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超级稻属于科学成果吗?

中超03
袁隆平的超级稻属于科学成果吗?
导读:超级杂交稻是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主持培育,1996年该项计划正式提出,到2000年,超级杂交水稻实验标准田每公顷产量超过105吨,即亩产达到700公斤,而普通水稻更高亩产也就400公斤左右,超级杂交稻亩产将近超出一倍,标志着超级杂交

超级杂交稻是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主持培育,1996年该项计划正式提出,到2000年,超级杂交水稻实验标准田每公顷产量超过105吨,即亩产达到700公斤,而普通水稻更高亩产也就400公斤左右,超级杂交稻亩产将近超出一倍,标志着超级杂交稻的培育成功,袁隆平超级杂交稻为解决国家粮食生产不足和国际粮食短缺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

2004年,超级杂交稻实现亩产800公斤。

2011年,隆回县羊古坳乡雷锋村百亩超级稻亩产超过900公斤。

2016年,广东省梅州兴宁市龙田镇环陂村,项目试验田年亩产达到153778公斤(包含早稻和晚稻),创造世界更高年亩产记录,而且这还是唯一一个双季稻实验田。

四月十二日,袁隆平在三亚国际水稻论坛上肯定的说到:“今年我们正在向新目标亩产1130公斤,即每公顷17吨攻关:我有把握说,有90%的可能(上17吨)。”

袁隆平院士说的是第五期超级稻的研究目标,据他介绍,稻谷的产量=生物学产量×收获指数,现有的半矮秆品种超级稻的收获指数已经快达到天花板,没法进一步提高,只能从生物学产量着手,进而提高产量。

我国粮食产量和粮食储备现状

水稻作为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得益于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我国水稻产量逐年增加,我国水稻种植面积为3100万公顷,我国粮食产量已经完成从不够吃到如今的吃不完的过度,2016年,我国水稻产量约417亿吨,库存158亿吨,而我国人年均大米消耗量为975公斤左右,光水稻库存就够全国16亿人口吃上一年多,何况水稻只是作为粮食库存的一种,还有其他谷物。

既然现在粮食产量这么高,还要培育产量更高的超级杂交稻有什么用?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国家的根本,虽然目前我国粮食产量和储备较为理想,但我国粮食耕种用地逐年减少,而且从事农业耕种的人也越来越少,往后只有走向农场化经营模式,在这种前提下很多不便于农场化的耕地就得荒废,只能从提高产量弥补耕地的不足。

我国的人口基数决定了我国的粮食方针政策,提高粮食产量就提高了国家综合实力,也增强国家在国际间的竞争力。

你对本文有什么看法均可在下方回复讨论,谢谢。

(本文源自 *** ,文章由科学树洞撰写,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袁隆平的征文800字(精选6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写过征文吧,征文一般都具有精彩的开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写起征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袁隆平的征文800字(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袁隆平的征文1

 禾下乘凉梦,一生永为“稻粱谋”。袁老,您一路走好。——题记

 狂风呼啸,雨点稀稀疏疏的滴落在地上,如同为大地铺上了一层银色的地毯。为湛蓝的天际织了一张灰色的大网。遮天蔽日的乌云遮住了光彩夺目的太阳,灰暗的天际,无边的乌云,空旷的大地,一切都灰灰的,暗暗的,静静的!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爷爷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一切看上去那么遥远,却又那么近,一代伟人就这么与世长辞了。

 16时许,灵车驶出医院,路边聚集了闻讯而前来送行的市民,司机停车鸣笛,人们把鲜花捧在胸前,悲哀的神情溢于言表,悲恸高呼:“袁爷爷,一路走好!”

 袁爷爷病重时,仍念念不忘他的稻子长得好不好,稻子,他心心念念毕生追求的梦,一个只为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梦。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为了让中国人都能吃饱一顿饭,袁爷爷奉献出了自己的一生。他的一生是辉煌的,是可敬的,是朴实无华的。

 袁爷爷的一生与杂交水稻从未分离,那粒粒饱满,金黄金黄的稻穗仿佛是他的孩子。一辈子为了他们任劳任怨,却无怨无悔,因为他们是让世界吃饱饭的功臣,平凡的瑰宝。袁隆平爷爷曾说过,科学探索无止境,在这条漫长而又艰辛的路上,他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梦想尚未实现,不会停歇的老人却先走了。袁爷爷,梦想尚未实现,您怎能以这样的方式先行一步呢?袁爷爷,您常说自己有着七十多岁的年龄,五十多岁的身体,三十多岁的心态,更有二十多岁的肌肉弹性。这么乐观的您,怎能不辞而别?

 迈入耄耋之年,本应“颐养天年”的年龄,您却一直奋斗在科研之一线,可是您似乎感到力不从心了,因而每年都给自己定下目标,时间虽紧,但岁月无情人有情。您的雄心壮志就是老骥伏枥得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您牺牲了自己,满足了世界,任岁月变迁,任世事无常,天上的星星中始终有您,历史的长河中,您的身影不会消失。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现在我是多么不相信这句话,多么希望您与与世长辞的消息是个谣言。如风般来的快,去的也快,晶莹的泪花从眼角滑落,眼中又重现出袁老您熟悉的身影,袁老,一路走好!

袁隆平的征文2

 袁隆平,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人。大学学农的袁隆平因亲身经历上世纪六十年代大饥荒,让他不满足于在农业学校当了一名教师,于是转向研究杂交水稻。半个多世纪以来,袁隆平将“禾下乘凉、覆盖全球”的个人梦想与“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几十年来他披星戴月,寒来暑往,为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产量增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荣膺“国家科学技术奖”、“共和国勋章”、“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等多项国家顶尖荣誉。

 按理说,袁隆平专注水稻研究已几十年,早已功成名就,荣誉无数,完全可以光荣退休,安享余年,享受天伦之乐。然而,他不但没有这样做,反而为自己的人生设置一个又一个更高的目标。这让我又想起2008年,当时已近七十岁的袁隆平在回应有关他落选中科院院士话题时曾说过一句话:“我没当上院士,还是说明我水平不够,所以我今后还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但是有一点,我努力并不是为了当院士,当时我的态度是如此,现在依然如此。”

 这些年来,袁隆平不仅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即使耄耋之年,他依然选择坚守在农业科研一线,每天戴着一顶草帽,卷着两只裤腿,在烈日下、在稻田里不分日夜地忙碌着,继续为实现“禾下乘凉、覆盖全球”的梦想不懈奋斗、辛勤耕耘。这些年来袁隆平以解决世界的粮食问题为己任,在不断追求的路上,服务了百姓,也成就了自己。可以说,袁隆平用自己不懈的努力,不仅向世人诠释了一个农民科学家对粮食问题的理解,而且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更用其自身的实践,让我们懂得人生的意义就在不断的追求。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里,每个人都想要仰望星空,灿烂的星河也确实令人向往,但若不脚踏实地,锲而不舍,怎么能到达那些看似不可攀的高处呢?年轻的朋友们,让我们以袁隆平院士为榜样,始终坚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精神,并融于岗位、融于日常,以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的敬业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担当,答好人生每一道考卷,走好自己事业追梦路。

袁隆平的征文3

 想必大家应该知道袁隆平爷爷吧,为我们中国水稻工作付出了不少,努力为我们的中国事业成就了辉煌,让我们中国人再也不受挨饿了。可是在近日周六5月22日的下午13:07。就在这时,袁隆平爷爷离开了我们。水稻之父袁爷爷就这样永远地永远地在我们身边消失了,所有的人都沉默在悲哀之中。

 5月24日的今天上午为袁隆平爷爷开了一次追悼会。所有在长沙的人们都追着追悼袁隆平爷爷的车。所有的人都在喊着袁隆平,爷爷,你一路走好,水稻之父,希望您在天堂过得好……等各种送别语言也出现在了长沙的大街中。所有的人排成了一条条的长龙,紧跟着跑了起来,追着前面的车。所有人都沉默在悲哀之中。袁隆平爷爷的离去让我们十分的难过。可是又能怎样呢?我们只好把袁隆平爷爷的事业发展得更好,让袁所以少先队员们让我们致敬袁隆平爷爷。隆平爷爷在天有灵会得到一些欣慰吧。我们也要像袁隆平爷爷的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学习袁隆平,爷爷研究水稻已经有好几十年了,他从19岁就已经开始了这条路。最后越来越成功。他的精神使中国发展的了现在。袁隆平爷爷对这个社会的贡献是多么的伟大与无私啊,他把自己一生的时间全部投入到了科学研究之中。他是多么伟大啊,所有中国人都将记住这个伟大的人,袁隆平爷爷,水稻之父。

 袁隆平爷爷去世的时候,当我们得知了这个消息,之一反应应该都是悲痛,难受吧。或许有的是被惊了一下,可是我们又该如何报答袁隆平爷爷为中国做出的贡献呢?当然我们每个人都非常的渺小,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向袁隆平爷爷学习,我相信袁隆平爷爷一定会在天非常的欣慰。所以少先队员们让我们向袁隆平爷爷致敬!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伟大的人物,袁老。我们一定要坚持不懈自己的学习之路,为中国的事业做出很多的贡献,中国发展的更好,不再被其他国家的人们嘲笑。当然袁隆平爷爷是个很普通的人,但他从事的却很伟大。我们一定要尊重这位伟大的先人。向他致敬!

 袁爷爷,您一路走好,我们不会辜负您的希望,我相信会有很多人会坚持下去您这份研究的,让中国水稻发展的更好。

袁隆平的征文4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一个值得全国人民去缅怀的日子,因为,在那一天,一颗巨星陨落——袁隆平老先生逝世了。

 得知此消息后,全国人民自发组织队伍悼念,湖南人民更是站在风雨中,对袁隆平老先生的遗照,多次鞠躬。当时现场的人数达几百人,每个人眼里无不含着着热泪。人人都悲痛至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位国之脊梁,就在这一天,轰然倒下。他,让中国人民端上饭碗,端牢饭碗,解决了亿万人的口粮问题。这位奋斗一生的老先生,值得中国人永远怀念。

 在得知袁隆平老先生去世后,网友竞相发言,而许多人却不敢相信。一位网友评论道:“中午刚和朋友出去喝酒,得知这一消息后,还以为是看错了。朋友在后面拍着我的肩膀,流着泪说:接受现实吧,是真的消息。那一刻,我崩溃了。”没错,许多人都不肯接受这个现实,一次一次走向中央打 *** ,反复确认,而得知此消息后,大多数都泪流满面。没有袁隆平老先生,可能饿殍满地的场景还会出现。节约每一粒粮食,使每一粒粮食都尽其所能,帮助人民,就是对袁隆平老先生更好的思念。

 袁隆平老先生曾说过:“会各国培育优秀人才,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这是我一生的愿望……我的杂交水稻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然而,袁隆平老先生真的做到了。袁隆平团队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育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技术人才,让他们遍布全世界,为杂交水稻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目前,杂交水稻正不断地向高产进行一场没有尽头的冲刺,现在,全球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试种杂交水稻十多个国家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每年种植面积达到了700万公顷,普遍比当地水稻增产20%以上。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得益于袁隆平老先生的不懈努力。

 而袁隆平老先生在去世前的遗言中说道:“丧失从简,不要让殡仪馆安排任何群众悼念。”一位曾经的国之栋梁,本可以接受很多人的吊唁,而今,根据疫情形势,毅然拒绝了殡仪馆接待群众悼念的意见。

 遥寄哀思,缅怀前行。袁隆平院士,我们的国之栋梁,愿您在天堂安好,与您的母亲团圆!

袁隆平的征文5

 稻香万里,四溢余香,在这片名为中国的土地上,永不弥散。

 默默无闻,一生奉献,您的身影也永远映在蓝天之下的稻田之中。

 ——前言

 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微风抚过,整片整片的稻苗都弯下了腰,他们在鞠躬,为他们的父亲鞠躬。稻香十里飘,长空万里香,世间一切的稻苗都随风飘起,恭送这位伟人的离开。他不是战士,却拯救无数生命;他不是诗人,却书写动人篇章,他便是培育杂交水稻之一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我对于袁隆平爷爷的印象,只限于和视频之中。但是那几张照片我却印象深刻。田野间,他无声地拿着一个本子在记录什么,她身着朴素的衣服,一幅近似于老农民的面孔,饱经风霜,他弯着腰,耕作着,种下的是种子,长出的却是未来的希望。

 当我听见袁隆平爷爷去世这个消息时,几分惊讶,几分迟顿,几分伤感。万分难受,却哭不出来,像一块石头堵在心中,闷得有些喘不过气,脑子一片空白,想去拒绝接受这个事实,怔了一会,才反应过来,于是心中水帘阵阵垂下,甚是伤感。

 突然想起之前网上的一些流言蜚语,当初一些网友就因为袁隆平爷爷摸了一下豪车,便在网上发表侮辱性言论。现在我就想问你们,你们还有良心吗?他是一个拯救了无数人的英雄啊!他将自己毕生的心血都放在了研究杂交水稻的事业上。袁隆平爷爷说:“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他一辈子都努力在这条路上奔跑着,因为路的尽头种着他的梦想,他一步步地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梦想变成了可能实现的理想,他心中有家,有国,有全世界。

 《奶奶的星星》中说:人死了,便会化成天上一颗星星,给活着的人照个亮。想必2021年5月22日夜,银河间又会多一颗明亮闪耀的星星,看着中国这一片片他一手创造的稻田,落下泪水,化成雨水,去滋润万物,去滋润他亲手埋下的希望。

 谢谢了,袁隆平爷爷!

 再见了,袁隆平爷爷!

 愿您一路走好!

 当您再次俯视大地,请您放心!“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在未来我们会替您实现!

袁隆平的征文6

 记得小时候妈妈总教我背一首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时候,我根本不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只知道跟着妈妈读,直到上学了,学习了这首古诗才明白它的真正涵义,才知道我们每餐吃的一粥一饭是多么来之不易的。

 袁隆平爷爷,被人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一直有个“禾下乘凉梦”,水稻长得比高梁还高,穗子象扫帚那么长,颗粒象花生米那么大,沉淀淀地低垂着头,风儿吹来,稻花飘香,稻浪此起彼伏,躺在稻穗下乘凉……多么美好而又伟大的梦想啊!我们最尊敬的袁爷爷,他从一个梦想开始,为之奋斗了一生。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在田间地头忙碌,为我们的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妈妈说民以食为天,要是没有袁爷爷,我们中国十几亿的人民都不一定能吃得上饭呢。我告诉自己,以后一定要好好吃饭,不要再浪费粮食,要珍惜每一粒来之不易的粮食。

 上帝总爱玩一些恶作剧,就在五月二十二日下午一点多,我们尊敬的袁爷爷离开了我们,去了天堂,天空也好像知道袁爷爷要走了一样在伤心地哭泣。我想起妈妈总给我讲的一个小故事,神羊和稻谷的故事,妈妈说袁爷爷就是神羊,他为人民从天宫“偷”来了稻种,他累了,他的使命完成了,他又回到了天宫。我含着泪读了一遍袁爷爷您生前最喜欢的诗,为爷爷送行:《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袁爷爷,一路走好!我一定好好学习,长大后做一个像您一样的人,服务人民,报效祖国!

;

作文高级词汇

1用“杜康”替换“美酒,好酒”

运用示范:在江南霆霆的细雨中,撑一把油纸伞,看柳下打马徐行的过客;在长安精雕的窗棂旁,饮一壶杜康,赏一轮不及故乡明的皓月。

2用“不膏”替换“不亚于,无异于”

运用示范:老禅师的一席话,不膏当头棒喝,让他醍醐灌顶!

3用“圭臬(guin ie) ”替换“准则, 标准”

运用示范:《人民日报》曾经这样批评**《小时代》,“如果仅仅停留在物质创造和物质拥有的层面,把物质本身作为人生追逐的目标,奉消费主义为圭臬,是'小'了时代,窄了格局,矮了思想”。

4用“伶俜(Ling ping) ”替换“孤单”“孤独”

运用示范:节日临近,在这个熙熙攘攘的街头,欢声笑语不绝。此时此刻,众人皆欢乐,而我独伶俜。

5用“回眸”替换“回转眼睛,回头看”

运用示范:不管时光过去多少年,我都不会忘记,当年你在荷塘边的回眸一笑!

6用“丰盈”替换“丰富,充满”

运用示范:读书虽然不能带来物质的财富,却可以带来精神上的享受,让我们的灵魂变得日益丰盈。

7用“跬(kui) 步”替换“一步、半步”

运用示范: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人生在世,不怕慢,只怕站。若你愿意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慢一点,同样可以行稳致远。

8用“静谧(mi)”替换“安静,寂静”

运用示范:如今,山头已经长满树木,春风一吹,繁花似锦。然而,这一切来之不易,如果没有当地人当初坚持不懈的重复播种、静谧无言的守望等待,定然不会迎来如今满山芳华的惊喜。

9用“旖旎(yin i) ”替换“秀美, 美好”

运用示范:河北塞罕坝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面,如今绿树葱花、风光旖旎。这样的绿色奇迹,映照着塞罕坝人超越半个世纪的坚守,也说明绿水青山,确实就是金山银山。

10用“清(qu)”替换“清瘦”

运用示范:穿越百年的时光,我们来到了风云激荡的1921年,看见了那一个个清的身影。他们,从北大红楼走出,走向了浙江嘉兴的红船,开始了波澜壮阔的征程。

11用“躁蹬(die xie) ”替换“小步慢走”

运用示范:“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躁躞,以此为归。”在余秋雨的眼中,文学道路即便荒凉,必须坚持走下去。他将万里躁躞,驰而不息,奔赴心之所向的迦南地。

12用“桑梓”替换“家乡,故乡”

运用示范:桑梓之地,父母之邦,是我们永远难以忘记地方。因此,不管我身处何地,都不会忘记一横长城长,一点茉莉香。

13用“萱(chun xuan) ”替换“父母”

运用示范:作为教学骨干,他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备受好评;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把一个家呵护得椿萱并茂,兰桂齐芳,令人赞叹!

14用“迦南地”替换“希望之地,应许之地”

运用示范:当年,摩西带领族人,走出埃及,沿着东方一路向前。经过几十年的艰难跋涉,终于找到了流淌着奶和蜜的迦南地。

15用“醍醐灌顶”替换“彻底醒悟、恍然大悟”

运用示范:书中藏着前人的智慧,用心品读,可以令人大开眼界,人生中的一些疑难,也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读罢,令人醍醐灌顶!

16用“晷(gui) 刻渐移”替换“时光流逝、岁月匆匆”

运用示范:时代嬗变,晷刻渐移。不同时代有不同主题,但英雄的精神将永远闪亮,与天地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17用“流瀣(hang xie) 一气”替换“臭味相投、相互勾搭”

运用示范:即便身处复杂的环境之中,我们也应该学习莲花的品格,追求出淤泥而不染,切不可自我放逐,最终跟周边不良环境融为一体,乃至抗瀣一气。

18用“娉婷袅娜(ping ting nia on uo) ”替换“姿态柔美、身材好看”

运用示范:犹记得相逢的那一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你从小桥那一边走过来,娉婷袅娜,眉目带笑,令人见之惊为天人!

19用“涕泗旁沱(tis i pang tuo] ) ”替换“放声大哭、痛哭流涕”

运用示范:当我们遭受沉重打击的时候,有的人涕泗涝沱,从此一蹶不振;还有的人含泪奔跑,最终穿越风雨迎来了彩虹!

20用“诚哉(zai) 斯言”替换“的确如此, 此话有道理”

运用示范:“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诚哉斯言,精神修养和体育锻炼,两者都很重要,应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1用“楚囊之情”替换“爱国之情”

运用示范:在共和国的丰碑上,刻着一串串闪着金光的名字:钱学森,张富清,袁隆平,南仁东他们的楚囊之情,永不泯灭,也必将激励广大青年勇往直前,虽千万人吾往矣。

22用“黄钟大吕”替换“高雅艺术”

运用示范:我们需要下里巴人,也需要高山流水,世俗风物和黄钟大吕,可以共存,用不着非此即彼,或者厚此薄彼。

23用“筚路蓝缕(bil ulan li) ”替换“艰苦奋斗, 努力奋斗”

运用示范:祖先笔路蓝缕,以启山林,才有了脚下这片平整的土地。我们切不可忘记祖先的含辛茹苦,应该赓续传统,继续奋斗,让这片土地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24用“兰桂齐芳”替换“儿孙发达、孩子有出息”

运用示范:虽然家道中落、无比困顿,但只要用心支撑,好好养育儿女,等将来兰桂齐芳,也会有家道复初的一天。

25用“安如磐石”替换“安然不动、不可动摇”

运用示范:一旦种子在我心中生根,便会安如磐石。从此以后,哪怕是野火焚烧,哪怕是冰雪覆盖,依然是志向不改,依然是信念不衰。

26用“一蹴而就”替换“轻而易举”

运用示范: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更没有从天而降的“伟力”;那些不急不躁、朝着既定目标砥砺奋进的人,才能在日积月累中抵达梦想的彼岸。

27用“光风霁(ji)月”替换“心胸坦荡”

运用示范:身为君子,应该光风霁月,坦坦荡荡,真正做到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如此,才能站着是一棵树,躺下是一座碑。

28用“久久为功”替换“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运用示范:人生路上,不怕慢,只怕站。就算慢一点,只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终能攀上更高的山峰,看到最美的风景。

29用“青云之志”替换“远大梦想”

运用示范:真正的男儿,应该立如芝兰玉树,笑如朗月入怀。他能千帆过尽,归来仍是少年,也能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30用“星辰大海”替换“远大梦想,遥远目标”

运用示范:作为互联网巨头,不能只惦记着几捆白菜、几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创新的星辰星辰大海,人工智能的无限可能,其实更让人热血沸腾,也更令人心潮澎湃。

袁隆平院士的地位在中国人的心中其实是非常高的。

在大家生活中可能没有太大的感觉,但他却是一个人尽皆知的人物。你可能并没有深入了解过他,你并不知道他的喜爱与偏好,但是说起这个名字,你一定会知道他是谁,并且他的成就是什么。在现在的教科书当中,也应有他的以及老师在上课的过程当中以及老师的上课经历中也一定会向你讲述他的名字以及事迹。并且他在你的写作文的过程当中也可能出现过,所以他可能是一个巨星一般的人物,虽然离你很远,但是你却看得到他的光芒。

在袁隆平去世之后,有人这样评价过他,西沉就不再升起,划过天幕就不再回来。袁隆平院士和我们生活在同一时代,我们平时总是不太会想起他,对于他的存在也并没有太大的感受,但你总觉得他会陪伴我们一起走下去,但其实不是的,他们终将在某一个时刻离开我们,但他们留下的辉煌,永远都在陪伴着我们。

并且在现在走到一个地方,说起他的名字,可能没人不知道他是谁,这就是他的影响力所在。并且不仅是在中国,对于世界来说,他也是极其有影响力的,他的成就在国际上也是吸引了广泛的注意的。

袁隆平院士虽然不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当中,但是说起他,人们总是自豪而骄傲的,这就是他的魅力所在。他的贡献对于我国以及世界的发展都是有很大意义的,所以它在中国人心中的影响力是无法估量的。他的贡献对于我国以及世界的发展都是有很大意义的,所以它在中国人心中的影响力是无法估量的。所以在他去世之后,他的告别仪式上摆满了来自长沙市民以及全国人民的花束,人们也都自发的前去告别他,表示哀悼之情,就足以体现他的影响力在中国人心中的无可比拟。

袁隆平爷爷--我心目中的英雄。最早认识袁隆平爷爷是在小学课本里的一张,一个身穿白色衬衫的老人蹲在水稻田里的形象,从那时起我知道了他是”杂交水稻之父“。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爷爷与世长辞,虽然他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为祖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的杰出贡献会被我们深深铭记。

袁隆平爷爷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思念,还有“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警示。当我们端起饭碗,看着热腾腾的白米饭,我们更应该要珍惜粮食,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应该向袁隆平爷爷学习,不忘初心、不畏困难、勇于创新、艰苦奋斗,做新时代的有为青年。

袁隆平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自然是一级研究员。 而根据相关政策,一级研究员一年的收入应该包括20万元的基本工资、15万元的岗位补贴和3万元的特殊津贴。 因此,袁隆平一年的工资收入应该为38万元。袁隆平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自然是一级研究员。 而根据相关政策,一级研究员一年的收入应该包括20万元的基本工资、15万元的岗位补贴和3万元的特殊津贴。 因此,袁隆平一年的工资收入应该为38万元。袁隆平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自然是一级研究员。 而根据相关政策,一级研究员一年的收入应该包括20万元的基本工资、15万元的岗位补贴和3万元的特殊津贴。 因此,袁隆平一年的工资收入应该为38万元。袁隆平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自然是一级研究员。 而根据相关政策,一级研究员一年的收入应该包括20万元的基本工资、15万元的岗位补贴和3万元的特殊津贴。 因此,袁隆平一年的工资收入应该为38万元。

(最多18字)

看了电视剧《功勋》之《袁隆平的梦》,对袁老的求真务实的品格、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让所有人都能吃饱饭的梦想有了更深的理解。  

把人类永远告别饥饿,作为毕生追求的梦想。  粮食的历史,就是人类与饥饿抗争的历史。民间有字谜:水里生来水里长,少时绿来老时黄,黄金盔甲威风挂,珍珠心窍里边藏——水稻,上八不像八,下八才是八,十字中间坐,救命活菩萨——米,体现了粮食对人类的重要。1960年袁隆平去凤凰坡村助农时,有着挨饿和看到别人饿死的经历,让袁隆平开始思考和面对饥饿这道共同的难题,为攻克这个难题,让人类永远告别饥饿,袁隆平三十岁开始研究水稻,开始了自己毕生的追求。  

让人类永远告别饥饿  袁隆平被调离教学岗位去凤凰坡村助农,路上因为饥饿,作为游泳健将的他竟差点淹死在江里。他住在生产队长水生家,水生的父亲广田大叔快饿死了,他想吃一碗白米饭安心上路,儿子说:家里没有米,真想吃上米,熬过这一冬再说。袁隆平对广田大叔说:我一定想办法让你吃上一顿白米饭。结果袁隆平一粒米都没找到。他突然意识到一个学农的知识分子,欠的不是广田叔的一碗饭,而是欠天下人的一碗饭。他说我要搞水稻,水稻可是主粮,搂底浆(从现象直达本质)。他对村里人说:大家碗里没米,说抱歉的应该是我们这些学农的人,施肥不如换种,我一定要找到一粒好种子。

人就是一粒种子,每个人都要作一粒健康的种子,身体、心里、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才能根深叶茂,硕果累累。 在袁隆平的心中,让他萦绕一生的梦出现了,那是一个神奇的梦境,稻穗好长好长,籽粒像花生米一样大,看着就能饱了。为此他用尽了一生的勇气和力气去追寻,这就是禾下乘凉梦。  

禾下乘凉梦  在今天的人看来,吃不饱饭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出生的人大多有着刻骨铭心的经历,可以说没有几个人小时候能吃上不掺杂其他杂粮的大米饭。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由于自然灾害和其他多种原因,我的爷爷、奶奶、外公都饿死了,外公进城去看病,还没到医院就倒下了,医生说:这哪里是病啊!分明是饿倒的。所以我们由衷地敬重袁隆平,亲切地称呼他袁爷爷,对他的感谢是发自内心的。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不管你是什么人,能吃饱饭都是头等大事,如果没有饭吃那是不敢想象的。  

坚持真理,实事求是,不盲目相信权威。  

袁隆平最早是研究红薯的,搞过红薯和西红柿嫁接,金学农老师说:你这个是只有量变,没有质变,无性杂交的成果,无法通过种子遗传。几个月后,种子撤下去了蕃茄还是蕃茄,红薯还是红薯,获得性遗传理论不成立,米丘林把哲学观点套在遗传学上的获得性遗传理论并没有成功。通过大量实验证明,嫁接一代的试验是成功的,但种子二代是失败的。  

获得性遗传理论的实践与谬  当袁隆平把论文报告交给育种小组的王贵主任时,王主任说:我们刚刚因为这项成果得了奖,你又说我们的实验是失败的,那不是说我们欺骗别人吗,你连苏联专家米丘林都敢怀疑和否定。王贵把他的论文烧掉了,没想到倔强的袁隆平居然把他备份的论文贴在了学校的墙报上,让大家都能看见,他说我们不能去骗自己,更不能去骗别人,要做一个善良和诚实的人。他的研究彻底推翻了由传统经典理论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并推论水稻亦有杂交优势。

获得性遗传的理论不成立  我们知道玉米和小麦都是可用染色体加倍的方式杂交成功,但水稻不行,杂交水稻最可靠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人工去雄,每一稻穗上有一百多朵花,每-朵花都是雌雄同体,人工去雄,得到的种子相当有限,这是搞杂交水稻的天花板,美国遗传学家辛诺就提前宣布了杂交水稻死刑,即便利用杂交水稻的优势,将来也不可能大面积制种,在田里生产。