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体育学院历史!回答正确的给分!

奥运会01
成都体育学院历史!回答正确的给分!
导读:成都体育学院,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西南地区唯一的高等体育学府。原隶属国家体育总局,现由国家体育总局与四川省人民 *** 共建,以四川省管理为主。学院教学、训练场馆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校园网完善实用,运行良好,在2006年4月四川省教育厅组织的高

成都体育学院,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西南地区唯一的高等体育学府。原隶属国家体育总局,现由国家体育总局与四川省人民 *** 共建,以四川省管理为主。学院教学、训练场馆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校园网完善实用,运行良好,在2006年4月四川省教育厅组织的高校校园网检查评估中获优秀等级。学院设有15个本科专业、6大学科门类。

学院简介

   学院秉承“厚德博学,睿智健体”的校训,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人才培养为之一使命,立足体育,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学院长期坚持“注重内涵发展-以精取胜、强化育人使命-以用为上、优化人才资源-以师为先”的教育思想观念;形成了“坚持以质量求生存、坚持以特色谋发展、坚持以学科铸品牌、坚持以师资拓优势”的办学思路;淬炼形成了“以体为主,体医渗透、体文结合,培养‘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 

学院目前占地总面积48万平方米,本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区,毗邻闻名中外的历史名胜武侯祠。学院教学、训练场馆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校园网完善实用,运行良好,在2006年4月四川省教育厅组织的高校校园网检查评估中获优秀等级。学院图书馆是西南地区更大的体育文献信息中心,也是四川省高等学校图书馆自动化 *** 化建设优秀图书馆,目前拥有文献资源总量80多万册,已建成覆盖成都体育学院所有学科、专业的中外文文献保障体系,并提供不间断的 *** 信息服务。 

60多年来,学院涌现出不少蜚声体育界的专家、学者。有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国家体育总局高层次学术技术人才、四川省和国家体育总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务院 *** 特殊津贴专家、中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博士生导师共50余人,并有国内外客座教授、 *** 教授30余人。学院现有教职工8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500 多人,高级职称200多人,中级职称200多人,助教和实验员100余人,国际、国家级裁判60余人,运动健将30余人。

历史沿革

   学院前身系建于1942年的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1950年更名为成都体育专科学校。1953年在“大区布局”的历史背景下,成都体育专科学校全建制转为中国六大体育学院之一,时名西南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成都体育学院。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积淀更新,学院现已成为在西南地区享有盛誉,在中国广有影响的体育院校。

专业设置

  学院现设有体育系、运动医学系、运动系、武术系、经济管理系、新闻系、外语系、艺术系等8系,开设有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中医学(中医骨伤科学方向)、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与保健、新闻学(体育新闻方向)、广播电视编导、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管理方向)、经济学(体育经济方向)、英语(体育外语外事方向)、旅游管理(体育旅游方向)、表演(形体与动作表演方向)、舞蹈学15个本科专业,跨教育学、医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6大学科门类。其中中医学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中医学(中医骨伤科学方向)、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4个专业为四川省高校本科特色专业;体育教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医学)专业、运动训练专业为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具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现有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和运动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新闻学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为中国首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可向同等学力人员授予硕士学位;可与北京体育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四川大学联合培养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管理科学、中医学等专业博士研究生。学院成人教育面向中国各地招收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本专科学生;学院附设有竞技体校及其3年制的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和中国篮球协会成都篮球学校。

到20151225期为止,有以下世界冠军:

1、鲍春来,中国羽毛球运动员。身高臂长,动作灵活,打球悟性较高。1983年2月17日出生于湖南长沙。2000年广州世青赛上勇夺男单冠军,由此被选入国家一队,逐渐开始在一系列国际比赛中崭露头角,并成长为中国男队的绝对主力。2006年韩国公开赛上夺得其职业生涯首次单打冠军。2007年11月于广州首次夺得中国羽毛球超级赛冠军。拥有亚锦赛、德国公开赛、日本超级赛、韩国公开赛、新加坡超级赛等一系列单打冠军头衔。并曾是2005、2011苏迪曼杯和2004、2006、2008、2010汤姆斯杯团体冠军成员。2011年9月21日,鲍春来宣布退出国际羽联赛事。

2、田亮,1979年8月27日出生重庆,运动员,演员。

2000年参加悉尼奥运会获得之一块奥运金牌 。2001年7月参加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并获得获得男子10米跳台单人、男子双人十米跳台双人冠军。2002年获得釜山亚运会冠军2004年在雅典奥运会获得十米双人跳台金牌 。2007年宣布退役。2012年6月在《跑出一片天》中饰演反扒英雄大眼仔 。2013年,田亮携女儿田雨橙一起参加由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4月5日在**《公主的诱惑》中饰演王小飞2014年7月9日在北京举办新书《臭爸爸》发布会,9月1日,由王岳伦执导,郭涛、林志颖等人主演的**《爸爸的假期》开机。

3、陈丽莎,女,1981年4月出生,重庆人, 西南大学体育学院2002级运动训练专业学生。1996年进入重庆体工队,曾多次代表国家和重庆参加比赛。中国著名田径短跑运动员。2003年 马尼拉第15届亚洲田径锦标赛女子4×400米接力冠军;2003年 第22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田径女子4×100米接力冠军;2004年 横滨中日田径对抗赛女子200米冠军、4×400米接力冠军。

2018年中国亚运会中国队跳水队名单:

女:吴敏霞、何姿、王涵、施廷懋、郑霜雪、陈若琳、胡亚丹、汪皓。

男:何冲、秦凯、罗玉通、何敏、火亮、曹缘、周吕鑫、杨礼光。

1,吴敏霞,1985年11月10日出生于中国上海,籍贯浙江海宁。 中国女子跳水运动员,中国历史上首位女性奥运“五金”冠军 ,奥运全球个人成绩榜排名之一位的中国运动员 ,被英媒BBC评价为“传奇运动员”;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2004级本科生。党的“十九大”上海市党代表  、现任共青团上海市委 *** 副书记、上海体育局团委副书记。1991年,6岁的吴敏霞开始在上海市接受训练;1998年,13岁入选中国国家队。

2016年,31岁高龄征战奥运会 ,25年的跳水训练,18年的国家队生涯。从2001年福冈世锦赛赢得三米板双人冠军开始,2012年伦敦奥运会先后斩获女子单双人3米板金牌完成大满贯,个人奥运会金牌数累计达到4枚,追平中国跳水队金牌记录。

2,何冲,1987年6月10日出生于广东省湛江市,200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行政管理专业 ,原中国跳水运动员。2004年,何冲入选国家跳水队。2005年,何冲摘得第11届世界游泳锦标赛跳水男子双人三米板桂冠,获得之一个世界冠军头衔。

2006年,何冲在多哈亚运会中获得跳水男子双人三米板、男子三米板两枚金牌。2008年,何冲获得第16届国际泳联跳水世界杯男子三米板冠军,赢得运动生涯中的之一枚世界大赛金牌 ;在北京奥运会跳水男子三米跳板比赛中获得之一名,摘得运动生涯首枚奥运金牌。

2009年,何冲获得第13届世界游泳锦标赛跳水男子三米板冠军,成就奥运会、世锦赛和世界杯的大满贯  。

3,何姿,1990年12月10日出生于广西南宁 ,中国女子跳水队运动员、奥运冠军。6岁起在广西南宁体校开始练习跳水,9岁进入深圳跳水队,后来进入清华跳水队训练,2005年她回深圳后又顺利进入广东跳水队 。

2012年第18届国际泳联跳水世界杯女子双人3米板冠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与吴敏霞搭档获得女子双人3米板冠军。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女子3米板冠军,成为继郭晶晶、吴敏霞之后,第三位获得奥运会、世锦赛、全运会跳水金牌的“全满贯”选手。

2013年,何冲和何姿包揽了2013年国际泳联更佳男女跳水运动员。 2014年10月3日,仁川亚运会跳水项目女子3米板,以总成绩37445分夺得冠军。2016年8月15日,里约奥运会跳水女子3米板亚军。

4,施廷懋,1991年8月31日出生于重庆市渝中区,,毕业于西南大学运动训练专业, 西南大学体育学院研究生在读,中国女子跳水队运动员。

2010年,施廷懋在广州亚运会跳水女子三米跳板中摘得银牌;2011年,获得上海世锦赛跳水女子一米板决赛中获得冠军,成为之一位以地方队员身份夺得世锦赛金牌的中国跳水运动员;2012年,她入选国家跳水队;

2013年,施廷懋在巴塞罗那世锦赛跳水女子双人三米板中夺得金牌;2014年,囊括世界杯跳水女子三米板、仁川亚运会女子一米板等多项赛事的金牌;2015年,施廷懋获得喀山世锦赛跳水女子双人三米板、女子三米板金牌,女子一米板银牌。

5,罗玉通,1985年10月6日出生于广东省惠州市,中国国家队跳水运动员。罗玉通1993年被选入惠州市体校跳水队,1996年被输送到省跳水队;2000年,罗玉通在全国跳水比赛中首次夺冠,同年8月入选国家队。

2002年6月在西班牙,与田亮合作获第十三届世界杯跳水赛双人十米台冠军,并获得跳水男子团体金牌 ;2007年获得第十二届世界游泳锦标赛跳水男子1米板金牌 ;2010年跳水世界杯赛上与秦凯搭档获得男子双人三米板金牌;2012年伦敦奥运会与秦凯获得双人3米板冠军。

6,陈若琳,江苏南通人,中国女子跳水运动员。2006年,她以14岁之龄出战跳水世界杯,旋即与贾童合作赢得女子双人10米跳台金牌,首度登上世界冠军宝座。两年后的北京奥运会,她又成功包揽10米跳台单人及双人项目两枚金牌。

更曾获选国际泳联2010年度更佳女子跳水运动员;而她与搭档王鑫、汪皓更是合作无间,在各大小赛事的双人项目中难逢敌手。2011年,陈若琳在世界游泳锦标赛中,首度包揽10米跳台单人及双人项目的金牌,成为首位在奥运会、

世界游泳锦标赛及跳水世界杯的女子10米跳台单人和双人项目中全部夺冠,成功实现“大满贯”的跳水选手,金牌数目更超越师姐伏明霞,成为“梦之队”女子跳台的新王者。

中国有体育专业的大学有:北京体育大学、成都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等等。

1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Beijing Sport University),简称北体大,由国家体育总局直属,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全国重点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进入“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 *** 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的高等体育院校。

学校筹建于1952年,1953年举行开学典礼,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

2成都体育学院

成都体育学院,简称“成体”,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毗邻闻名中外的历史名胜武侯祠,是国家体育总局与四川省人民 *** 共建,以四川省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也是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援外教练员培训基地。

成都体育学院始建于1942年,前身系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1950年人民 *** 接管,更名为成都体育专科学校。1953年全建制转为西南体育学院,1956年更为成都体育学院,1961年重庆体育学院并入。学校原隶属国家体育总局,2001年划转地方,实行国家体育总局与四川省人民 *** 共建,以四川省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3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体育学院(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最早的体育高等学府,建于1952年11月,原名华东体育学院,由原南京大学、金陵女子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院校的体育系科合并而成;1956年更名为上海体育学院;2017年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序列。学院原直属国家体育总局,2001年6月国务院决定上海体育学院划转地方,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 *** 共建共管。

上海体育学院是中国 *** 奖学金资格学校和教育部指定的自主招收中国 *** 奖学金留学生试点院校学校,是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产业分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分会和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运动健康科学分会挂靠单位,是国内体育高等院校中最早获得硕士学位(1981年)和博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的单位之一,是“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国家中长跑青少年队落户学校,拥有国内唯一的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

4武汉体育学院

武汉体育学院(WUHAN SPORTS UNIVERSITY)简称“武汉体院”,位于湖北省会武汉,占地面积1398亩,是新中国首批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体育院校之一。

武汉体育学院原名中南体育学院,1953年组建于江西南昌,1955年迁至湖北省武汉市,1956年更名为武汉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原为国家体育总局直属体育院校,2001年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成为国家体育总局与湖北省共建院校。

2012年,全日制在校学生11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0000余人,研究生1000余人。独立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在校生5200余人。

2018年9月27日,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武汉体育学院共建中国铁人三项学院。

5山东体育学院

山东体育学院(Shandong Sport University)是一所集体育教学、训练、科研与一体的省属普通高等体育院校,始建于1958年。2000年,经山东省人民 *** 批准,与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省体育科研中心合并,组建成新的山东体育学院。

截至2014年5月,学校建有济南、日照两个主要校区,总占地面积206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5550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6056万元。学校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下4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予权,有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2个联合培养博士专业。截至2012年9月,全校有各类在校生8536名,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50名、非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46名,本科生6875名、普通中专生845名、函授生320名。

参考资料-山东体育学院

-武汉体育学院

-上海体育学院

-成都体育学院

-北京体育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