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吴的优美诗句

中超00
关于东吴的优美诗句
导读:1有关山河优美的诗句 《饮湖上初晴后雨》 作者: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望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

1有关山河优美的诗句

《饮湖上初晴后雨》

作者: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望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岳阳楼》

作者: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江畔独步寻花》

作者: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绝句》

作者:杜甫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求一些有关于“窗”的优美的诗句我先来举个例子,比如唐代杜甫的:

聂胜琼 鹧鸪天 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卢仝 有所思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秦少游 举手推开窗前月,投石冲开水底天《江城子》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菊影-枕霞旧友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 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灯影浆声里 天犹寒 水犹寒 梦中丝竹轻唱 楼外楼 山外山 楼山之外人未还 人未还 雁字回首 早过忘川 抚琴之人泪满衫 萧萧扬花落满肩 落满肩 笛声寒 窗影残 烟波桨声里 何处是江南 杂曲歌辞·妾薄命崔国辅虽入秦帝宫,不上秦帝床夜夜玉窗里,与他卷罗裳新成安乐宫(一作新宫词)陈子良春色照兰宫,秦女坐窗中柳叶来眉上,桃花落脸红拂尘开扇匣,卷帐却薰笼衫薄偏憎日,裙轻更畏风相和歌辞·读曲歌五首张祜窗中独自起,帘外独自行愁见蜘蛛织,寻思直到明酬晖上人夏日林泉陈子昂闻道白云居,窈窕青莲宇岩泉万丈流,树石千年古林卧对轩窗,山阴满庭户方释尘事劳,从君袭兰杜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裴迪乔柯门里自成阴,散发窗中曾不簪逍遥且喜从吾事,荣宠从来非我心。

3绝句的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句解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只黄鹂在新绿的柳枝间鸣唱,一行白鹭列队飞向青天黄鹂、翠柳显出活泼的气氛,白鹭、青天给人以平静、安适的感觉“鸣”字表现了鸟儿的怡然自得“上”字表现出白鹭的悠然飘逸黄、翠、白、青,色泽交错,展示了春天的明媚景色,也传达出诗人欢快自在的心情《艇斋诗话》引韩子苍云:“古人用颜色字,亦须配得相当方用‘翠’上方见得‘黄’,‘青’上方见得‘白’,此说有理”诗句有声有色,意境优美,对仗工整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从窗口望去,西岭上千年不化的积雪,似乎近在眼前;门外江上停泊着行程万里、从东吴归来的航船一个“含”字,表明诗人是凭窗远眺,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这两句表现出诗人心情的舒畅和喜悦“千秋雪”言时间之久,“万里船”言空间之广诗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襟何等开阔!“西岭”,即成都西南的岷山,其雪常年不化,故云“千秋雪”“东吴”,三国时孙权在今江苏南京定都建国,国号为吴,也称东吴这里借指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

4类似"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的优美诗句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常恐秋节至,煜黄华叶衰。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烟杳渺,路弥漫。千林犹待月争寒。

姮娥何事,醉撼瑞叶落人间。

斜入酒楼歌处,微褪茅檐烟际,窗户漾光寒。

玉楼耸,银海眩,倚阑干。

白玉装成全世界。江湖点染微瑕颒。

弱骨丰肌无限韵,凭肩。共看南窗玉数竿。

5所有有关优美诗句的东东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曲江》之一

无边落水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徒步归行》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赠卫八处士》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同上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梦李白》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

落日在帘钩,溪边春事幽 《落日》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春运》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曲江对雨》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腊日》

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清明二首》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绝句漫兴九首》

6关于苏州的俗语或诗句

浓枝高下绕亭台,初染胭脂渐次开遮映落霞迷涧壑,漫和疏雨点莓苔低藏双燕人前舞,密引群蜂花底回安得庐山千树子,疗饥换有谷如堆(王心一《兰雪堂集》) 宫袍错落紫麒麟,曾是先皇法从臣海外文章传谏草,天南魑魅识星辰荆蛮流寓真吾土,燕赵悲歌见古人渌水名园春更好,挈壶花下伴垂纶(王宠《雅宜山人集》) 园林佳辑,已多年珍玩拙政诸园寄深眷想童时常与窗侣嬉游,踪迹遍山径楼廊汀岸今秋通简札,投甓招琼,妙绘频贻抱惭看古趣写朱梅,兰石清妍,更风筱幽禽为伴,盼把晤沧浪虎丘时,践雅约,兼聆造形精鉴 1956年同济大学出版陈从周之《苏州园林》图册,余函购而时时展玩之近岁识从周时,承贶以手绘画幅,偕游苏州则来书中语也 叶圣陶 苏州好,拙政好园林四面荷风三面水,红裳翠盖满池心炎夏惬幽寻园之中部,有亭曰"荷风四面",居高临下,为赏荷胜处 苏州好,拙政好园林卅六鸳鸯成双对,浴波戏水结同心池馆蓄文禽卅六鸳鸯馆面临广池,池中蓄鸳鸯十余对,拍浮为乐 苏州好,拙政好园林盆盎盈庭花簇簇,潇湘一阁竹森森到处有清阴留听阁一带,罗列花木盆景无数,丰富多彩"潇湘一角"为种竹处 苏州好,拙政好园林轩宇玲珑如展扇,与谁同坐有知音于此可横琴西部有小轩作扇面形,别创一格,榜曰"与谁同坐" 苏州好,拙政好园林月榭星台新安置,东西结合更幽深放眼豁胸襟园之东部拓地二十余亩,鸠工庀材,布置一新;从此与中部、西部互相结合,更见幽深宽广 苏州好,拙政好园林民不能忘垂百载,忠王伟绩感人深,歌颂到如今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曾开府于此 调寄《望江南》 周瘦鹃 拙政名园好景多,池塘屈曲漾晴波,远香堂外清如画,四面凉风万柄荷拙政园始建于明代,由于多水,颇见疏朗,有远香堂、四南荷风亭诸胜 拙政园名园访紫藤,繁花密叶一层层,衡山手植资回念,盘旋神龙势欲腾报政园有明文征明手植紫藤,今仍繁荣,老干盘曲尽飞舞之致 梅村诗好久留传,拙政山茶写笔颠,十八曼陀罗尚在,宝珠色相永春妍拙政园有宝珠山茶,吴梅村有诗至今传诵,今有花十八棵,名十八曼陀罗花馆 拙政园 蒋吟秋 拙政园·兰雪堂联 此地是归田故址,当日朋俦高会、诗洒留连,独余一树琼瑶,想见旧时月色 斯圆乃吴下名匠,于今花木扶疏、楼台掩映,试看万方裙屐,尽占盛世春光 拙政园·远香堂联 旧雨集名圆,风前煎茗,琴酒留题,诸公回望燕云,应喜清游同茂苑 德星临吴会,花外停旌,桑麻闲课,笑我徒寻鸿雪,竟无佳句续梅村 拙政园·倚玉轩联 从北道来游,花月留题,寄闲情在二千里外 占东吴名胜,亭台依旧,话往事于三百年前 拙政园·芙蓉榭联 绿香红舞贴水芙蕖增美景 月缕云载名圆阑榭见新姿 拙政园·小沧浪联 清斯濯缨,浊斯濯足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拙政园·鸳鸯馆联 绿意红情春风夜雨 高山流水琴韵书声 拙政园·倒影楼联 得月便佳,是山都好 无书不读,有酒即仙 拙政园·与谁同坐轩联 江山如有待 花柳更无私 拙政园·绣绮亭旧联 闲寻诗册应多味 得意鱼鸟来相亲 沧浪亭联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远山皆有情 狮子林·立雪堂联 苍松翠竹真佳客 明月清风是故人 虎丘花·雨亭联 俯水枕石游鱼出听 临流枕石化蝶忘机 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 (宋·苏舜钦《沧浪亭》)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元·维则《狮子林即景》) 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 (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 (清·徐崧《秋过怀云亭访周雪客调寄踏莎行》怀云亭即今苏州北半园) 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 (清·汪琬《再题姜氏艺圃》) 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 (清·乾隆《狮子林得句》) 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 (清·王赓言《游狮子林》) 鸥鸟群嬉,不触不惊;菡萏成列,若将若迎 (蒋堂《北池赋》,北池为唐宋时代苏州官府园林)。

7赏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

《绝 句》 作者: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词释义 绝句:古诗体裁中的一种。

每首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 鸣:叫,啼叫。

含:包含,指从窗内可以看见的范围。 西岭:指岷山,岷山在成都西,岭背积雪常年不化。

千秋雪:千年不化的积雪。千秋,形容时间很长。

泊:停船靠岸。 东吴:今江苏、浙江两省东部地区,古代属于吴国。

古诗今译 两只黄鹂啼鸣在翠绿柳枝间,一行白鹭飞上了湛蓝的青天。 窗口远望见西岭千年的积雪,门前停泊着万里赴吴的航船。

名句赏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时一首如画的诗作。

全诗一句一景,由四幅独立的景色描写构成。前两句以黄鹂和白鹭对举,描述初春景象。

在翠柳和蓝天的衬托下,黄鹂婉转的鸣声和白鹭轻盈的身影,显得如此和谐而优美;句中“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色彩,和着鸟儿的声音、身影一起,形成了一种活泼、轻快的节奏和韵律,充满了动感。 它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欢快。

后两句写积雪不化的远山和乘风待发的江船,仍然是初春的景色,但“千秋”、“万里”赋予这些景色以宏大的气势,它显示了身居斗室的诗人壮阔的胸怀,也显示了诗人对自己前途的信心,因为那顺江而下、穿三峡、过襄阳的万里东吴之途,也正是诗人日夜向往的回乡之路。 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唐诗人。

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祖藉襄阳(今 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

杜审言之孙。自幼好学,知识渊博 ,颇有政治抱负。

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744年)在洛 阳与李白相识。

后寓居长安(今属陕西)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 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靠献赋得始得官。

及安禄山军陷长 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 功参军。

不久弃官往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 。

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 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

一说饫死耒阳。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 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

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 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许多优秀作品 ,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

在 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 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 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但有些作品也存在着较浓厚的“忠君”思想。

有《 杜工部集》 。

吕蒙、黄盖、淩统、潘璋、陆抗、朱然、韩当、丁奉、徐盛、朱桓、董袭、陈武、差不多了,忘楼主采纳。

周瑜

(175—210)三国吴国名将。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人。世代为宦。助孙权兄策创立政权,官建威中郎将,吴中人称呼为“周郎”。后克皖,与策纳大乔、小乔。策死,与张昭同辅孙权,为前部大都督。建安十三年(208年)以左督(正指挥)与刘备联军败曹操于赤壁。后病逝。精音乐,时有“曲有误,周郎顾”语。

吕蒙

(178—219)三国吴国名将。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人。从孙权转战各地,任横野中郎将。后随周瑜等大破曹操于赤壁。受孙权之劝,多读史书、兵书,学识英博。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羽。旋病逝。

黄盖

三国吴国将领。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零陵北)人。初为郡吏,举孝廉。后从孙坚起兵,为别部司马。继从孙策、孙权征战。为安抚山越,曾相继任九县令长,杀不法官吏,所在平定,迁丹阳都尉。他善于驭众,爱护士卒。赤壁一战,建议火攻,并领满载薪草、灌有膏油的船只数十艘诈降,乘机因风纵火,大破曹军,以功任武陵中郎将。后为郡守,征“武陵蛮”。官至偏将军,病卒。

程普

三国吴国将领。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今河北丰润东)人。初为州郡吏,从孙坚征伐,镇压黄巾军,破董卓。后助孙策经营江南,官拜荡寇中郎将,领零陵太守。策死,与张昭等共辅孙权。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周瑜为左右督,大破曹操于赤壁(在今湖北蒲圻西北)。官至江夏太守、荡寇将军。

甘宁

三国吴国将领。字兴霸,巴郡临江(今四川忠县)人。初依附刘表,后归孙权。曾从周瑜破曹操,又从吕蒙拒关羽,以功拜西陵太守、折冲江军。后曹操进攻濡须(在今安徽),他为前都督,率兵百余夜袭曹营,使魏军大惊。建安二十年(215年),从孙权攻合肥,奋勇死战,为孙权所重。

陆抗

(226—274)三国吴国名将。字幼节,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陆逊子。年20为建武校尉,领其父众5000人。后迁立节中郎将、镇军将军等。孙皓为帝,任镇军大将军、都督西陵、信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驻乐乡(今湖北江陵西南)。凤凰元年(272年),击退晋将羊祜进攻,并攻杀叛将西陵督步阐。后拜大司马、荆州牧,卒于官。

太史慈

太史慈(166—206年),字子义,东莱郡黄县(今山东黄县东黄城集)人,三国时期吴国大将。

凌操

凌操,吴郡余杭人。孙策锋起淮南时,征讨吴贼严白虎,白虎不敌,奔走余杭,于路劫掠;凌操便与儿子凌统引乡人杀败之,父子二人来投孙策,孙策使为从征校尉,同引兵渡江。孙权统军后,凌操从讨江夏黄祖。军入夏口,凌操先登,破其前锋,轻舟独进,为黄祖部将甘宁流矢而死。

凌统

凌统(188-237年),字公绩,吴郡余杭人,相传鸬鸟镇凌家堂为其故里。父凌操,任孙策部破贼校尉。策死,从孙权。建安八年(203)在夏口一战中,凌操不幸中流矢死。凌统时年15,随军征进,奋力抢父尸而归。孙权嘉其勇,又以其父为国殉难,拜凌统为别部司马,行破贼校尉,使率父部。

潘璋

潘 璋(?~234) 三国时东吴战将。字文珪。[兖州]东郡发干县 [今河南濮阳今东昌府区人]。从孙权,屡建功业,由别部司马,加武威校尉。与曹操军战于合肥之役,操将张辽掩至,吴将不备,陈武斗死,宋谦、徐盛皆败退。璋原在后,此时,驰马急进,横马斩谦、盛兵走者二人,兵皆还战,孙权壮之,拜偏将军。

丁奉

丁奉是吴国晚期名将,晓勇而有计谋。他年轻时作小将,多次跟随其他将领征伐,经常勇冠三军。孙亮继位后,丁奉升为冠军将军,参加了吴魏龙兴之战,大破敌人先头部队,立下了大功,升为灭寇将军。孙休继位后,丁奉帮助孙休用计诛杀了权臣孙綝,升为大将军,加封左右都护。

韩当

韩当字义公,辽西令支人也。善弓马,有膂力,从孙坚征伐,陷敌擒虏,为别部司马。

周泰

周泰是东吴大将,武艺出众,威名宿著。他勇猛过人,血战中常带伤继续作战,在对曹军数次战役中发挥出色,深受孙权喜爱。

徐盛

徐盛是三国时吴国名将。他在汉末因战乱客居江东,从而开始辅佐孙权。早年徐盛抗击黄祖,因功升为中郎将。刘备伐吴时,徐盛跟随陆逊攻下蜀军多处屯营;曹休伐吴时,徐盛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以少抗多,成功防御。因前后战功,徐盛先后升任建武将军、安东将军,任庐江太守。后来,曹丕大举攻吴,吴国依徐盛的建议在建业外围筑上围墙,曹丕被迫退走。吴黄武年间,徐盛病逝。

还有:陈武 周兴 蒋钦 朱桓 董袭

最后特殊介绍下 陆逊 此人文武双全

陆逊

陆逊字伯言(183-245),本名陆议,吴郡吴人也。世江东大族,孙策之婿,三国时期吴国大臣,著名的军事家。少孤,为从祖康纲纪门户。年二十一,历东西曹令史,海昌屯田都尉,领县事。年旱,开仓济民,督农桑。讨会稽山越贼帅潘临、鄱阳尤突,所向皆服,拜定威校尉。权配逊策女,数访世务,逊议以 “平山寇叛,取精锐。”权纳其策。由虚势伏兵,破丹杨费栈,安内患,得精卒数万。建安二十四年,蒙称疾瞒关羽,逊代献骄兵计,军暗渡取荆州,除抚边华亭侯。败詹晏、屈陈凤。破房陵邓辅、南乡郭睦,诱降文布。迁镇西将军,封娄侯。陆逊论治荆州“拔人才、未亲疏。”权纳之。黄武元年,拜大都督、假节。督军五万西陵拒刘,伐谋分兵相机而动。火攻,备军尽殁;伏兵,逊逸待劳。加拜辅国将军,领荆州牧,改封江陵侯。吴蜀合,捆以外逊主之,权留玺于逊自裁度。皖县破曹休,缴获从辎重。黄龙元年,拜上大将军、右都护。辅太子。京外上疏:“宽刑罚、忘过记功,以成王业。阻权偏师取夷州。”公孙渊背盟,权欲征,逊陈弊利“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辍;图四海,匪怀细害大。乞息六师,定中夏。”权纳焉。嘉禾五年,逊协诸葛瑾攻襄阳。信韩扁为敌虏。逊佯攻暗退兵,袭江夏附者众。陷魏江夏太守逯式解边害。嘉禾六年,平吴遽乱,定三郡。逊忧吕壹弄权,陈曲直于权。年少丰,开仓济民。逊善赌人,昔言以诸葛恪、暨艳、杨竺终败丧,果应。赤乌七年,代顾雍为丞相。陈 “太子正统,藩正有别,当彼此得所,上下获安。”叩头流血。权不纳,又累遣使责逊,逊愤恚卒,年六十三。孙休时,谥昭侯。

都督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首长的官名。最初是作为监督军队之官, 后汉光武帝建武初年,因为征伐四方,乃于出征时暂时设置督军御史以监督诸军,事成回师后则罢官。汉末三国时形成的军事职称﹐魏晋时发展成为中央或地方军事领导长官

晋时﹐分持节都督为三等﹐都督诸军事为上﹐监诸军事次之﹐督诸军事为下。都督均有节﹐表示朝廷赋于都督的权力﹐使持节为上﹐持节次之﹐假节为下。使持节有权诛杀二千石(守﹑相)以下官﹔持节有权诛杀无官位人﹐若在军事时期﹐可与使持节同﹔假节只有在军事时期可杀犯军令者。自曹魏开始﹐已有大都督及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钺的称号﹐假黄钺是比持节更高的权力标帜﹐可以专戮节将(即持节都督)﹐这只是在特殊情况下或权臣当政期间才赋予这种权力﹐并非经常制度。除负责一个军区的持节都督外﹐还有奉命出征的持节都督﹐统率全军或一支独立部队。其后往往以统率全军者为大都督﹐如曹魏明帝太和四年(230)﹐以司马懿为大将军﹑大都督﹑假黄钺﹐以伐蜀。北魏后期﹐经常任命重臣为大都督统率出征。但其后常别置行台节度诸军﹐统帅之权又渐移于行台。

南朝后期﹐州郡分割﹐都督区也逐渐变小﹐都督的权威已不如魏晋时。

东魏时置六州流民都督及京畿大都督﹐以统率鲜卑军人。北齐时﹐京畿大都督以宗王或皇子担任﹐开府置佐﹐权力极重﹐是特殊的制度。

北周改都督区为总管区﹐总管兼任所驻州刺史﹐并统辖邻近各州。重要地区则置大总管府﹐除直辖州郡外﹐还统辖若干总管。大总管所统﹐自十余州至数十州不等。大都督﹑帅督﹑都督三等名号则成为府兵的中下层军官。至隋﹐此三号并为散官。隋炀帝杨广复改大都督为校尉﹐帅都督为旅帅﹐都督为队正﹐地位低微﹐有似魏晋时的帐下都督。[4]

隋唐时期

隋代军区亦称总管。唐初承隋制﹐其领军出征者为行军总管或大总管。至武德七年(624)﹐复以总管府为都督府﹐大总管府为都督府﹐而行军总管及大总管不变。大都督常以

都督

宗王遥领而以长史 *** 其职。其余都督则分为上﹑中﹑下三等。贞观元年(627)﹐内地都督府多被裁撤。景云二年(711)﹐睿宗曾拟分全国(除京畿﹑都畿外)为二十四都督府﹐令都督纠察所管州刺史以下官人善恶﹐但并未实行。唐代都督权轻﹐虽加使持节之号﹐并不真正赐节。景云二年以贺廷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实授旌节。从此节度使代替都督﹐成为地方更高的军事长官。唐后各代也袭用都督名号﹐但名号虽同﹐其职权与组织形式与魏晋南北朝时已迥异。[1]

宋元明清

北宋于行政区都督府设都督,一般以亲王担任,不常置,缺者以知府事为长官,掌本府兵民之政。地位较高者称大都督。南宋以后﹐都督成为中央执政官所加军事官衔。绍兴二年(1132),吕颐浩以左仆射出都督江﹑淮﹑两浙﹑荆湖诸军事,置司镇江。此后,凡遇执政官临时出任统帅,即加都督﹑同都督﹑督视各路兵马等衔,事毕即罢。

元天历二年(1329),立钦察亲军都督府,后改为大都督府,置大都督,统辖钦察诸部侍卫军及地方镇戍军。

明朝初年(1361),朱元璋改枢密院为大都督府,设大都督,节制中外兵马。洪武十三年(1380)诛胡惟庸,为防止军权过分集中,改大都督府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各设左﹑右都督一员。各都督府通过都司统领京卫及外卫之兵。明中叶后,各卫仅存空名,都督遂为虚衔,领兵之官须加总兵﹑副总兵﹑参将﹑游击等衔,始有统军实权。

清初,沿袭明制,以左右都督﹑都督等为提督和总兵官的加衔。乾隆十八年(1753)废止。[2]

清末民国

辛亥革命,起义各省多置都督,为地方更高军政长官。袁世凯上台后改称某某将军督理某省军务。1916年袁死后改称督军,1922年又称督理。[5]

2023中甲联赛积分榜如下:

青岛中创恒泰、广西平果哈喷、四川九牛、南京城市、丹东腾跃、苏州东吴、河北功夫、东莞莞联、辽宁沈阳城市、延边龙鼎、黑龙江冰城、济南兴州、上海嘉定汇龙、广州队、无锡吴钩、江西北大门

扩展资料:

2023赛季中甲联赛,7月22日开启第15轮比赛角逐,这个比赛日先行角逐5场。本轮广西平果哈嘹客场获胜稳住榜首,石家庄功夫客场告捷跻身冲超区,青岛西海岸客场不胜暂居第三,广州队错失拿3分好机会。

本轮延边龙鼎坐镇延吉市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场,北京的马力担任本场主裁判。延边龙鼎开场8分钟取得进球,王鹏为球队打开得分账户。

第27分钟,拉米雷斯破门,青岛西海岸扳平比分。第68分钟,郭毅斩获进球,青岛西海岸将比分反超。第75分钟,小将李世斌打进关键球,延边龙鼎将比分扳平。

本轮延边龙鼎坐镇延吉市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场,北京的马力担任本场主裁判。延边龙鼎开场8分钟取得进球,王鹏为球队打开得分账户。

第27分钟,拉米雷斯破门,青岛西海岸扳平比分。第68分钟,郭毅斩获进球,青岛西海岸将比分反超。第75分钟,小将李世斌打进关键球,延边龙鼎将比分扳平。

苏州东吴暂时以昆山体育中心体育场为主场,来自广东的贾志亮主哨执法本场比赛。全场双方踢得有来有回,苏州东吴把握机会的能力还是差些,以致最终输球。

第29分钟奥格布斩获进球,石家庄功夫取得领先,并将优势保持到最后。奥格布的进球是个人联赛第11球,与安永佳并列中甲射手榜榜首。

石家庄功夫延续猛烈势头,本轮客场告捷后取得联赛6连胜,换帅后状态确实很猛。石家庄功夫的总积分增长至29分,排名暂时升到第二,终于跻身到冲超区域,本赛季冲超真的有戏。

苏州东吴连续2轮不胜,排名还是位居第八,混迹中游区域。苏州东吴还是没有冲超欲望,后半程保住前十就完成任务。

对于蜀汉从建立到灭亡的整个过程,可以用“成也名声,败也名声”来形容。

刘备能够在赤壁之战后借荆州之城迅速发展自己的势力从而建立起蜀,与魏、吴形成三国鼎力之势,刘皇叔刘备的仁义是起到了绝对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没有刘备仁义的名声,可能就不会有后来的蜀汉。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曹操在官渡之战后,逐步统一了北方,而此时的孙权也占据了江南各君及部分荆州的城池,已经具备了与曹操抗衡的资本。而此时的刘备还在四处漂泊,居无定所,连自己的老婆孩子尚且保护不了,还谈什么三国鼎力呢?

不知道各位可否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在赤壁之战前,刘备几乎无一胜仗,但还是有不少的智士猛将前来投奔。诸如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简雍等等。

其实在那个时期,刘备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但还是有这么多能士、贤臣前来投奔,这又是为什么呢?有人会认为那是因为刘备贵为皇叔,自然有一定的号召力。实际上这种观点,主要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而真正的历史上,刘备的刘皇叔的名号主要还是自己喊的,其他诸侯并没有太当回事。在《三国演义》中,当刘表前往荆州的时候,大家可以看一下刘表的态度,就应该看出一、二了。

至于皇族血统,刘备还真没刘表更正统。但刘备的仁义可是名满天下,在三国之前,以“察举制”推荐官员的年代里,名声的重要达到了极点。所以刘备对待自己的名声也是十分的看重,对于刘备而言自己名声的重要要远远超过自己的儿子刘禅,否则《三国演义》里也不会出现为了赵云怒摔刘禅的戏份。

当然仅仅依靠名声,刘备也是很难建立起蜀汉的,没有实力光有名声,对于乱世争霸来说也是没有出路的。比如说孔融,孔融的名声只比刘备要大而不会比刘备小,但结局也不是早早被曹操吞并了。

刘备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那又从何谈起实力二字呢?这就是关羽和张飞。

关羽和张飞在平定黄巾军的时候就已经是名声鹊起了,拥有万夫莫敌之勇,这是天下英雄皆知的事情。

刘备虽然地无二亩钱无二文,但刘备有着天下尊崇的名声和万夫莫敌的帮手,单单这两条,就已经给了天下人信心,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为何会同意加入四处漂泊的刘备帐下的原因。

需要说清楚的是,关羽几次与刘备分开,而后又重新回到刘备帐下,除了关羽自己的忠义之外,与刘备仁义的名声也不是没有关系的。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关羽背叛了刘备,那岂不就是背叛了仁义吗,在“察举制”的社会中有几个能够背起这种骂名呢?我们不用假设,单想想吕布的下场,我们也就可以想出背叛刘备的后果了。

刘备最终不负众望,据荆州,拿下益州,建立起了足可以与魏、吴抗衡的蜀汉。

名声让刘备建立蜀汉,同时也是因为名声,刘备失去了自己的生命甚至是蜀汉的天下。

关羽的骨子里就拥有着一股子的傲气,这似乎已经为他大意失荆州而败走麦城埋下了伏笔。可关羽一死,刘备就必须兑现“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的誓言(正是这个誓言,让刘备拥有了争夺天下的之一笔本钱)。

可能这种誓言满天飞,而真正把这种誓言当回事的没有几个,可不管别人当不当回事,刘备必须要把这个誓言当回事,而且要认真执行,因为他是以仁义名满天下的刘备。

刘备可以不立即自裁,但他必须要为自己的兄弟关羽的死作些什么,那又做什么呢,只能去攻打孙吴。

仓促出战的刘备,输掉了江陵之战,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但刘备别无选择。因为关羽死得太突然,没有给刘备半点准备的时间。对于刘备而言,他不可能在得知关羽死后,还不急不慢地进行筹备,因为那样的话,刘备不但失去了关羽和张飞,还会失去天下人的人心。

刘备并未指望能够打胜江陵一战,他只能祈祷自己能够全身而退也就可以接受了,可结果还是十分的无奈。

有朋友会认为这有些危言耸听,但《三国演义》里并没有写明,当刘备在汉中称帝的时候,已经令天下人大失所望了,几无多少人再来投奔。大家可以留心一下,蜀汉到了后期的时候,主要将领和谋士,还是以荆州时 *** 而来的老臣为主,像蒋琬和姜维那还主要是诸葛亮培养出来的。

所以,当陆逊使用连环计打败关羽的那一瞬间,也就预示了蜀、吴联盟的结束,即使诸葛亮可以为了蜀汉的存亡而摒弃前嫌与吴再次联盟,但刘备是无论如何也不能那么做的。所以当关羽死在孙吴手里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蜀和吴的最终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