。

风烟标迥秀,英灵信多美。

怀德践遗芳,端操惭谋己。

谋己谬观光,牵迹强凄惶。

揆拙迷三省,劳生昧两忘。

弹随空被笑,献楚自多伤。

一朝殊默语,千里易炎凉。

炎凉几迁贸,川陆疲臻凑。

积水架吴涛,连山横楚岫。

风月虽殊昔,星河犹是旧。

姑苏望南浦,邯郸通北走。

北走平生亲,南浦别离津。

潇湘一超忽,洞庭多苦辛。

秋江无绿芷,寒汀有白苹。

采之将何遗,故人漳水滨。

漳滨已辽远,江潭未旋返。

为听短歌行,当想长洲苑。

露金熏菊岸,风佩摇兰坂。

蝉鸣稻叶秋,雁起芦花晚。

晚秋云日明,亭皋风雾清。

独负平生气,重牵摇落情。

占星非聚德,梦月讵悬名。

寂寥伤楚奏,凄断泣秦声。

秦声怀旧里,楚奏悲无已。

郢路少知音,丛台富奇士。

温辉凌爱日,壮气惊寒水。

一顾重风云,三冬足文史。

文史盛纷纶,京洛多风尘。

犹轻五车富,未重一囊贫。

李仙非易托,苏鬼尚难因。

不惜劳歌尽,谁为听阳春。

晚憩田家

转蓬劳远役,披薜下田家。

山形类九折,水势急三巴。

悬梁接断岸,涩路拥崩查。

雾岩沦晓魄,风溆涨寒沙。

心迹一朝舛,关山万里赊。

龙章徒表越,闽俗本殊华。

旅行悲泛梗,离赠折疏麻。

唯有寒潭菊,独似故园花。

出石门

层岩远接天,绝岭上栖烟。

松低轻盖偃,藤细弱丝悬。

石明如挂镜,苔分似列钱。

暂策为龙杖,何处得神仙。

至分陕

陕西开胜壤,召南分沃畴。

列树巢维鹊,平渚下雎鸠。

憩棠疑勿剪,曳葛似攀_。

至今王化美,非独在隆周。

寓居洛滨对雪忆谢二

(一作洛滨对雪忆谢二兄弟)

旅思眇难裁,冲飙恨易哀。

旷望洛川晚,飘_瑞雪来。

积彩明书幌,流韵绕琴台。

色夺迎仙羽,花避犯霜梅。

谢庭赏方逸,袁扉掩未开。

高人傥有访,兴尽讵须回。

北眺舂陵

揽辔疲宵迈,驱马倦晨兴。

既出封泥谷,还过避雨陵。

山行明照上,溪宿密云蒸。

登高徒欲赋,词殚独抚膺。

夏日游目聊作

暂屏嚣尘累,言寻物外情。

致逸心逾默,神幽体自轻。

浦夏荷香满,田秋麦气清。

讵假沧浪上,将濯楚臣缨。

同崔驸马晓初登楼思京

丽谯通四望,繁忧起万端。

绮疏低晚魄,镂槛肃初寒。

白云乡思远,黄图归路难。

唯馀西向笑,暂似当长安。

月夜有怀简诸同病

闲庭落景尽,疏帘夜月通。

山灵响似应,水净望如空。

栖枝犹绕鹊,遵渚未来鸿。

可叹高楼妇,悲思杳难终。

叙寄员半千

薄宦三河道,自负十馀年。

不应惊若厉,只为直如弦。

坐历山川险,吁嗟陵谷迁。

长吟空抱膝,短翮讵冲天。

魂归沧海上,望断白云前。

钓名劳拾紫,隐迹自谈玄。

不学多能圣,徒思鸿宝仙。

斯志良难已,此道岂徒然。

嗟为刀笔吏,耻从绳墨牵。

岐路情虽狎,人伦地本偏。

长揖谢时事,独往访林泉。

寄言二三子,生死不来旋。

咏怀古意上裴侍郎

三十二馀罢,鬓是潘安仁。

四十九仍入,年非朱买臣。

纵横愁系越,坎_倦游秦。

出笼穷短翮,委辙涸枯鳞。

穷经不沾用,弹铗欲谁申。

天子未驱策,岁月几沉沦。

轻生长慷慨,效死独殷勤。

徒歌易水客,空老渭川人。

一得视边塞,万里何苦辛。

剑匣胡霜影,弓开汉月轮。

金刀动秋色,铁骑想风尘。

为国坚诚款,捐躯忘贱贫。

勒功思比宪,决略暗欺陈。

若不犯霜雪,虚掷玉京春。

春夜韦明府宅宴得春字

酌桂陶芳夜,披薜啸幽人。

雅琴驯鲁雉,清歌落范尘。

宿云低迥盖,残月上虚轮。

幸此承恩洽,聊当故乡春。

过张平子墓

西鄂该通理,南阳擅德音。

玉卮浮藻丽,铜浑积思深。

忽怀今日昔,非复昔时今。

日落丰碑暗,风来古木吟。

惟叹穷泉下,终郁羡鱼心。

从军中行路难二首

(一作行军军中行路难、军中行路难)

君不见封狐雄虺自成群,冯深负固结妖氛。

玉玺分兵征恶少,金坛受律动将军。

将军拥旄宣庙略,战士横行静夷落。

长驱一息背铜梁,直指三巴登剑阁。

阁道__起戍楼,剑门遥裔俯灵丘。

邛关九折无平路,江水双源有急流。

征役无期返,他乡岁华晚。

杳杳丘陵出,苍苍林薄远。

途危紫盖峰,路涩青泥坂。

去去指哀牢,行行入不毛。

绝壁千里险,连山四望高。

中外分区宇,夷夏殊风土。

交趾枕南荒,昆弥临北户。

川原绕毒雾,溪谷多*雨。

行潦四时流,崩查千岁古。

漂梗飞蓬不自安,扪藤引葛度危峦。

昔时闻道从军乐,今日方知行路难。

沧江绿水东流驶,炎洲丹徼南中地。

南中南斗映星河,秦川秦塞阻烟波。

三春边地风光少,五月泸中瘴疠多。

朝驱疲斥候,夕息倦樵歌。

向月弯繁弱,连星转太阿。

重义轻生怀一顾,东伐西征凡几度。

夜夜朝朝斑鬓新,年年岁岁戎衣故。

灞城隅,滇池水,天涯望转积,地际行无已。

徒觉炎凉节物非,不知关山千万里。

弃置勿重陈,征行多苦辛。

且悦清笳杨柳曲,讵忆芳园桃李人。

绛节朱旗分白羽,丹心白刃酬明主。

但令一被君王知,谁惮三边征战苦。

行路难,几千端,无复归云凭短翰,

空馀望日想长安。

(此首一作辛常伯诗)

君不见玉关尘色暗边庭,

铜_杂虏寇长城。

天子按剑征馀勇,

将军受_事横行。

七德龙韬开玉帐,

千里鼍鼓叠金钲。

阴山苦雾埋高垒,

交河孤月照连营。

连营去去无穷极,

拥旆遥遥过绝国。

阵云朝结晦天山,

寒沙夕涨迷疏勒。

龙鳞水上开鱼贯,

马首山前振雕翼。

长驱万里_祁连,

分麾三命武功宣。

百发乌号遥碎柳,

七尺龙文迥照莲。

春来秋去移灰_,

兰闺柳市芳尘断。

雁门迢递尺书稀,

鸳被相思双带缓。

行路难,行路难,

誓令氛_静皋兰。

但使封侯龙额贵,

讵随中妇凤楼寒。

(同辛常伯作)

帝京篇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

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皇居帝里崤函谷,鹑野龙山侯甸服。

五纬连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横地轴。

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

桂殿_岑对玉楼,椒房窈窕连金屋。

三条九陌丽城隈,万户千门平旦开。

复道斜通_鹊观,交衢直指凤凰台。

剑履南宫入,簪缨北阙来。

声名冠寰宇,文物象昭回。

钩陈肃兰_,璧沼浮槐市。

铜羽应风回,金茎承露起。

校文天禄阁,习战昆明水。

朱邸抗平台,黄扉通戚里。

平台戚里带崇墉,炊金馔玉待鸣钟。

小堂绮帐三千户,大道青楼十二重。

宝盖雕鞍金络马,兰窗绣柱玉盘龙。

绣柱璇题粉壁映,锵金鸣玉王侯盛。

王侯贵人多近臣,朝游北里暮南邻。

陆贾分金将宴喜,陈遵投辖正留宾。

赵李经过密,萧朱交结亲。

丹凤朱城白日暮,青牛绀_红尘度。

侠客珠弹垂杨道,倡妇银钩采桑路。

倡家桃李自芳菲,京华游侠盛轻肥。

延年女弟双凤入,罗敷使君千骑归。

同心结缕带,连理织成衣。

春朝桂尊尊百味,秋夜兰灯灯九微。

翠幌珠帘不独映,清歌宝瑟自相依。

且论三万六千是,宁知四十九年非。

古来荣利若浮云,人生倚伏信难分。

始见田窦相移夺,俄闻卫霍有功勋。

未厌金陵气,先开石椁文。

朱门无复张公子,灞亭谁畏李将军。

相顾百龄皆有待,居然万化咸应改。

桂枝芳气已销亡,柏梁高宴今何在。

春去春来苦自驰,争名争利徒尔为。

久留郎署终难遇,空扫相门谁见知。

当时一旦擅豪华,自言千载长骄奢。

倏忽抟风生羽翼,须臾失浪委泥沙。

黄雀徒巢桂,青门遂种瓜。

黄金销铄素丝变,一贵一贱交情见。

红颜宿昔白头新,脱粟布衣轻故人。

故人有湮沦,新知无意气。

灰死韩安国,罗伤翟廷尉。

已矣哉,归去来。

马卿辞蜀多文藻,扬雄仕汉乏良媒。

三冬自矜诚足用,十年不调几_回。

汲黯薪逾积,孙弘阁未开。

谁惜长沙傅,独负洛阳才。

畴昔篇

少年重英侠,弱岁贱衣冠。

既托寰中赏,方承膝下欢。

遨游灞水曲,风月洛城端。

且知无玉馔,谁肯逐金丸。

金丸玉馔盛繁华,自言轻侮季伦家。

五霸争驰千里马,三条竞骛七香车。

掩映飞轩乘落照,参差步障引朝霞。

池中旧水如悬镜,屋里新妆不让花。

意气风云倏如昨,岁月春秋屡回薄。

上苑频经柳絮飞,中园几见梅花落。

当时门客今何在,畴昔交朋已疏索。

莫教憔悴损容仪,会得高秋云雾廓。

淹留坐帝乡,无事积炎凉。

一朝披短褐,六载奉长廊。

赋文惭昔马,执戟叹前扬。

挥戈出武帐,荷笔入文昌。

文昌隐隐皇城里,由来奕奕多才子。

潘陆词锋骆驿飞,张曹翰苑纵横起。

卿相未曾识,王侯宁见拟。

垂钓甘成白首翁,负薪何处逢知己。

判将运命赋穷通,从来奇舛任西东。

不应永弃同刍狗,且复飘_类转蓬。

容鬓年年异,春华岁岁同。

荣亲未尽礼,徇主欲申功。

脂车秣马辞乡国,萦辔西南使邛_。

玉垒铜梁不易攀,地角天涯眇难测。

莺啭蝉吟有悲望,鸿来雁度无音息。

阳关积雾万里昏,剑阁连山千种色。

蜀路何悠悠,岷峰阻且修。

回肠随九折,迸泪连双流。

寒光千里暮,露气二江秋。

长途看束马,平水且沉牛。

华阳旧地标神制,石镜蛾眉真秀丽。

诸葛才雄已号龙,公孙跃马轻称帝。

五丁卓荦多奇力,四士英灵富文艺。

云气横开八阵形,桥形遥分七星势。

川平烟雾开,游戏锦城隈。

墉高龟望出,水净雁文回。

寻姝入酒肆,访客上琴台。

不识金貂重,偏惜玉山颓。

他乡冉冉消年月,帝里沈沈限城阙。

不见猿声助客啼,唯闻旅思将花发。

我家迢递关山里,关山迢递不可越。

故园梅柳尚馀春,来时勿使芳菲歇。

解鞅欲言归,执袂怆多违。

北梁俱握手,南浦共沾衣。

别情伤去盖,离念惜徂辉。

知音何所托,木落雁南飞。

回来望平陆,春来酒应熟。

相将菌阁卧青溪,且用藤杯泛黄菊。

十年不调为贫贱,百日屡迁随倚伏。

只为须求负郭田,使我再干州县禄。

百年郁郁少腾迁,万里遥遥入镜川。

_江拂潮冲白日,淮海长波接远天。

丛竹凝朝露,孤山起暝烟。

赖有边城月,常伴客旌悬。

东南美箭称吴会,名都隐轸三江外。

涂山执玉应昌期,曲水开襟重文会。

仙镝流音鸣鹤岭,宝剑分辉落蛟濑。

未看白马对芦刍,且觉浮云似车盖。

江南节序多,文酒屡经过。

共踏春江曲,俱唱采菱歌。

舟移疑入镜,棹举若乘波。

风光无限极,归楫碍池荷。

眺听烟霞正流眄,即从王事归舻转。

芝田花月屡裴回,金谷佳期重游衍。

登高北望嗤梁叟,凭轼西征想潘掾。

峰开华岳耸疑莲,水激龙门急如箭。

人事谢光阴,俄遭霜露侵。

偷存七尺影,分没九泉深。

穷途行泣玉,愤路未藏金。

茹荼空有叹,怀橘独伤心。

年来岁去成销铄,怀抱心期渐寥落。

挂冠裂冕已辞荣,南亩东皋事耕凿。

宾阶客院常疏散,蓬径柴扉终寂寞。

自有林泉堪隐栖,何必山中事丘壑。

我住青门外,家临素_滨。

遥瞻丹凤阙,斜望黑龙津。

荒衢通猎骑,穷巷抵樵轮。

时有桃源客,来访竹林人。

昨夜琴声奏悲调,旭旦含颦不成笑。

果乘骢马发嚣书,复道郎官禀纶诰。

冶长非罪曾缧绁,长孺然灰也经溺。

高门有阅不图封,峻笔无闻敛敷妙。

适离京兆谤,还从御史弹。

炎威资夏景,平曲况秋翰。

画地终难入,书空自不安。

吹毛未可待,摇尾且求餐。

丈夫坎_多愁疾,契阔__尽今日。

慎罚宁凭两造辞,严科直挂三章律。

邹衍衔悲系燕狱,李斯抱怨拘秦桎。

不应白发顿成丝,直为黄沙暗如漆。

紫禁终难叫,朱门不易排。

惊魂闻叶落,危魄逐轮埋。

霜威遥有厉,雪枉遂无阶。

含冤欲谁道,饮气独居怀。

忽闻驿使发关东,传道天波万里通。

涸鳞去辙还游海,幽禽释网便翔空。

舜泽尧曦方有极,谗言巧佞傥无穷。

谁能_迹依三辅,会就商山访四翁。

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

迢迢芊路望芝田,眇眇函关恨蜀川。

归云已落涪江外,还雁应过洛水_。

洛水傍连帝城侧,帝宅层甍垂凤翼。

铜驼路上柳千条,金谷园中花几色。

柳叶园花处处新,洛阳桃李应芳春。

妾向双流窥石镜,君住三川守玉人。

此时离别那堪道,此日空床对芳沼。

芳沼徒游比目鱼,幽径还生拔心草。

流风回雪傥便娟,骥子鱼文实可怜。

掷果河阳君有分,货酒成都妾亦然。

莫言贫贱无人重,莫言富贵应须种。

绿珠犹得石崇怜,飞燕曾经汉皇宠。

良人何处醉纵横,直如循默守空名。

倒提新缣成慊慊,翻将故剑作平平。

离前吉梦成兰兆,别后啼痕上竹生。

别日分明相约束,已取宜家成诫勖。

当时拟弄掌中珠,岂谓先摧庭际玉。

悲鸣五里无人问,肠断三声谁为续。

思君欲上望夫台,端居懒听将雏曲。

沉沉落日向山低,檐前归燕并头栖。

抱膝当窗看夕兔,侧耳空房听晓鸡。

舞蝶临阶只自舞,啼鸟逢人亦助啼。

独坐伤孤枕,春来悲更甚。

峨眉山上月如眉,濯锦江中霞似锦。

锦字回文欲赠君,剑壁层峰自纠纷。

平江淼淼分清浦,长路悠悠间白云。

也知京洛多佳丽,也知山岫遥亏蔽。

无那短封即疏索,不在长情守期契。

传闻织女对牵牛,相望重河隔浅流。

谁分迢迢经两岁,谁能脉脉待三秋。

情知唾井终无理,情知覆水也难收。

不复下山能借问,更向卢家字莫愁。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玄都五府风尘绝,碧海三山波浪深。

桃实千年非易待,桑田一变已难寻。

别有仙居对三市,金阙银宫相向起。

台前镜影伴仙娥,楼上箫声随凤史。

凤楼迢递绝尘埃,莺时物色正裴回。

灵芝紫检参差长,仙桂丹花重叠开。

双童绰约时游陟,三鸟联翩报消息。

尽言真侣出遨游,传道风光无限极。

轻花委砌惹裾香,残月窥窗觇幌色。

个时无数并妖妍,个里无穷总可怜。

别有众中称黜帝,天上人间少流例。

洛滨仙驾启遥源,淮浦灵津符远筮。

自言少小慕幽玄,只言容易得神仙。

佩中邀勒经时序,箫里寻思复几年。

寻思许事真情变,二人容华识少选。

漫道烧丹止七飞,空传化石曾三转。

寄语天上弄机人,寄语河边值查客,

乍可匆匆共百年,谁使遥遥期七夕。

想知人意自相寻,果得深心共一心。

一心一意无穷已,投漆投胶非足拟。

只将羞涩当风流,持此相怜保终始。

相怜相念倍相亲,一生一代一双人。

不把丹心比玄石,惟将浊水况清尘。

只言柱下留期信,好欲将心学松_。

不能京兆画蛾眉,翻向成都骋驺引。

青牛紫气度灵关,尺素_鳞去不还。

连苔上砌无穷绿,修竹临坛几处斑。

此时空床难独守,此日别离那可久。

梅花如雪柳如丝,年去年来不自持。

初言别在寒偏在,何悟春来春更思。

春时物色无端绪,双枕孤眠谁分许。

分念娇莺一种啼,生憎燕子千般语。

朝云旭日照青楼,迟晖丽色满皇州。

落花泛泛浮灵沼,垂柳长长拂御沟。

御沟大道多奇赏,侠客妖容递来往。

宝骑连花铁作钱,香轮骛水珠为网。

香轮宝骑竞繁华,可怜今夜宿倡家。

鹦鹉杯中浮竹叶,凤凰琴里落梅花。

许辈多情偏送款,为问春花几时满。

千回鸟信说众诸,百过莺啼说长短。

长短众诸判不寻,千回百过浪关心。

何曾举意西邻玉,未肯留情南陌金。

南陌西邻咸自保,还辔归期须及早。

为想三春狭斜路,莫辞九折邛关道。

假令白里似长安,须使青牛学剑端。

苹风入驭来应易,竹杖成龙去不难。

龙飙去去无消息,鸾镜朝朝减容色。

君心不记下山人,妾欲空期上林翼。

上林三月鸿欲稀,华表千年鹤未归。

不分淹留桑路待,只应直取桂轮飞。

相关记载

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战国末年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奉命入秦,欲以匕首威逼秦王,使其归还诸侯之地。临行时燕太子丹及众宾客如高渐离、宋意着白衣冠(丧服)送于易水,临别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应声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悲壮激越,“士皆_目,发尽上指冠”。(“遂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_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唐高宗仪凤三年(公元678年),骆宾王以侍御史职多次上疏讽谏,触忤武后,不久便被诬下狱。仪凤四年(公元679年),六月,改元调露(即调露元年),秋天,骆宾王遇赦出狱。是年冬,他即奔赴幽燕一带,侧身于军幕之中,决心报效国家。此诗大约写于这一时期,描述作者在易水送别友人时的感受,并借咏史以喻今。整首诗寓意深远,笔调苍凉。

于易水送人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从诗题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从诗的内容上看这又是一首咏史诗。骆宾王长期怀才不遇,佗傺失志,身受迫害,爱国之志无从施展。他在送别友人之际,通过咏怀古事,表达对古代英雄的仰慕,也寄托自己对现实的深刻感慨,倾吐了自己满腔热血无处可洒的极大苦闷。写易水送别一事,慷慨悲壮,气概横绝,尤其是“水犹寒”三字,虽古人已去,而英风壮采,懔烈如生;使人仿佛听到风儿萧萧,犹如听到人声呜咽,顿生感慨。全诗以强烈深沉的感情,含蓄精炼的手法,摆脱了初唐委靡纤弱的诗风影响,标志着唐代五言绝句的成熟,为唐诗的健康发展开拓了道路。

指沈括。

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沈括(记得小时候看过一本小图书专门介绍他的哦,以下是我在网上找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沈括,字存中,杭州钱塘县(今杭州市)人。生于1031 年,卒于1095 年,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科学家。他在许多科技领域都有杰出的成就, 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元朝人所修的《宋史·沈括传》称赞沈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称沈括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并将他的著作《梦溪笔谈》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日本数学家三上义夫说:“沈括这样的人物,在全世界数学史上找不到,唯有中国出了这样一个,我把沈括称做中国数学家的模范人物或理想人物,是很恰当的。”

沈括出于一个封建官吏家庭。他的父亲历任通判、知州、转运使等地方官,后官至太常寺少卿分司南京(今河南商丘)。沈括青少年时代,跟随父亲到过许多地方,了解风物民情,这对他的思想和学识有一定的影响。沈括的母亲许氏知书达理,在母亲的指导下,沈括14 岁就读完了家中的藏书。

1054 年,沈括23 岁以父荫袭为沐阳(今江苏沐阳)主薄(办理文书等事务),忠于职守,兢兢业业。他主持“疏筑百渠九堰”,整治沐水,使70 万亩土地得到灌溉。1061 年,在宣州任宁国县令,修复了规模更大的“万春圩”,开辟出旱涝保收的良田1,270 顷。1063 年考中进士,出任扬州司理参军。任中得到上司转运使张的常识,保举他入京(开封)当编修,这使他有机会广泛阅读皇家图书馆的丰富藏书。在此期间,他对数学、天文、历法等方面作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因此又被提升为太史令兼任司天监。主持编修《奉元历》。他还提出了根据实测来修历的正确主张。

1069 年,宋神宗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和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下令推行王安石的新政。沈括的思想和王安石有很多共同之处,参与了变法活动。并接受了当时的一项重点水利工程——疏浚汴河的艰巨工作。那时候,北宋都城开封仰赖汴河漕运。可是汴河泥沙淤积、年久失修、河床升高,影响了漕运和京都人民的生活。他对汴水进行了细致的勘测,不仅测出从开封到泗州入淮河口的汴水河道长度,而且用“分层筑堰”的 *** 精确地测出了开封到泗州汴水沿岸的地势差为19 丈4 尺8 寸4 分。

11 世纪中叶,辽国统治者乘北宋被西夏所困,向宋提出领土要求,边界纠纷不断发生。1074 年宋神宗决定派沈括来办理这桩棘手的交涉。当时辽的态度很强硬,人们都担心沈括此行有生命危险。神宗问沈括:“辽人的心理是难以捉摸的,万一中途生变,危及使者安全,不知你将何以自处?”沈括毫不犹豫地答道:“臣只有一死来回答!”表明了他为维护民族尊严誓死不屈的决心。沈括入辽,13 天里谈判6 次,双方展开激烈交锋。沈括据理力争、针锋相对,结果是辽方大失所望,沈括凯旋而归。

还朝不久,沈括提任三司使,管理全国财政,推行财政制度改革。王安石罢相后,沈括也因诬告被罢三司使职。1080 年又被起用,出知延州(陕西延),做鄜延路安抚使,统帅陕西大军,与西夏交战,屡立战功,受到宋廷嘉奖。1082 年,西夏大军攻陷永乐城,沈括当时力保绥德,不能前往救援, 因此而遭贬。

沈括从1076 年起,奉命编修《天下州县图》。经过12 年不懈的努力, 《天下州县图》终于编成。这是一套大型地图集,其中有北宋全国大地图一幅,高1 丈2 尺,宽1 丈。全图共20 幅,绘制精细,内容丰富。《天下州县图》在我国地图绘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此后,沈括迁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市),在那里度过了他的晚年,他在那里购置田园,建起一座美丽的花园,取名梦溪园。他将自己平生的见闻读录加以整理,编成《梦溪笔谈》。这部书虽称“笔谈”,实际却是一部内容丰富的极有学术价值的学术著作,它包括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质、医学、文学、史学、考古、音乐、艺术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包括了沈括毕生研究科学的结晶,反映了11 世纪我国科学技术上达到的水平和取得的巨大成果,它在世界科学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

从《梦溪笔谈》里,可以了解沈括在许多科学领域的杰出贡献。在天文历法方面,他是世界上之一个提出太阳历和农历相结合的人。他创制的《十二气历》是一部彻底的阳历,用于农业生产比现行的公历合理;在地质学方面也是他最早提出了关于水流侵蚀、冲击作用的理论,在数学方面,他首创了隙积术和会圆术;在物理学方面,他是地磁偏角的最早发现者;在医学方面,他提出的“五难”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沈括也是世界上最早认识石油的。他到延州时曾见到过当时被称为“脂水”的石油,并取来烧烟制墨,他断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石油”之名,就是沈括首先使用的。

《梦溪笔谈》还使我们知道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指南针和活字印刷的国家,更可贵的是这部书还闪烁着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辉,布衣毕升,河工高超、平民卫朴、木工喻浩,以及掌握“团钢”、“灌钢”技术的河北锻钢工人,从沙石泉水中采集石油的鄜延人民等的光辉业绩,都得到了颂扬。这些,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都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梦溪笔谈》在介绍科技发展的同时,对北宋的社会现实有所暴露,对国家兴亡表示了关心,所以这也是一部有变革思想的爱国的科学家撰作的一部学术著作,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一部不朽的杰作。

沈括是我国古代文化史上一颗醒目的科学巨星,他的爱国精神以及顽强刻苦、勇于探索的钻研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在今天仍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1在摆放布艺沙发时,使沙发的靠墙部位同墙壁保持05-1厘米的间隙,这样可以避免沙发因接触墙壁而变脏;同时应避免阳光直射,更好摆放在能避开阳光照射的地方,或用半透明的薄纱窗帘隔开日光。

2要定期吸尘,若能每周进行一次更好,可用毛巾擦拭。

大多数家庭应该会选择用吸尘器来清理。

那就要注意,不要用吸刷,以防止破坏纺织布上的织线,使布变得蓬松,更要避免以特大吸力清洁,此举可能导致织线被扯断,不妨考虑用小的吸尘器来清洁。

3布艺沙发更好一年用清洁剂清洁一次,但必须把清洁剂彻底洗净,否则更易染上污垢。

如沾有污渍,可用干净抹布蘸水拭去,更好从污渍外围抹起。

丝绒家具不可沾水,应使用干洗剂。

带护套的布艺沙发一般可清洗,其中弹性套可在家中用洗衣机清洗,较大型棉布或亚麻布护套则可拿到洗衣店代劳。

熨平护套时应注意有些弹性护套是易干免熨的,熨烫时要结合考虑布料的外观,且熨护套内侧较适宜。

如果护套是棉质,则不宜熨烫。

4布艺沙发的耐磨度不如皮沙发,所以应避免老坐在同一位子,若起毛球,可用小剪刀去除。

如果垫子可翻转换用,应每周翻转一次,使磨损均匀分布。

也可经常将垫子拿到户外拍打,疏松内部纤维,保持沙发的弹性。

如发现线头松脱,切记不要用手直接扯断,可用剪刀整齐将之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