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王老吉这么火爆?靠的是营销吗?

世界杯国际足联赛021
为什么王老吉这么火爆?靠的是营销吗?
导读:一个产品如果只靠先进的营销理念去吸引眼球的话,很难走的长久,毕竟行业竞争激烈,大众更看重品质。王老吉的火爆不仅是广告做得好、营销有创意,更重要的是它在凉茶领域积累了多年的经验,光品牌就发展了191年,对原材料、配方的研究都相当专业,是其他品

一个产品如果只靠先进的营销理念去吸引眼球的话,很难走的长久,毕竟行业竞争激烈,大众更看重品质。王老吉的火爆不仅是广告做得好、营销有创意,更重要的是它在凉茶领域积累了多年的经验,光品牌就发展了191年,对原材料、配方的研究都相当专业,是其他品牌无法比拟的一点。

1、与广药的争夺让品牌价值严重受损

在凉茶这个饮料品类中,“王老吉”经过二十几年的经营已成为了凉茶业内真正的金字招牌。加多宝和广药集团因王老吉品牌对簿公堂,在20多轮的法院较量当中,加多宝被迫连续改换品牌、包装、颜色、广告多次,每一次改变都会重创企业的品牌形象。

2、巨额的广告支出

2012年到2015年,加多宝以78亿元冠名《中国好声音》,并先后赞助2012年伦敦奥运会、2014年巴西世界杯等重大体育赛事。这种不惜成本和代价的营销,必然会拖累企业的资金链。

首先纠正一点,我们在12年之前喝的“王老吉”,其从配方到生产厂商都和现在的“加多宝”是一样的。 商业战争本来就不好说孰是孰非,但是我不得不说,王老吉和加多宝在这一场掐架中都表现得非常精彩。

广药王老吉国企出身,厚黑,非常擅于利用法律和制度打击对方的薄弱点,在法庭上碾压加多宝,屡战屡胜,无一败绩。鸿道加多宝私企出身,狡诈,在营销战争中屡出奇招,步步为营,攻城掠地把王老吉逼得喘不过气。 加多宝所属香港鸿道集团在上世纪末的时候从广药集团那里获取了“王老吉”商标10年使用权,并在02年间续签10年。至于为什么“王老吉”这么一个民间企业的商标会跑到广药的手上,这里不便细说,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查。 鸿道集团拿到王老吉商标后,配以王泽邦后人的凉茶配方,生产出了红罐王老吉凉茶。

开始在市场上大展拳脚,斥巨资广告宣传。王老吉销量也是从02年开始稳步上升。尤其是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一句“怕上火喝王老吉”广告语为国人熟知,也彻底完成了王老吉凉茶从保健食品到功能性饮料的定位转换,上火要喝王老吉这句话更是深入老百性心中。然后就是08年的汶川地震,以及后来的玉树地震,鸿道集团王老吉都向灾区捐款高达1亿,并适时推出口号“要捐就捐一个亿,要喝就喝王老吉”。通过这一系列慈善活动王老吉的品牌文化得到极大的升华。 这是前期背景。再来说说后面双方掐架的过程,我每一次分析都觉得相当精彩。 当时,王老吉这一品牌价值评估已高达1080亿。广药看着眼红了,毕竟法理上说这商标才是他的亲儿子,看着鸿道在上面赚的盆满钵满,而自己这个名正言顺的爹爹只能拿着一年几百万的商标使用费,心生不满。其实在一开始广药并没想过要直接收回商标,而是要求鸿道增加其续租的使用费。本来鸿道为了沿用王老吉商标增加续租金额也不是没可能。关键就是广药当时做了一个非常荒唐的决定,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这是一个非常愚蠢的决定。 广药集团宣布开始实施“大健康产业战略”,要在全球范围内公开招募新合作伙伴,共享“王老吉”品牌资源,品牌向药酒、药妆、保健品、食品、运动器械等多个领域扩张。

而这一切计划,都是在稀释鸿道对王老吉这一品牌享有的权益。最关键的是,鸿道还被完全排斥在了计划之外!说实话,广药连凉茶一个产品都做不好,还想着多元化,现在大家可曾见识过任何一样其中的产品我开头说广药适合打官司不适合做生意还真没说错,后面还会有一件事可以让我们看出广药确实不适合经商。 双方矛盾激化,广药状告鸿道,要求收回商标,理由是鸿道续租的合同是因为贿赂了广药高管才拿到的,所以合同无效(早在04年行贿案就案发,行贿方陈鸿道取保候审但弃保外逃,广药一直没有过分追究)。本来在国内求人办事给些好处是你知我知的潜规则了,但是广药就是揪着这点说事,而且还站在法律的高点,最终法院判广药胜诉,12年,鸿道不得继续使用王老吉商标。 那么鸿道是怎么应对的呢毕竟市场和名气都是他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一旦改名,之前付出很可能都付诸东流。鸿道也当真是到了生死存亡之际。 于是我们看到,早在11年下半年,鸿道就预料到官司很可能要输,开始了改名“去王老吉化”之路。首先是包装上,一面仍然印着王老吉,另一面则印着加多宝几个大字。这其实就是在暗示消费者加多宝就是王老吉,也为以后消费者发现王老吉完全变成了加多宝有心理准备。如果你还看不懂这暗示的话,那么紧随其后的电视广告语“王老吉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就是在明明白白告诉你了。 没过多久到了12年法院判决书下来了,加多宝是不能再使用王老吉商标的,包括广告中也不能出现王老吉字样,这时我们就看见,凉茶包装上两面都印着加多宝字样了,广告语也改成了“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你看,还是在强调加多宝就是原来的王老吉,只是换个名字哦。 广药一看这不行啊,我好不容易把王老吉要过来了以为能延(zuo)续(xiang)辉(qi)煌(cheng),结果你把原来的客户都转化过去了那还得了于是广药一纸诉状再次把鸿道也就是如今的加多宝告到法庭,因为其广告语不真实,有误导消费者之嫌。毕竟“销量领先”这里面销量的计算是把广药的王老吉也算进去了的。没办法,加多宝再次改广告语,变成了“中国每卖10罐凉茶,7罐加多宝”。告诉消费者,大家都认同的凉茶,才是好凉茶。广药继续告,你这10罐7罐的计算不对,我给你仔细算算,你没有卖到7罐,而且你是把11年的时候同时印有王老吉和加多宝两个商标的也算进去了的,这个不算。所以,你又在欺骗消费者。。。 没办法,加多宝继续改广告:“全国销量遥遥领先”。这实在是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模糊概念的一种说法了。

老实说,王老吉的能迅速扩充市场,很多人都表示不可思议,但是,如果从它如何一步一步壮大上来看,你就会发现,它的成功理所当然。

那时候我们营销课上,分析王老吉时,提到过一个饮料的市场定位问题,就像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定位为碳酸饮料一样,王老吉的定位就是一个健康饮品。

当然,除了定位与众不同外,王老吉的销售策略也不一样,一般饮料,要打开市场的话,一般都是从超市、小卖店进行销售,但是,王老吉却打破常规,它的销售渠道,主要是酒店、餐饮场所,这些地方常常是被别的饮料商忽视的地方。

最后,王老吉的形象公关做得非常之好,不管是刚刚推出来的时候说的百年品质,还是在汶川地震时的捐款,等等的一切,都让王老吉在群众心目中的印象大大的提高了。

如果非要说王老吉的营销思路的话,我觉得它是以一种全新的饮品为产品定位,从酒店等高端场所慢慢向饮料市场辐射的一种营销策略。

一、市场细分:

1、消费者行为细分:

王老吉根据消费者各自所需以及影响行购买的因素进行对消费者行为的细分比如夏日炎炎的时候,王老吉就会更加畅销。

2、消费者人口细分:

 它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人的兴趣爱好来对此进行细分,来了解王老吉自己本身对不同阶段人群所形成的作用概念。

 比如有适宜儿童的消热解毒的,有适合上班族缓解压力的,还有适合老年预防上火的。

3、地理细分:

 根据各地区的需求量进行细分,比如在两广、南方等地区,因地理环境的缘故,人们有喝凉茶的传统习惯,王老吉颇受欢迎,故此在这地方销售量较大。

而在北方地区没有喝凉茶的习惯,销量下相对较少,所以在餐馆,火锅店等地方相继出现。

4、消费者心态细分:

王老吉根据消费者为了“预防上火”而购买,打广告“怕上火,喝王老吉”,因此在人们心中便有了一个概念。就是觉得王老吉具有预防上火的功能,这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消费者心态了。

二、市场营销

1、规避“凉茶的地方缺陷,聚焦人人“怕上火的共性。

王老吉在宣传上采取了一个技巧,即突出“预防上火这个人人都需要的中医概念,避开了北方人并不认同的“凉茶概念

2、王老吉在宣传上采取了一个技巧,即突出“预防上火这个人人都需要的中医概念,避开了北方人并不认同的“凉茶概念。

王老吉联合广东、香港、澳门其他17个凉茶品牌,经由三地文化部门的联合申报,凉茶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狭窄市场转向广普市场。

王老吉的定位从最初的餐馆顾客,开始转向家庭、户外、办公室、网吧、酒吧,力图告诉顾客,它是一种广普饮料;再者,其适宜的范围,也从更先的“饮食上火转向了熬夜上火、季节变化、区域气候导致上火等方面。

4、事件营销。

2003年“非典之后,钟南山在接受电视采访时的一句话为凉茶做了一次价值不可估量的广告——“广东人自古以来就有喝凉茶的习惯,喝凉茶对抵抗SARS病毒有良好效果王老吉借势大力推广,迅速铺向大江南北。

5、广告宣传。

一则好的广告,能起到诱导消费者的兴趣和感情,引起消费者购买该商品的欲望,直至促进消费者的购买行动。

2013年4月,H7N9禽流感病毒横行,疫情发生后,王老吉1828亿爱心基金快速启动了全省首个H7N9专项公益项目,为抗击H7N9禽流感,王老吉1828亿爱心基金于8日向江浙沪皖等省份、地区和机构一举捐赠款药品共计800万元。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地震,广药王老吉1828爱心基金之一时间调集300万元物款,并于当天组织120人的广药王老吉爱心基金救援队,由王老吉大健康董事长亲自带队送往灾区,是广东省首家对420雅安地震进行爱心捐赠的企业基金会。

参考资料:

-王老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